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563

第563章 朝廷信用堪忧

逐一解答众人疑惑,时间转眼到了中午,六局一早备下了点心和小食,供众人取用,一应工作还是相当到位。

借着用餐的功夫,沈云卿回到休息区,与欧阳羽、许殷良、桑劲川交换意见。

“桑大人,有些事户部看样子事前并没有向财商交代明白,一上午废了颇多口舌,问的尽是无关痛痒之事。”

“海郡王您多担待,财阀巨商不能总听一家之言,海郡王如今声名在外,财阀巨商都是来赚钱的,自然更喜欢听海郡王您答疑解惑。”

桑劲川的意思让沈云卿意识到户部其实也不咋地,不论桑劲川说的是真是假,但如果连户部自己的党羽都信不过户部,可见户部在民间的好感度和信誉已经不怎么样。

这也不难怪施君亦要阻止金戋寺开禁,施君亦的担心显然是有道理的。

这户部自己笼络的民间资本都已经信不过户部,一旦出现新的强势而有信誉和巨大利益的官权利,这些资本会迅速抛弃户部。

所以户部现如今已经是一条破船,以桑劲川为代表的盐商势力急需要新的获利巩固自己的地位。而盐商永远只能是户部的拥趸,没办法跳船,因此桑劲川和施君亦所代表的利益本质不同,也就不奇怪会发生分歧。

与桑劲川说了片刻,这时许殷良插话道:

“民间对朝廷举措仍然怀有疑虑举棋不定,一时间怕是难以打消他们的顾虑。”

“本王也没指望一天就能谈妥,需要耐心等待时日,进一步详细磋商。而且还得用一些策略,才能让财商们相信朝廷的诚意。”

话音未落,一旁欧阳羽问:

“海郡王有何良策能让财商尽快相信朝廷的诚意?”

“暂不可说,说了可就不灵了。”

“是吗!”

欧阳羽瞳孔一凝,微垂凤目,颇有一种门缝瞧人,越看越扁的感觉。

这还没当上嫂嫂,就这样居高临下看人,这要是过了门,还不上房揭瓦砸我头上,沈云卿高度怀疑高鸿有没有能力管好这位倾城红颜。

休息两刻,下午半场继续开讲,仍以提问解答为主,宣讲内容大幅减少。

“在下河北德州粮商张怀亮,敢问海郡王,新币流通之后,旧币该如何,新币会否取代旧币。”

“关于新币问题,本王需要再次言明四件事。

第一件事是我朝金、银矿产较为稀有,因此我朝所产金银其实不足民间实用。所以物以稀为贵,金银比铜钱值钱正源于此。

第二件事是我朝黄金白银多数都从外世与海外流入,因此要赚更多金银,就只能去外世去赚,因此朝廷日后开海之后,朝廷鼓励各位组织船队下海经商。

其三在座各位可能并不知道,五年前开始,我朝黄金白银流入的主要外世邦国乌兹曼国,推行了一系列政令,导致大量黄金白银从流入我朝,变成流入乌兹曼国,致使我朝民间黄金白银流入锐减。

这第四件是本王南征腊婆期间,骠国与阿瓦达提国合谋攻陷了海上贸易要道罗娑国,并在罗娑国海上大肆征收过往船只税金,致使前往我朝的外邦海船锐减,广州的金银流入更是比往年减少了五到流程。

本王核算过,若按目前趋势发展,两到三年之后,流入我朝的黄金白银将锐减八到九成,将严重影响我朝国内运转。

有鉴于此,朝廷才要以纯铜制钱精美好钱,以替代黄金白银交易。新币目前只五贯、一贯、一锱三种面额,尚无取代一钱、文钱打算。至于旧币,依然继续流通,暂无其他安排。阁下可还有提问。”

“没有。”

“那就请三楼一百五十七号疑问。”

“在下胡鹏,江南临清绸商,敢问海郡王,若丝绸都以新币交易,那新币与金银又如何交易。”

“关于这一点,本王还是得说金银之事。自古以来金银就少,所以如果每个人都要黄金白银,黄金白银自然就更贵。但诸位想过没有,钱为何为钱。

钱之所以为钱,是因为这世上有商品,是因为人有物欲,需要吃穿住行。如果没有生产,钱还有何价值可言。所以钱之所以为钱,是为了方便交易。

想必在座诸位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如果天下大乱,藩镇割据,诸位为了保住财产,会迅速放弃使用铜钱,而用金银珠宝,甚至连金银珠宝也不再使用,而用易货交易,因为钱币在乱世已经丧失了衡量价值的能力,当乱世降临,衡量价值的标准只有人活着。

当然,本王举例也许并不恰当,但本王想要告诉诸位,钱之所以为钱,不是因为钱能带来什么,而是钱只是为了方便交易,真正赋予钱币价值的是民间生产,是朝廷的生产。

就像最近几年,全国粮产大增,粮价大跌,而民间对布的需求大增,但棉花种植增加却不多,所以棉价大涨。由此可见,决定钱价值的不是钱本身,而是物产。

如果胡财东现在一年能产五千匹上等的丝绸,每匹卖五四银子。如果日后年产五十万匹,一匹还能卖四两银子吗?”

“为何不能?”

“那如果其他绸商年产也增加了一百倍,大街上充斥着上等丝绸,丝绸比金银好多,丝绸岂能再值钱。”

“但为何要织那么多呢,完全可以少织一些,但还是卖高价。”

“这话说的不错,但如果其他绸商能以更低的价钱,更多的量,占有市场,胡财东还能继续卖吗?”

“但这与金银有何关系。”

“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决定金银价值的不是金银本身,而是货物的多寡优劣以及百姓的需求。

诸位都是商场中人,应该明白多贱寡贵的道理,货物多了,商人之间要赚更多钱,比的就是谁更便宜,谁生产更多,价钱自然往下走。反之,货物越少,价钱越贵。

相比在座诸位都干过囤积居奇,为的就是博取巨额暴利,这个道理诸位应该是明白的。

现在回头再说金银,金银不同于铜钱,金银无法制取只能开矿挖掘,因此金银产量稀少,因此而价贵。

现如今外世流入我朝金银急剧减少,而我朝金银开采不足,市面金银稀缺,导致只能以金银交易的货物价格更贵,而诸位绸商的绸缎卖的却不比以往更多,胡财东,可是如此?”

“正如海郡王所说,最近两年间金银越发稀少,金银少了,买绸的人也更少,为了维持与往年的利润,便只能不断加价,但是卖出的丝绸却更少,不得已只能减少织机与养蚕。现在甚至不得已,只能用铜钱与易货交易丝绸,以挽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