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250

第250章 小步快跑(3)

当年七月,南下远洋船队陆续返航,比预计形成提前了三月返航,询问之下才知道,被腊婆摆了一道。

腊婆之所以突然变脸,积极与岐帝国修好,现在来看,是为了避免两线作战。

其在隆元十六年突然来使,是利用了地理交通不变,通信技术滞后,消息传递不畅,岐帝国反应迟缓的弊端,出兵挠了一下涅佛罗。

这个涅佛罗,大致是今天泰国中南部,马来半岛北部这块,腊婆位于今天中南半岛十七度线以南,今天的柬埔寨以东至越南南部,两国之间还有一些土著势力、城邦和大片雨林无人区。

涅佛罗国由于内部城邦林立,与岐帝国没有正式外交关系,每次的朝贡都由城邦轮流出人,所以今年甲城邦来过,可能要等三十年后才轮到,两国关系算不上冷,也算不上热。

腊婆此番突然出兵涅佛罗,起因源于涅佛罗内战,为统一王权,南方城邦达成联盟,往北推。腊婆鸡贼很,你要统一,好啊,我帮你啊,也出兵西进攻打涅佛罗北邦,同时与南邦达成协议。

待等北邦吃不消了向腊婆求饶,腊婆立马变脸,撕毁与南邦协议,帮着北面打南面。

待等岐帝国船队抵达涅佛罗,战争已经打了大半年,地方经济一塌糊涂,本应该绕过马来半岛,前往马六甲海峡和苏门答腊岛和缅甸、印度东部,因为战争影响,行程大幅缩短,提前三月返航。

待等朝廷得到消息,这场战争已经打了一年多,根据以往经验和国力,待等消息传回中原,派使前往腊婆交涉,战争多半已经打完。

腊婆的小聪明让女帝颇为恼火和没有面子,即刻遣使质问腊婆。

同年七月,江淮、江南、河南三道沿海海寇暴增,公然挑衅帝国,截杀最后一批返航官船,借走船只七艘货物价值十余万两,杀死杀害船工三百七十余人,官吏十四人,女帝闻讯震怒,出动登州水军出海围剿。

十月,反王周照宁异动,突然调走东川守军两万余人迹象不明,女帝遂调兵增援关中、两湖以防不测。

隆元十七年岁末,朝廷财政全面好转,户部岁入由一千两百余万逐步增长至一千五百五十余万贯,这还是在朝廷开支增加,各地部分地区实行免税情况下,实现的税收大幅增加,其中盐价回落消费增加,带来的盐利收入占了很大一块。

除此之外,内司府的收入始终没有公开,沈云卿估摸着,折合贵金属在内,一年保守得有四百万贯以上的收入。

尤其是隆元十四年在海通种下的珍珠,去年开始陆续收了一批,今年进入丰收期,光这一笔收入,如果都按市价折算,恐怕能顶半个户部。

因此岐帝国的财政收入实际应该超过了两千万贯。

隆元十八年的正月,女帝破例在永合殿举行大宴,此前每年正月或是不办,或是小宴,或是家宴,一方面是国库吃紧,铺张浪费,一方面是国事繁多不宜举办。

今年国力全面回升,举国上下一片欣欣向荣,女帝颇有些自鸣得意,举行大宴意在展示自己的功业,同时向驻岐外国使节展示帝国实力,以震慑一些不安份子。

但越是怕什么,越来什么。这个月刚过,二月初三下午沈云卿在轩禾书院授课,全衡突兀闯进课堂来:

“全将军,你怎么来了?”

“郡王能否借一步说话。”

全衡神色焦急,沈云卿下意识想到,一定是出了什么大篓子。

放下粉笔,二人来到无人处,沈云卿忙问他道:

“全衡将军,到底出了何事。”

“兵部刚刚得报,阿瓦达提国攻入云藏,滇南诸部叛乱,骠国悍然发兵北上,已经攻入滇北,反王周照宁调兵南下平叛,陛下可能要发兵平灭周照宁。”

“嘶……真见鬼了,阿三打云藏做什么!”

“阿三?阿三是何人?”

