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1002

第1002章

沈云卿这次返回,携带有大量外交会谈记录和报告文稿,正好一边讲,一边让这些个吃墨水的文官知道知道,外边的世界正在发生一场“人吃人”的运动。

而且开篇就从洛伦萨袭击张翀舰队开讲,结合地图、实物、外交会谈笔录,血淋淋的展现这次出使的详细经过和艰难谈判。

之所以开篇先讲最后发生的事件,就是要让这些官老爷知道因果关系,先知道果,才会知道“因”的重要性。

否则先从出使南洲百夷,大杀四方围剿海盗开始讲,会给他们天朝威武,天朝无敌的错觉,然后遭遇洛伦萨袭击张翀,天朝帝国就一定能赢,洛伦萨国立马服软就是天经地义。

其实根本就是屁,真正让洛伦萨忌惮的是岐帝国的军事技术,和沈云卿的外交谈判技巧,把洛伦萨给唬住了。

如果不把洛伦萨唬住,今年他们就该开着三百艘战舰,装了五六万人,直接在广州登陆,一路打到洛阳城,这就是现实。

沈云卿一边讲述,还一边安排关歆岳、胡班二人表演情景剧。

比如当时怎么枪打桑托斯,弹无虚发吓瘫昏厥的,如何跟赫亚德谈判,沈云卿如何强硬施压,都让参与谈判的工作人员情景还原,只有真正参与到谈判中的人员,才能演的惟妙惟肖,反映出客观效果。

御前会讲原计划安排两天,由于内容太过丰富,群臣皇室提问太多,实际进行了四天多,后来公务积压实在太多,许多内容都一笔带过,直接让群臣自己翻会谈笔录和记录报告。

之后日天,沈云卿抽空粗略梳理了一下过去两年四个多月积压的一些公务,暂时还没空处理。

这些公务都不是棘手问题,可以慢慢来,当务之急是外交签约、护国师赫努,还有过去二十八个月积压的信件、密信,需要优先处理。

不在的两年四个月间,刘岩镜捎了六封密件,黄泫策捎了两封,高彭贵也有一封家书,是当时离开登州不久送达的家信,此外还有不少生意上往来的函件,杂七杂八得有一百二十多封。

刘岩镜的密件基本都和密党有关,六封来信时间横跨十九个月,从刘岩镜参与的深度来看,这两年已经取得密党集团的信任,并且拿到了一些较高价值的经济情报。

这些密党的运作模式极为隐秘,从官僚、资本、商业、生产、农业五个方面全方位下手,其中官场已经渗透非常严重,资本方面正在加紧渗透和掣肘金戋寺,但效果一直不理想。

即便是沈云卿不在的这二十八个月,密党的渗透速度也十分缓慢,原因是沈云卿设立的政审、财务、任用、审计机制相互交叉,无法单独撇开任何一个系统。

尤其是政审系统,虽然是沈云卿创立的制度,但却是由内司府、金戋寺衙门、沈家,三方面共同考察,根本绕不过去。

密党集团要提供政治没问题,财务、能力、财产都没问题的人员,打入金戋寺中高层,几乎非常困难。

所以密党集团现在已经转向从基层开始渗透,慢慢培养基层代理人,因为金戋寺的用人制度都是从基层提拔业绩、能力突出,没有经济问题的协理、掌柜,甚至柜员逐步升迁。

一旦密党集团向金戋寺基层渗透,他们就能用自己的财力,给他们的人员创造业绩,然后利用金戋寺人事任用的制度,让金戋寺自己提拔他们的人。

而生产方面,资本密党目光很早盯上了神都的工业,尤其是朝廷控制的核心工业,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要诛杀沈云卿的原因,因为这些工业实际上都被沈云卿控制,只有杀死他,他们才能用经济手段,避免动用暴力手段,轻易掠夺走朝廷的资源。

目前密党夺取工业采取两个策略,一是杀死沈云卿,然后通过资本运作慢慢腐蚀朝廷,把国有资产变成他们的私人资产。二是通过每次的财商大会,通过购买得到朝廷开放的设备。

至于农业方面,他们仍然以占有土地为主要目标,而且这些密党也发现,在朝廷推广高产稻米、小麦,种植高粱,朝廷垄断收割车的大背景下,单纯依靠垄断土地和粮食,已经无法左右国家政治。

因为传统的农业王朝,只要控制了盐、铁、粮三件东西,就能左右朝堂政治。而现在朝廷升级农业技术,推广高产稻米、小麦、高粱,开发盐碱地,增加耕地。

同时又对外开疆拓土,虎屯营、军屯,都大量使用收割车,朝廷自己的粮食产出就已经能满足每年的俸禄和军粮支出的大半,加之这些年连年丰收,产粮大幅增加,粮价已经跌到历史最低。

