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560

第560章 莱州善后

“欧阳大人何不去拜会一下未来的公公。”

“海郡王莫不是想让本官当场给高员外行儿媳大礼不成?”

“呵呵,想来欧阳大人不会如此。”

“哼。”欧阳冷色瞥了一眼遂即又说:“日后我会是你表嫂,不得如此对我无礼。”

“好吧,在下先去接应我表兄与舅舅,欧阳大人您先忙着。”

欧阳羽的强势往往表现在居高临下的做派上,只要让她站你头上,就会有一种让人仰视的感觉。

以前沈云卿还是个秀才的时候,欧阳羽高高在上俯视着他,给人以难以企及的高度和威严,自从摇身一变荣华加身之后,这种距离就给拉平,欧阳羽再也没有如刚才那般居高临下的说话。

现在倒好,转眼要进一家门,非但没有拉近关系,相反以一个表嫂的身份发号施令,他还不能怎样。

与欧阳分头,沈云卿来到高彭贵处寒暄行礼。

虽然已经贵为郡王,应该别人迎奉自己,但是人前人外还要做人,外甥哪怕是皇帝,舅舅的面子和礼数也得到位,如此既能彰显家族和睦的关系,同时不失贵极人臣荣华富贵之后的做人技巧。

否则刚刚荣华富贵,转眼刻薄冷待自己的舅舅,外人看在眼里,那也忒不是人了。

“云卿啊,今天来的人可不少啊。我数了一下二楼,已经入席的有三十六人,还有二十四张椅子空着,这楼上楼下可就是小两百人。”

“今日到席的共计一百八十七人,实际可能还有随从,所以会更多。”

“这可是天下大事,朝廷的方略可不能有什么差池。”

“舅舅放心,朝廷的政略一定能让众人满意。”言毕,沈云卿令人取来印发的“白皮书”递给高彭贵:“这是此番朝廷开禁方略细草,由户部、吏部、金戋寺共同草拟,陛下亲批的详细内容,舅舅不妨一一过目。”

“哦,朝廷竟然还将方略印成了书册,真是难得。”

高彭贵接过“白皮书”忙看,一旁高鸿说:

“为何之前不先拿于我看,真是小气。”

“为陛下与朝廷办事,我岂能徇私。”

这时高彭贵看出了端倪,忙是又问:

“云卿啊,舅舅看这书册纸张与书皮大不一样,手感可是要的多呀。”

“这是工部新出的纸料,更适合印书。”

由于宣旨和黄纸的缺点,为了便于印刷和制图,在沈云卿牵头组织下,研发了一批纸张,专门用于制图、绘画、书籍、宣传印刷。

轩禾书院的书册正在陆续替换新纸印刷的书本,此番印刷的“白皮书”使用了更高级的纸张,整体的质感和手感,非常不错。

日后朝廷印发的公债、票据、钱钞,都会使用不同特殊高级纸张,既能增强防伪,同时通过精致美观的优良质感,增强政府形象。

常言道包装和宣传也是以一种战斗力,政府的信用和保障能力不仅仅体现在政府实力上,也能通过宣传展现政府的软实力。

既然要新气象,就得有与众不同之处,此番印刷发放的“白皮书”,就是向民间传达朝廷的诚意和新形象。

在此之前,历代王朝的政策推行和拟定,无不是由官僚机构拟定后,上报给皇帝裁决盖章,民间既无法参与,也不可能参与决策,有什么意见往往都被压制。

当然,此番开禁,政策主体仍然是官僚内部协商后拟定的方略,但不同在于沈云卿希望广开言路,听取民间的意见,减少政策推行带来的地方阻力。

同时最大程度展示朝廷的透明度,也能增强民间对朝廷的经济信心。

高彭贵行走商场、官场多年,尤其是高若萱摇身一变王妃之后,频繁走动官场、商场之前,朝廷的事,从来都是先从官场透出消息,然后再私底下到处传播,也没个准信,最后等朝廷政策尘埃落定,发现完全南辕北辙。

此番朝廷先把政策公开,还白纸黑字印刷出来,无疑是开了上千年来的先河。

此时陆续来了两批财阀,其中就有秀州蔡生廉。

蔡生廉近年六十有四,但仍然老当益壮,同行的还有长子蔡鹏,二人被安排在三楼。

要说心态最复杂的要数蔡家,盐商只能排第二。

当年的沈云卿在蔡生廉眼里,就是一个即将倒闭破产的酸腐秀才,还不够看的。

但现在,沈云卿摇身一变已是堂堂皇亲国戚,而且还不是爬女人的大腿的驸马,是实打实的打出来的郡王,这就让蔡生廉心中五味杂陈。

盐政一战,蔡生廉亏的其实挺惨,之后去江北开拓,倒是补回了一些,但没消停几年,海通开发成功,沈云卿又在海通折腾,这两年更是吸走了江南大量资本,这就让一江之隔的秀州如坐针毡。

见到蔡生廉时,可见其脸上勉强挤出的几分和善,但眼里仍然没什么好感。

“多年不见,蔡员外别来无恙。”

“哪里哪里,海郡王如今飞黄腾达荣华加身,屈尊降贵来见蔡某,蔡某实感受宠若惊啊。”

“呵呵,都是生意人,来往总比不来的好嘛。”

“是是是,海郡王令尊近来可好?”