全衡不解问道,沈云卿忙说:

“哦,就是阿瓦达提国,民间称其阿三。”

这个阿瓦达提,是现在印度西北部,确切的说是孟加拉湾的一个大邦国,云藏就是唐朝的吐蕃,明朝的乌斯藏,今天的西藏,但行政范围越过了喜马拉雅山,一直辐射到今天的不丹、锡金、尼泊尔以南。

云藏王朝在此之前与岐帝国的关系长期维持和亲,而反王周照宁恰好是前任云藏赞普,宗廷班达的女婿,反王周照宁由此得以长期盘踞巴蜀、康、滇等地,正因为有云藏王朝赞普的兵力加持。

但问题是云藏王朝把兵力都压在康川地区,就给了藏南阿三以可乘之机。

而这个阿瓦达提国又与骠国,也就是今天缅甸地区的邦国接壤,关系密切,阿瓦达提攻入西藏,云藏王朝势必从康川地区抽兵,同时周照宁去年调走的两万兵马,正是赶赴西藏参战,紧接着骠国在滇南挑唆少数民族反叛,攻入滇北,整个西南局势一夜恶化,女帝紧急召集兵部,商议收复巴蜀。

“此时收复巴蜀怕是不妥呀。”

“王爷命我前来邀郡王商议此事,还请郡王速往宫中。”

“那好吧,我吩咐一下,即刻就走。”

回到教室简单布置了课业,沈云卿随同全横即刻赶回宫中。

轩禾书院挂牌开办后,生员陆续增加至三千多七百多人,教师三百多人,其中数学科生员八百六十人,在当年三百多人基础上,每年招录一百多人,医道科六百余人,其余都为百工科。

最早一批的两百余名数学科生员将在今年正式结业,其中十六人三年前完成高中数学课程后,单独转入基础化学学习,其余生员今年毕业后,部分专业出众者将留校任教外,其余都将转入百工学习一年,而后分流至工部各司参与生产工作五年,视情况抽回部分再行组建轩禾技术部门,从事设计研究工作。

有鉴于这批生员中部分是秀才、举人甚至太学生出身,日后无法从政,为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工作,也为了留住人才,统一实行双薪和实物福利政策。

轩禾学院将提供一份可观的收入,同时工部提供一份俸禄,海郡王府提供生活上的方便,以激励人才投身技术发展。

至于留校的这一批,任教一两年后,积累累一些经验,沈云卿打算安排其中一些,传授化学和简单物理,以扩张专业领域。

待等日后人才规模壮大,可在京畿地区试行公立半费教育,推广基础数学,形成制度化、体系化的教育体系,但前路任重而道远,现在谈公立教育甚至免费教育,无疑是哗众取宠天方夜谭。

见到周晟时,周启也在,二人正在讨论出兵与否。

“呦,海郡王来了。”

周启说道,起身上前寒暄,周晟紧随在后而来说:

“消息全衡都与你说了吧。”

“已经知晓,不知两位殿下是何意见?”

“孤与皇兄商量许久,以为出兵收复巴蜀多有不妥,不宜出兵为好。”

周晟话音刚落,这时周启接过话说:

“周照宁虽为反贼,但滇地叛乱,骠国背信弃义攻入滇中,此时发兵去攻周照宁,虽然不失为时机,却与落井下石无异,不利国事,难免为世人所耻。

而且阿瓦达提正与云藏交兵,我朝鞭长莫及,周照宁出兵去救,于大局有利,故而不宜用兵。”

“正是,孤也不赞同此时用兵,还不如借此时机与周照宁说和,令其巩固边疆,使之成为朝廷西南屏障。”

“看来两位殿下已有主意,不知唤沈某前来是为何事。”

三人边说边坐,周晟继续说:

“一是想知你有何高见,二是万一真要发兵,这花钱如流水,你这三当家心里的账比谁都清楚,我等也好有个准备。”

“呵呵,现如今朝廷财力大为好转,两位殿下难道还担心陛下要二位认捐,这还不至于。至于是否收复巴蜀,二位殿下刚才所言一语中的,此时确实不宜用兵西南。”

沈云卿赞同了二人意见,周晟、周启二人点头认同,目光略作交换后,周启问道:

“那依海郡王之见,朝廷西南局势当如何处置?”

“西南局势复杂,处置极为不易。而且依沈某看,骠国与阿瓦达提野心倒是不足为虑,真正应该担心的反而是腊婆国。”

“腊婆?”周启闻讯大惑不解,忙是又问:“腊婆已与我朝修好,为何要担心腊婆。”

“腊婆乃反复无常忘恩负义,口腹蜜剑恩将仇报之腌臜小人,其一面与我朝修好,一面与涅佛罗南北两邦开战,侵占大量土地与人口,眼下战事平息已久,倘若我朝出兵攻取巴蜀,之后便不得不面对阿瓦达提与骠国,陷入长期久战,

同时北方忽喇、肃汝反心露骨,一旦西南战事陷入持久,北方再开战端,朝廷将无力顾及南方局势,以腊婆之秉性,一旦被其察觉,极有可能攻打我朝交趾。届时将是三面开战,朝廷将难以招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