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1249

第1249章 挨个试一遍,总有一款适合你

“如果单方面停战,同时又要兼顾乌兹曼的利益,就必须让联盟军从南线全部撤兵,恢复站前状态。但是乌兹曼方便恐怕也不会买账,毕竟自己家里进了土匪,没有不报复的道理。

而且乌兹曼方面与我朝有密约在先,我朝若不履行密约,仍然是毁约,除非得到乌兹曼的谅解。因此臣建议就此事先知会阿里木,同时密切关注战局变化,既做打的准备,也要做谈的准备。”

“若是圣光骑士会联盟与乌兹曼都不同意,或二者有其一不同意,该如何?”女帝问。

“若乌兹曼不同意,应该停止北线西进,并向后退却至利于防守地形,同时从北线抽兵南下与朱贺、陆文虎、波兹津合兵一处,我军从西亚都护出兵攻灭沃尔萨森,如此对我军、对乌兹曼都更有利。”

话音刚落,陆争截话说:

“如此战争将拖到明年。薛刚北线西进之后需要休整,休整后再回退防御,然后抽兵南下歼灭盘踞在西亚都护以北联盟军,最后与朱贺、陆文虎回合,至少需要半年时间,然后还需要休整,调度军需,最快也要明年下半年才能见效,如此一来,战争要拖上三年,如果将和谈算在其中,就是小四年。

将士长期前线作战无**替,士气将受重大影响,海郡王可曾想过。”

“士气是会受到影响,但若有丰厚的激励,拖上四年也不是不可能。”

陆争提到的士气问题背后,其实是岐军的后勤问题。

现在前线作战的岐军达到了二十万,长期作战和对峙对军人无疑是长期的考验,严重影响到士气,甚至会引发厌战情绪,因此战时需要将部队撤下来休整和轮换。

但现在朝廷受制于交通和后勤保障,无法替这二十万作战的岐军,如果要替换,就得同时准备四十万大军的四倍往返后勤补给,以及大量保障民夫、民船,将会严重影响到金戋寺和国内经济运转,还会把国库扯进来。

这次西征是金戋寺承担百分之八十的费用,国库承担百分之二十,没有户部在背后掐着钱,兵部才敢放开手脚打大仗。如果把户部扯进来,战争就会受到财政干预。

所以陆争提到的士气问题,其实是军队轮替和后勤运输保障跟不上。论谁在战场上待四年,也受不了,出现士气低迷,厌战情绪都是必然现象。

“那就做多手准备,既做短期速战议和,也做长期准备,先短后长,也许能瞎猫碰上死耗子,拖垮联盟军的耐心。”

沈云卿此言一出,众人为止震惊,江山社稷既然只能靠瞎猫碰上死耗子,这话还是从堂堂沈云卿口中说出来。

“海郡王此言极为不妥,老臣不敢苟同。”张祥第一个反对。

女帝也觉得这话说的太难听,于是说:

“海郡王所言如此粗鄙不堪,有失皇室体统。”

“陛下,臣方才所言确实不妥,但现在也只能如此,将所有可能方案都试一遍,从短到长,通过不断施压与外交周旋,万一拖垮了联盟军,我朝就能速胜,同时也能安抚乌兹曼。若真到万不得已,拖入久战,也别无选择。”

现在朝廷内部谈不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女帝也瞎抓,各方都有道理,同时又要兼顾外国利益,这是之前从来有遇到的棘手问题。

在此之前,朝廷都是关起门来管自己的事,在国家利益至高无上这个大前提下,总能调和内部的分歧。

但现在突然要顾及小兄弟的利益和面子,就让从来没有处置经验的国内官僚和武官将领集团出现明显分歧。

就长远利益而言,乌兹曼这个伙伴利大于弊,因此不能出卖,如果不能出卖,现在的局面就无法改变,如果出面,岐帝国现在就能收割战争红利,从战争当中抽身。

有鉴于巨大的分歧和矛盾,沈云卿权衡再三,决定投石问路,万一瞎猫碰上一个死耗子呢?

