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481

第481章 决战(11)

待喀昆离去,黄志龙上前来说:

“郡王,喀昆心怀异志,并无臣服我朝陛下之意,只怕难以收服,即便收服,以土部野性难驯的本性,日后难保不会叛乱,如此恐怕有伤郡王威名。”

“心怀异志言过其实了,他们就是不想受到管束,自己想怎样便怎样,快活自在就是天王老子。黄将军,你可知道腊婆与土部这块土地有多大。”

“这个,末将只管行军打仗,土地之事孤陋寡闻,还请郡王赐教。”

“那黄将军可去过西辽。”

“末将曾在西辽戍守多年。”

“这腊婆与土部的土地,就得有西辽之广。”

黄志龙闻讯吃惊,他忙说:

“能有如此之广。”

“嗯,可能还大一些,而且腊婆、土部地处南方,可是一年能产四季稻米,日后若有大船,腊婆之物产,可源源不断运往我朝。如此肥肉岂能撒手。”

“可腊婆土地荒蛮,百姓刁钻,怕是难有实收。”

“土地荒蛮可以开垦,百姓刁钻可以迁民教化,但如果没有土地,那就何事也无从谈起。”

腊婆、土部占住的土地,单单就稻米产出,得顶的上七八个江南,仅此一点,就没有不占的道理。

当然,不可否认腊婆开发度低,早期开发难度大,会拖累岐帝国财政。但只要开发成功,早期投入的成本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至于民风形成的问题,大可以从国内迁徙岐民进入腊婆,输入文化教育,辅助以合理的法度,就能从根本上扭转这一问题。

而且腊婆地处热带,食物产出丰沛,只要大量输入人口与先进生产力,人口能急速增加。

朝廷只需咬紧牙关十年,十年后腊婆就能反哺国内,甚至腊婆增加的人口三十年后,还能回迁国内,甚至前往海外其他属地。

但如果就此放弃土部,留下日后隐患不说,还将丧失中南半岛的主导权。

眼下骠国、涅佛罗已成地区霸主,岐帝国日后向南延伸发展,短期内要避免大规模武装冲突,就只能发展骠国、涅佛罗、腊婆、岐帝国四国之间的无主之地和土部少数民族聚落。

土部的并入,不仅仅是人口和土地的加成,而是土部与其他周边部族有血缘关系与文化纽带连接。

同时岐帝国内的各族与南方其他部族也有文化和血缘纽带,从北往南推,光靠感化和经济、文化感染拉拢,速度不仅太慢,因此如能收复土部,同时从南北推进,这个速度就快得多,也许十年就能见效。

届时将直接与涅佛罗、骠国接壤,骠国入侵云南的问题,就能从战略态势上得以彻底扭转,否则光从云南出兵,国力上吃不消。

与喀昆的谈判持续了两个多时辰,时间一晃到了黄昏,昨晚摸下悬崖的军卒直到天黑才返回。

“启禀郡王,崖下的情况大致已经摸清。”

“快快说来。”

“遵命。”

根据军卒描述,耶山崖下河谷边有断断续续的石滩,石滩宽度纵深几步或是十几步,并不宽。

河谷地步河宽七十至两百步不等,西侧呈倒斜坡,无法攀登,不知西侧悬崖上情况。

“郡王,若是河宽只有七十至两百步,我军床弩足可射过。”黄志龙道。

“但无法从河谷地步爬上对面悬崖,我军射过去的弩箭便无法被固定于地面。这样吧,立即准备热浮空,今晚命人乘坐热浮空,渡过悬崖,而后以床弩抛绳。”

“是。”

此番随军携带有两具热气球,一来是沈云卿自留的退路,万不得已兵败之下,乘坐热气球逃命,二来用于和潮瓯的联络,但没想到最终会用于输送人员架桥。

尽管理论上在潮瓯使用热气球与高倍望远镜,能看到耶山大致的情况,但起雾之后,这些条件都不具备。

同时腊婆军包围耶山后,岐军的斥候其实出不去。但是腊婆军一定会派人冒充岐军去诈潮瓯岐军,所以这种情况下,岐军的真实消息传不出,就必须使用其他手段。

由于大雾的高度有限,不可能覆盖所有低空,因此只要把热气球放到一千米以上,基本就能避开浓雾层。

在耶山与潮瓯同时升空热气球,使用二十倍望远镜,就能观察到对方。为此还把热气球给染成了红色,以便于观察。

同时约定,如沈云卿招架不住,则在夜间高空发射多发虹霓响箭,向马文修求救,亦或者情势有利,发射三发虹霓响箭。

当晚,沈云卿组织热气球充气,让人将床弩推到悬崖边,将串上绳索的弩箭射过峡谷。

岐军的床弩水平射程大都超过三百步,最远的有四百多步。不使用于单兵用弩的望山,岐军床弩使用了照门孔与准星,弩箭坐在U型导轨槽内,最大程度保证弩箭射出后的弹道,两百步内精度还能接受。

由于拖上绳索的弩箭重量增加,而且是急剧增加,水平发射射程骤减,因此需要以四十度大仰角发射,通过抛射增加射程。

当然,床弩多数情况下都是直瞄发射,或是小仰角直瞄,大仰角抛射基本不具备实战意义,因为床弩射程再远,同时又没弓箭的密度,抛射的精度就不能以密度补偿,也就丧失了多数作战意义。

