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1129

第1129章 经济警讯

二人来到无人处,沈云卿情况一五一十告知王曦照。

“现在情况较为棘手,工部需要调整兵工生产,更多制造枪弹,以应付军火出售和岐军消耗。”

“如要大规模调整,需要内阁的同意,而且调整兵工生产,需要其他工厂抽人,会影响到其他机械设备生产与制造。”

“这些本王都知道,此来是与王大人说一声,先做预案和调度方案,兵部与张相国那里一时半会儿还反应不过来,本王自会去交涉。”

“那好吧,本官即刻编排计划,只要内阁同意,尽快调整生产。”

“另外,枪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子弹,尤其是金属壳子弹,最好三班都开足。”

西市拆迁和首都产业二次调整后,目前军工生产和设备生产已经分开,军工生产有专门的厂房、生产线、流水线、专机,而且军工生产优先添置和改造电力设备。

因为军工生产成本高,如果不考虑对外出售军火的利润,维持军工生产需要支出很大一笔钱,所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主要是从技术上着手,升级生产设备,从蒸汽机驱动,升级为电力驱动。

军工生产和常规机械加工工业生产分离之后,军工生产只维持百分之六十的产能,要提高产能,就只能从其他朝廷机械工厂调配技工,先进行岗前培训,然后上岗生产。

同时一些能够下发给其他机械厂生产的零配件,也从兵工厂单独生产,转向发包给其他朝廷机械加工厂加工,从而提高生产数量。

但是这样一来,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业和民用设备、商品的制造,已经属于初步生产动员,而朝廷现在也没有一个完善的战时工业动员分级,所以产能调整到什么程度也没个谱,必须要内阁同意。

但现在消息仅限于小范围内知道,因此只能先列计划,把人员名单拟好,等到命令下到,可以立即执行。

同时“枪”的生产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金属弹药的生产。电力刚刚开始有,主要的资源都集中在生产新的电力设备和升级旧设备。

当时认为战争还不迫切,怎么还得再等两三年,所以子弹的生产线没升级,也没设计新的生产线。

而岐军现在枪械主要弹药是供应纸壳活门步枪,金属壳弹药不是主要消耗品,所以子弹生产去年一年的产能也只有两千五百多万发,其中步枪弹两千三百六十万发,用的还是蒸汽动力驱动线。

这也是新式活门步枪、栓动步枪、半自动步枪产量不高,只列装禁军和少量番军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子弹生产跟不上。

培养一个合格射手,至少需要八十到一百二十发子弹,之后每年需要五十到六十发的打靶。

一个士兵从训练到退伍,按十年算,十年内最基本的训练就需要消耗七百发左右的子弹。如果是禁军训练,消耗还会加倍。

目前禁军清一色装备半自动步枪、少量栓动步枪、转轮枪、霰弹枪,番军约有五万人,海陆师五万人,海军三万人,装备新式活门步枪和栓动步枪、霰弹枪、转轮枪,极少量的半自动步枪。

剩余的栓动步枪、半自动步枪、转轮枪、新式活门步枪都作为储备存在神都武库,就是因为子弹不够。

合计十五万禁军在内,有二十八万岐军装备使用金属弹壳步枪,其他岐军都是纸壳弹药供弹的活门步枪,而且至少还有半数岐军还拿着冷兵器、弓箭。

这二十八万人服役十年,就得打掉将近两亿发子弹,平均一年不到两千万发,加上出海消耗、剿匪消耗,一年超过两千万发。

而工部一年才生产两千五百多万发,两千万发打靶了,每年就储备五百多万发,其中步枪弹才三百六十多万发,这还是去年的产能。

所以到今年为止,步枪弹的储备还不到一千一百万发。

兵部之前的打算是增兵八万,其中四万人装备的都是旧式活门步枪,这种步枪的纸壳弹药目前国内的储备就有四亿七千多万发,年产量七千多万发。

另外三万番军装备新款活门步枪,一万人是禁军,装备半自动步枪和栓动步枪。

这四万人使用的都是金属弹壳步枪,每人准备五个基数弹药,一个基数一百八十发,四万人就是七百二十万发子弹,考虑到半自动步枪射速快,追加了一百万发。八百二十万发基本够用,后期还会扩大生产,可以再追加以北,一千七百万发子弹肯定够用了。

但现战争规模升级,增援的八万人可能都装备新活门步枪、栓动步枪和半自动步枪,没有三千万发子弹保底,根本顶不住消耗。

所以子弹比枪更要命,有弹没抢,和有枪没弹都是问题。

离开工部,沈云卿再次出宫去见西斯法赫,如果战争升级,就需要全面武装西斯法赫。

此时西斯法赫正和儿子小西斯法赫在东郊看铁路,沈云卿知道他在想什么,生一定是在想,能把铁路变成怪兽,从圣光骑士会联盟的身上碾过去。

“你怎么来了,你们的陛下这么快就有答复了?”

