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411

第411章 动祖制

要说做皇帝还真不容易,要将一件不利的事,转化成对自己有利,还能撇清关系,达到目的,还不授人以柄,确实真不容易。

这改动爵位制度,其难度不亚于动土地政策和科举,无不是高空走钢丝的难度。

要是女帝自个儿捅出来,无异于明摆着告诉众人,有改动爵位制度的决心,同时将所有人推向对立面,矛头对准自己。

政治这东西,其实啥都不怕,就怕两样,一是既定政策的改动,尤其是推行多年的政策,其势必形成依附于政策的利益集团,动政策,就是动利益集团。

其二是僵化不知变革,就怕一条政策从王朝开始,贯彻到王朝灭亡,一动不动。

最典型的当属明朝朱元璋,自己受够了穷罪,于是定下规矩,给子孙后代以厚封,不论啥关系,只要是朱家一脉的,多少都给仨瓜俩枣。

然后就麻烦了,皇家还不是普通老百姓,都是后宫紧着养,一代能繁殖二三十个,下一代就是二三十个的平方,两三百年后朱家一脉就有好几百万,好几百万人都吊在国库的口袋上,活活把国库给吃垮了。

魏朝的灭亡表象是军人集团叛乱,问题归根到底的根子还是出在开国时期的祖制,导致军人集团尾大不掉拥兵自重。

公孙芸惠令孟呈宏修编野史,那是寄希望于找到前朝余孽出逃的蛛丝马迹,如今歪风一吹,成了亡国之兆,这股歪风不给掰正了,能把皇位给刮跑了。

女帝灵机一动,干脆借树开花抛砖引玉,你们说朕意在敲边鼓,那好,朕改敲铴锣,炸炸你们的耳朵,让你揪心扎心夜不能寐。

“母后,我朝的法度大都承袭自前朝,今日修编前朝野史,与我朝法度似乎并不沾边呀。”

“本朝法度虽承袭于前朝,但祖制却大相径庭,魏之所以亡,其根本是亡在了祖制,而非法度,因而祖制是祖制,法度是法度,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可女儿觉得,法度与祖制同根同源,并无不同之处。”

这时欧阳羽接过话说:

“公主殿下,祖制与法度虽同根同源,但法度约束者乃众人,祖制约束者为众人间的小众,虽然同根同源,却有根本不同。”

“比如说呢,欧阳大人。”

周玉凝打破砂锅问到底,也不清楚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多半是装不知道,女帝心思细腻,遂而明了说道:

“法度乃天下人之法度,祖制乃皇室之法度,法度既管天下万民,也管皇家勋贵,而祖制只约束皇室勋贵,不涉及百姓。如今我朝历国四百三十余年,祖制渐有松弛,当此内忧外患之际,不可不可查。”

“母后所言极是,这祖制是该紧紧了。”

周玉凝附和赞同,遂未在多言。

祖制和法度不是宪法和子法的关系,是皇室家法和国家宪法的关系。

但祖制的根本仍在宪法,因为经济和权利范围无法从政权中剥离,一旦涉及权利、经济利益,绕来绕去仍绕不出宪法。

因此祖制的弊端和漏洞,本质而言是权贵阶层为保护自己利益,设立的司法禁区。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人的改变,利益滋生扩展,任何早期法律都会随着时间的变迁,无法继续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制度无法得到贯彻,也加速了法律的崩溃。

祖制作为保障皇权勋贵特权的法律保障,也是维系宪法与国内政治格局的工具,如何笼络位高权重手握财政、兵权的王公大臣,是家天下时代的重要政治活动,祖制的存在,就提供了笼络他们的工具和平台。

人生来为了更好的活着,祖制作为特权的存在,其能赋予更多的经济利益和特权利益,无疑是每个王朝最为善于应用的手段,但同时也伴随着潜在风险与弊端。

祖制还不同于律法,律法随着时代的推移,都会修修补补,尤其是本朝继承前朝律法体系是历代的规律,因为社会的架构是不可能一夜改变的,你不可能用二十一世纪的法律,去约束秦朝的人,也不可能汉朝的律法,管今天的人。

今天的社会体系,一定是建立在最近时代基础之上,不可能凭空臆造。

故而汉袭秦制,晋承汉制,隋朝变化有些大,秦汉的那一套有些荒废,因为历经了五胡乱华之后,衣冠残破缝不起来了。

同时大量外族迁入,改变了北方人口和社会成分,以及文化习惯结构,因此隋朝与秦汉晋的变化有些大,但唐朝承袭了隋朝。

而到了宋朝,变化又有些大,因为发生了五代十国混战,出现了一定断代。同时北方游牧民族全面崛起,燕云十六州被割,唐朝的瓦解,给整个东北亚文明带来强烈冲击和技术扩散效应,宋朝继承的衣钵与唐朝后期已有很大不同。

两宋的情况基本相一致,但到了元朝,基本上已经变得面目前非,尤其是法律层面,一看就是外来入侵的外挂强力补丁,俗称牛皮癣。

所以元朝倒台之后,明朝的体制有点新意,因为宋朝那一套朱,元璋看不上,主要是历史教训证明文官不靠谱。

当然,后期发展出文官巅峰集团,根子也出在朱元璋身上,而元朝的一套也不能再用,唐朝有点远了,隋朝更是扯谈,都有些说不清楚。

因此明朝的体系说是集历朝历代之大成也不为过,但同样弊端也是集历朝历代之大成,达到了空前绝后地步,因为问题也出在祖制上。

岐帝国的法律体系基本沿袭了前朝的律法,在此基础之上做了一定修改与完善,但有两块变动较大。

其一是财政体系,因为户部在开国之处就变了质,其二是祖制,皇室勋贵家法,原因出在魏朝灭亡是军人集团兵变,为抑制军队势力与藩王势力,在开国之初进行了严厉压制,杜绝军人与勋贵干政。

发展到今天,岐帝国的祖制其实还算凑合,过去四百三十多年间发生的变乱,没一起由军人集团发动,倒是藩王政变屡见不鲜,还都主要发生在女帝当道时期。

因此当前并没有动祖制的充分理由,当然,也不是没有,如安国公这等巨婴,傍着祖制的福利,吃拿卡要分文都不放过,再不收敛一些,就得把祖制给吃垮。

但都不是此番女帝动祖制的根本动力,如能顺带稍微解决一下,那是最好,解决不了,可以曲线去办。

当前动祖制的核心问题是“招商引资”,得给腊婆头人一个金钟罩保护伞,既要按他们的心,又要他们心甘情愿来买空头支票,但这个目的显然是不能明说的,明说了,女帝就输了。

其他勋贵到时候一想,你堂堂大天朝皇帝,胳膊肘往外拐啊!

可事实上,是为了国家长远利益,但搁其他人眼里,可未必有你这么高的思想境界和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