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273

第273章 丝路(2)

四项举措并举,沈云卿突然发现岐帝国所能采取的反制措施却非常有限,甚至只能捏着鼻子自认倒霉。

首先整个丝绸之路,理论上三分之一的路段被岐帝国控制,实际上出了陇右进入呼延都护府开始,全程都不受控制,沿途小城邦部落的吃拿卡要多如牛毛,成本急剧攀升。

所以作为生产者的岐帝国,出货价不可能太高,太高了,交易的商人的购买力势必下滑。

同时现在国内的生产效率比中东和西方都高,人力资源充足,在外贸政策导向下,大量人力从事手工业生产对外出口,已经形成产业规模,一旦出口量下降,势必导致国内生产环节重大调整。

虽然农业社会经济盘面不大,产业调整较为容易,但对于现在的岐帝国,全国性的经济结构调整,需要耗费大量行政和经济资源,根本不切实际,弄得不好就是亡国。

在国内生产链短期内没无法改变的情况下,生产规模不变,但是对外出口下降,依然会导致利润暴跌,最终影响国内生产。

所以当此情况下,反向加征关税和提高出货价格没有可操作的空间。

其次,乌兹曼击败了西欧东征,其为恢复国内经济,征税有其合理政治诉求,同时波兹津与罗哈诺开战,西欧元气大伤,岐帝国天高皇帝远,信息不畅,乌兹曼趁着世界大乱征税,没人能拿他怎样。

其三,眼下岐帝国面临一场大战,腾不出政治资源去解决鞭长莫及的国外问题,也不切实际,地理位置决定了无法对远在中东的乌兹曼施加压力。

最后,乌兹曼不是好惹的,呼延秦两赴乌兹曼,四年间变化极大,乌兹曼的火器正在大量普及,验证了沈云卿此前猜测,大量卷管火器下放至二流军队,乌兹曼主力军团正在使用更为先进的火器。

经济霸权永远是军事霸权的延续,没有军事霸权,一定没有长久的经济霸权。

南宋的经济霸权,无疑是昙花一现的历史必然结果,如不是金朝、西夏、蒙古三方角力,南宋的军事实力无力保卫经济成果,蒙古灭南宋就可见一斑,最终被收韭菜。

有鉴于历史没按点走,火器在中东的迅速崛起,外交的施压没有军事力量的支撑,无异于自取其辱。

“形势不容乐观啊……”

沈云卿一息长叹,颇感焦虑,呼延秦感受不到宏观的战略变化,丝毫没有沈云卿心中的负担。

“王爷,乌兹曼远隔千山万水,何故这般忧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眼下却是人无近谋必有远忧。乌兹曼虽远,种种举措却是牵一发动全身,风雨欲来,不能不早作绸缪,以应对日后的变故。

此行西去一路辛苦呼延兄,待好生将息几日,沈某在家中设宴呼延兄与诸位。”

“多谢王爷,呼延感激不尽。”

言毕,沈云卿起身送呼延秦出府,待到回到中庭,他又愁眉不展来回踱着。这时独孤玥起身上前来:

“王爷,天下之事自有定数,何须强求。”

“话虽如此,但为夫于心不忍我朝国体分崩,百姓再遭涂炭,乌兹曼虽远在数万里外,但种种举措却是牵一发动全身,波及我朝与天下万邦,贻害不可谓不大,不忧不行啊。”

“玥儿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独孤玥措辞谨慎,沈云卿态度保守,他不认为命运是恒久不变的。

“说吧,何事?”

“一切还是顺其自然的好,理顺了当下才是当务之急,纵然外世山摇地动暴风骤雨,只要我朝岿然不动,天下大势何不可期。”

“嘶……”

独孤玥一言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令人眼界为之豁然开朗,额头密布的阴云顿扫一空。

“有理,此言有理!看我急的,都把根本抛之脑后,全然忽略了根本,为夫的根本就在朝廷,就在放眼朝廷之天下啊!”

“正是此理,我朝百姓千万地大物博,王爷若能加以经营,何愁外虏不除。”

“对,方才是我急昏了头,有些本末倒置。”

激动之余将玥儿揽入怀中,一派夫妻恩爱甜蜜的和谐两口。

正值二人甜蜜时,屋外隔门传来女婢声:

“王爷,顾管家差人来说,欧阳少卿到了。”

“知道了。”言毕,沈云卿又与独孤玥说:“钱还没捂热,讨债鬼又来了,真是一点不让人省心。”

“赶紧去吧,陛下那里耽误不得。”

“嗯,本想着去你爹和爷爷那里,真是连半刻也没消停。今晚免不了要晚归,你回去与雪琳说一声,还有惠妃。记住,千万别提呼延秦回来,就说我出宫回府处理杂务,否则今晚就没完没了了。”

“知道了。”

独孤玥目色揶揄,颇有些幸灾乐祸。

少时片刻来到前院,欧阳羽已经站等了片刻。

“亲劳欧阳大人出宫,不知陛下有何旨意。”

沈云卿措辞中规中矩,不想太过直白,但他心里清楚,欧阳羽亲自出宫来,一定是奔着钱来。

“听闻呼延秦入了神都,是吗?”

