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636

第636章 议和玩概念(6)

眼下的忽喇,虽然名义上是个国,但岐帝国从来没有在公开文件中称之为“忽喇国”,只称忽喇,连汗国也不称,而是把忽喇看作是附属性质。

这次议和,忽喇如果要开国,议和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转变,因此沈云卿倾向于忽喇不会在议和中就开国一事与岐帝国谈判,因为犯不着,而且应该在议和后,而不是议和中。

首先,岐帝国是目前唯一的天朝上国,至少在亚洲是这样,所以岐帝国有册封开国的权力,而且比联合国的承认更具法律保障力。

中原王朝不像联合国光有一纸空文,中原王朝所册封就册封,实打实的给你一个国,而联合国尽搞些空头文件。

所以中原王朝的册封制度是绝对的法律效力,如果在议和当中忽喇提及开国,就会改变性质,到底是要求岐帝国册封,还是明白个告诉岐帝国要开国。

如果是要求岐帝国册封,那议和就成了买开国,价格就可以谈,这一点忽喇接受不了,无疑是自我矮化和丑化。

如果是直接告诉岐帝国要开国,而且是在议和中提及此要求,无疑是给目前的谈判火上浇油,等于是赤裸裸的打岐帝国的脸,如果岐帝国接受了,就等于向忽喇屈服,给周边其他国家造成岐帝国软弱无能的错觉。

因此岐帝国决不可能接受议和同时逼着承认开国,这等于是自己贴脸给别人打,议和就会破裂。

而议和破裂既不符合岐帝国的利益,目前忽喇还不知道罗哈诺即将开战的消息,所以对忽喇也不利,因此不会在议和中强行要求开国。

其次是历代忽喇可汗虽然无需岐帝国册封,但是需要得到岐帝国承认,而现在的可汗都勒阔是个篡权之君,这顶帽子还没掀掉,又要再戴一定国王的帽子,名不正言不顺,至少在亚洲,尤其是在天朝身边是行不通的。

即便是现代国际关系下,一个没有大国承认的土皇帝,那只能是个笑话。

其三是忽喇缺乏建国的基本的条件,他们还没有得到汉地的政治体系样板,没有像西夏、契丹、女真那样得到汉政权的政治模式样板,他就没有治理国家的模式参照。而国家是一整套严密的机器体系,不是说建国就能建国。

世界上那么多的民族,最终进化出文明体系的屈指可数,就是因为文明体系的独特性这道门槛过不去。

忽喇也一样,要么他自己凭空建立一套,要么现成得到一套政治体系样板,但现在他没有,没有就不可能建立所谓的“国”

同时忽喇缺乏生产力,汗王和国王过日子一样的过,无论这顶帽子有多高,你没解决问题,只是戴一顶有名无实的帽子,本质上没有什么改变。

最要命的是他没有文字,没有文字怎么能开国。

最后,上升到国家等级对忽喇目前没什么好处,相反只会带来坏处。

不考虑目前的敌对状态,忽喇之前与岐帝国是亲家关系,而且一直是亲家关系,所以忽喇无论与岐帝国贸易,还是获得额外的好处,都是亲家关系,因此有利益上的实惠。

一旦上升到国家关系,同时还要让岐帝国每年继续提供免费午餐,这就带来一个严重问题,天朝上邦在给下邦进贡。

性质就会变成北宋与辽国的澶渊之盟,北宋向辽国每年纳贡,这是岐帝国所不可能接受的。更何况岐帝国不是北宋,还有一副好牙口。

因此忽喇内部有点理智的智囊,都不会现在宣布建国。

而且上升到国家与国家层面之后,贸易也将失去长期的优惠,朝廷此前的互市供应的货物基本以较低的成本供应给忽喇,忽喇建国之后,这种贸易关系将不复存在。价格会迅速恢复市价,让忽喇无法承受。

综合所有情况,忽喇内部虽然会有趁议和建国的声浪,但只要在谈判桌上顶住压力,就不可能发生。

但日后忽喇还是会建国,尤其是消灭掉罗哈诺后,得到了罗哈诺的土地和政治模式,随着野心和自信心膨胀,忽喇会建国。

“本王判断,忽喇有可能在议和中试探性提及开国,只要顶住压力,他们会知难而退。”

“那日后忽喇若是开国,当以何策应对?”

“他既然要开国,我朝也无可奈何,不可能阻止他。但一旦他开国,性质就会发生改变,其实对忽喇并不利。邱大人你想想,忽喇现在不是国,其最高首领是可汗,一旦开国,其首领如何称呼?”

