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752

第752章 葡萄酒贸易

交代清楚,沈云卿最后叮嘱道:

“黄金的事我会尽快去办,名单上的十二个人你要尽快让他们做大,货物我随时提供。”

“你先等等。”

“什么事?”

“我最近发现你们酿造了一些奇怪的葡萄酒。”

“葡萄酒!”沈云卿闻讯吓一跳,他忙说:“你不是教徒吗?”

“但没有法律禁止不让喝酒。”

“但你们的经书上不是不让喝酒吗?”

“只是不让喝酒的人礼拜祷告,并没有不让喝酒。”

“还有这事儿!”

“而且你应该知道,西市里烂醉如泥的教徒并不少。”

“我觉得他们已经背叛了教会和真主,是个邪恶的酒鬼。”

沈云卿的概念里,***是绝对不让喝酒的,当然也有例外,如土耳其就喝酒。

但他不知道,早期***其实是喝酒的,首先埃及、中东地区早年就是葡萄酒产区,罗马时期地中海最大的贸易一是小麦,二就是葡萄酒,都是来自今天北非和叙利亚、黎巴嫩这一代的葡萄酒,所以阿拉伯人是喝葡萄酒的。

出现***教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允许喝酒的,后来由于醉酒后会胡言乱语,瞎说八道,尤其是发泄心中不满,污蔑先知,所以最开始也只是不准喝酒的人参加礼拜和祷告,一直到了奥斯曼帝国时期,才开始全面禁酒。

原因也很简单,奥斯曼帝国是个绝对多民族、多人种的大杂烩,他要统一思想,就只能靠宗教工具。

而只说不让喝酒的人礼拜祷告,但喝酒的人却越来越多,然后出现大量不礼拜、不祷告的教徒群体。

这样一来,实际上就是脱离了宗教,严重影响到宗教地位,实际上就是影响了奥斯曼帝国的执政根基,所以才开始禁酒。

此外眼下这个时期,中东地区并不是所有人都信教,很多部落都不信教,所以就有酒的市场。

因此无论什么宗教,其教义随着时代发展都被篡改过。只要看看佛教就知道,传承自印度的佛教,到后来变成了汉传佛教,最后在中国人的发扬下,在非洲发扬光大开出第二春。

汉传佛教教义和古佛教教义已经有很大不同,加上文化、翻译、时代上的落差,根本就不一样。

而且你看印度的那些和尚,吃酒和肉生孩子都能干,而且还有专职“圣女”伺候,这跟汉传佛教一样吗,跟当年的天竺佛教一样吗,根本不一样。

此外宗教永远是统治阶层工具,只要是人创造和利用的工具,其定义就一定会被改变。

听到西斯法赫要葡萄酒,沈云卿立刻明白他要做葡萄酒的生意。

“你是要把葡萄酒运到乌兹曼?”

“你们的葡萄酒喝起来很带劲,而且有种奇怪的香气。”

“但是从波兹津和基督徒弄葡萄酒不是更便宜吗,而且你们自己应该也能产葡萄酒?”

“你可能不知道,基督徒已经提高了葡萄酒的价格,波兹津的葡萄酒也涨价了。”

“再怎么涨,也比千里迢迢从我们这里从陆路上运回去更便宜。”

“基督徒和波兹津葡萄酒的价格翻了三四倍,我们虽然也产葡萄酒,但是根本不够。”

“什么原因导致葡萄酒会涨这么多!”

“听说是基督徒的土地连续多难歉收,葡萄已经长不出来了。而且药品贸易会让他们付出更多的黄金,所以他们要从其他商品上赚回来。”

“那波兹津呢?”

“波兹津的葡萄酒口感很差,喝起来喝你们的草药一样的难喝,而且价格也涨了三倍。”

“知道原因吗?”

“听说也是旱灾让庄稼减产,葡萄也减产,更多的葡萄庄园开始种麦子,维持粮食的稳定。你们的葡萄酒我喝过很多,价格很便宜,而且货很多,口感很特别。”

“有样品吗?”

