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1120

第1120章 狮子好胃口

四月二十八日下午,法鲁格·哲巴尔率领使团乘坐火车抵达神都车站,沈云卿率领千牛卫仪仗队,在车站列队迎接,教长阿里木等人一同出席。

“很荣幸再次见到郡王,能受到如此高的礼遇是我的荣幸。”

“也很高兴再次见到阁下,一路顺利吗。”

“一切都很顺利,天朝的铁路让我深感震惊,天朝的技术也让我国受益匪浅,我代表我王向天朝陛下致以最诚挚的问候。”

“非常感谢贵国陛下的问候,我朝陛下乐见两国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略作寒暄问候,沈云卿遂即安排哲巴尔检阅仪仗,前往万国公馆下榻。稍晚时举行一次会谈,就这次来访事宜进行预热磋商。

现如今外交全权由沈云卿主持,一系列的流程全部制度化、体系化,正式觐见和谈判交涉之前,会安排一两次的预热会,就双反交涉内容进行沟通,以便于谈判的进行。

不出此前预料,哲巴尔此来确实是为了履行当年边境协议,请求岐帝国出兵攻击沃尔萨森。

“我王陛下希望天朝履行协议,共同出兵攻打沃尔萨森。而且据了解,沃尔萨森在圣光骑士会联盟的支持下,正在密谋在达尔翰地进行更大规模的煽动叛乱。他们一面和天朝做着生意,一面对天朝国内散播叛乱,这是他们一贯的伎俩,如果继续放任,对天朝是有害无利的。”

“关于达尔翰地的叛乱,我朝十分清楚,确实是沃尔萨森国在背后进行挑唆,我朝也已两次遣使,但都被沃尔萨森国置若罔闻,因此也切断了与他们的贸易往来进行制裁。”

泰德四年后,岐帝国先后两次遣使沃尔萨森,要求其停止煽动达尔翰地教徒叛乱,但沃尔萨森不是装聋作哑,就是置若罔闻。沈云卿之好采取贸易制裁措施,封闭两国边境,终止与沃尔萨森贸易。

但你越是采取措施,他就越是变本加厉,终于在泰德六年酿成达尔翰地大规模叛乱,岐军只好镇压。

而且沈云卿发现,这个沃尔萨森国的国内政治不正常。

首先是沃尔萨森过去六年间发生了两次政变,几乎是只要岐帝国遣使一次,紧接着就会发生政变,要说巧合,事不过三也许是巧合。

但问题是,沃尔萨森对岐帝国的警告置若罔闻,招来岐帝国经济制裁之后,沈云卿才察觉发生在沃尔萨森国内的政变不是巧合偶然,而是圣光骑士会联盟操纵了沃尔萨森的王室政治,两次的政变都是外部干预。

之所以如此肯定,其实直到泰德八年才发现端倪。

岐帝国目前的路上贸易通道有两条,一条是传统的中亚、波斯、印度、中东路线,一条就是中亚、东欧路线。

岐帝国边境抵达黑海之后,陆路和海陆与东欧接壤。这就意味着从中国到欧洲的路上贸易,主要地段都在岐帝国境内,并且有了安全保障,税收几乎为零。

所以东欧国家可以从岐帝国在东欧的边境,买到更多更便宜的丝绸、陶瓷、茶叶、百货。

尤其是最近二十年,全国进行大规模基建修路工作,陇右、呼延、天山、西域四地的道路早就打通,沿途建有大量旅栈,四轮大车、大篷车大量普及,这些年为了巩固和开发罗哈诺,罗哈诺境内进行了大量修路和基建工作。

因此现在从长安去罗哈诺,可以大量使用四轮的大篷车,拉着货物一次组织几千上万四轮大篷车去罗哈诺,铁路修到兰州之后,更是缩短了距离。

所以从兰州往东欧发的货,其实要比陆路去中东的货便宜得多。

但是乌兹曼和岐帝国控制着亚洲海上的航线,所以乌兹曼这些年主打海上贸易,路上贸易不再增加,只维持既有的数量。

因此圣光骑士会联盟发现,与岐帝国接壤后,贸易被打通,所以内部发生了分赃不均的问题。

而沃尔萨森和岐帝国直接接壤,这就意味着有贸易地缘上的优势。同时沃尔萨森距离乌兹曼太近,距离圣光骑士会联盟核心国又太远,国力也太弱,巨额的贸易好处落入沃尔萨森的口袋显然“不合适”

沈云卿猜测,沃尔萨森的反常政治现象,是圣光骑士会联盟内部为了争夺贸易利益,故意引导的两次政变,目的就是要岐帝国在贸易上中断与沃尔萨森的往来,从而把贸易出口放在东欧,而不是中东。

