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660

第660章 变花样

战争最大的好处是国家权力可以暴力化,可以用一切集权手段达到战争和国家建设目的,做一些和平时期无法完成的建设工作。

如战争时期的工程建设,一定是以最高标准,最高速度,不惜一切代价和资源进行的项目,目的是为了保证国防和战略安全。

中间发生死人、事故乃至重特大险情,都是被允许和容忍的,而在和平时期,三年的工期压缩大一年完成,期间死了二十个人,发生险情数百起,相关责任人肯定是要被生产安全部门和司法部门送进监狱的。

但战争期间,一切以大局利益为重,不惜一切代价完成目标,个人必须无条件服从于政权最高意志。

如今为填补薛伯充主力东进辽东的兵力空虚,从关外向关外调集了二十万新编岐军,同时为保障这二十万人的吃喝拉撒,朝廷已经完成了供应后勤的调整,所以这二十万人的背后存在着一条上百万民夫供应的后勤保障网络。

议和后如果遣散二十万新编岐军,一同遣散的还有背后一百多万民夫组建的后勤运输系统,朝廷为了维持这个庞大系统,已经花费的无数钱粮就会随着议和的结束而打了水票。

当然,不可否认这二十万新编岐军在战略上起到了震慑作用,迫使忽喇不敢放手侵略,但没有投入战争,而战后遣散,依然是一笔巨大损失。

有鉴于此,既然人都已经出了关,后勤保障延伸到了关外,沈云卿打算延长这批二十万岐军的役期年限,同时从中先抽一批人,向北扎几个居民点,同时从关内调集收割车、农具,让二十万人屯田。

同时期让忽喇出人,替岐军在塞外寻找林地伐木,岐军用木材修建屋舍和冬季取暖。

而且蒙古高原有大量煤炭,储量相当丰富,只要派人找,即便当前勘探技术低下,但总能找到一些。有了煤炭,冬季就能取暖,解决林木较少带来的供暖问题。

战争永远充斥着极端和暴力,任何王朝开疆拓土要想稳固边境,从国内暴力迁徙人口难度大得多,利用军队的组织力和绝对服从力化军为民是常态措施。

“关外的二十万新卒役期可以先延长三年,期间以每年迁六千岐军及其家眷的规模,以五十到八十里为一个县的距离,一个县两千户人的数量,自南向北往塞外扎营。三年可以扎九个县,岐军一万八千,以一户五人计,就是九万人,每户由朝廷发放补贴钱款,和牛羊马匹若干,收割车一辆,免除赋税五年,这笔钱由国库与金戋寺一起承担。”

“三年九个县,每户还要给牛羊马匹若干,收割车一辆,川资与安家费少许,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啊。”

邱继匡有些吃惊,但沈云卿说:

“短期之内是亏本的,但只要熬过五到八年,日后大有利可图。”

现在只要听到亏本有利可图,李义清就想扯根白绫自己了断,他说:

“迁民耗费巨大,即便见效,也得四五十年后,五到八年岂能收回本钱。”

“这就得看如何经营,此事就无需二位大人操心了,既然本王提出此议就一定有办法牟利。”

“那剩下的岐军三年期满之后何去何从?”邱继匡追问道。

“三年期满之前,但凡愿意在关外种地者,可在三年之内举家前来关外,举族者可以给予更多安家费。而三年间关外的二十万岐军可以屯田,修建屋舍,家眷迁到之后也就地参与屯田,工部将制造更多收割车用于关外,朝廷应该减免边屯岐军及其家眷田赋劳役,因此屯田的三年间可以解决粮草的大头,剩下不足之处再从关内运。同时将部分库兀图族编入屯边,加强朝廷实边。

至于三年之后,自愿迁徙戍边岐军兵士与家眷就地安置在关外,然后以每年两千户的规模,继续向北扎县城。其余新军役期届满之后,解散还乡。”

“迁民就要筑城或是修堡,还需委派官吏或堡长,所需人力无以计数,海郡王可曾想过。”

“那邱大人可曾想过,忽喇岂能容我朝一边塞外迁民,一边塞外筑城,而且还是用忽喇的人力替咱们筑城,他们有这么傻?”

“郡王的意思是,忽喇能允许我朝迁民,但绝不会允许修城。”

“那是自然,多修一座城池,就是多一次攻城,多一些死伤,忽喇岂能自己找苦吃。所以本王也不打算筑城。”

“哈啊!”邱继匡大吃一惊,连忙又说:“迁民不筑城,这可是大忌啊,塞外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四十余万人迁往塞外岂不成了忽喇口中之食。”

“那邱大人可曾想过城墙就一定得是城墙?”

