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1224

第1224章 沈国有

王曦照担心沈云卿继续膨胀发展,会危害到皇权。尤其是现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女帝要把皇位传给周启,而沈云卿是支持周晟的。

所以日后会发生对决,即便周晟能即位,也意味着沈云卿进一步干涉了皇权,甚至日后沈家成为外戚干政的政治势力。

但王曦照担心的问题,沈云卿早已经考虑到,所以沈家最后要有一个好的善终,决不能继续维持现在的架构。

同时,沈家的存在,并不以发展成权贵垄断、外戚干政、谋取绝对暴利为主要目的,沈云卿发展沈家产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建立一套完善的国有资本,所以沈家的性质定位是国有资本。

三十年前的朝廷,财政能力被基本瓦解,急需要新的经济动能和势力,不可避免要出现经济权重势力,而当时工部不够强大,沈云卿只能利用自己的才学和技术,谋取经纪商的利益,从而用谋取的经济利益,推动工部的工业化发展。

同时沈家产业和资金作为国有资本存在拥有三个好处。

一是沈家的定位是国有资本。

二是皇室权贵带来的权力、政治力和经济特权,能利用皇室的特殊身份,创造有利于沈家发展的条件。

同时沈家发展了,就能拿出更多的钱投入工业发展,还能救济财政。等到工业发展出来,有了工业经济,就能扭转财政问题,同时工部也将作为国有经济存在。

第三个好处就是沈家产业,将作为工部之外的特殊国有资源存在。

工部的工业产业,既是国有资本,同时还有官僚资本因素,官僚资本因素是日后改革的重点,因此工部日后会是纯国有资本。

而沈家作为皇室国有资本,与工部国有资本存在广泛合作,同时又有相对竞争,还能利用沈云卿的身份和职权便利,监督工部国有资本的发展和运作,从而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引导其发展。

如果放任工部国有资本和官僚资本发展,一定没什么好结果。

所以沈家资本作为性质特殊的国有资本存在,起到了绝对稳定的作用,能平衡工部的国有资本,和户部代表的私有资本。

而且沈云卿的资本利润率极高,虽然财富在膨胀,但是沈云卿会拿更多的钱,投入一些长远项目。如海外的经营拓展,北美的经营开发,这些都是沈云卿投资大头,户部出小头。

甭看沈云卿现在每年收入惊人,其实他投入海外的资金都以百万为单位,这些钱三十年内都是打的水票,没有多少回报,但是对国家而言是绝对有利的。

所以沈云卿虽然有钱,但是资本的性质是国有。同时沈云卿的资本比国库灵活,可以投资一些短期内没有收入,但长期利国利民的项目。

否则光靠国库这些官老爷,根本不可能投资海外的那些“蛮荒不毛之地”,根本指望不上。

因此沈云卿的资本虽然庞大,但是资本都投在了需要投入的地方,并没有参与到政治运作中。要说有,也不是完全没有,每年孝敬女帝的,每次被女帝薅走的羊毛,本质上是在贿赂女帝,向女帝买政治保障。

但不可否认,这种特殊的君臣关系不具有普遍性,需要君臣之间的默契和信任,更重要的是是皇帝得合适,臣子也得合适,这是绝无仅有的,也是岐帝国能走到今天的主要原因。换做是其他皇帝,黑白不一定能配到一块儿。

尽管沈家现在的性质稳定,但不代表沈云卿之后,沈家的继承人没有取而代之的野心,这一点王曦照清楚,女帝清楚,沈云卿看的更清楚。

所以沈云卿早就做了安排,沈家日后的财富最终都会有一个合理的安排,沈家也会淡出政治圈子,为日后的政治格局,树立一个政治潜规则。

既发展到沈云卿这种模式,谁都应该急流勇退,退位让贤,而不是霸着权柄不撒手,危害国家政治和安全。

但这个问题,显然是现在不能说的,现在也不能做。

因为你要是明说了,会带来一系列政治后果,尤其是那些别有用心的密党,以及还没有收拾利索的地主和财阀。

现在也不是启动这个程序的时机,至少要等官僚、地主、工业、密党问题都解决后,皇位继承人明确,沈云卿才会考虑自己和沈家的去留,现在还不是时候,怎么也得二十年后才会考虑这个问题。

但是王曦照并不知道沈云卿的想法,同时王曦照的思维被局限在当前,自然会认定沈家这个怪胎,日后的发展趋势就是外戚干政。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汉朝,汉朝是一个有严重外戚干政潜规则王朝。

先是吕后,然后是窦家,之后是霍家,其实卫家也有外戚干政之嫌。总之西汉外戚干政的政治惯性很强,其实王莽也是外戚干政,甚至是窜政成功,但又失败的案例。

而相较于西汉的外戚干政和密室政治,外戚干政多少还能稳定国家政治,毕竟只有一股明确的政治势力,整治起来目标明确。

而东汉就乱套了,在外戚、权臣、军队、宦官四个派系当中来回反复的动荡,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种势力前赴后继连绵不绝。

倒了外戚,军人集团风起云涌,干倒了军人集团,权臣集团粉墨登场,权臣集团覆没,宦官集团走马上任,一个乱字了得。

而这些派系都没有政治觉悟,都想着维持权力和势力的兴旺,总想着给后人以永远的荫蔽,但根本不可能。政坛从来没常青树,也没有世袭家族,即便是皇帝,也做不到永远不倒。

沈云卿寄希望于以自己的隐退和沈家的远离,给日后的政治格局,定一个政治基调,结束高官权重,长期专权的政治传统,从而让沈家的政治案例,成为日后所有政客、官吏的一个政治规矩。

王曦照的质问无疑是许多人关注的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但现在却不能说。

“王大人的担忧本王很清楚,但王大人可以放心,本王绝不会步历史的后尘,成为天下的罪人。”

“海郡王不会,但郡王身后呢?”

“对于沈家,本王自有妥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