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1266

第1266章 你想干什么

“陛下,此病关键还是过于操劳,拖垮了身体,讲席才能利于治病。另外,北方不利治疗此病,最好是一年四季能晒太阳,能有助于治疗肺痨。”

“朕都知道了。”女帝有些听不进去,随后继续说道:“朱言钦,带朕去看郑王。”

“陛下,此病极易传染,陛下当小心。”

“郑王是朕的皇儿,朕要皇儿!”女帝情绪激动,不顾朱言钦劝告,执意要去病房。

肺结核极易传染,但不会立即发病,会有一到两月的潜伏期,如果潜伏期间杆菌察觉到宿主免疫系统强大,结核杆菌就会选择休眠,不会立即活动,但只要结核杆菌察觉到你的免疫系统衰弱,他们会迅速复苏开始繁殖,所以结核病主要在于防治和改善生活状态。

此外还有一种不吃药也能治病的办法,就是什么事也不做,整天晒太阳。

通过晒太阳,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一些抗体,同时合理饮食,就能治疗肺结核。

但这个办法得要两年时间,而且得是常年有太阳直射的地区,并且不能阴雨潮湿闷热,目前国内符合这些要求的地区只有两处,一是海南岛,二是南沙海岛,沈云卿要是明着这么说,女帝能给他两巴掌,你想干什么,你想干什么!朕还没死呢!

约莫数分钟后,周文斌、周阙、周睿、刘仁举,王妃张玉萍等女眷陆续赶到太医院,周启神智略有清醒,但现在低烧,血压也偏低,精神萎靡不振。

沈云卿将刘仁举、周文斌唤到无人处,先问刘仁举:

“刘大人,郑王患病十多年,只可知道?”

“也是最近数年才知道郑王有隐疾,但没想到会是痨病。郡王,此病可有药治。”

“此病有药可治,但关键还是在休息。郑王多年的隐疾并非痨病,而是肝病,是肝病加劳累引发了痨病。这痨病会传染,因此本王建议明日让太医院防疫署对昆阳宫与王府进行除晦,以免波及家眷。”

“这……”

刘仁举无法做主,沈云卿又问周文斌的意思:

“世子意下如何?”

“是否容我与母亲和皇祖母商议之后再做决断。”

“也好,但是不要拖太久,拖久了传染病发的可能越高。另外,府里所有人最近去一趟轩禾医院,做一次取样化验,如有其他人感染,需要一并治疗。”

结核病是易传染的群发性疾病,现在病源出现在宫内,沈云卿担心发生扩散和交叉传染。

昆阳宫和郑王府还有周启办公地点,甚至经手的公文,都可能沾染病菌,尤其是一咳嗽,至少都是几十万几十万的病菌喷发,所以有必要对周启经常活动的起居地点进行消毒。

但你出于好意,别人可未必会这么想,尤其是周启身份敏感,现在朝廷政治架构特殊,沈云卿搞这么大的动作,很难不引起别人的联想。

继续呆了两刻钟,周启病情还转后,沈云卿先回了一趟泸溪宫,安排全宫上下无论宫女还是禁军,一律都去轩禾医院做化验,随后又给郡王府和独孤家去电话,叮嘱去做化验。

医道科经过三十年发展,医学、生物学、细菌学、药物学基本已经齐全,常规的一些化验指标和细菌化验都能做。

下午稍晚,周启抱病的消息不胫而走,沈云卿的大动作也引起在各方主意,女帝返回御书房后果断将沈云卿宣到御书房质询,你想干什么!

而且女帝也怕死得很,下午去过太医院后,立马换掉了龙袍,沐浴更衣,换了一身新的行头。

“郑王抱病,又不是爱卿得病,何故如此兴师动众。”

“启禀陛下,痨病一旦传染扩散,极易引起大范围染病,因此臣让家眷与宫女侍卫前去做个检查,进行排查,若确诊有人感染,应该立即隔离治疗。”

“哼!”女帝很是不爽,拉着老长的驴脸凤目怒瞪虎视。

沈云卿其实觉得女帝的心态就不对,肺结核这病即便是在现代,都是高度危险的疾病,而且一旦扩散感染,治疗起来费钱费力很麻烦。

我出于自己健康安全考虑,让家人去医院做个体检,筛查潜在风险,这难道有错啊。

可事实上呢,女帝根本不怎么想,女帝觉得沈云卿是以此为借口,搞一些小政治动作。

沉寂片刻,女帝继续说道:

“在次之前,痨病乃是绝症,不治之症。自从爱卿办起药厂之后,才有了治愈此病的良药。爱卿能否给朕一个准信,此病能不能治好。”

“敢问陛下,太医令朱大人怎么说的。”

“朕要爱卿说。”

