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378

第378章 猫哭耗子

稳定了赵囡病情,赵元心情有所转圜,沈云卿将其请至前堂继续今日的来意。

“令爱的病熬过这几日便能好转,请左承王放宽心。”

“多谢圣使出手相救,赵元感激不尽,还不知圣使大人今日找在下有何要事。”

“几日前南面丛林大火,左承王应该知道吧。”

“已经知道,圣使何意?”

“是这样,大火之后,腊婆军向南退到了玉弄寨。我军原本以为赵禹、阿杉贵会顾忌百姓安危,应将玉弄寨百姓迁走,但是没想到啊……”说到这里,沈云卿故作悲伤,然后继续又说:“由于不知数万百姓身在玉弄,故而夜袭之下,玉弄百姓伤亡惨重,有负本使当初的承诺,特此前与左承王商议善后之事。”

“这……玉弄寨应该只有万余人,赵禹、阿杉贵兵马退入玉弄,也不至于如此狼狈!”

“但据我军连夜盘问,玉弄寨有军民百姓五万三四千人,我军强袭之下恐怕死伤惨重。而且左承王殿下也知道,我军雇有海外夷兵,难以约束,所以……难免过于放纵,对此,本使深感痛惜。也不知城中是否有头人与百姓,在玉弄有族亲,若有,本使愿代为抚恤赔偿。”

说这话时候,一旁的欧阳龙菲脸上是一阵赤红,这要是手里有棒子,准许能给沈云卿头上来两下,主意是你出的,现在猫哭耗子,好人也是你装的,从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沈云卿此时正背对着欧阳龙菲,那是看不见她脸上的怒色和鄙夷,依然继续着虚情假意。

倒是赵元很是相信,既是对玉弄寨的死伤感到痛惜,同时也因为沈云卿救了自己女儿,对生命的同情。

“玉弄寨距离潮瓯城略有些偏远,但南郊曾是海幺寨的所在,海幺寨与潮瓯城中百姓往来密切,赵禹迁走全寨人丁,想来多数去了玉弄,天朝大军强袭之下定有伤亡,真是祸不单行啊。”

“既如此,还请左承王阁下转为带话给城中头人与官吏,两军交战刀剑无眼,对此本使也深感痛惜,也希望左承王给城外带话,两军交战生灵涂炭在所难免,我军善待腊婆各族百姓,腊婆军本土作战,也不应致当地百姓于水火,当全数迁往安全之地,军民分开,否在再生此等悲剧,我军也爱莫能助。”

沈云卿满嘴仁义道德,实则都是虚情假意上眼药。

且不说火烧丛林攻打玉弄,都是你出的主意,再让赵元给城外带话,压根就没按好心。

让腊婆军把老百姓迁走,根本就是痴人说梦办不到。

腊婆这块地方其实并不小了,但多数地区欠开发,都被原始森林和水网水网覆盖,人口聚居区都是目前已开发的可住地域,几十万人在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岂能是说迁就迁。

而岐帝国战乱都发生在北方,后方遍及城市、居民点,重要的是大平原地貌,适合人口疏散和迁徙,所以战乱地区的人口能向后方疏散,但腊婆办不到。

而且几十万人口的疏散,对于岐帝国而言都不容易,更何况是区区三百五六十万人口,毫无国家体系的腊婆,既没有组织力完成,也没有财力、物力去安置,更没有经验借鉴。

其二,腊婆各族的利益纠葛和地盘根错节,人口外迁至他处村寨,也得其他的头人同意,谁也不知道战争打多久,你占了我的地,请神容易送神难,万一潮瓯变成废墟,你赖我家里不走了呢,我找谁说理去。

其三,潮瓯及其属地已经是腊婆本土数一数二开发度极高的土地,你让这些个头人把人都迁走,那就等于放弃了既有土地利益。

即便战后回迁,各部族损失各不相同,有人在战争中损失巨大,有些部族小得多,然后趁机做大强出头,占了你的地,或是他的地,尤其是赵禹、阿杉贵之流,心里其实就是这么打算的。

最后,这年头也没有什么国际法,联合国宪章,后勤保障和生产都靠就地动员民力,眼下腊婆军后勤补给都经由丛林,维持数万大军的吃喝拉撒,没有当地老弱妇孺的人力保障,他喝西北风去。

