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1215

第1215章 兵棋推演(1)

会议解散,四人退出御书房,前往兵部军机司。途中陆争脸色不是很好看,显然是对沈云卿的提议不满。张祥私下询问道:

“海郡王到底作何想,为何要突然为难陆争。”

“有些话不能当面说,只能摆事实。如果当面说了,只会让陆大人为难。等到了军机司,张相自会明白。”

如果当面支持薛刚的作战方案,陆争会很难堪,因为沈云卿一直是支持兵部的,这次薛刚完全违背兵部计划,是重大的原则问题,原则问题上决不能轻易表态,如果轻易表态,陆争会顶回来,同时还会伤害目前的关系。

把问题抛给军机司,虽然也会让陆争为难,但总比直接公开唱反调来得好。

同时也给陆争一个下台阶,让他意识到薛刚的计划是可行的,在避免爆发冲突对立的情况下,先缓和局势,再找了下台阶,这样更容易就坡下驴。

如果先表态立场,激怒了陆争,即便沈云卿说的都有道理,陆争也会因为自己的面子而硬顶着。

军机司的职能相当于总参谋部,负责战略和战役的策划,薛刚增援的战略计划就是军机司策划的方案,具体实施的战役,则由薛刚负责。

但薛刚放弃南线主攻北线,就不是战役层面的问题,而是战略层面的改变,这是不可接受的。

此时军机司已经得到消息,诸将未在地图桌前正在讨论,意见也分成了两派,有赞成薛刚的,也有不赞成的。

赞成者既有薛家派系的将领,也有番军将领,而且都护将领居多,而反对的,绝大多数都是非都护的番军将领。

因为都护将领都是常年驻扎都护和派往都护轮替召回的将领,而番军将领大都是本土边军将领,大都没有去过崖郡、西亚、琨郡、西郡都护作战和轮替,对当地情况其实不了解。

陆争其实也是这个情况,他对罗哈诺、达尔翰、铁律国的情况并不了解,一旦发生超出计划之外的情况,就会陷入传统的思维误区。

在沈云卿安排下,地图台迅速更换为中东、东欧和崖郡、西亚都护板块地图,一个个代表军团番号和兵力的麻将块,根据陆文虎和薛刚送回的军情消息和三个月前的态势,摆在地图各处。

兵棋麻将是一种贴有兵种图片贴纸的麻将块,用酚醛塑料制成,不同品种贴不同的图案,表示兵种属性,用颜色区分不同国家。

如轻骑兵,就用一个厂方框,下画四根竖线,表示轻骑兵。重骑兵在长方框上划一条横线,配枪骑兵在长方框右侧划一条竖线。

如是燧发枪步兵,则用火字表示。

如是旧式活门步枪兵,用炎字表示。

如是栓动步枪兵,用炏表示。

半自动步枪兵,用焱表示。

炮兵用三角表示,根据火炮口径不同,三角越多,火炮口径越大了,威力越大。

将战局态势经由情报和地图,用兵棋麻将恢复到三个月前态势,三方敌我态势一目了然。

然后根据设定的条件、数据进行调动部署,地图上每一个麻将的行动都按实际的行军速度进行换算,然后反映到地图上。

同时根据战场态势,把将领分为四组,一组代表乌兹曼,一组代表圣光骑士会联盟,一组代表波兹津,一组代表薛刚,沈云卿作为裁判。

双方各自推动自己的兵棋按自己的预定计划进行兵器推演,为了保证公平,四方推演不直接调动麻将,而是将调动的步骤,先反馈到沈云卿这里,然后由裁判组完成兵棋的调动。

简而言之说,四方下的都是暗棋,看不到对方谋划的过程,只有在兵力调动完成后,才会知道结果。

兵器推演先模拟了薛刚按计划进行增援,结果显示,在乌兹曼军团没有崩溃的情况下,牵制了联盟军主力,岐军与波兹津军团能击溃联盟军,并先于乌兹曼夺取沃尔萨森国,并从北部威胁联盟军后方,与乌兹曼军团形成前后夹击,最终歼灭联盟军全部主力。

而结果可能是乌兹曼和波兹津军团付出超过十五万人的伤亡代价,岐军也要伤亡一万五千人。尤其是南方吸引联盟军主力的乌兹曼,至少伤亡十万人。

但相较于岐军、乌兹曼、波兹津的伤亡,联盟军最后会阵亡、受伤、被俘超过五十万人,交换比三倍于岐军、乌兹曼和波兹津。

同时如果将乌兹曼军团崩溃,作为假设变量,乌兹曼未能吸引住联盟军主力而先崩溃,联盟军将调集主力与岐军和波兹津军对决,结果岐军与波兹津军团仍能取胜。

而岐军将付出至少三万人以上的伤亡,波兹津军伤亡更大超过八万,最终将击溃联盟军攻取沃尔萨森。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就是作战意志是无法被模拟的,同时不同国家的作战意志都是不同的。

