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567

第567章 玩阴的

沈云卿考虑首期扩容两千三百到两千八百万之间,眼下金戋寺的资金资产大约两千五百多万贯,在此基础之上扩容一倍,金戋寺目前的体系能更好的消化,后期的利息支付负担也较轻。

如果一次圈来太多的资本,后期的利息支付是一个沉重负担,同时由于眼下没那么多的产业,大量资金攥在手里没地方投资,就会资本过剩,产生危害。

如果首期只圈进来两千三百万贯,朝廷目前已有八百三十万贯的股本和盈利,总股本将达三千一百三十万贯,除去朝廷已有的八百三十万贯,剩下只要再出七百七十万贯就能填平百分之五十一的账。

而沈云卿能拿出一百万以上的现金,女帝怎么也能拿出两三百万,剩下的户部、吏部、平阳郡王、怀王、安国公、工部、公债款,百分之五十一总能给填平了。

详细听取了沈云卿“汇报”,女帝的脸上却什么表情也没有,很显然,要女帝掏钱填自己的账,她显然不太乐意。

“这就是你的主意?”

请注意,女帝这里已经改口为“主意”,而不是“良策”,这意味着这个主意似乎不太满意。

“陛下,内司府这些年的入账已经不少啦,眼下朝廷实在困难,金戋寺也腾挪不出更多的钱款,其他勋贵宗亲也没有臣的经商才能,退一步说,朝廷占金戋寺五成一的股份,这五成一的股份中,陛下自己总要占多数,否则就就难压服他人推行金戋寺政令。”

此时女帝离开御书桌站了起来,来回走在桌前边走边说:

“朝廷的难处,金戋寺的难处,朕当然清楚,但朕的难处你可知道。”

听到这里,沈云卿都快要心脏抽筋,都到这个份上了,您老还想一毛不拔。

“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此言一出,女帝着实有些生气,欧阳羽也跟着恼火,她说:

“海郡王,请注意你的言辞。”

沈云卿当真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话,更不清楚女帝到底有什么困难。

水泥授许的大头都被女帝给吃了,珍珠、玻璃更是赚的盆满钵满,南征和西辽战事都是户部和金戋寺承担开销,女帝分文未掏。

不,木可烈驾崩和昆吾国册封是女帝掏的钱,但那都是小头,真正的大头一毛钱也没给,现在居然还说困难,难道是能把黄金白银都当干粮吃了吗。

“陛下,南征与西辽战事至今可都是国库和金戋寺兜着,再指望朝廷和金戋寺筹措钱款,臣这个金戋寺员外可就干不下去了。”

见沈云卿近乎绝望,女帝终于松口,她说:

“好吧,欧阳。”

“奴婢在。”

“待等大会落幕,尽快核算账目,又内司府酌情填款。”

“是。”

听到这里,沈云卿松了口气,他忙说:

“陛下圣明。”

“西辽战事趋于明朗,眼下已经入夏,忽喇看来已难有作为,朕以为现在可以开始考虑议和事宜,爱卿以为如何?”

“眼下虽已入夏,但臣还是担心忽喇会从辽北东侵,因此仍得提防忽喇做垂死挣扎。至于议和,以目前薛将军用兵速度,怎么也得到九月才会彻底明了,十月间再把兵马拉回塞外,要议和议出个结果,恐怕得要拖到明年。”

“嗯,与朕所虑一致。此番议和,我朝底线在何处,又该如何议和?”

“眼下漠南漠中被毒水尽染,忽喇不知毒水可解,想来会以为漠南、漠北短时之内无法放牧,因此不太可能向我朝索要土地。但一定会向我朝索要辽北与天山、西域的土地,这是土地上的条件。

财货上,忽喇定会要求增加每年的口粮、茶叶与食盐供应,还会要求增加铁料,臣建议口粮与茶叶要力争减少,食盐与铁料可以敞开了给。”

话音未落,欧阳羽插话说道:

“盐铁乃遏制忽喇扩张野心之根本,若敞开了给,岂不养虎为患。”

这时女帝说:

“海郡王既然提议,想来定是有他道理,欧阳,让他说。”

“是。”

“回陛下,天下人只知久不食盐可致人虚浮无力,乃至危机性命,但却不知过量食盐,也是会要人命的。”

“哦,此话怎讲?”

