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580

第580章 定心丸

翌日清晨,空气中略浮着薄雾,沈云卿天不亮就到了斋春楼,礼部、太学院的官吏、太学生已经忙碌起来,正在准备今天的茶水、典型、笔墨还有冰块。

虽然入夏后气温不如往年炎热,但那是平均气温,大暑之后气温还是升的很快,该热的时候还是会热,因为太阳已经彻底到了北半球上空,大气再怎么改变,也改变不了地球与太阳的夹角,除非大气层变厚,阻拦过滤更多的阳光辐射

入伏之后气温依然有些逼人,斋春楼虽然四面通透,但好几百人挤一块儿,仍然热的厉害,所以必须准备冰块。

这是索性现在能大规模制冰,而且是无毒的冰,否则夏天很是难熬。

刘岩镜按约来的很早,沈云卿抵达斋春楼约莫七八分钟,刘岩镜与刘文莫也到了,但是不见刘仁举。

“刘员外早啊。”

“老啦,不如你们这般后生啦。”

“呵呵,昨晚桑大人那边需得应酬,耽误了刘员外一夜,还望员外多多保函。”

“哪里哪里,如今海郡王日理万机,朝廷都仰仗着海郡王经营,刘某就是等半月也无妨。刘某明人不说暗话,昨日得知朝廷要将民间借款变为朝廷公开举债,不知此事可是海郡王提议。”

“正是沈某,不知刘员外何意?”

“那刘某斗胆问海郡王,这公债的利钱怎么算。”

听到这里,沈云卿已经明白,刘岩镜是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

“不瞒刘员外,公债一事尚在商议当中,至于利钱不太好说,不过沈某可以略透一些消息。此前朝廷向民间借款,名义上是各部与宗亲出面向民间借,但朝廷却讳莫如深,事实上这笔债是一直存在的,非但我朝,历朝历代都有此等情况,都是朝廷无钱可用,而向民间腾借。

同时又因官商勾结,导致朝廷借债利钱惊人,少则五成,多则一两倍,都是往死里给朝廷放印子钱,十年前朝廷显现就给逼倒。因此公债的利钱,绝不会有以往私借那么高。”

古代的高利贷其实非常惊人,即便是朝廷借钱,还款的利息也很惊人,百分之五十,一两倍都是司空见惯。而且当下由于生产力相对工业化后的生产离较低,因此物质的附加值就高,从事商业活动的净利润其实很高,进而导致钱庄接待的接待利息也很高。

因此朝廷即便从民间借贷,其实也是打了折的利息,但即便打了折,依然是高利贷。

沈云卿推动公债,首先就要遏制高利贷,把利息降下来。

近现代的金融体系下,一个国家的五年期国债利益要是能有百分之十,这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财政其实已经崩溃。

而眼下朝廷的借款如果按国债计算,国债的收益率能有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两百,按现代金融学的统计口径,经济和通货膨胀其实早就爆表了。

因此朝廷发行国债,就必须把调整包括税制、税目、税率、法律、产业、金融体系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其中产业、金融量大重头,经过八年的收拾,基本已经成形,现在正在调整的是税制、税目、税率和法律,这些都是技术层面的调整,调整到位后,税率、税制、税目会把商业利润给降下来,商业利润降下来,商业金融的拆解就会下降。

但话说商业利润降下来了,钱少赚了,税多收了,人家能买账?

所以就得要配套产业,解放生产力,增长老百姓收入,只有把产业规模、物质产出、收入全部做大,才会出现需求增长,当总的消费量上去了,商品消费增加,实际的收入也就会增加,通过提高质量,增加总量,降低盈利率,就能调控好收益和反弹情绪。

通过调节市场,然后反向压从业者,迫使他们调整行业,从而达到压制商业拆借率。

刘岩镜显然是觉得朝廷发行国债,有了公信力保障和盈利项目,朝廷还款就不存在任何问题,随意可以坐吃暴利,但他打错了算盘。

“刘员外若是以为可以想从前那样坐吃朝廷骨血,那就不用指望了。朝廷发行公债的根本目的不再是是弥补朝廷财政,而是用以兴修水利,修路造桥,置办机械产业,而不是成为财阀们喝血的膏药。”

“这么说,公债将无利可图?”

