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1054

第1054章 退休老干部

得知沈云卿是秘密前往齐州,二人都感意外,因为之前的消息是沈云卿去了天山,没想到是去齐州侦查案件。

“两位爱卿,对齐州之事有何看法。”

“老臣以为,还不至于酿成大祸,但不得不防齐州生乱,殃及中原稳定。尤其是齐州是铁路枢纽,通往徐州的铁路即将打通,如果徐州、齐州两地生乱,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应当调遣扬州番军一部,前往徐州协防,其他都按海郡王计策行事。”

姜还是老的辣,由于河南道的铁路枢纽在齐州,从河南往淮北修的铁路是从齐州分的线,所以齐州向南延伸的铁路干线最后会抵达徐州。

而且现在河南道的铁路已经修入淮北,很快修通到徐州,无论是否修通,齐州的驻军要向南下徐州只要搭乘火车,就是一两天的事,远要比骑马和11公交车快得多的。

所以齐州出事,首先要防徐州,因为徐州是整个华东地区的水路、铁路、陆路枢纽,得徐州者,得华东。

当年侵华日军攻陷济南,紧接着爆发徐州之战,就是因为济南铁路南下徐州畅通无阻。

范勇担心齐州番军铤而走险,在控制齐州之后,迅速南下控制徐州,后果将不堪设想。

“爱卿思虑周全,朕深以为意。”女帝肯定了范勇担忧,随后与陆争道:“陆爱卿,即刻按范太尉所言从速办理。”

“是。”

“齐州案也许只是个案,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天下承平多年,齐州番军与官僚也许只是冰山一角,尤其是关内番军,常年无战,滋生懈怠腐化,有必要整治整治了。陆争。”

“臣在。”

“兵部内部尽快拟一份奏本,就关内番军重新整备一事拟一个奏本,仅限于兵部郎中,不得扩散消息。齐州案事关机密,二位爱卿务必严守秘密。”

“是。”

女帝口中说的“天下承平”,是指的本土太平,其实最近二十年,岐军从来没有停止过用兵,但都是在别人家的地盘上砸个稀巴烂,国内本土基本上没有受到太大冲击。

同时期国内经济全面繁荣,物质产出急速增长,让国内长期处于和平状态。

而出国作战的岐军绝大多数都是边军、禁军和海陆师,受到多种原因影响,关内腹地绝大多数的岐番军,都没有机会前往国外作战,因此腹地的岐军和边塞的岐军,在战备和军队状态上完全不一样。

这就让关内的番军长期处于和平状态,已经产生和平病,精神、生活都出现问题,尤其是中级将领层面尤为严重。

齐州案给女帝提了一个醒,是时候找个机会对关内番军进行整治。

“另外,眼下年关将近,朕记得范爱卿是河北德州人氏吧。”

“是的,老臣是德州人。”

“爱卿在德州可还有家眷。”

“回陛下,老臣家眷子弟现如今都已迁入神都,因此德州并无家眷,但还有一些远亲,老臣的家的祖坟也都在德州。”

“既然如此,能否劳爱卿以返乡探亲祭祖之名,先前往齐州坐镇。”

“如此会否打草惊蛇。”

“爱卿就以致仕老臣的名义还乡,途径齐州,朕会授你便宜行事临机专断之权。”

“老臣领旨。”

女帝打算让范勇以退休老干部返乡过年的名义,麻痹齐州官僚和岐军系统,待等沈云卿完成布控,再由范勇出面弹压齐州番军,控制局面。

之后君臣散会,女帝让周芳婵将欧阳羽唤道天麟阁。

“陛下唤奴婢有何吩咐。”

“看看吧。”

欧阳羽接过沈云卿、钱冲秘奏,细看过后说:

“真是好大的胆子,陛下准备如何处置。”

“沈云卿目前尚未查获全部乱臣贼子,担心齐州收网会打草惊蛇,重蹈密州案覆辙。而且此番密党行事隐秘,组织严密,还有大量凶悍亡命之徒效死命,不能轻举妄动,建议先布控,待等查清之后一网打尽。”

“但时长日久恐夜长梦多。”

“沈云卿认为淄州金矿利益巨大,密党认为杀死魏肱后,金矿所在地点并未泄露,密党还会继续开采。哪怕朝廷已经察觉,但只要不暴露金矿所在,密党就不会轻易放弃金矿。”

“如此判断倒也不无道理,只是太过凶险,万一被密党发现,有可能像密州案一样消失无踪。”

“姑且让沈云卿一试身手,我等静观其变。”

“那陛下唤奴婢前来有何吩咐。”

“让你盘查的淄州、齐州、莱州账目,可有发现黄金异常增多。”

“没有,都在正常范围之内。”

“会否是从莱州出海到了南方?”

