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1357

第1357章 申州

四日后中午,沈云卿乘坐一万五千石蒸汽船抵达荆州,到了荆州才知道,荆州决口已经一塌糊涂。由于决口流速太快,沉船沉入决口后迅速冲垮,木块飘的到处都是。

沈云卿来到堤上指挥大营,见到了水工司郎中邓文平。

“邓大人,现在荆州决口水情如何?”

“回郡王,仍然不见有任何回落迹象,与月初基本持平。”

“最近五日内,有朝廷的消息吗?”

“现在湖北南部通信断绝,荆州已经多日没有得到朝廷消息。”

“那你们就没察觉到是汉江的水全部灌入了长江和太子湖?”

“这!”邓文平大吃一惊,遂即又说:“按说这不可能呀!朝廷打通了湖北、淮西全部水道,还挖掘了运河,湖北的水至少三分之一都会分往淮西,怎么能全都进入长江。”

“本王四日前得报,湖北今年水量比往年汛期增多百分之两百一以上,而进入淮西的水还不到百分之三十,剩余的水量都涌入了长江,荆州的决口怎么可能堵得上。”

“我说呢,沉船刚到决口中心就打飘,是汉江水灌入了太子湖,太子湖水在与长江水博弈形成了暗流。导致沉船根本沉不到底就给暗流给冲垮了。”

“走,立即去大堤。”

“是!”

当两股激流相向正面撞击,木船结构的强度根本不足以抵挡两股不同方向的逆流冲击,最后根本等不到沉入决口底部就会散架瓦解。

船体瓦解之后,船内的石块就会崩散,被强水流冲走,根本起不到集中堆积封堵的效果。

一行人迅速来到大堤南岸,通往决口的新堤下埋了大量装满石块的沉船,沉船坐滩之后,再用人力和卡车往沉船上抛石块和沙袋,从而把沉船给填平。

此时数以十万计的民夫、岐军奋战决口两岸日夜不息封堵决口,高强度疲劳作业导致两万余人病倒,四百余人病亡,现在已经入秋,如果荆州决口再堵不上,一旦入冬,封堵将难以继续。

“邓大人,现在决口多宽?”

“一百八十步左右。前后已经冲垮了六次,实在是堵不上啊。”

“现在荆州有多少卡车?”

“一开始调了三百辆,后来陆续又从扬州大桥工地调了一百五十辆,现在有四百五十辆卡车。”

“这样吧,给本王往卡车上全部超载一倍装满石块,给我用卡车堵。”

“哈啊!”邓文平大吃一惊,连忙又说:“车上的司机怎么办!”

“降低车速,坠江之前从驾驶室跳出来。卡车车重密度大,不容易散架,尽快执行吧。”

“是否要向朝廷请示?”

“本王立即给朝廷发报,任何后果都由本王承担,出现伤亡由朝廷全额抚恤。”

“那好吧。”

虽然沉船石方量大,但是结构脆弱密度小,容易被激流冲垮。而卡车结构强度高,密度大,坠江后容易沉底,不易从散架,哪怕给冲走了,短时内也会沉底。

吩咐过邓文平,沈云卿随即派人前往附近寻找山体,准备炸山,尽量弄来一些体型巨大的石块,用卡车牵引到江边推下去。

之前沉船的石块体型小重量轻,一旦船体散架,石块太小容易被激流冲跑了。必须用体型更大的石块,最好是重大三五吨七八吨的石块,一次给他沉上几十颗上百颗。

下午稍晚,沈云卿前往大堤工棚看望抗洪抢险的军民,现在有军民三十五万人奋战在荆州决口和大地上,吃饭都能供应的上,都是白米饭,每人每天一斤菜羹、半斤肉、一两油,吃饭的问题不大。

道路冲毁之后,朝廷调集了大量的民船和明轮船运输一应物资供应,加上荆州储备的物资,目前还能供得上。

但是居住条件十分简陋,卫生条件跟不上,缺医少药问题严重,都窝在临时搭建的草棚里,条件稍微好些的有大篷车,岐军则由自己的帐篷,但老百姓大都窝在草棚里,随着气温降低,冬季到来,现在的抢险根本无以为继。

沈云卿连续给神都拍去电报,从北方调运帐篷二十万顶,棉衣棉裤一千万件套,鞋子两千万双,蜡烛两亿根,火速调集运往扬州待运。

朝廷这些年在北方囤积了大量物资,很多物资都是五十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五十年前能给灾民喝口稀粥就算是皇恩浩荡了,现在可以奢侈到配套衣裤冬装。

当晚七点刚过,沈云卿收到神都发来电文,惊出一身冷汗。

根据湖北、淮西调查,未发现有主干河流发生淤塞情况,但内阁怀疑地方瞒报甚至谎报,要沈云卿即刻先去湖北实地勘察,并实时向朝廷汇报。

“简直岂有此理!”