而岐军依仗的都是海上运补,后勤线都在本土,在腊婆军威慑范围之外,两者的后勤环境有本质之别。

所以沈云卿大可站在道德制高点,道貌岸然说风凉话,而且急剧煽动和迷惑性。

如今丑话说在了前头,玉弄是前车之鉴,机会已经给了你们,今后再有发生,勿谓言之不预。

这些当地的头人、部族的根本,都是潮瓯当地的山寨县城,山寨没了,其价值和分量也就丧失殆尽,与赵越、赵禹讲条件的筹码当然无存,族人占着的土地最后也不是你的。

攻打玉弄,杀戮并非最终目的,战争活动最终都为政治服务,本末倒置一味穷兵黩武杀戮生灵,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陷入泥潭。适当的武力杀戮,配合政治活动,往往能更好的达成目的。

正所谓物极必反,逼急了,兔子还咬人,人逼急了,会走火入魔上梁山跟你死磕到底,最后两败俱伤谁也捞不着好。

给人以绝路,还得留条活路,唯有如此,才能促使事态向你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都赶尽杀绝,无疑是愚蠢的。

与赵元言尽好话,说尽厉害,想他是个聪明人,不会不知道现在的处境对他的意义。

一旦成功拉拢了城外各部,赵元将得到来自潮瓯属地的多数支持,日后再以潮瓯为样板,如法炮制,对其而言,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无论是现在,还是战后,其地位都将无人能及,且腊婆本地的舆论对其也将极为有利。

离开左承王府之际,见欧阳龙菲虎着脸闷闷不乐,沈云卿清楚知道她在想些什么,遂即说:

“欧阳大人可是以为孤太卑鄙?”

欧阳龙菲点头看着,但没说话,沈云卿付之一笑继续又说:

“欧阳大人记住,本王今日所言,但凡外交之事,朝廷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国取利,当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但未免为人诟病,令世人所不齿。”

“所谓不齿,得看对谁而言,对大局如何。倘若能换取大局的平稳与更多人的生存,此举当行,倘若只为一小撮人谋取暴利,是为不齿。

玉弄伤亡虽然惨重,潮瓯各部也将翻覆,伤亡无法避免,但此计若成,不仅可尽收潮瓯人心,我军也能更快结束战事,避免我军扩大伤亡,同时也有利于我朝战后经营腊婆,避免陷入腊婆泥潭伤及国力。

当然,但凡是都得一个度,有个底线,度之内的可做,度之外的当谨慎再谨慎。”

“那度何来,底线又如何把握?”

“凡存在必有其道,对人对也好,对物也罢,皆应善待之,更应谨慎杀伐。”

“但……”

欧阳龙菲想说什么,沈云卿也知道她想说什么,遂即又打断她说:

“沈某知道,欧阳大人想说沈某此言过于空洞,难以把握衡量尺度,所以待等腊婆之战了解后,本王会起草典籍,为日后我朝对外对内之事订立典章制度,以明确我朝日后之方略。现在一时半刻也说不清楚,待等日后,欧阳大人会明白本王的良苦用心的。”

文明对外发展,是谋求单纯的掠夺,亦或是相对和谐共生,取决于走出国门的第一步,这一步一旦迈出,今后再想转变当初的初衷,将会极为艰难。

因为历史是无法抹杀的,国家行为产生的历史惯性和政治扩散惯性也是无法消除的。

莫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既无限制掠夺杀戮别人,就别怕被历史留下烙印。一时的强盛霸道,不可能换来一世世代的优越,出来混总要还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纯粹的仇恨,也没有纯粹的友谊,一切冲突的根源,都源自于利益的分配不均,人性的贪婪和喜恶。

种族主义也好,宗教主义也好,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也罢,不断制造冲突矛盾的根本目的,无非是为了更为迅速的掠夺利益,薅其他人的羊毛,然矛盾和冲突无法带来长久的和平与繁荣,更没有长久持续的利益。

也许你可以躲在地理隔绝的天堑之外,满世界的煽风点火到处折腾,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类文明的飞速跃升,历史总会出现你无法控制的惯性走向。

自以为攫取了世界的霸权,但仍然无法掌控的是未来,在时代进步带来的认知扩张与先进技术,所有的壁垒都将被打破。

沈云卿既不主张杀戮掠夺和仇恨扩张,但也不主张中原王朝的自我感觉良好,自居泱泱大国,想当然的掩耳盗铃不理世事,总抱着老好人的心态,守着老祖宗留下的一亩三分地。

前途任重而道远,要走路的却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