“称之汗王。”

“既是汗王,汗王与可汗可否一样。”

“这……”

邱继匡一时难辩区别,倒是咬文嚼字的李义清瞧出端倪,他说:

“海郡王的意思是,我朝可在可汗与汗王上做文章?”

“不错,可汗是可汗,汗王是汗王,正如王爵是王爵,郡王是郡王,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一旦忽喇开国,现在的称谓就得变,可汗变汗王。尽管权力没变,疆土没变,只是变了称谓一个字,但概念这种东西就是靠人玩出来的。我说可汗是可汗,不是汗王,这是我的定义解释权,你怎么想是你的问题。

所以一旦都勒阔开国,岐帝国大可以给他戴一顶“汗王”的帽子,然后重新定义可汗,把可汗矮化成高官,给楚惠儿的儿子戴在头上。

到时候你跟我急,你有种来打我呀,等个五年八年后,忽喇开国称王,岐帝国也基本已经恢复元气,我就是这么干了,你咋地吧。

一旦把汗王和可汗的定义给区分和歪曲,朝廷册封楚惠儿的儿子为可汗,而都勒阔自封汗王,又会带来新的问题。

就是中原王朝自古以来都是天朝上邦,所以册封其他人是名正言顺合情合法的,因此楚惠儿的儿子册封为可汗,会带来名人效应,给忽喇其他部落制造岐帝国才是正宗的错觉,而都勒阔的汗王是自封的,总有那么点心虚和不自然。

同时可汗被矮化成了高官,日后灭了忽喇之后,即便楚惠儿的儿子回忽喇称汗,也只能是可汗,一个高官,不可能再享有之前可汗应有的行政权力,可谓是一箭双雕。

听到这里,邱继匡竖起右手大拇指,大呼高明:

“海郡王这招妙啊啊。”

“此乃偷梁换柱之法,不知不觉将忽喇消弭于无形之中,一劳永逸的减除忽喇危害,彻底将北地纳入我朝疆域直达极北之地。”

“极北之地从来只有传闻,不曾见过,海郡王真以为有极北之地?”

“按典籍记载,极北之地在瀚海(贝加尔湖)以北千里,终年被白雪覆盖,无法耕作与放牧,因此人迹到此便不在北去,故而称之极北,但实则不然。

瀚海往北至少还有一万里地,都是荒无人烟之地,虽然一年之中有八到九个月被大雪覆盖,无法经营生产,但地上有无尽的森林、皮毛,地下却有用不完的煤炭、铁矿、铜矿、金矿、宝石,乃至更多的财富。”

“可是无法耕作,便无法迁徙百姓,更何况何其遥远,朝廷如何统治?”

“邱大人有所不知,只要消灭了忽喇,我朝疆域向西扩张,就能从陆地,将极北之地彻底切断与外世陆路通道,届时整个极北之地都是我朝疆土,然后只需在极北陆地与大海边派人种下界碑,定期派遣骑兵巡逻即可。待等日后国力昌盛,再向北方迁徙百姓也无妨。”

目前的态势对岐帝国取得乌拉尔以西土地极为有利,甚至可以取得莱茵河以东的全部土地。

岐帝国最西段的疆土已经抵达咸海,一旦消灭了罗哈诺取得咸海与里海之间的草原和平原,经由里海以北陆地进入高加索,并取得北高加索土地,就能与黑海接壤。

如此一来,就从陆路彻底断绝了从波斯、中东北上的陆路通道。同时可利用忽喇,引诱其消灭罗哈诺后,触发游牧民族西征欧洲剧本,用忽喇消灭欧洲政权,岐帝国消灭忽喇之后,就能长驱直入欧洲。

邱继匡和所有文武官员一样,都认为北方天寒地冻无利可图,经营成本太高,但这些都是表面,且不说整个北方地区的森林资源近乎于无限,地下的资源才是重点。

……

翌日,使团继续上路,与郭萧逸、朱梓楠的使团间隔一天半的路程追在身后。

两日后,大队途径一处林地。自从出塞之后,沿途所见林地规模并不大,由于蒙古高原属于草原和森林草原地貌,虽然有森林,但是森林的规模都不大。

加之千年来的游牧和人类活动、战争活动蒙古高原的林地一直在萎缩,这还是出塞第一次见到如此大规模的林地,与原始森林无异。

沈云卿遂即问道龙武卫将军孔涛:

“孔将军,可知这片森林所处地界为何处?”

孔涛早年在云中任职,所以对塞外的情况很清楚,护送忽喇使团进出也由龙武、骁骑两军派人跟随,因此龙武、骁骑两军对塞外的地形非常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