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288

第288章 烽火南疆(12)

当前大背景下,怀王要自身利益,势必要有所妥协,同理,沈云卿要推动实现自己的目标,减少阻力,同样需要妥协。

造船技术不是命脉技术,至少在国内不是,在国外一定是,眼下这艘新式宝船的排水量才九百多吨,一千吨还不到,日后还会有排水量一千五、两千、两千五百吨的大型木船,不依赖民间的财力和经济驱动力,朝廷自己未必能消化得了。

届时更大型的船舶掌控自己手中,民间一千多吨的小船技术同时满足远洋,形成官民搭配,朝廷以武力维护海外权益,民间以经济为纽带向外拓展,双管齐下无往不利。

怀王开这个头,无疑是个好的发展,至少当此朝廷远洋船只不够用的情况下,实在想不出户还会怎么折腾,可见怀王此人不仅是个见缝插针的人,还是善于在逆境中寻找生路,转移利益焦点。

有了彼此诚意,接下来的谈话气氛明显活跃起来,怀王意向订购五十到六十艘新式宝船,由于船匠不足,沈云卿没急着回复。

此前民间主要定制的船型大都是一千石以下,一千石以上的,乃至两千石的都很少,而朝廷订购的船只大都是一千石以上,两千石以下,尤以两千五六百石船居多,因此能造三千石旧式宝船的技工很少。

要迅速扩大生产,船匠的培养需要一个周期,有鉴于基础造船业发达,这个周期尽管会短一些,但无法一蹴而就一步登天。

之后二人又谈了孟津产业,作为沈云卿松口的回报,怀王暗示日后会拉赞助和投资商。当然,站在利益角度出发,怀王藉此示好,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何尝不是向先进行业渗透。

但既然有合作,就一定有技术交换和利益妥协,既要吃饱吃好,又要吃霸王餐分文不给,任何时期都没有这么便宜的事。

沈云卿丝毫不担心技术在国内的扩散,他很清楚,也有能力在三十年内实现自己初步的目标,所以现在的技术扩散,哪怕五年、十年后,相较他而言,都是落后技术。

相反用利益拉拢权贵,用技术和教育体系潜移默化的改造这个天下,远要比自己独占全部好处,把所有人逼向自己对立面要强得多。

谈妥了细节,上午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谢别了怀王慷慨好意,沈云卿离开怀王官邸赶往轩禾书院。

公孙贤送沈云卿出府后,遂即返回内宅书房,父亲公孙行已经打开了沈云卿回礼的礼品,一块玉髓玛瑙。

公孙贤见识尚浅,不曾见过玛瑙,误以为是血石。

“父亲,这块血石倒也硕大,可是比起昨日两块翡翠,还是轻了些。”

此时公孙行却摇了摇头,他说:

“贤儿,这并非那血石,而是波兹津的玉髓,可比翡翠稀罕的多。”

公孙贤闻讯吃惊,忙是说:

“玉髓!爹说,此石是玉髓!”

“嗯,正是。”公孙行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又说:“这玛瑙产自波兹津,被波兹津国奉为国宝玉石,平日并不多见。

此块玉髓石色泽圆润,尚未雕琢,想来定是沈云卿令呼延秦从波兹津买回,并不比昨日送出的两块翡翠便宜,可见沈云卿此人做事还是知道分寸的。”

玛瑙古代称玉髓,“玛瑙”一词的出处最早起于三国,曹操征讨乌桓,得玛瑙酒杯一尊,因玛瑙原石最早被发现时都呈马头形状,故而游牧民族称之为“马脑”

后来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印度的玛瑙随之传入,中国的翻译人员开始意识到马脑是一种玉料,而巧的是马梵文中音译又与“马脑”相近,故而译成玛瑙,表意珠宝玉石之意。

