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459

第459章 请君入瓮(2)

腊婆军攻克交趾屠民无数,当地在籍岐民约四十多万,逃回国内的还不到五万,约有三十五至三十七万人罹难。说是两百万,当然是夸大其词胡编乱造。

但此一时彼一时,编造屠民两百万,重点不是数字,而是数字背后的逻辑。

首先,西蛮土部由于信息闭塞,其对岐帝国的了解远不如腊婆,因此即便把岐帝国描绘的如何如何幅员辽阔,如何如何的人口众多,他们也没概念,因为他们就守着几千几万平方公里的犄角旮旯,根本就没这些个认知。

所以需要给他们,给其营造一个气氛,一个合理的数字逻辑。

其次,两百万人口对土部而言,比其本族人口多得多,但也是他们所能理解的数量级。

腊婆军一次屠光了两百人,对他们而言是灭顶之灾,但岐帝国却还能远征讨伐。如此又传递给他们一个信息,就是岐帝国人口巨大,国力庞大,不好惹,否则腊婆军不可能向土部伸出橄榄枝。

其三,腊婆军一定会做欺骗性宣传,因此西蛮土部有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要破除思维定势,就必须营造更为骇人的信息,如屠民两百万,什么概念,西蛮土部一人两条命也不够。

其四,我也说了,是腊婆先来进贡通好,还从我国拿到了大量好处,然后公然翻脸。所以我才出兵讨伐,否则我吃饱了撑着跑大老远来干什么。

如此便表明了岐军出兵的正当合理性,为接下来争夺和政治道义制高点,创造逻辑背景。

最后,腊婆军能在拿到好处的情况下,屠杀了岐帝国两百万人,岐帝国尚且不好招惹,还敢出尔反尔。

那等日后赶走了岐军,这些个土部会是什么结果,难道会比岐人更好?

沈云卿措辞温和,并不激烈,但是透着怒意与仇恨,叶巴乍闻腊婆屠岐两百万,竟也惊的目瞪口呆。显然,腊婆军绝口未提交趾屠城一事。

而且岐军登陆潮瓯之初,潮瓯各部其实也不知道,地处内陆的西蛮土部信息隔绝,就更不可能知道。

叶巴右手下意识抹去下颚的酒渍,吞吞吐吐憋出句话说:

“天,天朝王爷说的是真的?”

此言一出,待等通译转述翻译,便见沈云卿脸色陡然一沉,故作微怒说:

“若非腊婆王背信弃义心如蛇蝎,屠杀我百姓,我朝岂能远涉重洋出兵而来。非但如此,腊婆王以联兵之名,令潮瓯各部族与我军为敌。然却在暗中消除异己,坑害潮瓯各部族,令潮瓯各部与我军死战,而后突然放水,试图淹死我军与潮瓯各族,致使酿成潮瓯部族死伤十余万人,简直禽兽不如。”

赵禹、阿杉贵驱使潮瓯各族与岐军为敌,既有潮瓯各族心甘情愿因素,也有腊婆王赵越长期的蛊惑与制衡,也有岐军是外来入侵的因素。

但战争的屡次失败,与中后期腊婆军内部的失调与计谋失败,促成了潮瓯各部与腊婆军内讧,最终变成如今潮瓯本部投效岐军的局面。

其中纵然是沈云卿的谋略引导的结果,但结果就是结果,即便是现代人,面临不明原因的事件,尚且很少去关注过程,追究细节。更何况是当下的土人,就更只注重结果,而不会去追究细节过程。

于是在结果已经定论的前提下,过程就能加以修饰与歪曲,加之潮瓯四战,无论最终的战果还是战斗过程,死伤最多的是腊婆军与潮瓯老百姓,在沈云卿的诡辩与编纂下,站在任何角度,都是腊婆军为清除异己,推潮瓯各部与岐军死磕,充当炮灰拼消耗。

而且腊婆王自古就有劣迹前科,西蛮土部各族深受其害,眼下花言巧语骗他们联手对付岐军,他们不可能不防着。现在腊婆王对潮瓯各的自己人尚且如此,此番所谓的引诱岐军入套,也可能变成消除异己拼消耗。

先用潮瓯各族拼消耗,充当炮灰,岐军精疲力尽之后,再拿西蛮土部拼消耗,充当炮灰。最终岐军败了,西蛮各部的价值也就没了。

只要叶巴这么想,此计便是成功了一半。

此时气氛有些沉闷,叶巴心中矛盾,有些乱了方寸。

显然并未料到进入岐军营地之后,剧本没有按土部头人与腊婆军制定的方向发展,没有先谈投效联兵一事,相反受到了隆重的款待,和极高的礼遇,并得到与腊婆军完全矛盾的信息,和从来不为人所知的骇人消息。

