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181

第181章 上帝视角(1)

“朕问你,此番庒县损失如此之大,江南再生乱,你沈家损失并不在少数,你图什么呢?”

“实不相瞒陛下,倘若陛下不知此火是臣所放,待到事态平息后,陛下收拾了两江奸商,臣自然要向陛下请求平反昭雪,并要求官府赔偿一应之损失。

由于江南已经垮了,各家元气大伤,因此即便沈某财力恢复到事前,实力也比江南各家富商更大,因此沈某不亏便是赚了。

此外江南一乱,市场规矩被坏,沈某只要重拾兰陵加以安抚和维护,短短一两年之内,可迅速霸控江南主要州县,如此沈某虽然没赚,但是赚到了市场,因而江南财势将为沈某一人所有。

换而言之说,让盐商打垮了江南财阀,陛下以滋扰天下危害社稷为名整治盐商,而臣借着盐商打垮江南财阀的机会,收拾残局,一举奠定江南格局。

同时,江南残局要想迅速恢复,避免更大损失,江南财阀无人能有此能力,因此沈某出手,必得各方接应,如此又可赚的人缘名望。”

“果然是奸贼!”欧阳羽脱口而出,目色鄙夷不屑。

女帝感同身受,怒言说:

“朕看,应该赐你一块“天下第一奸商”的牌匾!”

“陛下高看臣了,臣其实什么也没做,不过是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一切事态之演变,都有其道理与章法可循,所谓神机妙算,也是如此。

臣是赚钱,所以陛下看来,臣是奸商,但若是战阵之上,在陛下看来,我朝将帅就是神机妙算,但在敌国看来,我朝将帅的神机妙算就是阴险狡诈卑鄙无耻。

但实则许多事情都是明摆着的,正如臣一样,臣被关在天牢之中,即便什么都不去做,事态仍然会遵循已有的事态和章法演变下去,而臣只要清楚知道演变的原因和章法,便能知道过程和结果。”

科学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遵循既有客观事实存在的规则,同时需要外力引导和推动。

所谓的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之中,很大程度上是充分掌握和理解了,一个局域时空背景下的各种要素。

当游戏规则、事件本质、既得利益群体,推动者、接受者等等条件被相对固化,事态的演变过程和结果,都是可推导的。

就像兵棋推演,无非是将一系列量化的数据代入运算逻辑中,加以推导和演变,藉此得出一套合乎人为设置逻辑的结果。

沈云卿是个现代人,而兰陵的经济盘面是他布的局,江南的经济成分和供需关系他也熟烂于心。

剩下的就只要了解各方势力的心态,朝廷意志的底线,就能得出一个相对范围内的结论。

即便是皇帝不懂经济,但是只要跟她讲透大的形势,微观层面的东西和理论即便是文盲,皇帝同样能得出范围更大的结论,尤其是公孙芸惠不是等闲之辈,在知道沈云卿手头的资源和布局后,岂能想不到是什么结果。

所以只要没有重特大的质变或量变外因,这件事最终的演变就是板上钉钉的。

唯一的质变来自女帝已经知道这把火是他沈云卿放的,所以接下一系列过程,女帝都有可能干预。

同时狠敲一笔竹杠的赔偿金也可能打水漂,更要命的是女帝会不会事后翻脸,等两江平息之后杀了他。

毕竟,如果女帝不知道,这件事就是一起普通的经济问题引发的政治风波。现在女帝都知道了,在她看来,沈云卿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将皇权玩弄于鼓掌间,这可是帝王最大的忌讳。

女帝来回不停地踱着,神色渐渐恢复了平静,看不出是喜是怒,但越是如此,越让沈云卿担心后怕。

只怕女帝现在好话好说,待等把你利用完后,好一点的结果是沈万三第二,最坏的结果是神不知鬼不觉的正常死亡。

空气沉寂了足有一刻之久,女帝突然停下脚步说:

“去年晟儿来报,你要出海是吗?”