沈云卿震怒之下将电文拍在了桌上,让包汝刚、邓文平、汪宁飞大感吃惊。

汪宁飞连忙问道:

“郡王,出了何事?”

“内阁向湖北、淮西核查有无发生河道淤塞与重大水情,湖北、淮西各地均称没有。朝廷怀疑湖北、淮西官吏有人隐瞒不报欺骗朝廷,让我火速赶往湖北核实。”

“如此大的水情,常理上都说不通,朝廷早晚要查到地方上,湖北、淮西官吏何以要瞒报,一旦酿成惨剧追究下来,地方官吏难辞其咎。”

“亲家并非官场中人,不知道这些地方官吏是怎么想的。邓大人。”

“郡王有何吩咐?”

“立即从荆州抽调人手前往峡、均、房,本王去随、昌、随、襄阳等地核查。”

“是。”

地方隐瞒灾情不报屡有发生,但是这么大的灾情与江河改道,朝廷都已经推算出问题就出在湖北和淮西,地方上官吏竟然还敢瞒报,这就让人匪夷所思了。一旦时候追查下来了,就不是罢官那么简单,而是杀头。

翌日天色不亮,沈云卿再次坐船启程,经由太子湖水系先去湖北,再去前往淮西。

淮西包括了今天安徽全部地区,与湖北接壤,河流走向大都是自西向东,或是自西北向东南。所以湖北的水东引之后,顺其自然要去淮西北部地区,而淮西北部地区是平原,是淮河流域,如果淮河流域发生淤塞和灾情,一定会向两岸蔓延,而且是淮西流域全线蔓延,这么多州县出现洪泛迹象,全都不报这是说不通的。

沈云卿怀疑,是不是淮西哪里出现了大型堰塞湖,堰塞湖水满之后,又倒流回了湖北和淮西,进而通过淮西、湖北的水系,冲入了长江和太子湖。

沈云卿逆流而上一路先去了荆门,荆门水情明显要比荆州缓和,两岸漫堤的情况也不严重,随后又赴襄阳汉水,襄阳城已经淹了,襄阳周边十之三四受到洪水影响出现内涝,但明显没有荆州、九江、鄂州严重。

荆州、九江是几乎全部泡在水里,而襄阳水网比荆州更密集,地势更低,地处汉水水流最湍急的拐点,按道理襄阳应该和荆州一样,也应该发生决口和普遍洪涝,但却没有。

这意味着汉江的水,一定是从襄阳附近的干流先去了淮西,然后再从淮西南下拐入湖北和淮西南部水系,否则解释不通襄阳为什么没有决口被淹,问题一定是出在了淮西。

沈云卿马不停蹄掉头去随州,随州是打通湖北到淮西水系枢纽的关键节点,朝廷花了大力气拓宽了随州水系,挖掘了人工运河,汉江拐过襄阳之后,首先会被随州水系分流,让然后去申州,在申州进一步分流进入整个淮西。所以要出问题,肯定是出在随州和申州。

申州是后世的河南信阳,现在属江淮道管辖,位于淮西最西部,与随州相望。

抵达随州境内不久,沈云卿就发现水流减速明显,航速变慢。

按道理汉江水进入随州后,应该是自西向东流,沈云卿自西向东、向南去,是顺水行舟航速应该更快。但是进入随州之后,航速反而更慢了。

这意味着随州、申州之间的水位落差减少,确切的说,原本处于地处的水位被抬高了,导致上游和下游水位落差减少,让水流流速减缓。

越往东,流速减缓迹象越明显,沈云卿甚至感到问题出在申州,而不在随州,遂即决定先去申州再回随州。

所有迹象都显示,申州一定是发生了什么。

十月十二,船行至申州湖(南湾湖),担心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随州运河最后会进入南湾湖,所以南湾湖的水应该是自西向东流,或是自北向南,但是进入南湾湖后,南湾湖的水要么没有流速,要么就是自东向西流。

这意味申州境内的南部和东部地区哪里出现了梗阻。

“包大人,以你之见,申州湖的水是堵在了南边还是东边?”

“应该是南边。”

“为何?”

“因为东边是平原,如果发生淤塞,淮西北部地区这个时候肯定是淹了。但是申州的南边是鸡公山,要是堵在鸡公山的话,那就……”

“鸡公山!”沈云卿闻讯吃惊,遂即看向河道图,申州湖南线支流一直穿过鸡公山,进入随州南部的广水、大悟。而此来申州走的是随州北部水系,并没走南线。

也就是说,随州的水,从北部绕过鸡公山,自西向东进入申州湖,以顺时针绕入鸡公山南部,进入了随州南部。

但即便这样,也不足以把汉江的水从申州境内全部回流湖北,除非是鸡公山全都淹了,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豁口,否则现在申州肯定已经给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