“忽喇人虽然牛羊众多,但长期大量食用牛羊将会导致严重疾病,如尿血、通风等,这些疾病能令忽喇人短寿。如再大量食用白盐,将雪上加霜。而且忽喇无海,我朝只要夺取肃汝以东土地,断其海路,忽喇食盐只能依赖我朝,除非其自行挖掘矿盐、井盐。”

游牧民族的平均寿命短得多,根本原因就是长期吃荤,不吃素,不吃五谷,但不是他们不吃,而是他们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多数季节种不出来,同时环境决定了习俗和技术禀赋,他们也不发展农耕,但又要生存,就只能游牧。

甭看游牧能经常吃肉,搁现代标准不要太好,但搁古代,这是生存之下的无奈选择。

因此经常吃肉导致游牧民族摄入超高的蛋白,超高的油脂和嘌呤,导致他们患肾病,尤其是慢性肾炎和肾衰,最后发展成尿毒症的不在少数。

只不过当下缺乏先进医疗理念,到了三四十岁大量死亡,只会认为是寿命终结,不是病死,其实就是因为饮食不合理,导致的疾病。

所以游牧民族在刀耕火种时期的平均寿命短得多,但是他们生孩子的速度也不慢,于是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人口绝对数量的下滑,还有缓慢增长。

由于忽喇不靠海,他们没地方去弄盐,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情报显示忽喇发现了矿物盐或者井盐,而且他们每年需要购买大量的食盐,因此他们没地方去弄盐,只能从岐帝国弄。

有鉴于此,沈云卿建议放开食盐贸易。

首先,如今国内食盐产能因为晒盐后急剧增加,盐价大幅下跌,完全可以敞开了供应忽喇。价钱下跌后的食盐,算上运输费用,也比十年前低得多。

其次是忽喇人可没什么公共医疗认知,只要敞开了供应食盐,他们就能敞开了吃。

人不吃盐,或者盐分摄入不足,会导致电解质紊乱,让人浮肿无力,甚至引发死亡。但是盐摄入过多,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导致严重的高血压,同时高盐分又会增加肾脏负担,高血压也会增加肾脏负担,再加上高蛋白摄入和高血脂,四座大山压在人身上,只会加速他们的死亡。

这些道理女帝是不明白的,但是反应到现实情况就是尿血、通风、腰痛和有气无力精神不济,然后早亡。

“陛下,忽喇与我朝交易最多者就是盐、口粮与铁器,我朝晒盐之前,盐产完全足够供应忽喇,现在更能满足,不妨开禁盐贸,满足忽喇所求。同时还能施以手段,催其早亡,缓缓将其扼杀。”

“呵呵!”女帝突然一声冷笑,眼神中透着些许的冷峻,她说:“海郡王莫非精通此道?”

“呃……”

沈云卿很清楚,女帝口中的“此道”应该是“毒杀”,前有纵火投毒塞外水源,后又送盐慢性毒杀忽喇,招招都是阴毒手段,要说不精通“此道”,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陛下,非是臣狠毒,而是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如若忽喇能相安无事,不向我朝勒索,臣当然不会使用此计,忽喇也不会因为勒索而中计,此乃因果关系。

现如今我朝安危只在旦夕之间,忽喇不仁,不能怪臣不义。况且说,哪有被打了不还手的道理,还手尚且自伤筋骨,不如变通改以其他策略加以应对。

臣向来不主张打堂堂之战,能免则免,但武备也不能松懈。在能用计谋、金钱、物欲解决的情况下,尽可能用计谋、金钱、物欲解决,不能用的情况下,再用军力压服,软硬双管齐下,达成我朝目的。”

“嗯,朕明白了。那铁器为何也要敞开给予忽喇?”

“回陛下,铁器因配方迥异,有千万种,忽喇只说要铁器,臣给他便是。但臣给的铁器却不能打造兵器,无论忽喇如何炼制,也无济于事。”

“嘶……还这等事?”

女帝惊奇不已,这要是既能卖管制品,别人买走之后又等于废铁,这么好的生意不做那不是傻子吗,在此之前竟然都没人说。

然后公孙芸惠掐指一算,自她登基以来二十年,要是敞开了卖给忽喇,这要多少真金白银。

“爱卿继续说。”

“是。臣可在铁中增加其他东西,让忽喇得到的铁极其坚硬,但只要忽喇重新冶炼锻打,转瞬又会变脆,尤其是在苦寒之地隆冬季节,此种铁器打造的兵器相击之下就会断裂,因而无法用作兵器,但是用作锅具、灶具、农具或是其他用器,也可用作箭簇,却无任何问题,唯独不能用于刃器。”

受到理念认知的制约,当下除了工、兵部,全国上下没几个人知道“铁器”是个广义概念,成分的不同,铁器的牌号和性能完全不同。

沈云卿提议敞开了供应忽喇铁器,给的自然不可能是好钢,而是添加了硫、磷的高硫钢、高磷钢。

硫和磷对钢铁而言都是有害物,会增加钢铁的脆性,使之丧失韧性。虽然处于钢锭状态时,静压力下的硬度相对高,但是制造成细长件后会变得非常脆,尤其是热处理后更脆。

这种钢铁除了不能制作刃器之外,用于传统的锅具、菜刀、农具、工具问题不大,但就是不能用作兵器。

而且缺德就缺德在钢锭到手之后,乍看硬度很高,绝对给人以天下神铁的错觉,但冶炼捶打之后,迅速变脆,怎么着也找不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