听这里,沈云卿吓一跳,这是要让他死海上啊。

“回陛下,不是臣想出海,是臣想令人经营南洲百夷的海上商路。朝廷数年南下一次,每次所获并不令人满意,而由于朝廷海禁,民间有钱者不能出海经商,如此既不能利用天下财力,同时也不能将外邦货物输入我朝,让天下收益,故而出海可得实惠,但关键仍在谁管。

此外,海禁出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得有好船,而且得大船,船越大,载货越多,自持越久开的越远,因此钻研造船匠术也迫在眉睫。”

“这些朕都不感兴趣,朕想知道,民间开放开禁利弊如何?”

“这得看如何开,臣建议,若要开禁,暂不全开,只开一两个口子,得先搞清南洲航路与风土人情,同时出海需要人才、海图、船只准备,非一朝一夕,故而只可先开小禁,不可贸然全开,如此非但无助于解朝廷之急,还可能徒伤性命,劳民伤财。

至于利弊,就得看陛下您怎看了?”

“你何意?”

女帝挑着眉毛有些不悦,因为按一贯的套路,沈云卿赚钱不要命,该提条件了。

可这回不,他说:

“就中短期而言,只为赚钱的话,开海禁倒也有大利可图,但若是长远来看,臣建议二十年后当鼓励百姓出海,定居南洲各地,尤其是无主之地,将其占为己有。”

“如此偏远外世,朕要之何用。”

女帝不屑道,沈云卿却说:

“陛下,单从钱粮来说,占了南洲加以经营,可得当地物料,如此以我朝为纽带,以南洲各地为产地,互通南北之有无,活络国内增加财源的同时,也能扩大我朝之版图。

其次,唯有我有而你没有之物才能独断。南洲百夷所产物料乃我朝所没有,且他们为防止我朝获取种子种植,都将香料炒熟,故而我朝得花钱买,但是我朝先将那些无主之地占为己有,广寻所需,日后我有之物便无需花钱再买。

同时严控国内之丝绸、茶叶、陶瓷之源,不另其外泄番邦,如此我朝可永久获利。

其三,长远而言,开疆拓土乃历代帝王之不朽基业,南洲百夷虽然远隔万里,但若是加以经营,其繁华并不输中原,而且南洲百夷气候炎热,一年可种四季稻米,即便无法运回我朝,但是却也不给我朝带来财政负担,反而可腾挪更多人力种植生产我朝之所需,岂不两全其美。

其四,随着工造匠术突飞猛进,日后即便是远隔万里,有大船快船可用,原本一年之旅,日后只需两月便能一个往返,又何乎远哉。

其五,所谓番,不过是尚未开化之邦,我朝助其开化,将其归化为我朝之民,其便是我之民。而海外无主之地多如牛毛,若能都收为我朝之地,何愁我朝不能雄视天下。

以夷洲为例,夷洲并入中原版图已有近八百年,但却鲜有岐民迁往,这是为何,一是朝廷斥之为蛮荒之地,无人去,二是当地气候恶劣,只有土著。其三是朝廷也不想,总觉得投以钱粮不见产出,便不划算。

实则不然,夷洲虽然蛮荒,却一年可种三季稻米,足以自给自足。至于蛮荒恶劣,只需与当地土著番民融洽关系,向之讨教生存之道,番民能活,为何岐民不能活,真难道是岐民高贵不易荒蛮之地?非也,根本仍在于生存之道。

最后,回到忽喇与肃汝两族,这北方自古乃我中原之大患,为何?因为北方皆为草原,不易耕种土地居多,故而中原历代打下之后不占,不占便是无主之地,无主之地后来者占之,然后再生祸患。

如此往复循环周而复始,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然后始终成为子孙后代之大患。

因而今日是肃汝、忽喇从北方南下威胁我朝,倘若改日海外世外之地,突然崛起一番邦,起兵来犯我朝,我朝难不成能南北同时大打出手,即便是战神降世,也无力回天呀。”

