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740

第740章 假币风波(2)

沈云卿翻来覆去看了手中的假币,除了铜绿确实有些偏浅之外,重量、声音、形制、厚度与真币看不出任何差异。

而铜绿偏浅的原因是含铜量铜少了一些,而铅偏多,但是为了平衡铅增加带来的重量增加,所以应该增加锌和锡调和铅,这就导致锌锡氧化后和铜绿混合,产生了偏浅的铜绿。

朝廷的铜钱金属成分比例是百分之四十的铜,百分之五十的铅,百分之十的白铅,也就是锌。沈云卿琢磨着,白铅可能是加多了。

那问题就来了,现在铜价很低,同时购买铜的渠道也增多,既然都敢于冒着杀头危险制造假币,那为什么不干脆把铜元素添加到位,还要露出这么个破绽。

还是说,他们冶炼的时候投料没控制好,少投了原料,手滑多投了锌元素。

思索良久,沈云卿继续问到雷修初:

“如此巨额交易,雷员外怎没有亲自过问,又如何轻易信了对方。”

“嗨,那人伪造了赵方栾的信,我亲自看过,字迹和印信都是一模一样。郡王你也知道,赵方栾是河北最大的皮商、粮商、牛商,他就是打白条,我们也会借。”

“原来如此……那除了你一家之外,可还有其他钱庄、票号发现假铜钱。”

“海郡王您知道,在下的德诚钱庄已经是京畿道最大的钱庄,其他钱庄都与老夫达成了协议,每年的走款都要进我总号,所以无论谁家钱庄进了假钱,最终都会到在下这里。”

“也就是说,京畿道上多数钱庄的假钱,都会进入德诚钱庄的钱库。”

“正是呀。”

金戋寺成立不久,各地钱庄、票号为抵抗金戋寺,各地的钱庄、票号势力都结成了同盟,至少在对抗金戋寺上保持基本一直的步伐。

当时沈云卿并未阻挠,而是看着他们联合起来。因为金融发展的终极奥义,就是打通所有地域的金融系统,练成网络。

同时沈云卿也没有让国有银行一家独大的打算,让民间钱庄联合起来,有利于日后收编和整顿他们。

而且金戋寺就不是钱庄,而是有用现代管理和运营理念的银行,钱庄只是钱庄不是银行,加之有国家的加持,民间钱庄根本不足为虑。

但是钱庄联合后的十多年里,他们自己之间发生了多次内讧,内讧的结果就是钱庄联盟内部选出“盟主”,负责协调联盟内部的财务运营,实际上这一点已经和清朝中后期的山西钱庄票号已经很接近。

于是就带来一个问题,钱庄联盟每年年底都要核账销账,然后找个统一的内部时间,在年底之前根据最终核算的账目归集现金。

而德诚钱庄是京畿道最大的钱庄,所以主要资金在年底要经过德诚钱庄的钱库,再由钱库分发到各地。

也就是说,只要有假币,肯定要进他的钱库。

与雷修初一同前来的还有京畿道三大布商之一的仇实中,京畿道最大的当铺万通和典当行的财东费银法。

他们一样在自己的钱库发现了假币,假币的技术手段和雷修初一模一样,仇实中损失了价值四十多万贯的棉布,而费银法损失了十五万贯的旧币。

不同于雷修初,仇实中是分别从京畿道各地收到的假币,每一笔交易大都在五到六万贯之间。都是用旧币现金直接购买布匹,不用贯钞和银票。

而费银法的假币来自四次交易,郑州分号一次,汝州分号一次,汴州分号两次。典当行以抵押换取资金为主,案犯在三地的分号分别使用了珠宝首饰和布匹作为抵押。

而且目前来看,是用仇实中的布,抵押给了万通和,兑换出真的旧币,还的时候还的是假币。

发生的时间在半年到三个月之间,而且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资金量大,都发生在容易获得大量资金或者实物的行业。

钱庄的资金储备量大,布商的布匹现货量充足,尤其是仇实中是沈云卿的代理,他的布很多都来自沈云卿这里。

而典当行虽然不是什么资金大户,但是一口气拿出十几万还是绰绰有余的,尤其是典当行喜欢容易变现的实物,而布匹是当下最畅销的实物商品,万通和肯定会上钩。

“从三位员外的描述来看,这伙人是精心策划,谋划了很久,实现对三位的生意进行了详细暗查,另外也不排除还有其他受害者。眼下还只是京畿道上,难保其他各道州县不会发生假币案。”

“海郡王,这可是十七万两白银,五千两黄金啊,这些钱可都是小号的命根子呀,眼看马上就要年底,年底对付存户的利息本金就得要十几万,这是要逼死我呀。”

“是啊,十七万两白银,五千两黄金可不是小数目,这可如何是好……”