“如是携带金银出海,是需要向海关报备,而海关由金戋寺与户部共同负责,无论户部还是金戋寺都会知道。如果是大量黄金出海并不安全,而且还要报备海关,富人会担心露财而被官吏或者强盗、海寇盯上,因此通常都是选择兑成金票或者银票携带出海,然后到了目的地再兑成黄金,而银票、金票、贯钞是无需报备的。

而最近数年间,莱州金戋司的账目并未出现巨额金银兑换,除非是用了其他钱庄的票,不在朝廷监管统计之内。若是如此,就需要彻查全国所有金戋寺与票号的往来转账,且不说数量巨大难以查证,而且可以通过洗钱与走账,将这笔钱藏在账目之中,根本无法查到。”

海政开禁之后,朝廷指定了十多个单向开放港口和两个双向开放港口,一并设立市舶司,而没有设立市舶司的沿海城市,也设立了海关,市舶司由户部直接管理和运营,金戋寺定期查账核账,而海关则由户部和金戋寺共同管理。

但无论是哪个港口,都要对出境的贵金属现金、钻石、有色宝石进行报备。也就是说,你只要出海和进港,身上携带的黄金、白银、都要报备登记。其中进港只登记上岸的贵金属,不登记不上岸和在船上的贵金属。

一般的普用人问题还不大,普通人没那么多的贵金属,大都是铜币,所以朝廷并不对铜币进行报备登记。

而持有贵金属的个人,尤其是富人和财阀,出于海上航行安全考虑,以及财富隐私的顾虑,则不会从海上转移大量贵金属,而是兑换成金银铂票,在抵达目的地后,上岸再找钱庄兑。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走私黄金白银,但绝大多数时候以散金散银为主,数量也较少。如果是大量走私,一旦被抓住,会面临爵罚款罚款。

而且走私黄金也大都是往国内走私,很少向国外走私,因为向国外走私所能获取的经济利益比国内小。

金戋寺系统遍布全国,而钱庄很少能遍布全国,大都以省内为主,因此北方私人钱庄的银票,到了南方未必能好用,因此跨地域的通兑都用金戋寺的系统。

而金银铂票出海不在报备范围之内,因为无论你带走多少金银铂票,目前都只能在国内兑换,朝廷目前只对贵金属现金流动进行统计,暂不对纸币进行统计,因为银票、贯钞的流动,很大程度是和现金挂钩的,可以通过现金流动推导出纸币的流通情况。

所以如果密党将黄金现货先洗成金票,然后再用金票兑换成黄金,这就很难查证。而且如果走私人钱庄,分散办理业务,并以商业汇款的形式进行分散汇总,就根本查不到。

更何况当下都是人工操作,没有计算机和网络,彻查账目将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陛下,海郡王精于财道,由海郡王密查此事,应该不难。”

“现如今密党活动猖獗,敌暗我明,沈云卿怕是未必应付的过来。”

“奴婢有一计策,或许可助海郡王一臂之力。”

“是何计策?”

“年关将近,可以临时提高黄金、白银、铂金的通兑流转印花税,从而查到一些蛛丝马迹。”

“有何作用?”

“朝廷提高通兑流转印花税,需要时间下达至各地,各地需要准备和调整,因此一定是在明年二月份之后实施生效。但是全国钱庄、票号、金戋寺的客户,为了避免通兑与交易增加额外的费用,会提前进行避税。但奴婢认为,淄州的黄金恐怕不会避税。”

“哦,这是为何?”

“因为是白来的黄金,金戋寺提高通兑印花税,只是对频繁通兑交易的大户与客户影响较大,对与定期汇款通兑和交易较小的客户影响不大,因此交易频繁和大额资金客户会避税。”

金融就像水一样,无孔不入,只要有条缝隙,就会钻。

这就好比是长江水,如果在长江源头倒一瓶墨汁,虽然明知道长江源头的水,最后一定是去出海口,但是你在出海口进行检测,是检测不出这瓶墨水分子的,因为墨水分子被一路稀释、一路分流,一路降解,最后没了。

而这瓶墨水,就像是现在的查账,根本查不出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但如果往长江源头投入的是一火车皮的纳米定位装置,最后肯定有那么一些会出现在长江出海口。而定向提高贵金属通兑印花税,就是精准定位。

现如今全国已经普遍实行印花税,那些最顽固的钱庄、票号势力也接受了印花税,因为你不接受印花税,朝廷的一些政策你就拿不到。

比如票据防伪、印刷、油墨的技术,我可以不给你。钱庄的进出口资金转账业务我也不放行,你要接电话,我也不给你接。你要在广州开设期货账户业务,你也不用想了。

反正要整治这些早期的金融行业,沈云卿有的是办法,随着社会越发展,经济越发达,技术和通信越进步,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就越多。

这些经济现象都需要规范和引导,规范和引导的结果就是制度化,不接受朝廷的政令,我不会整你,但是被制度化的经济好处,你也甭想要,最后就是被市场活活逼死,不是朝廷逼你。

所以印花税现在变相成了市场准入的门槛,不接受朝廷的印花税、流转税、增值税,有些市场你就进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