“郡王何意?”

“眼下塞外迁民,新修的屋舍只能是木材修建的木屋,但日后可以修建一些两层楼高的水泥屋舍,把县城围起来,朝外的一侧墙面加厚,平日用于住人,战时便是城墙。

而且十年十五年后,可以给塞外百姓配发枪炮用于自卫,忽喇骑兵何足为虑。”

“嘶……”

迁徙人口与筑城或者修堡子,一般情况下两者是配套政策,既迁徙人口实边,就一定要修防御性功能的设施,否则冷兵器时代没有城墙的保护,很容易遭到袭扰和攻灭。尤其是邻居是游牧民族,修建城墙和堡子是必备硬件设施。

但岐军一边往塞外迁民,一边修筑城池,忽喇他不是傻子,他能容许你给他种粮,但决不允许你在他卧榻之侧修建城墙,否则他今后找你麻烦,不就成了找自己麻烦。

所以沈云卿判断,如果朝廷提出向关外迁民,尤其是越靠近忽喇的地区,忽喇绝不会允许修建城池。

同时修建城池和堡子耗时费力消耗国力,在塞外荒无人烟之地修建城池,需要耗费的民力和物力是内地的几十倍,因为许多原料,尤其是粮食,要保障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修城大军的吃喝拉撒,只能从关内运,因此塞外修筑防御设施是一笔惊人支出。

现在沈云卿不打算修防御设施,忽喇方面就能接受而且很乐意,同时也为朝廷剩下了一笔钱。

但不修城墙和防御设施,不意味着我不能变着花样的修啊。

塞外迁徙人口,得先解决吃、住两件事。

吃,可以考收割车和乡屯制度解决,住,优先寻找有林地的地区,同时最好兼顾水源的地区,就地伐木建房,避免都靠后方运输。

一个实边县,要解决这两件事,少说两三年,两三年之后进入恢复期和人口增长繁育期,至少需要五年。

八年之后定居局面成形,朝廷再重新规划塞外居民点,在实边县兴办砖窑和水泥厂,每年连片修建一些两层楼或者三层楼的砖混水泥建筑,年年修一些积少成多,把居民点给围起来,用功能建筑代替城墙功能。

同期朝廷冶铁能力大幅增加,工业技术进步,枪械生产增加,实边县居民半军事化、民兵化,挨家挨户发一杆枪,就地武装起来,利用水泥砖混建筑防御抵抗,忽喇哪里能攻的动。

而且不让修城墙,我修碉堡,每年农闲挖些地道积少成多总可以吧。

退一步说,成熟热兵器出现之后,城墙的作用已经大大削弱,存心要破城,炮轰、爆破什么手段不行。

二十年心血建起来的城墙,说不定两天就能给你炸平。

此外十年之后铁路火车技术肯定已经出现,势必要修铁路,向关外修铁路也是早晚的事。一旦实现向关外修建铁路,忽喇也就没戏了。

所以沈云卿算的账,和邱继匡、李义清、忽喇算的账完全不一样,但这些和他们说,他们没有那个认知,只能用权威让他们被动接受。

由此可见资历这个东西关键时刻还是有些用的,资历往往代表了成功率和权威性,如果你有足够的资历,哪怕某件事上做出超乎反常的决定,其他人也会顾及你的权威而在心理上和行动上妥协

“此议计在长远,二位大人若还想不通,也请二位鼎力支持本王,一应后果由本王承担。”

“既然郡王有十足把握,本官也无话可说,那此事就此定下。”

邱继匡的认同出于信任,而不是理解,要让他理解沈云卿的宏伟设想,当前是不可能的,非得等到十年,十五年后才能见效。

“李大人呢?”

“本官也不反对,不过钱粮与减免赋税之事,海郡王可得与桑大人商量,本官无能为力。”

“此事李大人放心。”

得到邱继匡、李义清配合,沈云卿继续就明日的谈判细节进行了布置和调整。

由于忽喇方面出现的变化,之前的一些预案准备的数据必须做出调整。

谈判按忽喇的习惯,只要见天亮,就开始当天的谈判工作。

忽喇人平日都以天亮为信号,开始一天的活动,他们没有历法和时间观念,只有冬季和春夏概念,没有秋天的说法。

谈判按之前约定双方各派正副使一人,将军一人,通译两人,卫士两人,各方七人。

朝廷方面是邱继匡、李义清、武泽三人,忽喇方面是鲁古图、赫努,与都勒阔卫队首领乌布亚哥。

其中邱继匡、李义清二人并不会忽喇语,武泽精通忽喇话。鲁古图与赫努都能说汉话,乌布亚哥不会说汉话,双方大使的语言条件基本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