沈云卿这块玛瑙足有两尺见方,呈馒头形,价值与昨日两块翡翠在伯仲间,甚至更高一些,毕竟当下玛瑙的产量比翡翠低得多。

玛瑙的产地主要来自波斯、蒙古高原、印度等地,国内新疆等地也有出产,但仍以碎小玛瑙为主,同时人工开采和矿藏偶然性低,岐帝国的玛瑙产量几乎可以忽略。

所以比之两块翡翠,这块玛瑙是值钱的多。

沈云卿这块玛瑙,纯粹是意外收获。其令呼延秦前往乌兹曼中途经由波兹津时,联络当地的石料商人,经由海上弄回一些大理石。

之所以要从波斯去弄大理石,并非国内没有,而是国内已知大理石矿区绝大多数在云滇道,少数分散在全国,而且主要都在巴蜀,其余各地较少。

同时国内大理石除云滇道外,品质较为一般,而且多为破碎状,不利于后期的加工利用。“大理石”一词的出处,也正来自于云南大理。

当然,买大理石肯定不是为了变成地板搞装修,大理石有非常优良且稳定的物理特性。

首先硬度高,其次是膨胀系数低,即便体积做大了,塑性变形也低,同时加工后表面光净,粗糙度的可加工性高。

而且由于是天然大理石,结构应力经过千万年沉淀,消除殆尽,因此工业用于高级精密测量平台加工。

而波斯产大理石不仅品质高,体积也大,恰好能满足需求,同时能经由海上弄到境内,远要比从云南弄划算的,再怎么劳民也是劳的外国人,大不了出点钱而已。

就当前时空而言,岐帝国的工匠技术全球数一数二,但毕竟是农耕文明下的制造技术,局限性和技术手段制约太大。

要提高技术层次,仅有超前可预知的认知和理念,放低标准将之变为现实,以当下工部的技术,问题倒也不大,但如果连检测手段都没有,何谈技术制造。

有鉴于此,急需要制造一批精密的测量平台,用于精密检测和校准,尤其是量具、量块标准器,受制于当下工部加工精度,本就不咋地,测量的基准又建立在非标准之上,又从何谈起测量标准。

要满足于四五平米乃至十平米,厚度两尺的长方体大理石,岐帝国版图之内,就近可取的大理石均无法满足要求,仅适合加工一平米,厚度一尺的小型基准平板,远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此番呼延秦回国,随行携带有数车大理石碎料样本,以供沈云卿挑选。而巧的是,这块玛瑙杂在石料当中,开石过程意外发现有几块玛瑙,送给怀王的这一块并不是最大的。

不过东西再好也不是你的,女帝耳目遍布之下,要想瞒着,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石料厂本就是工部的地方,人多眼杂,想藏也藏不住,于是玛瑙消息最先被女帝截获,再然后欧阳羽亲自出面取走了最大的五块,最小的两块和碎料作为分成沈云卿自己留着。

重新开石抛光处理,两块中最大的一块还要孝敬段莹玉,这块最小的留着沈家自己镇宅,最后就镇到了怀王家里。

当然,作为利益交换,金银珠宝在沈云卿眼中都是身外之物,一切物质都需要转化和流通才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即便是再名贵的珠宝,存在价值一定存在需求,除非世界末日地球毁灭,生命不再永恒,一切围绕生命展开的群体利益活动停止,别说是玛瑙,一切形式的物质都是浮云,再贵,也没命贵。

把玩许久,怀王仍意犹未尽,这时公孙贤更为困惑,他说:

“父亲,沈云卿今番如此爽快答应,是否太顺利了,孩儿总觉其中有诈啊。”

“诈定然是有的,沈云卿想都没想便当即答应,就连我等抛出的好意他也全盘接受,以沈云卿的秉性,自然是不可能如此爽快。

而且从目前来看,沈云卿定是与你姑姑有密约,虽然暂不得而知沈云卿有何图谋,但他既然应承了咱们,纵然有诈,咱们岂能被他牵着鼻子走。

眼下尚且不知他作何打算,但至少未来五年十年对我等极为有利,待到那时做大,他能奈我何。”

“父亲言之有理。”

公孙贤怀疑沈云卿没安好心,那是肯定的,哪有自己的独门秘密转授他人的道理。

所以公孙行也盘算的很好,只要壮大了自己,沈云卿也翻不起什么大浪,相反双方利益纠葛越深,对于精于官场权术的怀王而言无疑是有利的。

离开怀王府邸,沈云卿马不停蹄赶去轩禾书院。

腊婆一事耽误了数日,得益于最高一级的生员即将毕业,书院日常运转依然有条不紊,沈云卿不在期间,都由高年级生员给初级、中级班代课,高级班以自习和辅导为主。

负责代课的高年级生员多数是日后留校任教的种子,尽早适应变化,何尝不是一种向好的趋势。

有鉴于腊婆气候环境与自然条件的恶劣,此番出海出国作战,战争的杀戮是次要的,无论战争怎么打,岐军的杀伐将不可避免,如何避免自己人的伤亡,无疑要比杀死敌人更为重要。

药品和辅助器械的保障,又比粮食辎重更为要命,腊婆地处热带,一两万人的粮草尚且可以从当地劫掠,甚至大面积随意撒种,连育苗插秧都不要,一年就能收三季。

但是蛇虫的叮咬和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环境却是要命的,尤其是疟疾、登革热、热带流感,在当下都没什么特效药,即便是他沈云卿,缺乏植物原料和化工原料,也很难生产有效药物。

而有些药物又需要注射技术,口服效果太差,当下都不具备,但有总好过什么都没有准备的强。

此外消炎、止血药物在热带地区用量更大,因为天气酷热,一旦受伤更容易滋生细菌繁殖,加重化脓和败血症风险。

兵部、户部都只考虑用兵方略和钱粮转运,沈云卿却必须方方面面都要通盘考虑。

不仅仅是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而是他的认知高度决定了,思维深度要高得多,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尽可能准备充足无疑是必要的

因此这次远征,杀伐是其次,核心仍然是卫生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