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642

第642章 穷山恶水出虎豹

“海郡王的果然妙计,雪屋比外边还暖和,竟还能生火取暖。”

孔涛惊奇至于赞口不绝,这时邱继匡说:

“此屋只能急用,无法长久使用,一旦开春就得化了,不如屋瓦实用。”

“眼下哪里还顾得上那么多,能有个地方容身就不错了。”

孔涛对雪屋非常满意,邱继匡觉得这东西不能解决长期居住问题,使用价值不大。

而且只能小规模使用,几百人就已经够呛,几千几万人都住雪屋不现实。

盘膝坐下喝了口热茶,浓郁的红茶香味扑鼻而来,顿觉精神舒爽,一天的疲劳散去大半。

“海郡王,咱们需要在此等几日啊?”李义清问道,显然对现在的处境很担心。

“两三日吧,两三日再无动静,我军可以主动现身与郭萧逸汇合。虽然丧失了突然袭击的先机,但忽喇也会担心我军到底有几个五千人,他们就不敢动手了。然后再夺了郭萧逸的出使之权,将他撵回去也无伤大局。反正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他们也无可奈何。”

“但回朝之后,本官的日子恐怕就难过了。”

“朝廷的大局为重,而且这种可能性并不大,李大人可以放心。”

尽管嘴上安抚着李义清,沈云卿心里其实也提心吊胆,担心忽喇方面出什么幺蛾子。

就在当晚凌晨,郭萧逸派出的使者赵信中抵达塞北忽喇汗帐。

都勒阔直接给晾了一晚上,冻的来人鼻青脸肿瑟瑟发抖。

然后一早升帐开会,找了一群将领在汗帐围观岐使的狼狈。

“岐使者为何这般狼狈啊。”

都勒阔操着忽喇俚语讽刺赵信中,但赵信中是鸿胪寺下主簿,精通忽喇语和忽喇方言,长期负责忽喇使团的迎来送往,所以对忽喇人非常了解。

遂是操着忽喇语回复道:

“贫苦寒腊之地,豺狼虎豹之所,乌烟瘴气刺鼻难闻,请恕本使偶感不适。”

“大胆!”

呼啦部将阿弟不勒闻讯勃然怒,现场一众部将无不狰狞浮面凶相毕露。显然这话是严重伤害到了忽喇的自尊。

赵信中的话翻译一下就是,忽喇是个穷山恶水,豺狼虎豹禽兽聚集的巢穴,既然是豺狼虎豹聚集的巢穴,一定就没什么好味道,所以臭气难闻,让人有些头晕恶心,您多担待。

简而言之,在站的都是禽兽不如的豺狼虎豹,说话和放屁一样难闻难听,不值得我计较。我大人不记小人过,就当放屁声响崩了耳膜没听见。

由于是用忽喇语直接说,所以意思定位非常准确,这时可见都勒阔脸上的得意之色已经荡然无存,有的只有额头抽搐的青筋和心中的恼火。

“出言不逊冒犯本汗,这就是你们前来议和的诚意吗。”

“贵邦夺权篡位擅开战端在先,如今怠慢本使在后,这是待客之道吗。”

“哼!你们的皇帝收留了我族叛徒,本汗已多次去函你们的皇帝,令其交出叛徒,至今却音信全无,是本汗无理还是你们的皇帝无理,你想清楚了再说!”

“沃腊舒达是我朝唯一认可的忽喇可汗,其即便身死,其子嗣也还是忽喇的可汗。至于您,您怎么坐上汗位的,阁下心里自己清楚。我朝只知忽喇有沃腊舒达汗,从不知道他人,也不会承认。”

“你!”都勒阔气的够呛,下刻他说“沃腊舒达背叛了忽喇族人,背叛了苍天,他就该死,他的子嗣和叛党都该死。”

“沃腊舒达汗在位时与我朝修好,广结善缘,我朝与贵邦从无战端。而今阁下杀害沃腊舒达自立为汗,贸然开启战端,陷两国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谁是忽喇的叛徒,谁背叛了我朝天子,难道还不清楚吗。”

“放肆!”

都勒阔怒而起身,帐下两侧武将弯刀出鞘。赵信中不为所惧,继续又说:

“如今肃汝灰飞烟灭,贵邦若是执迷不悟,我朝天兵将兴正义之师替天行道,本使奉劝阁下回头是岸,不要执迷不悟自讨苦吃。”

“一派胡言。你真以为本汗怕了你们的大皇帝,本汗告诉你,本汗的铁骑随时都能蹂躏你们的土地,奴役你们的百姓,本汗会让你们今天的狂妄付出代价。”

都勒阔此时些情绪失控七窍生烟,他没想到岐人主动来议和,竟还摆出这种盛气凌人的态度。这时一旁一直没说话的护国师都勒阔说:

“大汗息怒,岐人不过逞口舌之快罢了。既然岐人没有议和诚意,那就用我们的弯刀让他们低头。”

“对,用鲜血让岐人向大汗谢罪。”

“用他们的女人、土地和奴隶偿还对我们的羞辱。”

“要让岐人的狂妄付出代价。”

众人气焰甚嚣尘上,赵信中这时才有些心虚清醒,他立马收敛刚才的硬气,口气稍微软了一些,他说:

“本官奉命前来通禀议和事宜,贵邦如此作为,将我朝至于何处。”

“呵呵!”都勒阔冷笑,遂即说:“岐国早晚是本汗放马牧羊的草原,你们的男人将被全部杀光,女人会成为我们胯下的奴隶,而你,本汗今日就用你的鲜血祭本汗的弯刀。”

言毕,都勒阔抽搐肋下弯刀,不等赵信中回过神来,这刀已经砍下,自右向左斜着三十五度从脖颈下。

“你,你们……”

不得把话说完,赵信中倒在血泊中断了气。

“来人,将岐使随从尽数斩杀,将他们的人头割下。传令艾素古攻灭岐人使团,活捉他们的使者。”

“是。”

“把尸首抬出去喂狗。”

下刻,赵信中随行岐军数人被忽喇兵士斩杀,砍下首级之后尸体被拉去喂了狗。

当天入夜,艾素古接到都勒阔命令,一同送到的还有赵信中在内的人头,给送到了郭萧逸、朱梓楠面前,并严令天亮之前缴械投降。

“赵大人啊……”

郭萧逸痛哭失声,心乱如麻。一侧副使朱梓楠已经魂飞魄散面无人色:

“郭大人,这如何是好啊,忽喇根本不讲理啊……”

这时骁骑位中郎将武泽说:

“忽喇杀害我朝使者,议和已无可能,本将建议即刻突围。”

“我军被三万忽喇骑兵围困,如何能突围。”郭萧逸方寸大乱,已经丧失了应变能力。

多数时候文官领兵作战,在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情况下,盲目自大被打措手不及之下,往往会丧失作战的勇气和决心,同时又带来胡乱指挥和为了保命而瞎指挥,甚至弃军逃亡的情况。

所以那些个没打过仗的文官集团,喊打喊杀还要干涉用兵,是最大的忌讳。

郭萧逸一届御史,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算算数量就能得出胜负结果,要是按他这个逻辑算人口,忽喇应该早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