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746

第746章 假币风波(8)

铜钱如果长期储存不流通,就会慢慢生锈,但是长期流通会有包浆和污垢,就不容易生锈。

雷修初的假币之所以被发现,就是在仓库里放了三个多月生锈了,加之是新铸的价钱,再怎么做旧,其表面的包浆和污垢不够多,生锈是必然结果。

但是你不能指望着被动生锈鉴别假币,所以必须有其他手段鉴别。沈云卿就发现剐蹭摩擦假币露出光亮的新面后,金属光泽明显较亮,而真币色泽较暗。

这是因为朝廷铸造的真币含铅量高,而假币含铅量低,同时有白银和黄金成分,调和铜之后,色泽会增强的结果,而且反差很大。

“现在立即从总号选人,如果人手不够,从我府上各处店铺抽调掌柜,即刻派往各州道府金戋司秘密吩咐此事,然后再由金戋司派人前往各州、各县金戋局、金戋行传达内容,尽快盘库统计假钱数额。”

“可如此一来,一级一级传达,难免发生纰漏,一旦消息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啊。”

“现在朝廷态度是不声张,但是泄露消息没关系,不止金戋寺,户部很快也会逐级知会各地财阀清查假钱,瞒是瞒不住的。”

“可消息一旦泄露,引发民间恐慌奈何?”

“等到消息扩散,那也得是几个月后,届时假钱案应该已经破获,罪魁祸首也被抓获,而朝廷只要回收多数假钱,其余流通民间的假钱可以继续流通。”

“但这样会影响朝廷发行新币的额度。”

“是会影响朝廷发行货币,但这是目前最好的处置结果,别无其他选择。另外朝廷将尽快发行小面额冲币,以取代小面额旧币。

所以过年之后,各地收紧小面额铜钱的收储,增加大面额新币的发放,我会尽量协调工部和户部,生产更多大面额新币供应金戋寺。如若大面额新币不够,释放一些收储的金银。金银目前不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还是铜钱,不要不舍得金银。”

“属下明白。”

相较于贵金属,铜钱本位的主权货币是沈云卿工作重点,因为贵金属日后的主流趋势一定是储备化,不会继续大范围的广泛流通使用,而是被储备在金库中用于大额交割使用。

但是铜钱作为硬币的一种形式,除了大面额的之外,中小面额的硬币会长期大量流通,而中原王朝是铜币币制,所以就必须保障铜币本位的稳定和坚挺,日后发行纸币,也必须有铜币做支撑,否则纸币流通会成问题。

跑完金戋寺,大半个下午已经过去,沈云卿即刻赶去周晟府上,这个时候他应该已经得到消息,这件事上周晟、周启二人瓜葛最小,因为他二人的产业并不多,周晟封王早,在莱州的产业略多于周启,但总体影响并不大。

相反安国公、怀王、薛伯充、户部、吏部,甚至工部影响都很大,因为这些势力背后都有依附的群体。

见到周晟时,他正跟许茹柔在亭下写诗,兴致不是一般的好。见此状,沈云卿琢磨着林毅贤多半还没把消息告诉周晟。

“莱王好雅兴啊……”

“你怎有空过来?”

周晟有些意外,因为周启监国之后,沈云卿就没上过门,这次突然过来,无疑会打破平静引发联想。

“若萱呢?”

“她午后就进了宫去了惠儿那里,你没见到?”

“女人们的事我哪里能知道。”

自从打下阿瓦达提后,往胭脂宫走动的人更多,高若萱平时去的本就多,现在去的更勤快。

说话之际,许茹柔端着茶盏递到沈云卿跟前:

“兄长喝口茶吧。”

“多谢夫人。”

“兄长客气了。”

许茹柔很会做人,就昨天在风雪楼吃了顿饭,今天就把关系给拉近了,不是一个一般的女人。

茶刚喝一口,沈云卿立马又说:

“此茶不是我舅舅的绛品吧。”

“不错,这可是岳父大人专门捎带给孤的发酵新茶,今日刚刚送到,还没来得及给你送去。”

“是嘛,高府给你来信了?”

“就是问些家长里短,倒也没其他烦恼事。”

“哦……”

沈云卿担心高彭贵在江南可能卷入了蔡生廉扩张,没得到自己的支持,转而寻找周晟支持。不过高彭贵一生谨小慎微,得不到自己支持,也不会蛮干,他收到信后应该回一封,现在没回,许是还没送到。

“你突然过来可是有事?”周晟问。

“林相可有差人过来?”

“没有。”周晟否认,很快意识到宫中可能出事,遂即又问:“难道宫中出事了?”