如果不是金戋寺托价,现在的粮价还能再去五文钱,而且还是只托农民和小地主的粮价,不托大中地主的粮价。

由于粮食已经无法左右政治,密党把土地利益转向种植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如桑树、棉花、养蚕、种茶、油菜、药材等等,这些都是沈云卿出使之前,进行国内产业调整,以适应外贸条件的政策调整。

而这些王八蛋利用内部渠道,拿到了第一手的内参,抢先一步囤积良田该种经济作物,截止到今年,正在进入回报周期。

军队方面的渗透也在加速,正如此前预料的一样,密党对军队渗透不是一年两年,从七王之乱结束就开始进行渗透,尤其是对地方司马和县尉渗透较为普遍,南方更是重灾区,因为南方的岐军野战军非常少,除了交趾和腊婆,南方腹地的野战军很少,都是州兵。

而北方是岐军重兵集团,又是地方权贵官僚重点盘踞的地区,军队根基较强,同时距离皇帝又近,是禁军轮替下放地方的重要州县,因此北方对军队渗透非常缓慢,但是对南方渗透很快。

此外根据刘岩镜的推断,金戋寺内部高层可能有内鬼,而且级别不低。这仅是刘岩镜的猜测,同时也印证了沈云卿过去两年间审查档案的猜测,他也认为金戋寺高层可能有内鬼,而且就在自己身边。

这个内鬼仅是刘岩镜的猜测,他并没有见过密党高层,只是在中层连续接受指令的时候,察觉到密党每次都能先于刘仁举拿到金戋寺的内部政策,除了金戋寺内部出了内鬼,别无其他的可能,而且级别也不低。

看完刘岩镜的信,黄泫策前后一共来了两封,一封是沈云卿离开神都的四十五天后,一封是三十二天前。

第一封信是应当时密州案,让黄泫策给他出个注意,黄泫策的回复中建议,应该用阳谋对付阴谋,从阴阳玄学的角度而言,阳在阴之外,阴在阳之内,阴阳互博,阴不克阳,但如果以阴谋对阴谋,最后只能是草木皆兵心生暗鬼,到时候看谁都是密党。

第二封信是一个月前送达神都,内容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黄泫策打听到密党正在讨论广州设立竞价市场的消息,而在广州设立竞价市场,是胡班还朝转给女帝的密函中的内容,之后和欧阳羽私下做了讨论,金戋寺内部做了传达,并不是公开消息。

而密党竟然也拿到了这个消息,目前正在做积极准备,图谋广州竞价市场。

但这个消息仅仅停留在口头传达,女帝只是看到了一些设想,并没有拿到沈云卿起草的期货规则和交易制度,因此密党只是知道金戋寺要在广州搞一个大项目,但并不知道具体情况。

从黄泫策打探到的消息来看,密党方面认为他沈云卿借鉴了乌兹曼竞价市场的制度,准备在国内搞一个,但是以沈云卿的秉性,他们也认为不会完全照抄乌兹曼的竞价市场,而是可能做出一些改变。

黄泫策认为,密党方面已经摸清了沈云卿的性格和习惯,他也觉得沈云卿身边有内鬼,而且这个内鬼应该不在使团中,而在留守金戋寺总号的高层当中,特意嘱咐沈云卿要尽快密查内鬼,绝不能让这些蛀虫窃取朝廷的经济成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来信的下半部分内容是就本次出使,黄泫策本人的看法。

这次出使最大的收获不是金银珠宝,也不是与乌兹曼达成和睦共处的协议,而是打开了看世界的窗口,让国人和官僚统治阶层看到了世界。

但同时也将面临更多挑战和风险,尤其是国内密党猖獗,外部的威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部的威胁,利用国家对外政策引发的不利局面,制造国内动荡,窃取国家权利和经济成果。

黄泫策担心这帮子密党,可能会不顾民族大义和天下兴亡,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强敌环伺虎狼林立的情况下,利用朝廷与列强周旋产生的国内阵痛,进行政权颠覆,以夺取政权。

事态发展严重到如此地步,除了用“触目惊心”、“丧心病狂”来形容,已经没有任何词汇可以形容这些秘密的肮脏卑鄙手段。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攫取最大利益,他们可以置民族兴旺于不顾,进行阴谋颠覆和煽动叛乱,以窃取经济利益成果,还美其名曰为了江山社稷和民生福祉。

在他们眼里,老百姓不过是随时可以牺牲的炮灰而已,他们根本不知道战争意味着什么。

看完这些信,沈云卿足足思考了半天,又重新梳理了整理出的可疑人员名单,他需要找一个强有力的借口,把这些人调离现在岗位,同时又不能抓捕,还必须安排其他职位,暂时采取柔性措施,先无害化隔离起来,不至于引起密党的注意。

而这些调离的人员,又得有人来填,填的人又得背景干净,不能刚刚调虎离山,又引狼入室,着实让人棘手。

千头万绪只能步步为营,推动太快容易脱轨,现如今的岐帝国已经不是二十五年前,破罐子破摔也就这副死相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岐帝国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如果一夜间垮了,将是天下涂炭,难以想象如何收场,所以不能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