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1242

第1242章 皇帝特批

二人来到无人处,沈云卿简明扼要娓娓道出:

“情况就是这样,这笔钱现在只能我借,陛下不想借,国库肯定不借,所以不能声张。”

“哼,你好大的财力,你就不怕闲言碎语恶意中伤。”

“怕,当然怕。沈某如此巨财,说三道四的难听话多了去了,但关键是和陛下比起来,沈某这些巨财不过杯水车薪罢了。”

“现在的世道真是变了,你的所作所为,若是三十年前,简直难以想象。”

“所以说,三十年前的朝廷根本就不正常,而且现在还不正常,但相比三十年前,现在好的不是一星半点。”

“一次调动如此多的钱款,即便我能瞒着,户部迟早也会察觉,你准备如何应付。”

“反正只要按期还账就行了,至于名目,都列入匠术研究资金中。”

“那也花不了这么多钱。”

“那就以这次“研究的匠术非同寻常”为由支出,研究项目暂时保密,不宜公开。”

欧阳羽闻讯翻了个白眼,随后说:

“亏你想得出来。”

目前科研经费分四个口子,分别是工部、户部、金戋寺和沈云卿。

其中工部、金戋寺和沈云卿是大头,户部的财政拨款是小打小闹没什么意思,因此以金戋寺提供研究资金为由,编列贷款和预算是说得通的。

但是一次多支出上百万两的白银或者等价值的黄金,这就说不通了。

因此对于逻辑上不合理的支出,按现代惯例,都会以国家秘密项目和安全为由,不公开资金支出过程和使用目的,并列入绝密程序,一般的财政审查和内部审查是筛不到这些专项资金的存在。

金戋寺虽然是银行系统,并且完全独立于户部,但是户部一直是股东,同时金戋寺又有税收职能,因此户部会定期和不定期的过问金戋寺的运作,主要是对一些账目进行会审。

沈云卿一口气调走几千万资金,户部那里是瞒不过的,哪怕沈云卿调动的都是自己的资金,户部也会询问原因。

因为大额提款需要预约,特殊情况可以特殊特办,沈云卿虽然有特殊审批权,但也没有夸张到一夜间调走几千万资金的权力,占金池比例很大。

所以一旦和“权力”产生交集,别人就会有想法。你沈云卿能特事特办,开了这个口子,那今后别人也这么干行不行。

当然不行,因为这次是皇帝特批,没有皇帝特批这个无冕之王的招牌,肯定是行不通的。

所以这个锅可以甩给女帝,到时候户部追问起来,就让女帝出面解释。但凡是只要到了皇帝这里,一些不方便的内幕消息就会打住,因为谁也不知道会不会牵连自己脑袋上的吃饭家伙。

解释清楚,沈云卿准备继续进宫。

“若无他事,我就进宫了。”

“先等等,我今日听闻陛下前日夜里查了沈家的账务,似乎是在查什么,而且已经有了眉目。你可是瞒着陛下做了什么。”

“毕竟要支出一比巨款,陛下一定是对沈某的财产好奇,想要查个透彻。欧阳大人应该知道,这财务如果不动,要想完全查清有多少财富是很困难的,但如果财富流动起来,就是一查一个准。

之前陛下也在处心积虑核查沈某的财务,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正是因为沈某调动的资金相对有限,陛下无法一次查清。而现在沈某需要调动数千万资金,陛下此事追查,就能知道更多沈某的财务秘密。”

资金如果长期带着不流动,想要查出来会很困难,尤其是当下没有网络和没有电子结算系统,全都是纸质媒介和囤钱,要想查出财富会比较困难。

但是如果资金动起来,就能知道资金的运作和归集,乃至财富的数量。

沈云卿现在富可敌国,产业庞大,虽然赚钱很多,财富惊人,但并不是所有资金都在从事投资、运营和理财,因为沈家的财富太多,收入太高,造成大量现金流入,因此许多资金只能进行储蓄,而贵金属作为囤积资产保值。

因此三十年来,除了隆元十九年到隆元二十三年,因为战争调动过大量现金,之后沈家基本上没有大规模动用现金资产,因此女帝一直无法查到沈云卿到底藏了多少财富。

沈云卿这次突然调动几千万资产,几百万两白银和黄金,就会造成资金流动。而且还需要将产业、生意、投资上的资金回抽一些,才能凑齐这笔钱。

这就导致产业和投资出现资金缺口,只要沈云卿去补这个缺口,女帝通过财务运作,然后结合之前的数据进行推算,就能知道沈云卿有多少家底。

这么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女帝岂能错过。所以昨晚女帝即刻进行了布置,密切监控沈家财务的一举一动。