“一切都好,待等此番大会落幕,家父有意邀请江南诸位共宴,还望菜员外莫要推辞。”

“呵呵,多年不见,蔡某也很是想念令尊,届时一定赴会。另外有一事,蔡某想向海郡王问个底,不知海郡王能否如实相告。”

“蔡员外请说。”

“莱州的造船据闻毁了大半,这都数月过去,只听朝廷承诺兜底,但怎么个兜底至今也不见个下文,今日财商大会,海郡王能否给蔡某一个底。虽然几条大船对蔡某而言算不上什么,但一艘新式宝船的造价也不便宜,日后也不只一艘两艘,朝廷是不是应该有个善后的对策。”

“实不相瞒,蔡员外不提此事,此番财商大会,沈某也会就莱州船毁一事给个结果。既然蔡员外问了,沈某先说无妨。”

莱州造船的损失还是挺大的,但索性这帮子倭寇没有战略眼光,而且在海通吃了“人民战争”的了大亏,这次不敢大举深入,所以重点是烧毁造船,让岐军丧失短时内的远洋作战能力,而没有把目光盯在船匠身上。

而且由于出了海通事件,朝廷又开了铁禁,沿海重镇地区的官署机构都陆续配发兵器,也允许老百姓购买。莱州船匠由于住在城外集中居住,所以部分配发了兵器,第一时间能自保,伤亡也不大。

加之海寇的主要目标是造船,重创岐帝国海上作战载具,而不是摧毁造船工业,其实他们也没这个认知,所以城外的人员伤亡不大。

而且虽然烧毁、烧坏了多数造船,但城外的料场、料库没有受到波及。因此损毁都是船坞和船台上的在建船只,备料和城内的设施未遭破坏。

周晟的调查报告送达神都之后,沈云卿重新核算了成本,考虑重建赔偿的方案,而不再以现金返还的方式赔偿兜底。

一来莱州的备料场没遭损失,城内的龙骨和木料处理机构完好无损,存有一大批预制龙骨和木料,朝廷补款重新采购部分原料重建,经济成本要划算的多。

二来是现在挤不出流动资金去填这个窟窿。

三来造船工作需要立即恢复,时间拖长了或者没有订单,工匠的技术会流逝,尤其是新式宝船刚出不久,急需要扩大工匠培养,不能在这个当口上停工。

其四是莱州造船受损,对朝廷战略虽然影响不大,但是对民间的热情打击很大,许多船帮和富翁的态度重开始的积极参加,转而开始观望,原因正是岐军水军战船和户部海船主力尽数南下,没有海防保障,倭寇这把火一烧,让人望而生却。

现在朝廷垫资重建,这些船建好之后,还返还给出资人,让他们相信朝廷有能力保障他们的利益,同时这批新船又能起到示范效应,让民间觉得新式宝船技术更好,效率更高,盈利也更高,然后就有继续订购的动力。

最后,莱州造船被毁,虽然坏的一面占多数,但也有好的一面。

陆续开工的这批新船由于是首批批量建造,工匠技能其实并不熟练,规模化生产的工艺也没有成熟,新式宝船的局部设计在批量制造过程中因为经验的积累,有了新的突破,但无法应用到在建造中。

因此这次船只被毁,最大的收获是首批存在一些问题的船只都烧了,同时经过过去两年的锻炼和培训,有了一大批的熟练船工和高级建造经验。

这就等于用两年时间建造了一批灰烬,虽然损失了经济财产和时间,但是得到了熟练工匠群体和经验,同时下一次再次建造,新船将更好,规模也更大。

要说最大的收获,还是工匠的规模的扩大,倭寇没有把目标盯上人,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看来土匪就是土匪,缺乏战略眼光,纵然战术上能够得逞,但是战略的短视最终会葬送自己。

蔡生廉当初订购了五艘新式宝船,其中三艘在建,两艘在预制龙骨和木料,所以被烧了三艘,其中一艘已经建造过半,两艘还没来得及建,物料堆在备料场和莱州城内的龙骨场。

一艘新式宝船的造价虽然比旧式三千石船便宜很多,但仍不够亲民,五艘毁了三艘,以蔡生廉的财力,还不至于怎样,但毕竟不是小数目,有些船帮损失三艘新式宝船,基本就能破产。

所以蔡生廉的态度背后,不止是蔡家船队,更是以蔡家为首的江南船帮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