沈云卿说来说去,其实就只讲了两个核心,其一是海外容易占的无主之地得占,其二是控制贸易资源点,就是控制财源。

由于受到技术和理念制约,中国古代帝国的版图,不算元朝,唐朝最大,明、清两朝最大疆域也基本在唐朝鼎盛时期之下,因为通信技术和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了农耕时代版图越大,管理成本越高,同时可能还要倒贴的财政压力。

因为中华文明不是掠夺性文明,而是可持续开发包容性文明,这就决定了开疆拓土的周期性成本较高,无法像西方文明,短短两三百年疯狂抢劫全世界。

所以中国古代版图的极限,就是人类农耕文明下,行政能力统治版图的极限。

当然,会因为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和气候变化,各个时期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就是这个框架。

所以历代王朝在收拾了前朝之后,基本上就满足与前朝的版图,然后觉得如何如何丰功伟业,根本的原因既有国内问题,深层次是财政和技术滞后。

如果财政持续投入几十年没有产出,即便成功纳入版图,却还要倒贴,去开拓土地还有什么意义。

尤其是中国的地理位置,西北和北方不是荒漠就是草原,不是在四百毫米降水线以下,就是全年吃黄沙,而且这个四百毫米降水线还往南移,这就导致北方陆地接壤区的耕地始终在往南收缩。

而东北地区又天寒地冻,历代汉政权为了开发东北,都是入不敷出,明朝为了经营东北,也算是拼了命,搭进去了老命,更别说是漠北、新疆、青海那一带。

虽然早期新疆、青海、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要好得多,但土地的产出,总体仍不足以实现人口大范围增长,所以只能游牧和采集。

当然,有人会说俄罗斯,沙皇顶峰时期,国土面积接近三千万平方公里,当然,其中还包括阿拉斯加。

但俄罗斯东扩的时候有个前提,其一是当时俄国人口已经过亿,因为南美的土豆传入,让人口大量增值,否则天寒地冻的,肯定活不下去。

同时又恰明末清初,中国版图基本定型,同时北方游牧民族被收服火消灭殆尽。

更缺德是康熙给蒙古人引入了喇嘛教,代替了长生天,并迫使蒙古人丧失血腥,每家得有一男丁去当和尚,而和尚不能结婚生子,所以蒙古族人口从最早期的数百万近千万,萎缩到了后期的百多万,没有人,你说这个地是你,就是你的?

而且没有人,连基本的人力资源都无法满足,即便沙俄东扩,清朝在农业体系下无力北伐,因为蒙古高原和关外没有人力基础提供后勤运输。

再则,俄罗斯人够狠,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那会儿还是火绳枪的天下,转轮燧发枪刚有,火枪对战争的影响不是很大。尤其是骑兵作战,早期的火枪效果很差。

俄罗斯东扩主要依靠哥萨克骑兵,而且数量分散,几十几百个人就敢占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地,因为他们每到一处,先把女人和孩子给杀光,然后继续走,剩下的交给后边的大队解决。

所以短短一百多年,就从东欧大平原,一直打到库页岛。由于整个西伯利亚和远东原住民的消失,致使落入沙俄手里。

另外更缺德是,俄国人每占一个地方,就往边境上扎居民点,将边境固化,等你去的时候,你的人没了,你说这个地是你的,证据呢?反正我说我住在这里一亿年,你敢动我试试。

结果就是两三万清军打尼布楚的几百俄军,愣是打了半天没打死几个,还给沙俄国人地图开疆忽悠傻了。

农耕文明尽管比游牧文明生产效率高,但如没有一定的土地规模,和气候环境,人口基数,农耕文明的硬伤也很大。

无法规模化,就无法承载人口,没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实现土地的有效控制和行政管理。

所以历代王朝出了甘肃,青海、新疆和蒙古草原都容易丢,唐朝后期是比较离谱的。

唐朝后期把从今天从伊朗东部边境,一直到甘肃以西,内蒙到贝加尔湖以北,河北到东三省库页岛,一两千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都丢了,后来连带云南、广西也丢了。

合着一千七八百万平方公里的版图,最后憋屈成了三四百万平方公里,然后就委屈了宋朝,螺蛳壳里做道场,愣憋出世界第一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