也就是说,沃尔萨森这几年的国内政变和强硬措施,是圣光骑士会联盟内部的利益分赃决定的结果。

只有岐帝国封闭与沃尔萨森的贸易,岐帝国的货物要输入欧洲,就只能从东欧走。

现在乌兹曼要打沃尔萨森,还不清楚乌兹曼方面知不知道圣光骑士会联盟内部发生了利益矛盾,或者说他们知道,所以利用这一情况趁机发动战争攻灭沃尔萨森。

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上岐帝国是两头被利用,没得选。

“哲巴尔大使应该知道,我朝距离达尔翰地十分遥远,即便现在开战,也得七八个月后才能部署到位,贵国不会现在已经动手了吧。”

“王爷请放心,我王陛下是希望天朝履行承诺,所以希望一起出兵,而不是单独出兵。”

“此事本王必须向我朝陛下当面汇报,恕本王不能立即回复。”

“我可以等待天朝陛下的回复。”

“那好吧,本王择机安排大使面见陛下,尽快就此事进行磋商。”

“那就有劳王爷费心了。另外,此来我王陛下希望继续扩大与天朝的合作,购买更多的技术,这是我王的亲笔书信,转呈给王爷您的。”

“是嘛……”

沈云卿接过伊萨德的亲笔信,遂即转给长孙悠然让他代为翻译。

“悠然,伊萨德王写了什么?”

“信中说,伊萨德王希望从我朝购买到铁路、电话、电灯、电力、桥梁、炼钢这些技术和设备。”

“哦……”

沈云卿心里却在想,真是什么都敢要。铁路、电力、电话这些玩意儿岐帝国也才刚有,他们就想着也要自己有,真是不怕闪到了舌头。

尽管心里这么想,但是却不能反映在脸上,他说:

“哲巴尔大使请恕本王直言,伊萨德陛下的要求恐怕很困难,无论铁路还是电力,目前我朝也刚有,国内尚且无法满足,很难用于对外出售。而且铁路、电力需要大量人才,而贵国的情况恐怕即便买了回去,也很难长期使用。”

“我王愿意花重金购买天朝的技术,可以都用黄金和白银交易,宝石也可以。”

“不是本王要拒绝,而是我朝目前国内还不够用,无法对外出口,并非本王不卖,本王当然也想卖,赚钱的生意谁不想做,但问题是我朝国内还无法满足需求,因此目前恐怕还不能对外出售。”

这铁路才发展了十二年,总里程才三千四五百公里,国内铺铁路还来不及,哪里能用来出口。

更别说电力出现在神都四五年时间,各地配套的火电厂和小水电都还没完工,各地电话还没接通,至少也得等个七八年才能基本实现全国主要地区电话网络。

现在岐帝国自己还忙不过来发展,这个当口上还要出口设备赚外快,虽然黄金白银是好东西,但问题是钱再好,也没有发展来的好。

只有更快的发展,甩开其他文明对手,才是最大的利益,日后有了技术,有了产品,什么钱不能赚。

更何况现在也不缺钱,铁路和电力都是先进战略技术,哪是能轻易往外卖的东西。

尤其是铁路,这东西只要有工业生产能力,拿到样品之后就能仿造,虽然性能不一定比原产的好,但好歹能仿制,勉强凑合着用。

所以在岐帝国完成全国铁路建设之前,沈云卿根本不打算往外卖铁路技术,更别提通信技术,这比铁路更要命。

而且目前炼钢产能仍然是制约着岐帝国发展铁路的重要瓶颈,截止去年底,泰德九年的冶铁产能一千四百七十万石左右,相当于公制250万吨,比泰德八年增长38万吨左右,但是钢材才只有140万吨,其他都是生铁,勉强够用而已,根本没有余力对外出手钢轨。

根据目前的规划,五年内还要在今年基础之上产能翻一倍,钢铁产能达到300万吨,十年后1000万吨,那个时候再往外卖铁轨,倒是可以。

等到为乌兹曼完成第一条铁路,怎么也得十七八年后,那个时候岐帝国的铁路干网基本完成,子网也在修建当中,甚至开始使用内燃机机头和电力机车,技术上直接甩开两个代差。

沈云卿拒绝之干脆,让哲巴尔很是意外,他绝得只要有钱,天朝除了军火技术和贸易禀赋不卖之外,其他肯定都会出售。

“我王陛下非常希望得到天朝的铁路与电力,钱不会是问题。”哲巴尔重复了自己的条件和要求,希望引起沈云卿的重视。

“哲巴尔大使不要误会,这不是钱的问题,是我朝自己还不够用,短时内确实无法向外出售。”

“那王爷的意思是,日后可以向外出售?”

“是的,日后可以,等我朝基本够用,就能向外出售。”

“那日后是多长?”

“目前还无法确定,不过如果对外出售铁路,一定优先卖给贵国,这一点本王可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