结束谈话,二人随后一起坐车回宫,途中欧阳羽再次谈到赐婚一事。

“陛下似乎仍无同意的意思,你准备如何应对。”

“原本还有些担忧,但现在顺其自然即可。”

“你的意思我不明白,既然有担忧,顺其自然如何能让陛下同意。”

“呵呵,天机不可泄露,不可说也……”

沈云卿料定,女帝现在多半已经同意,原因很简单,女帝盯上了这次的战争贷款,这也是沈云卿昨天迟迟不表态认账的原因。

既是因为钱还没借出,利息本金没有进账,同时也是为了赐婚一事。

这次战争贷款是借出至少一千万两的白银,或者等价的黄金,但是还款的利息多数是黄金。

保守估计,至少有1.5倍的利息,如果乐观一些,可能有2.5倍。这还是在借一千万基础上的还款,如果继续借款,就不止一千万。

以一千万两白银计,本金加利息至少两千五百万两白银或者等价黄金,乐观估计就是三千五百万两白银或者等价的黄金。

如果全部折算成黄金,就是一百七十八万到二百五十万两黄金,抛开金戋寺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剩下百分之八十可都是沈云卿的本息利润,女帝岂能让他坐拥如此大笔现金财富。

这也是女帝昨天要沈云卿表态的重要原因,女帝现在剥削的重点是沈云卿的贵金属,因为贵金属购买力高。

同时如果造反,贵金属危害比铜钱大得多,因为铜钱可以迅速贬值,而贵金属很难迅速贬值。

因此是防止沈云卿尾大不掉和造反的重要遏制手段,尽管沈云卿没有造反的意图和想法,但是通过剥削沈云卿,可以防止这种风险,同时也是为日后皇室对待勋贵订立一个政治潜规则。

你们瞧,一代财王沈云卿都认的账,你们也得认,从此往后沈云卿的态度就是你们的学习榜样和楷模,你们要向他多多学习。

学习什么?当然是学习沈云卿被剥削贵金属的事迹。

今后朕做黄金王,你们这些人就做铜王好了。

其实女帝的这一套和汉武帝时期的酎金制度有点像,通过酎金制度,削弱地方封爵的经济实力,甚至夺爵,从而压缩地方叛乱割据的潜力、

沈云卿这次赚这么多,不薅羊毛简直天理不容,但是女帝又不好意思开这个尊口,所以要沈云卿主动表态,现在沈云卿不表态,女帝就没辙。

但女帝奸诈的很,赵元指婚这件事目前还卡着,女帝转眼会想到可以用这件事让沈云卿认账,于是周晟嫁女这件事的概率就会迅速增大。

阿里木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他的贷款竟然会撬动另一个国家的政治格局。

而事实上很多时候,外国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往往可能撬翻一个帝国。

苏联怎么垮掉的,不是因为经济不行,也不是因为产业结构问题,而是波罗的海三国搞了一个小朋友手拉手活动,才给搞垮的。

清王朝怎么夸得,不是武昌一声枪响,而是一张橡皮股票。

进宫后二人分手,沈云卿去了金律园,女帝正在在金律园散步。

立秋刚过不久,天气明显转凉。

当下大气环境正常,加之小冰期阴霾不散,立秋后天气温迅速回落,要比近现代立秋后持续秋老虎发威正常的多。

而且早年并没有秋老虎一说,秋老虎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出现在清朝中期,而明朝的完蛋,小冰期起了很大作用,所明朝是没明显秋老虎的。

而清王朝入住中原早期还处于小冰期晚期,清王朝中期小冰期结束,气温迅速回升,同时欧洲开始工业革命,到了清中晚期,气温其实已经开始不正常,立秋后气温依然持续炎热,秋老虎这个概念才出现。

秋日凉爽,女帝精神好了许多,虽然现在有了电风扇,还有冰块降温,但女帝还是喜欢自然凉爽。

“皇祖母,表舅到了。”

“替皇祖母宣来。”

“是。”

少时片刻,周芳婵引着沈云卿来到麒麟池的廊桥上,女帝正在给鱼投食。

“臣参见陛下。”

“平身。”

“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