“这倒没有,是财政出了问题。”

周晟闻讯有些诧异,他忙说:

“如今朝廷岁入丰厚,又有金戋寺顶着,财政还能出问题?”

“是假钱。”

“假钱!”周晟蹙眉,他不认为假钱能给朝廷带来重大的危害,只要查处打击镇压下去,就能平息:“既是发现假钱,朝廷何不打击,原何能酿成大祸。”

“因为假钱与真钱无二。”说着,沈云卿从怀中掏出若干枚假钱递给周晟:“你自己看看,这是真钱还是假钱。”

周晟接过假币,给了许茹柔几枚,二人翻来覆去看了许久,都没看出真假。

“这应该是真的。”

周晟很是肯定说道,许茹柔也说:

“妾身看来也是真钱,但兄长既然说有足以乱真的假钱,这也许就是假钱。”

“不错,这确实是假钱。”沈云卿肯定道。

“假钱竟如此以假乱真,究竟从何而来。”

周晟迅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假币的危害不在于数量,而在于仿真度。冥币那种假币做的再多,也是无法流通的。但是印钞厂自己做假币,数量再少也是政府计划之外的发行量。

而政府每年新增货币供应都是严格测算之后增加货币供应,现在假币占据了市场流通份额,就等于占据了政府合理增发货币的份额,长此以往被别人控制货币发行权,财政早晚要被掏空。

“这是何时发生的事?”

“昨日下午户部查税,才发现的假钱,我也是昨晚离开风雪楼回府才知道,今早已经禀报给陛下。朝廷目前的态度是不声张,尽速通知各地清查假钱,暂时缉压不得流通,看来林大人还没来得及知会你。”

“但如此乱真的假钱,真要流行起来,如何能收得回来,届时百姓的损失谁人承担。”

“这些问题我都有应对手段,我来找你是让你派人即刻去莱州,让莱州那里小心一些,莱州现在是大港口,又是造船的重地,交易的铜钱数额十分巨大,极易成为假钱攻击目标。”

“你怎知道假钱会冲莱州去?”

“因为我发现了假钱流向的一个特征,和以往假钱都从民间流散开始不同,这次的假钱都是冲着大额交易去,莱州是通商口岸,又是船舶交易的中心,每年仅船舶交易的总额就超过六百万贯,而且都是个人交易,一笔订单少则十几万,多则几十万,根本不知道订货者钱币的来源,极为容易沦为假钱的攻击目标。”

这古代假币和现代假币其实一样,都是分散后从民间开始慢慢流通,绝不可能提着假币去银行柜台直接存款,也不可能进行假币现金的大额交易。因为无论现代还是古代,假币的大额交易都容易出问题。

相反民间的分散交易,可以利用老百姓识别能力低的特点进行迅速扩散。

但这一次却是造假者直接拿着假币进行大额交易,利用的正是假币的绝对高仿,说是真币也不为过,这就让职业金融部门也丧失了识别能力,被成功入侵。

而且沈云卿琢磨着,这帮子人直接进行大额交易,一方面是有绝对自信不会出现纰漏,另一方面是他们时间紧,急着要用钱,所以需要短时间内大量交易假币获取资金,而且更倾向于贵金属和现货商品,对铜钱本身并不十分看中。

而莱州经过十五年发展,和最近七年的规划拓展,已经是渤海地区最大的港口,由于直接对接辽东半岛和东北经济开发移民工作,莱州的造船业和航运业十分发达,海上贸易和船舶交易额非常惊人,沈云卿担心假币会盯上莱州,进而影响到周晟的政治资本。

假币案虽然是经济和刑事犯罪,但皇权政治下容易上升到政治层面,这一点不能不防。

“那你准备如何应对?”这无疑是周晟最关心的问题。

“发行新的小面额冲币,打击假钱犯罪,追回赃款,尽一切可能压缩危害。”

话音未落,许茹柔插话说:

“假钱如此乱真,会否殃及到家父的生意?”

“令尊的生意以都是小散交易,每笔交易数额不大,而且易货交易占多数,即便有假钱,也不会太多,夫人可以放心,不过小心无大碍,防着点总是好的。”

许家的生意以分散收购交易的模式占多数,这次假币主要攻击的对象是大额集中交易,在假币数量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会选择最优渠道,最大流通量,最快速度进行交易。

许家的生意渠道太复杂,交易周期受到季节和地域跨度影响,而且每笔生意小则几贯十几贯,多则几百上千,很少有单笔生意上万的,这不符合这次假币攻击的特性,即便有假币入手,也是民间散播的一些,不影响许家生意的大局,不太可能出现雷修初这种性质恶劣的“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