因此在兵棋推演当中设置了“伤亡撤退”,既兵力损失达到一定比例,就退出战斗序列。

岐军的伤亡撤退率设置在百分之六十,既伤亡超过六成,番号既撤出战斗,或者崩溃。

而从之前陆文虎、朱贺与联盟军作战的情况来看,联盟军的伤亡率定在百分之三十,联盟军伤亡超过百分之三十既撤退。

因此兵棋推演最大的争议就在这里,武器装备可以以数值进行堆积和增加,但是战斗意志是无法衡量的,所以用伤亡率衡量战斗意志,并不合理。

因为有的时候能战到一兵一卒也不退后,有的时候一击就溃,这怎么衡量,所以兵部和军机司都觉得不靠谱。

但不管怎么说,岐军在南线作战最终都能取得胜利,区别在于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而南线作战的同时,联盟军也会在北线采取策应措施,迫使岐军从南线抽兵。但是根据军机司制定的计划,薛刚主力救援南线之后,北线采取守势,如果联盟军部署在夕河先的军队越过夕河大举进攻,部署在夕河东岸的岐军就全线撤退,放弃前沿阵地。

利用岐军善于骑战和大量养马的优势,脱离战场,拉开距离,用后勤拖垮北线联盟军。

部署在北线的岐军都是游牧、耕牧结合,所以后勤都是四条腿,能带着上路。而联盟军是传统步兵,一旦进入广大无人平原,面对岐军的骑兵和游牧模式,他们就丧失了后勤和远距离纵深作战的能力。

相反联盟军的步兵不是集团运动,而是分头并进,这就给岐军枪骑兵作战创造了机会。

当南线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岐军将从南线迅速抽兵,增援北线,收复失地,岐军最终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但岐军也会付出超过四到五万人伤亡的代价。

以上是陆军南线战略兵棋推演的结果,海上方面未做考虑,如果考虑海上因素,还会有其他变数,但这次兵棋推演不作考虑。

结束南线兵棋推演,转而对薛刚的北线计划进行推演,北线计划当中,南线采取守势,先假设乌兹曼军团在达马格维持了战线,拖住了联盟军主力。

波兹津主力军团抵达西亚都护,与陆文虎回合,守住了西亚都护。

这个时候薛刚在北线发起进攻,越过夕河,以十万人的绝对兵器和火力优势,从正面击溃了十五万联盟军,并在三天之内直捣索拉斯国首都,五天破城,然后两月之内席卷诸国,一路烧杀抢掠。

岐军将付出伤亡万人的代价,取得至少攻灭两国的成果。

同时完成北线作战之后,迅速退回夕河,调兵南下增援,从南线向西推进,再攻灭沃尔萨森。此战至少攻灭三国,同时还能获得巨大收获。

然后假设乌兹曼军团未能守住达马格防线,发生了崩溃,陆文虎与波兹津军团率兵退回波兹津坚守,而西亚都护沦陷,同时薛刚在北线依然按计划进攻,至少还是灭两国,劫掠无数。

同时薛刚在北线作战带来的压力,将迫使联盟军从南线抽兵,从黑海渡海增援,而不是走高加索,因为陆路来不及,同时薛刚在高加索以北布置了一万人的定装步枪,和五百门火炮,构筑了据点工事,联盟军绕不过去。即便联盟军走陆路,等到他们与这一万人遭遇后,薛刚基本也完成了北部作战,退回夕河南下增援。

同时北线连灭两国,圣光骑士会联盟受到巨大军事压力之下,会采取外交措施议和,因此联盟军从南线调兵,会受到外交谈判带来的影响而被迫中止。

因此最终结果仍然是岐军取得军事胜利,并迫使联盟军退出西亚都护,同时还会因为入侵了联盟军本土,得到大量掠夺的财富。

此战岐军伤亡至少三万,波兹津损失不大,损失最惨的是乌兹曼,乌兹曼主力溃散,首先将带来长期的国力损失和国内动荡,同时被联盟军掠夺,经济重创,并影响日后乌兹曼整体经济和政治地位,导致贸易和国家经济萎缩,军民伤亡至少二十五万以上。

因此陆战无论怎么推演,岐军都能取得胜利,乌兹曼都是最大的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