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538

第538章 投毒专业户

翌日,周启前往怀王府上,将沈云卿的话带给公孙行,公孙行顾虑全消,刘仁举感到不可思议。

“沈云卿果然高明,在下竟未能参透端倪,当真是不如他。”

周启不解刘仁举今天态度,遂即问他:

“阁下是何意?”

“殿下,昨日在下感到奇怪,海郡王说了很多,但似乎又什么也没说。而殿下觉得沈云卿句句良言字字入心,而今日怀王顾虑全消极为满意。由此可见,沈云卿行事极为高明,一句话能让三方体味不同意境,却都能满意,果然厉害。”

昨天刘仁举觉得沈云卿与周启的交谈没有任何实质内容,但是周启却认为沈云卿做出了表态,而今天公孙行又非常满意的接受了沈云卿的意思。

这就意味着沈云卿用同一个内容,同时让心态不同的三方都接受了他的条件。

怀王是希望沈云卿做出政治承诺和利益兜底,但刘仁举听不出任何的政治承诺。

而周启觉得沈云卿态度诚恳,做出了妥协和让步,但是怀王却不会认为是周启办事得利,让沈云卿让步,而是沈云卿本来就是这么打算,是怀王自己多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于是周启就无法从怀王这边借力,同理,怀王这边无法着力,沈云卿那边也借不到光,最后就给人以是沈云卿让周启说服了怀王的外在表现。

刘仁举一番点拨,周启恍然大悟,心态也变了,他说:

“这是海郡王有意而为之,还是无意之举?”

“这……在下不敢断言。海郡王自宁阳起,行事从来让人琢磨不透,无意之举或是有意而为之,不看到最终结果,无法断定。换而言之,若是与他为敌,便是有意而为之,若是与他联手,便是无意而为之,全看殿下如何想。”

刘仁举只说对了一点,沈云卿每做一件事,只要和他保持一个立场,最后都是受益者,相反都是受害者。所以理论上只要周启随大流,都是受益者,至少不会受害。

只要这么想,那刘仁举和周启就都上套了。

对周启,无论采取何种立场,沈云卿都不会让他受益,或者说,减少周启的得分点,同时还要尽可能的不得罪他。

此番通过一言三意,既让周启感到满意,同时让他无法借此积累政治资本,却能达到沈云卿的目的,这就需要极为高明的利用当前的态势和巧妙的语言逻辑。

就在朝廷暗流诡谲的同时,薛伯充的军报陆续送达女帝手中,塞北忽喇的军事试探日益频繁,薛伯充在没有收到朝廷明确指示的情况下,派出小股骑兵对忽喇挑衅进行了还击。

这就是薛伯充,即便没有朝廷明确的指令,什么时候该做什么,采取多大的强度烈度,都已炉火纯青得心应手,这也是作为皇帝亲家的一大便利。

只要皇帝基本开明,没有太多小鸡肚肠,亲家领兵在外,总能放心撒开手脚。

所以王朝政治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皇帝个人的性格与文武官员的远近亲属关系,都决定了能否打好开局一战。

薛伯充的模式如果搁在明朝,根本不可能发生,早被国内文官集团给消灭在萌芽中,皇帝也不会任由边关守将,不经请示允许擅自动兵。

三月下旬初,薛刚带着女帝密函、兵部急件与薛仲安的亲笔信返回塞北军中。

薛伯充此时有些焦急,三月初,他已从西辽得到驻军秘密集结的密报,遂即派人去了西辽协调,但迟迟等不来朝廷的命令,让他很是焦急,薛刚来的恰逢其时。

“孩儿迟归,还请父亲责罚。”

“不迟不迟,一路可还顺利?”

“非常顺利,朝廷已经备战,沿途可见各地百姓纷纷响应,都在备战操练,已有盛世之象。”

“好啊,百姓尚且如此,我等将士更不能辜负陛下重托。此行可有陛下旨意?”

“陛下与兵部的回复都有,还有兄长的来信。”

薛刚取出信函交给薛伯充一一过目,女帝与兵部内容多有交叉,当看到放火投毒出自沈云卿手笔时,隐约可见薛伯充虎眉竖起。

“刚儿,投毒纵火之事非同小可,兵部怎能答应。”

“回父亲,纵火是兵部同意的,但范尚书认为大火不能完全阻止忽喇南下,海郡王提议对沿途所有水源投毒,封锁水源,让忽喇牧群无水可取,以迟滞忽喇南下。而且备有两种解毒药剂,十分有效。

此外海郡王私下交代孩儿,为了长远计,这些剧毒投入水中后,六至八个月会自行消去,因此一年之后基本无毒,安全起见,届时仍然需要投以解毒剂。”

“原来如此,但凡水源投毒,无不是兵家大忌。忽喇人纵然无法南下,但对我朝塞外牧民同样有害。三年五载毒水犹在,塞外将成死地。”

古代在投毒方面由于技术手段有限,所以投毒的化学品选项十分有限。

因此与游牧民族争夺塞外势力范围,动用投毒手段都十分慎重,不到生死存亡,亡国灭种全军覆没,绝不会使用投毒。

如当年匈奴北逃,曾将牛羊杀死之后感染霍乱、天花、鼠疫,沿途投入水源,阻止汉军获取水源补给。

霍去病暴死,也是因为此前西征途中饮用了干净水源,导致感染疾病,长期潜伏,加之后期脾气暴躁,导致暴毙。

中原王朝投毒更多使用砒霜,因为这玩意儿能矿产,产量也很大。

但是砒霜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湖泊河流中也很少有能够与砒霜反应的成分,所以砒霜投毒之后,没个三年五载自然沉淀净化,水源的砒霜根本代谢不掉。

薛伯充担心沈云卿的投毒计划害人害己,影响塞外牧民的稳定。

薛伯充、兵部担心的问题,沈云卿自然也能想到,化学本就是他的专业,想要毒死人,要多少有多少,还得具备分解缓慢,降解周期快,环境破坏小,污染小,但有足够毒性的化学品。

同时中和药剂与毒剂反应后进入人体,得没有较大的副作用和伤害,同时解毒剂对人体也不能有较大伤害,这就非常考验万料厂的存货和化工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