雷修初、仇实中近乎绝望,沈云卿也清楚他们是想找他借款暂渡危机。

略作思考后,他说:

“三位员外暂且宽心,如有用钱困难,可暂从沈某处借款,利息就不用了。”

“这……”雷修初意外,没想到沈云卿会如此慷慨,他说:“我等在此谢过海郡王大恩大德,日后定当厚报。”

“三位不必如此。三位都是京畿道的大财商,关系民生福祉,此番受损并非三位之过,朝廷若置之不理,将影响朝廷稳定。沈某出手相助绝非出自个人,而是为了朝廷。三位明日就打发管家到家父这里对账,钱款我会尽快送往三位府上。”

借款给雷修初、仇实中、费银法三人既是让他们知恩图报拉拢他们,也是因为雷修初、仇实中二人的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

雷修初的德诚钱庄是京畿道最大的钱庄,在整个北方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钱庄虽然不是银行系统,但是钱庄和银行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尤其是钱庄和银行一样,都是网络化的产业,一旦出现巨额的资金断裂,会迅速影响到其他网点,最后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系统性金融危机。

十七万两白银、五千两黄金占用了德诚钱庄相当大一部分的流动资金,加之受到一百四十六万贯假币铜钱,实际上损失了二百九十二万贯。

有鉴于贵金属的购买力更高,实际损失应该超过三百四五十万贯,这么大一笔现钱,足够让德诚破产。

因为马上就要年底,需要对付存户大量的利息和本金,这又是一笔支出,加上被骗的损失,总额就得超过六百万,德诚钱庄肯定破产。

德诚钱庄一破产,与之有关的钱庄、票号、行业都会受到冲击,间接直接的影响将是五倍杠杆,十倍杠杆,甚至二十倍杠杆,间接和直接的经济损失会超过四五千万贯。借款给雷修初,就是为了堵住这个金融溃坝的缺口,不让缺口继续撕裂。

而仇实中是京畿道三大布商之一,他虽然没有什么借款和贷款,纯粹靠自己的资金和商业渠道销售布匹,但是仇实中如果垮了,京畿道就会变成两大布匹销售商的争夺,不利于沈云卿的控制。

同时仇实中还替沈云卿收棉花,没了仇实中,会丧失一大批的渠道关系,沈云卿还需要用仇实中平衡关中与河南的经济地主,没他也不行。

至于费银法,十几万贯对他影响不是很大,但毕竟人坐在这里,总不能厚此薄彼。

除了他三人,沈云卿相信应该还有其他受害者,甚至不光是在京畿道上,全国各地都可能有。

如果都按这个规模推算,全国受骗的资金少说四五千万贯以上,朝廷国库一年的岁入都打了水漂。

不过假币受到铸造规模的制约,不可能达到四五千万贯,首先这么大的用铜量,就不是普通人能弄到的铜,即便是财阀,不论分多少个渠道,单个渠道的总量依然很大,超出行业使用量,地方官府肯定会询问与核对。

同时铸造铜钱需要钱母,钱母是易耗品,制造钱母需要一些技术门槛,大量铸造铜钱需要损耗更多标准化的钱母,所以也不可能大量生产假币。沈云卿怀疑可能是户部的钱母流到了民间,被别有用心之人给利用了。

安抚了雷修初、仇实中、费银法,沈云卿先让他们各自回府。

“云卿,如此众多价钱,可够得上诛九族的啦。”

“嗯,而且仿真度之高,令人防不胜防,甚至府上和金戋寺也收到了波及。”

“那要不明日即刻让人清点钱库,找出假币。”

“暂时不用了,钱库铜币数以亿计,如何能数的过来。这笔钱看来只能就这么算了,必须抓到罪魁祸首才能解决问题。我现在连夜去桑劲川府上,爹你赶快让人将此事告知林相,让他明日在宫外等我。”

“那好,我即可让段烽去一趟相府。”

假币今天才查出,而且是下午,桑劲川怎么也该得到了消息。

沈云卿即刻赶去桑劲川府上,见到他时,李义清和户部四大郎中都在。

户部目前名义上有四个司,一个是资格最老的盐铁司,户部多数实权尚书或者侍郎都来自盐铁司,但现在已经有些弱化。第二个是钱宝司,负责铸币和经济统计。

第三个是仓场司,仓场司负责全国的收储、调度、倒库。

第四个是转运司,负责运输、漕运和后勤。

而税赋劳役的工作则由户部尚书和户部侍郎负责,所以实际上是五个司,但挂牌只有四个司,不同的司下还有局和署。

这是传统名义上的部门,隆元十三年后的最近十五年时间里,户部实际上还成立了大大小小七个“局”和“署”,负责新政出现后的新业务,人员也扩张很快,但这些局和署,依然由四司的郎中,或者员外郎兼任主管,下边的丞、主簿都从外部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