“以目前的药物,此病能完全治愈,但是不能劳累,必须将息,并且多晒太阳。此外不瞒陛下,臣的女婿钱闻钟正在夜以继日研制更好药物,预计三四年内可以成功。一旦此药出来,效果立竿见影,药到病除。”

“哦!”女帝先是一喜,然后又觉得太长,而且为什么救命药总是攥在沈云卿手里:“为何要四年,郑王的病岂能拖四年。”

“陛下,此药研制已经耗费近九年,四年并不是长。郑王的痨病是初发,而痨病能拖很久。郑王现在只要坚持用药,调理将息,两年之内就能治愈,四年完全等得的急。

相反臣倒是不担心郑王的痨病,而是郑王的肝火上炕,这会要了郑王的命。”

“但朱言钦告诉朕,肝火上炕只要调理得当不至于致命。”

“朱太医说的是寻常情况下,但若是长期劳累,肝病比痨病更致命,因为肝无法自救,一旦染病会非常棘手。”

在有药物的情况下,周启的肝病其实比肺痨更致命,朱言钦说肝病不会致命,那是建立在正常生活习惯下的判断,不能用来衡量周启。

“臣建议郑王应该尽快查血,以确定肝病种类,好明确对症治疗。”

“就是给人用针抽一管子血?”

“是的,血中各种东西,什么东西多了,什么东西少了,大概能知道得了什么病。”

“需要多久?”

“大约半个月。”

“那就立即安排。”

“是。”

抽血化验的指标目前还不是很完善,由于还在研究阶段,所以仅限于轩禾医院和医道科内临床应用,而且还缺乏设备,多数时候只能靠化学试剂和显微镜进行人工筛查,所以时间非常长。

当晚,周晟猴急赶到泸溪宫,心里想的什么,沈云卿非常清楚。

“知道郑王所染什么病吗?”

“你不会是觉得这是个机会吧。”

“听说郑王得了重疾,你当时在场。”

“是痨病。”

“痨……痨病,那不是不治之症吗。”

周晟此时心里莫名一亮,虽然没有反应在脸上,但沈云卿知道他想什么。

“现在有药可治,只要按时服药,两年内可以药到病除。”

听到这里,周晟顿感失望。

“可我听说,痨病是不治之症,虽然能用药拖着,但不在早晚。”

“那是从前,现在有药可治,而且数年之后会有更好的药,彻底根治痨病。所以以前的不治之症,现在多数都能治好,或是延长生命。痨病是朝廷这些年重点防治的病,所以我一早就制出了药物,此病可以根治。

你也别高兴的太早,此病能传染,而且传染性极强,还能像密探一样,一旦发现人对他们下手,他们会藏在人体内躲着睡觉不出来,什么时候一个不小心,这种病又会出来兴风作浪。

所以你最好让全府上下去轩禾医院做个一个检查,看看有无感染肺痨。”

“检查就能把肺痨查出来?”

“嗯,现在已经有这个医术,可以把肺痨提前揪出来,一旦发现,就能对症下药,治未病于未然。”

周晟闻讯顿时翻了个白眼,不禁心想觉得不靠谱。

“这么说,郑王此番是化险为夷了?”

“也不全是,肺痨不可怕,只要早治疗,能治愈。此番引发肺痨的其实是郑王的肝病,郑王罹患肝病多年,目前还不知道肝病会否传染,肝病反而比肺痨更凶险。”

“那可有药治?”

“有,但是要知道到底是患的是何种肝病,所以明天要抽血查血,半个月后就会知道。对了,婷玉的婚事准备的怎么样了?”

“就等赵元送赵安宁前来迎娶,预计安排在五月。”

“五月……那不是科举的时段吗,这恐怕不妥吧。尤其是郑王现在抱病,你在众目睽睽之下大操大办,让陛下怎么想。”

今年是科举年,由于最近忙着西线战争和工业生产,科举时间向后推了一两月。周晟把婚事安排在五月,就是想在天下人面前彰显他为国家做出的牺牲,同时也向天下传递朝廷已彻底将腊婆消化的政治信号,从而增加自己的政治业绩。

要是平时也没问题,有问题的是现在周启病倒了,周晟这个时候彰显自己的光辉形象,你让女帝心里怎么想。

“此事不妥,不能办在科举时段。”

“那就只能拖到八月后,九月初,怕是赵元那里不好交代。”

“赵元来了我跟他说,先让赵安宁和婷玉处处。”

“赵元离开数月,腊婆怎办。”

“乱不了,又不是来做人质,没什么可担心的。”

“另外,茹柔想给腊婆拉条电话线,一直通到神都,你看能成吗。”

沈云卿闻讯顿时心脏抽搐,他说:

“这要是十年前没电话怎么办?”

“……”

周晟顿时无语,沈云卿接着说:

“腊婆早晚要拉电话到神都,但四五年内搞不起来,得七八年后才能行,现在就别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