纵然岐军是外来人,有说假,但假的未免骇人,以至于谎言已经超过了谎言的本身,产生了巨大的认知压制,令叶巴无法接受。

就好比一个部落只有一千人,某天得到消息说,隔壁邻居一万人的部落屠灭了十亿人的大国。

这种一千人的部落数到的最大的数字,也就只有一万,你跟他说一百个一万,他根本没这个概念。

但如果有一天隔壁一万人的部落,反过来屠杀他,那他们很快就会有这个概念。因为灭绝十亿人口的数字,比一千人大得多,对他们而言就是灭绝。

这就是理念认知压制,俗称的天文数字带来的绝望。

再如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区区数百万人,却屠灭了两亿人口,搁在成吉思汗出现之前,哪怕是中国王朝,也根本不敢想象,因为在文明道德和人性的尺度之内,根本难以想象几百万人屠灭两亿人口

即便是发生全国性的天灾饥荒,死亡人口充其量也就是千万这个级别,因为清朝之前,中国人口就没破过亿,千万级别人口的损失,就足以迫使政权和新生政权重新审视国策。

突然间凭空出现屠人过亿的武装力量,甭说古代王朝接受不了,即便是现代社会也接受不了。

屠民过亿的惨烈,怎么也得是星系级别的战争,才能创造的一次性伤亡。

所以概念一旦超过了个人认知量,就会造成思维逻辑的压制。

而沈云卿恰到好处控制了数量级,站在叶巴的立场和认知,又能很好理解。

如此再比照腊婆军向其灌输的信息,叶巴的主观定势开始动摇。

面对经常撒谎狡诈的腊婆军,纵然岐人没有打过交道,说话有水分,但人的本性,会更倾向于选择接受带有恐惧与死亡因素的信息,因为人利己生物,自然要在最大受害与最小受害之间做出选择。

同时相较于岐人,土部更加清楚了解腊婆军的秉性,加之沈云卿描述的岐军遭遇,依然是腊婆军的那一套。若非岐军亲身遭遇,能有说的如此有鼻子有眼?

如此在沈云卿精心设计营造的逻辑与气氛下,叶巴的立场开始动摇,其眼神与仪态,已经出卖了他,土部头人确与腊婆军狼狈为奸,意图联手对付岐军。

酒宴在尴尬中提前收场,沈云卿提议前往潮瓯城,去见左承王赵元与各部头人。

“左承王阁下乃性情中人,与本王义气相投亲如弟兄,不知叶巴头人可愿结识一凡。”

“呃……”

叶巴态度犹豫,显然他急于商谈“投效”之事,认识潮瓯的头人并不在此行之列,更何况西蛮各部与腊婆各部本就不合,如此无异于节外生枝。

但面对沈云卿的“热情好客,礼贤下士”,叶巴不免有些拉不下脸。确切的说,是沈云卿把他抬到了很高的高度,他若不配合,就会迅速冷场,挫伤关系。

犹豫再三,叶巴点头同意:

“这是我的荣幸,感谢王爷美意。”

“那好,给叶巴头人牵一匹马。”

话音落下,禁军兵士牵来一批中原高头大马,比腊婆本地的土生矮马高出两个马背,是禁军龙武卫的坐骑马匹。

待马牵到叶巴跟前,马背足足比他个头高出一个马背,气势颇为雄壮。

沈云卿主动上前将马牵来:

“叶巴头人请。”

“这马就是天朝中原的好马!”

“不错,乃是我朝最为优良的战马,叶巴头人请上马。”

“哦!”

腊婆马匹多为矮马,尽管不是侏儒马,但属于小型马马种,马背高度大都只有九十到一百厘米,其实日本的古代马匹大都也只有这个高度,加之日本人一米二、一米三的身高,骑在马上的画风就有些奇特。

叶巴身高目测一米五左右,可能略高一些,面对中原动则背高一米七的优良战马,对他的视觉冲击与感官震撼无疑是巨大的。

将马牵到跟前,叶巴抚摸着栗色的鬃毛,不无感慨说:

“真是好大的马匹,天朝有很多这样的高头大马吗?”

“也不多,三五十万吧,其他还有不计其数运粮的普通马匹。”

沈云卿说的很是随意,但到叶巴的耳中,他怎么想,就不那么随意了。

三五十万匹军马,数百万匹驮马,对于弹丸小族而言,何等难以想想的天文数字,这是牲口比土部人口还多的庞然大物,分分钟碾平自己的怪兽。

土部的矮马在岐帝国战马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当然,对于见识浅薄的土部头人,看到的都是表面力量和实力的对比,往往很少关注应用力量,因为他们没这个认知。

马匹高大威猛,骑兵众多,战力彪悍固然重要,但在热带雨林地区作战,骑兵显然不合适。

但感官和数字逻辑背后的震撼,是现实力量的对比,只要对比,只要全衡利弊,是个正常有理智的人,都不会招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