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646

第646章 钦差

南营在岐军推进下迅速瓦解,艾素古只得带着人马向西逃窜,准备重新集结兵马,扳回一句。

进入南营,沈云卿不做停留继续向北推进,准备与武泽汇合。

遂于当天下午,抵达武泽大营以南两百步,期间忽喇骑兵已经撤走,脱离战场接触,不敢与岐军继续纠缠。

沈云卿派人徒步前去联络,随后武泽命人清理了大营东面的绊马索,迎入孔涛援兵。

“末将武泽,拜见将军。”

“武将军免礼,郭萧逸、朱梓楠二位大人何在?”

“在中军正素手无策,不知郡王殿下何在。”

“就在不远处,我引你去见。”

少时,二人返回大队见到了沈云卿。

“末将武泽参见海郡王。”

“此地人多,将军无需行礼。”

“是。”

此行沈云卿扮成邱继匡的护卫,除了孔涛、邱继匡、李义清及身边的两百护卫知道他的身份,其他人一概不知。下达命令都是通过孔涛、邱继匡、李义清等人,其他龙武、戎武、领军卫的兵士并不知情。

略作寒暄后,沈云卿继续说道:

“你军伤亡如何?”

“回郡王,我军伤一百零七人,阵亡三十一人。暂未统计杀伤敌人数,但估计得有四五百人。”

“郭萧逸、朱梓楠二人现在情况如何?”

“不出郡王所料,二人得知使者赵信中被杀后乱了方寸,若非提前有安排,今日绝逃不过一劫。”

“嗯,忽喇自恃武力高强,心高气傲目中无人,我朝此来议和,若强硬以对,忽喇绝不会议和,杀害使者都在意料之中,只是可惜了枉死了赵信中等人。”言毕,沈云卿从怀中掏出圣旨,看向邱继匡:“接下来都拜托邱大人了。”

“请郡王放心。”

邱继匡接过圣旨,跟随武泽前往营地大帐。

沈云卿打出四发虹霓响箭之后,武泽就封锁了大帐,不在向郭、朱二人通报战况,他二人至今仍蒙在鼓里,不知另一支岐军已经赶到。

少时片刻,武泽、邱继匡二人来到帐外,武泽先入大帐,郭萧逸正要找他,询问为何杀声突然停止。看到武泽时刚要上前询问,遂即又看见邱继匡出现在背后,顿时大吃了一惊:

“邱,邱继匡!”

“呵呵,郭大人很意外吧”

“你不是去了陇右督军了吗,怎么会出现在此。”

“本官奉陛下之命前来传旨,郭大人、朱大人接旨吧。”

“这……”

郭萧逸迅速意识到情况发生了变化,但也只想到可能是朝廷对议和态度发生了变化,让邱继匡过来通报一声,但等邱继匡宣读完圣旨后,郭萧逸当即傻眼。

“郭大人、朱大人,接旨吧。”

“臣,臣领旨。”

郭萧逸接过圣之后,还不忘细看,确认没有出入才甘心收起了圣旨。

这时邱继匡继续又说:

“陛下已经全权委任本官与李大人接管议和之事,在明确忽喇议和态度之前,还请二位大人暂留大营,不得外出,待等明确忽喇态度之后,请二位大人尽快还朝,不得逗留。”

“是。”

“另外,陛下另命钦差,要与二位大人面谈。请其他无关闲杂退出,不得命令不准入帐。”

“是。”

清退了左右人员,邱继匡让人去将沈云卿请到大帐。待等沈云卿露面,郭萧逸再吃一惊。

“海,海郡王!”

“不错,正是孤。郭大人是想说,郭难道不是应该呆在同州是吗。”

“呃……”郭萧逸语塞,他是想这么问的。

见其不语,沈云卿继续又说:

“本王若呆在同州,你等岂还有命活到现在。若非你等不听劝,今日又岂能白白害了赵信中大人。”

“可是陛下已经委派本官为使,突然临阵换将,会误了朝廷议和大计。”

“坏朝廷议和大计者,难道不是郭大人吗。若非郭大人与众人反对李义清出使,何至于到今天这般地步。若非本王救援及时,你等早是忽喇的刀下之鬼,还何言陛下使命,简直顽固不化冥顽不灵,哼!”

郭萧逸沉默着,无话可说,其实也说不出来,许久后微微吐了口气,沮丧说道:

“好吧,本官明白了,本官遵旨便是。”

“本王此番秘密而来,将在幕后全权主持议和,还请郭大人与朱大人严守秘密不得声张。”

“是。”

交代了二人,沈云卿转身离去,趁着天黑之前重新布置了大军驻防,同时让武泽率领骁骑卫,前往忽喇放弃的南营,收集营地的毡帐、口粮,以及集中击毙在南营外忽喇兵士身上的口粮袋和马匹。

忽喇的驻扎布防和岐军不太一样,岐军即便是骑兵作战,军屯粮草并不分散囤积,仍然延续步军的作战方式,集中在中军大营,但同时骑兵会发放五天份的肉干、胡饼和淡水随身携带,非作战状态不得食用,作战路上可以边走边吃,驻扎状态食用大营分发的干粮,并补充行军路上吃掉的口粮。

而忽喇的粮草供应分两条系统,一是四个脚的牛羊,二是肉干、奶酒和谷类。

其中四个脚的牛羊被分为若干群,分散集中放牧,跟随大军伴随行动。

而肉干、奶酒和谷类这种传统固定口粮,则分到各军自行携带,并不会集中在中军汗帐。

这么做的好处是利于骑兵的游击分兵作战,部队时而聚拢,时而分散,相互之间往往距离几百里地,每个战士至少有两匹马,多的有三四匹,粮食都装在马上走,利于游击、穿插、迂回作战。

而且游牧民族是部落制度,各个部落的粮草如都集中在汗帐,就等于被大汗控制了兵权,不利于各部落的独立。

岐军采取的中军屯粮,仍然是延续了步军作战的体系理念,不采取分粮制,除了没有部落制带来的隔阂,重要的是岐军出塞作战,多数情况下兵力不多,如果是大兵团远距离作战,又会脱离本土后勤供应,没有民夫保障,没有民夫保障还要分散运粮,军事上行不通。

而且岐军的马匹还没做到几十万人一人两匹马,甚至三匹马,几十万人大兵团作战,就需要上百万匹,没有这么大的运力,也就限制了粮草供应模式。

恐惧就像瘟疫一样,会传染和蔓延,让忽喇一蹶不振,天黑之前艾素古未做继续攻击,眼睁睁的看着岐军猖狂的掠夺南营的辎重和散落的马匹。

沈云卿则琢磨着艾素古白天吃了这么大的亏,一定会通报汗帐,同时准备晚上夜袭岐军,试图扳回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