弓手列阵,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好几万,一波箭羽覆盖下,就是好几千平方米。

床弩一两百台,上千台已经是极限,纵然射程再远,你的精度、密度和发射效率都不够高,意义也不大。

十台床弩三轮齐射,抛出三十根长绳,最终只有十八根成功飞跃河谷,扎入西侧地面。

后半夜,热气球升空,风向不太有利,一直等到天亮,短时吹起东北风,沈云卿果断下令放飞。

为利于迅速落地,热气球只升空高度两百多米,飞过悬崖抵达西侧上空既熄火,等待降落。

辰时二刻,七点半左右落地,两名军卒携带工具,迅速抵近西侧悬崖边,寻找昨夜抛过悬崖缆绳,将至拉过峡谷。

由于弩箭受缆绳制约,保证射程前提下,不可能使用太粗的缆绳,但太细强度又不够,当然,如果有尼龙绳或者高强度纤维,其实也行,但不是没有嘛。

所以昨晚送过峡谷的是细绳,待等人到了对面,需得将细绳拉过峡谷,细绳的东端,也就是耶山一侧系着更粗的缆绳。

如此一直忙到午时初刻,两人才将四根粗缆拉过峡谷,累的已经不行。休息一个时辰,下午继续作业。使用使用大锤、铁锨与木桩,就地固定缆绳。

安全起见,每根缆绳固定三根直径一尺的原木,四根为一组,一直干到天黑。

“郡王,缆绳已经固定完毕,是否开始搭设木板。”

黄志龙请示道,沈云卿有所犹豫:

“天已黑,让将士们注意安全。”

“是。”

“另外,耶山周围可有异动。”

“尚未发现,而且雾太大,夷兵斥候也无能为力。”

“是啊,我军来此数日,耶山静的太过异常。本王琢磨着,腊婆军在等我军粮草告罄,然后杀出。如此掐算,最多也就是三四日,他们就该动手。”

“但我军粮草还可支撑十一日。”

“可腊婆军并不知情,他们仍然按着半月,甚至十二日推算,所以定会在我军粮尽之前动手。所以本王估计,不是他们没有异动,而是我军未曾发现。最近一两日之内,腊婆军活动定会愈发频繁,他们一定有破绽。”

“那郡王有何计策?”

“今晚索桥修通之后,明日派出人马前往桥西搜索地形,尽快报我。”

“是。”

耶山以西不应有腊婆军埋伏,因为是悬崖。但腊婆军会通过东南下游平坦地形,越过上游这段河谷,因此岐军越过耶山西侧峡谷,理论上会出现在阿杉贵部的北侧,只要发现阿杉贵,并加以击溃,岐军就能重新打通前往潮瓯的陆路通道。

当晚后半夜,索桥接通,连夜又在索桥基础之上,左右竖起木桩,串上缆绳固定两岸,如此又有了扶栏,再用短绳将扶栏与脚下缆绳连接,使之更为安全。

天明时,岐军撒出斥候,西去侦查地形。而与此同时,纳拉图与毕虚桐率部抵达耶山,二人于中午“秘密”抵达喀昆营中。

“喀昆,岐军情况如何。”纳拉图问道,

“未起疑心。”

“那我们的条件呢。”毕虚桐问道,这个问题显然更重要。

“答应的很爽快,但是土地没有松口。另外,听天朝王爷的意思,天朝要我们向他们臣服。”

“臣服!”毕虚桐立时竖起既有个性的眉毛,接着又说:“那他们跟腊婆人有什么区别。赶走了腊婆军,再来岐人,土地还是我们说了算吗。”

“对,要我们臣服,那还帮着岐人干什么。”纳拉图也不满,在他看来,臣服岐帝国,和腊婆族维持现有关系没有任何区别,都是被奴役。

但喀昆说:

“听天朝王爷的意思,臣服天朝大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一样都是被他们压着。”毕虚桐扯着嗓门,不满矛头指向喀昆。

这时叶巴说:

“两位大头人,族中老人以前常说,我族都是从北方南迁而来,这些年都听腻了。可天朝王爷也说,天朝曾有先民南迁,咱们的先祖也许正是从天朝南迁的族人。”

“还有这事!”纳拉图疑惑,这些个传说他当然知道,爷爷辈儿那会儿常听说,但只是听说,而且传说并不能带来什么利益。

但喀昆经过宣传和洗脑后深信不疑,他说:

“真有这事儿,天朝王爷说,咱们族人的穿扮,与天朝南方的土民很像,当年就是从天朝南方躲避战乱南逃腊婆,我看他不像是说假。”

“就算有这事儿,那也是几百年前的事,我们怎么信他。”毕虚桐质疑道,现实很残酷,甭说是几百年前是一家人,就算是直系一家人,也得明算账。

气氛顿时有些冷淡,许久后纳拉图说道:

“先不说这些。黎孔我已见到,说的都是鬼话,没一句真话。天朝虽然与腊婆有仇,但天朝依然比腊婆更加强大,我们不能不防着他们些。”

“叶巴去过潮瓯,潮瓯的部族现在对岐人俯首帖耳,岐人对潮瓯部族也礼遇有加,还给了不少好处。

另外岐人派来了军卒,传授我们火器使用的方法,但是腊婆人呢,非但不告诉我们岐军有厉害火器,还瞒着我们,比起腊婆,岐人应该更可靠。”

喀昆虽然说的是实话,却不知不觉心甘情愿的在给岐军做宣传。

很显然,喀昆只是实话实说,没有丝毫注水情节,其实他还尽可能漏说了不少,免得吓坏了毕虚桐、纳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