书城宗教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6014900000229

第229章 一九三二年九月初四,温州,致李圆净

圆净居士慧览:

昨奉到尊片,又双挂号寄到稿本册,同时收到。

书写对照文字,须俟画稿寄到,乃能书写。因每页须参酌画幅之形式,而定其文字所占之地位。(或大或小,或长或方或扁,页页不同,皆须与画相称。)又每写一页时,须参观全部之绘画及文字之形式,务期前后统一调和。(不能写一页,只照管一页。)故将字与画分两回寄上之事,亦势有所未能。诸乞亮之为幸。

朽意以为此事无须太速,总期假以时日,朽人愿竭其心力为之编纂书写。俾此集可以大体完善,庶不负仁者期望之热忱耳。

《护生痛言》,致为感佩。拟留此详读,俟对照文字写就,于他日一齐挂号奉上。

《调查录》中所载之各团体,大半有名无实。故凡有赠送之书,宜先赠一册。并附一明信片告彼等,如愿多得者,可再函索,并附寄邮费,云云。如此办法,最为合宜也。且就朽人所知者而论,各团体多是若有若无,其能聚集数十人而开念佛会者,其中之人,亦大半不识文字。或有少数之人,曾在私塾读书数年者,文理亦不能通。故各处赠送之书等寄来者,以五彩石印洋纸西方三圣像,为彼等大半所欢迎请求。其次,则为《弥陀经》白文。致于《弥陀经白话解》,亦有少数之人能阅览。致其他诸书,则能阅者殊希。

前月北京万居士之流通处,代人分送《陀罗尼》二种。依《调查录》所载之各机关,各赠送二十册。此种悲心,固甚可钦佩。但恐阅者不多。其寄致庆福寺者,直无处可以转送。即朽人亦不愿披阅,只可束之高阁而已。

再者,凡赠送之书,必分出若干部,以极廉之价,于各处寄售。因分送之书,不久即罄。他日有人愿得者,无处可以觅求,每兴向隅之叹也。

以上两事一为不可多赠,一为须分出若干部寄售。朽人之意,非是阻止法宝流通。实愿法宝不致虚弃,俾不负施者之意耳。实为朽人多年经验,所常常眼见者。拟请仁者编辑《新调查录》时,附以赠送佛书时应注意之事数则刊入。(除上记之二事外,乞仁者与尤居士酌增。)俾他日有人依《调查录》赠送佛书时,可以得良善之办法也。

关于画集印刷排列格式之事,俟后再详陈。仁等对于此事,具有十分之热忱,致用钦佩。《上法场》一画,拟不编入。此次未编入之画稿,虽可希望他年能再出二集。但此事难以预定。且朽人精力衰颓,急欲办道。此次画集竣事之后,即谢绝一切,不能再任嘱托之事。朽意以为未编入之画稿,或可附入他种戒杀书中出版。(如居士林之洋装本,最为合宜。)此事将来有便,再乞仁等酌之。

新作之诗,皆已作就,共十六首。务期将全集之调子,调和整齐。但终未能十分满意耳。不具。

两集出版之后,若直接寄赠与各学校图书馆,似未十分稳妥。应由校中教员转交,乃为适宜也。现在即可托人调查介绍。如浙江两级师范图画手工专修科,及第一师范毕业生,现在某校任艺术教员者。又如上海美术学校及专科师范毕业生,现在某校任艺术教员者,皆可托子恺及吴梦非等设法调查。其南京两江师范图画手工专修科,可托姜敬庐居士调查。俟画集出版之后,每校共赠二册。一赠与此艺术教员,一乞彼转赠与彼校图书馆。朽意以为不仅限于赠送艺术学校。其他之中等以上之学校,皆可赠送。乞酌之。

或恐此画集,须迟致明春乃可出版。则延致明春再调查亦可。因各校教员,致年底或须更动也。

演音上

九月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