“无利可图倒还不至于,日后会大量发行公债,且朝廷保障收益,刘员外若要牟利,大可以多买多存,多买多受益,少买少受益。”

国债的利率目前不可能压的太低,但如果跟现代金融一样只有百分之四五,肯定没人买,所以不能太低,但也不能太高。

因此沈云卿的销售对象主要是那些中小户的财商财主,因为这些财主的盈利来源单一,远不如大财阀,而且往往需要在夹缝中求生。

如果国债能保证更为稳定的收益,同时利率适中又能承受,这些中小财主就会倾向于购买更具保值力的国债用于牟利。

而刘岩镜这种大财阀,净利润百分之二十以下的金融生意基本上不入他的法眼,所以国债不会成为他主攻的方向,重点仍然在实业设备。

“那刘某的机器总不能再拖了吧。”

“刘员外放心,机器优先卖给员外,但必须先付五成的订金,订金和余款九成用新币,一成用金银,新币用旧币兑换即可,朝廷不收取任何贴水,若有人从中收取贴水,可向本王直接检举。”

“五成的订金是否太多了了些。”

“本王也不想,三年前工部还能自己冶铁买铁,为换取户部开铁禁,工部已经无法自行冶铁,都要从户部买,买了再炼。所以只能现付订金给工部,工部拿了钱去买户部的铁,然后在炼,最后制造生产机器。”

“真是麻烦,那好吧,我尽快让人将钱运来。”

“路上可要当心,淮河又发大水,这可是好几十万的铜钱,被截了还能发兵讨回来,要是沉水里了,那麻烦就大了。”

如是几万两银子,刘岩镜拿着银翔钱庄的印信去神都任何一家钱庄抵押,都能借来几万两,但要用铜钱,刘岩镜随身也不可能带这么多的贯钞,更不可能用几万两银子去兑成铜钱,所以就只能从兰陵运。

几十万贯铜钱,即便都是一钱的铜钱,那也得半吨多,要是全是文钱,可能得好几十吨,不可能用车拉,只能用船运。

这些年淮河年年发水,船走河中走,万一给冲翻了,几十万铜钱肯定捞不回来。但是给劫匪截走了,还能发兵给讨回来。

天色渐亮,财商们今天来的格外早,主要都是那些借钱给朝廷的大户,都是听风就是雨,前来了解政策。此外就是一早赶到斋春楼纳凉来的。

斋春楼每天消耗的冰块得有十几吨,都用四轮大车从工部的造冰坊拉来的,所以冷气充足,加之斋春楼地处滴翠湖畔,最近没什么桑拿天气,伴有大风,又是冷气又是大风,很是让人舒爽惬意。

虽然现在能大规模生产冰块,但是对民间销售仍然死贵,主要还是女帝想挣钱,因此城内的客栈买冰都不太积极,即便买了,卖也死贵,用量也小气。

虽然冰块比八年前更普及了,但是用量少根本不顶用,还是皇家的手笔大气上档次,一栋楼就给十几吨的消费量,还是免费纳凉,不早早过来简直对不起朝廷的脸面。

一早来的还有高家父子,高家父子不是来纳凉的,沈家有免费冰块供应,昨晚沈云卿回府晚了些,公债一事没跟父子二人交代清楚,今早沈云卿走的又早,也没能说上话。问沈严良,沈严良也不太清楚,之好一早过来询问。

“我说外甥啊,朝廷将借款收为公债,日后还款是从国库出,还是从哪儿出?”

“公债日后投入经营,经营所得收益支付公债,同时回本之前,国库垫付部分。”

“原来是这样。”

高彭贵的眼神就不大对劲,沈云卿遂即问到高鸿:

“表兄,舅舅这是怎么了?”

“昨日下午听到风声之后,便是去了江南财商的客栈,虽然朝廷借债收归朝廷,但大家担心朝廷用国库偿还,亦或是铸币赖账,最后还是会课以重税,因为最近税改传的很厉害,都担心朝廷加征。”

“此事我有考虑,其实大可不必担心。朝廷发行公债,意在利用天下财势经营天下,经营所得收益将用于偿还本息。至于税改,税改是为让税制更加清明,因此个人的总税额不会增加太多,但是岁入会大幅增加,因此国库也会承担部分偿债。”

民间担心羊毛出在羊身上,朝廷发行公债用于弥补亏空,但最后还是用国库岁入偿还,而国库岁入的主要来源就是商业抽税和丁税。

眼下战争已经开打,丁税现在已经在征,所以朝廷要还债,就只能征商业抽税,最后倒霉的还是商人。

但这次税改,单个单位的总征税额度不会增加太多,而是增加了间接税。在此之前,朝廷几乎没有什么间接税,都是直接税。

如丁税、田赋、田税、商业抽税、进出口水,都是直接税收。

而类似于近现代的增值税、流转税、印花税、过户税等间接税,非常少,或者说不够细化,不够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