“时间不等人,尽早做出安排,能避免更多的损失。”

“你们的铁火车是怎么造出来的,为什么能跑这么快?”西斯法赫指着火车说。

“其实和火枪是一样的道理,火枪是用火药发射子弹,火车是用煤炭和蒸汽推动火车跑起来。”

“是嘛。听说这东西非常好用,能拉好几千人,或者很多很多的货物,而且又快又省力。”

“所以伊萨德也想要铁火车。”

“那你答应了?”

“没有,目前国内腾不出手对外出售,所以没有卖给伊萨德。而且以眼下的情况,也卖不了。”

“日后我们也要有这样的火车和铁路,这样就能更快的运输货物和军队。”

“是的,要是现在铁路修到达尔翰,从神都出发,二十多天就能把几万人拉过去,也就没现在这些麻烦和被动。现在说说我们的事吧,你现在能召集多少人马为你效力?”

“这不好说,你想干嘛?”

“如果圣光骑士会联盟全面开战,伊萨德肯定会吃大亏,兵力上会有重大损失,所以我朝第一时间需要足够的兵力拖住圣光骑士会联盟的进攻,等到我军增援抵达,所以需要你们扩军出兵,协助我朝作战。”

“那可是几十万大军,我们的人根本挡不住的。”

“我朝可以给你们更多的火枪和大炮,费用可以战后再商量。”

“这倒是一个好消息,但只是燧发枪的话,恐怕仍然不足以和他们对抗。据我所知,圣光骑士会联盟这些年装备了很多可以后装药的燧发枪,比前膛装药的燧发枪更好,我需要天朝的活门步枪,和更多的大炮。”

“这个可以考虑,你们现在能集结多少兵力?”

“正如你看到的,我们有一万六千人在达尔翰,随时可以招募更多的人参战,但是需要时间训练他们。”

“那是多少?”

“五万或者六万,不能再多了。”

“那好吧,我按六万人的标准尽快给你准备军火,但是需要分批发出,这样可以吗。”

“可以。但是战后怎么办?如果我们出兵,伊萨德就会知道我们的存在。”

“确实是棘手问题,但目前本王也没有更好的解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那好吧,但愿会有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结果。”

如果图曼塔族出兵,就需要面临岐帝国与乌兹曼之间的政治问题,同时图曼塔族与乌兹曼之间的关系也会成为岐帝国的障碍,但这些问题都没有战争威胁来的急迫,当前的最大威胁来自战争,当战争威胁压倒一切时,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但问题是战后怎么办。

之后几日兵部和相府进行了几次磋商,内阁也察觉到异常试图打听风声,但一直没什么结果。

五月十七日这天,沈云卿在金戋寺总号,郝仁的电话打到了办公室:

“喂,是海郡王吗。”

“郝大人,有事?”

“是这样,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商业、外贸进出口的统计已经出来了,外贸出口这块好像比去年第四季度有所减少。”

“外贸出口减少了?”

“是啊,下官觉得好像不太正常。”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是单项货物还是整体减少。”

“是销往乌兹曼的货物明显减少,今年停靠我朝口岸的乌兹曼商船也比去年明显减少三成还多,来自乌兹曼商人的关税也减少了四成,乌兹曼商人购买的货物总额减少近三成,出口减少都出现在乌兹曼,其他各国出口都有大幅增加,唯独乌兹曼今年一季度的进出口额大幅减少,几乎把今年的贸易增长全部抹平。”

“尽快让人把报表送到我这里。”

“好。”

金戋寺建立至今,完善了一大批的制度和体系,全国的经济、财政、商业、行业、税收、海关、货币流通都有详细的监测统计,以利于朝廷制定经济政策,及时采取方案。

而不是根据经验和毛估估,想当然的拍脑袋推政策。

乌兹曼的贸易量的减少,明显太夸张。尤其是这些年乌兹曼进口需求暴增,不应该出现这么大的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