通过采取不同的策略选项,以消耗时间最短,代价最小的策略选项优先实行,消耗时间最长,消耗时间最多的的策略最后实行。

这就好比是把几组数据代入公式,寻找一组最佳数据和结果,需要把不同组的数据代入公式中。

一般情况下,优先选择数据最短,最有利的开始代入,数据最大,最不利的最后代入。

如果有十组数据,运气好,第一组数据就会出最佳结果,如果运气不好,第十组数据才出最佳结果。

但所有方案中,总有一款适合对手,而现在就是不清楚哪款方案能起作用,能压迫联盟军迅速接受,因此就只能进行不断尝试。同时通过军事和外交施压手段,让他们接受岐帝国不断抛出的各种方案,直到他们接受为止。

而方案的核心,是岐帝国需要花费的时间长短和经济代价高低,方案越早被接受,岐帝国花费的时间越短,经济代价越小,收获越大,反之成正比。

由于存在不确定性,这种投石问路更像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完全靠运气,所以大家都觉得不靠谱。如果从其他人嘴里说出来,肯定要遭到抨击,但是从沈云卿嘴里说出来,那就是金句。

女帝迅速拿捏衡量利弊,最后觉得可以一试。

因为女帝也觉得,既然一套方案未必能成功,那就准备更多方案,一股脑砸出去,总能砸中一个。而且这跟赌博不一样,赌博是你知道赔率和盈率,但你不知道结果,所以完全没谱。

而现在是知道结果,但不知道赢率,在结果有保障的情况下,押的其实是赢率。不管怎么赢,最后都是赢,不同在于赢大因小的问题。

想透这层,女帝说:

“海郡王此议朕看可用,既然现在分歧巨大,不妨就各方拟定方略而后进行整合,拿出多套折中方略,由短到长挨个试一遍,也许不用等到最后,就能达成目的。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这时礼部尚书陆芎说:

“陛下,如此与儿戏无异,臣不赞成。哪有一项政令不行,立马再换的道理,如此朝令夕改,恐不利于朝廷。”

“陆大人此言差矣。”沈云卿反驳,随后继续又说:“此法对外不对内,对外交涉谈判,都是在诸多问题上不断试探不断交涉,最后达成一个结果。本王此法也是一种试探,只不过将试探的力度变大,试探的花样和手段更多。如果不做试探,岂能维护朝廷的利益。

至于国内,朝廷对内政令与外交毫无干系,岂能相提并论。”

外交谈判就是在不断反复试探中摸清对手的底线和原则,现在只不过是把问题放大到国与国之间的政策层面,为了达到目的,对一个问题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手段,但目的还是一样的。

就像鸽派和鹰派,绝不是单纯的投降派和好战派。鸽派是以柔性手段,达到国家政治、经济目的的,而鹰派则是以武力威胁,甚至直接动武达到国家政治、经济目的。

如果对手不吃硬的,那就来软的,让鸽派出面。如对手不吃软的,只吃硬的,就让鹰派武力恫吓。如果软硬不吃,那就恩威并重,既用硬的,也用软的,反正总有一款方案适合你。

陆芎无非是就事论事,觉得朝廷对外谈判,不断改变谈判方案,日后要是用来对付国内,倒霉的就是官僚和老百姓,所以不能开这个先例。

陆芎被沈云卿弹压,女帝又问张祥:

“张相,爱卿意下如何?”

“既然现在分歧巨大,弥合分歧拿出整合方略老臣以为可行,但万一要是碰上最坏结果,还是得做一些准备。”

这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就是说的文人顾虑太多,顾虑一多就会带来思想包袱,前怕狼后怕虎,然后一事无成。

张祥还是担心要是“万一”所有方案一路试下来一路红灯,最后还是执行的最后一套方案,这不是歇菜了吗。

可要是谁都这么想,那还要开赌档干什么,反正总会输,干嘛还要赌。

这就是人性的悖论,张祥是水工出生,他的脑子里天生就有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根弦,万一发洪水怎么办,万一干旱怎么办,万一决堤怎么办,要受多大的损失,这是职业病,容易带到另一个职业领域当中。

“既然张相无异议,此事待等海郡王与教长阿里木交涉后,再由内阁商议,拿出妥善方略。现在海郡王与郑王留下,其他爱卿都散了吧。”

“臣等告退。”

众人礼毕,随即离去,沈云卿叫住长孙悠然说:

“悠然,外藩寺三号档案室保险箱内有一份编号‘戌丁零零六’的文件,你去取来交给陆大人。”

“密码是多少?”

“663791”

“是,下官即刻去取。”

薛刚抵达战区传回主攻北线后,沈云卿一早料到会有今天的局面,所以当时就制定了外交谈判方案,但没想到结果要比当初预料的出现更多变数和意外情况,这份计划方案虽然已经不合适,但改改还能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