欧阳羽挑着秀美故作询问,实则不过是场面的潜台词,大家早已心照不宣。

“不瞒欧阳大人,呼延秦刚走不久。”

“那就随本官进宫面圣吧。”

“欧阳大人请。”

呼延秦此番西行,除有沈云卿的货,还有女帝的货,江南关系户的货,组了整整三百辆车,五百匹马,一百二十峰骆驼,五百多人,这个规模与大使团相当。

一般的大型商队规模十几人到几十人,百匹马或者骆驼最为多见,超过百人就是大型商团,因为人越多,成本越大,风险越高,没有足够的运输量,不足以支撑丰厚的利润。

在沿途税收不断加征的情况下,变数大增,最终利润很难保障,每个人沿途的开销和高额的佣金,足以让小型商团难以承受,因此只能将成本转嫁给最终销售终端,如果碰上其他人价格比你低,甚至低更多,再好的货,价格太贵,也卖不出去,哪怕是丝绸。

单靠沈云卿一人,没有皇帝支持,要弄来三百多车货,那是不可能的。

入宫时天色渐昏,兵部刚从御书房离去,沈云卿赶到时,女帝正在观阅《天下山川图》

受到技术和认知制约,当下的地图充其量是画个大概,严重失真和走形,不具备地理参考标准,充其量是知道个宏观大概,你真要按现代标准实际去走一遭,就会发现根本行不通,这种水平的地图,就不是给现代人用的。

“臣参见陛下。”

“平身。”

“谢陛下。”

面圣俯首叩拜乃君臣之礼,容不得有半点折扣,如果你不走这套程序,皇帝一定认为你是在公然藐视他(她)。

哪怕在心里藐视,也不要反映到现实行为当中。毕竟法不诛心,你心里想什么没人知道,但你做出来,就是你的不对。

一番寒暄后,女帝抬头端起水晶茶盏送至嘴边抿了一口,随后说道:

“听闻呼延秦于昨日入城,此行的收获如何啊。”

“启禀陛下,此番共计交易获得白银五万七千六百余两,黄金一千九百二十两,另有货物一千七百二十八石,购入乌兹曼上好马匹一百八十匹,途中死亡二十一匹,总体而言收获颇丰。另外损失车辆四十二辆,马匹三十七匹,骆驼三十二峰。”

“有得既有失,朕心里还是清楚地。内司府与江南的部分明日交由欧阳打理,乌兹曼好马转交太仆寺驯养,货物还由海郡王代为经营。”

“臣领旨。”

太仆寺是管理马政的独立官僚机构,上至御用马匹,下至军马的繁殖饲养,都由太仆寺负责。

尽管太仆寺是管理马政的机构,但太仆这个官职在周朝早期,只是一个养王室马匹的官儿。

后来生产力提高,军事理念大开,骑兵出现,太仆的职责进一步扩大。但马匹的权利,仍然在君主和司马,或是太尉。

再后来天下一统,交通运输需求量急速攀升,畜力的大量使用,又促使太仆职权独立,只能进一步扩张,从单纯养马,形成系统性的养马。进而中后期,太仆也与司农、户部权限有交集。

因为涉及到牲畜,牲畜又与生产力、运力相关,战争中就是后勤运输,太仆这个职位也就更加重要,说是半个交通部部长也不差。

岐帝国的马匹大致分四类,一类是东北亚的松辽马,肃汝使用最多,一类是高原蒙古马,也是当下岐帝国与忽喇主流最广的马匹。

这两种马匹耐力好,冲刺力强,但是速度不够快,适合北亚地貌的骑兵作战。

另一类是中原自产的黄骠马,各项性能全面落后,多数只能充当驮马、脚力使用。

第四类是西域马,这一类就多得多了,由于品种太多逐渐就形成了杂种流,兼具高原马和波斯马的特点,优点是乃干旱严酷,沙漠和雪域适应性强,缺点是只适合新疆、中亚、波斯高原,不适合中原地区,更不合适南方使用,容易引起疾病和种群退化。

而阿拉伯马在中原地区非常之少,因为食量大,补给消耗大,运输和饲养成本效费比低,往往不作为贸易驮运马匹,因此中东商人以波斯马、骆驼和中东的普通马匹作为运载工具,进入中国境内的阿拉伯马少之又少。

沈云卿从阿拉伯引进马匹,是看中了阿拉伯马的行径速度比蒙古马快,由于阿拉伯马的身高都在一米八乃至两米以上,生理结构决定了马匹的步幅更大,相对耐力好一些。

通过引进阿拉伯马,与亚洲好马混血,培育出一种耐力、速度、冲刺、高度性能、口粮消耗折中的马匹,用于军事用途。在机动力、行军速度上压倒忽喇,让岐军取得机动优势。

在无法彻底限制骑兵机动的战场,装备、将帅不相上下,谁的速度更快,决定了谁具有更高主动权。

岐帝国短期内无法在骑兵数量上与忽喇决胜负,而火器暂无法改变战争的规则和形态,唯有从马匹着手,在性能上取得领先优势。

同时借助望远镜、热气球,后勤的改善,拓展战场视野,增加边境军事力量,获得战场优势,对其实施战略压制,避免战争滑向不可控的边缘。

此番引入的优良阿拉伯马数量纵然不多,但每年弄进一两百匹,甚至鼓励外商引入马匹,积少成多,寻找好的草场和环境,不需几年,种群迅速扩大,届时再培种杂交,选育好的马种,十年十五年可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