“你等着,我让人给你去拿。”

沈云卿可能没想到,由于气候的急剧变化,小冰期的到来,让欧洲和波斯高原的农业生产迅速锐减。

欧洲的维度高,农业产值受到季候和气温影响,本就不高,加之没有中国体系化的农业,小冰期一来,农业迅速凋敝,最大的贸易商品葡萄酒也也受到拖累。

而伊朗高原虽然处于中温带和中纬度地区,但是平均海拔高,海拔一高平均气温就相对低,虽然光照充足,春夏都适合种植小麦,但是小冰期一来,中高海拔平原气温下降很快,也影响到农业生产。

反应到现实中,就是农业产出锐减,出口货物价格暴涨。

而且沈云卿让西斯法赫向中东输入药品后,药品也间接卖到了欧洲,奇高的药品价格推升了贸易扭曲。为了抵消药品价格的畸形,欧洲人只好提高出口商品价格,抵消药品价格的扭曲。

坐等片刻,西斯法赫的卫兵拿来了一些葡萄酒,有酒坛装的,也有陶瓷瓶装的,但就是没有玻璃瓶装的葡萄酒,原因很简单,女帝不让,因为公孙芸惠还要靠玻璃继续发大财。

“这些酒都很不错,你能替我弄来吗?”

“即便用木桶,走陆路也会损失很多的,价格会贵几十倍!”

“我会让人从海上运回去,大量运回去。”

“你的人不是不能通过罗娑吗?”

“只要有利润,就一定有人会替我办事,我可以收买雇佣一些商人和船队。”

“原来如此。”

沈云卿逐一拿过酒坛和瓷瓶,上面都贴着品牌和产区。

隆元二十四年开始,沈云卿着手推动品牌注册和明码标识制度,基本规范了多数主要行业的商标、品牌、生产地址和固定联络渠道等标识内容。

其实广告和商标并不是欧洲人的发明,中国一早就有,还有专门的法律管这块,但是不够具体,沈云卿牵头具体细化了这块法律空白。

西斯法赫要的葡萄酒从产区和品牌上看,主要来自两个地方,一个是关中西部和陇右地区,二是徽中地区。其中陇右产区的葡萄酒是宫中指定御酒。

近现代中国的葡萄酒产区主要在新疆塔里木河两岸,甘、陕地区,黄河出海口和渤海湾沿岸,徽中黄河故道地区,再有就是云南地区,以上地区都有海拔、光照、气温、土壤四要素中的三种,只要葡萄品种不太差,就能酿出不错的葡萄酒。

朝廷目前指定的御酒主要来自甘、陕地区,再就是西域地区,徽中地区的葡萄酒也不错。

渤海湾、黄河出海口产区目前发展不起来,因为人口少,尤其是辽西走廊地区,人口太少,发展不起来,仍然以种粮为主。

中原王朝其实在关中和陇右地区一直有葡萄酒产业,绝不是从西域进口。

只不过唐宋后期,北方游牧民族崛起,生态恶化,汉民消失,而游牧民族种地都够呛,葡萄酒就更发展不起来,所以到了明清时期,甘、陕地区的葡萄酒基本上就消失了。

而渤海和徽中地区的葡萄酒产业是近现代发展起来的产业,因为当地气候、海拔、土壤都合适,所以就给人中国自古不酿葡萄酒的错觉。

其实非但酿葡萄酒,中国酿制啤酒的历史比欧洲还长,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酿啤酒,只不过后来不合中国人口味,就慢慢淘汰了,直到近现代西方啤酒冲击市场,清末又开始酿啤酒。

葡萄酒则因为生态恶化逐渐消失,直到近现代才恢复起来。加之葡萄酒很难达到白酒的度数和特殊的醇厚香气,中国人更倾向于白酒系列。

因此中国历史上其实也是葡萄酒产出大国,因为各种原因没发展出自己的传统。

而且你中国人的白酒要是做大了,他西方的葡萄酒喝西北风去。

所以你看国内外宣传葡萄酒,不是能控制血糖,就是能控制血压,还能开胃调情。

但只要说到白酒,人家就说这是纯酒精,什么效果也没有。喝多了会酒精成瘾,引起高血压、肝脏疾病、肾高压、血管硬化,总之喝红酒就是上等人,喝白酒就是下等人,简直就是放屁。

西斯法赫指明要的葡萄酒主要来自关中西部和陇右地区,因为这两块地区是当前气候下,国内葡萄产出最优的地区,也是金戋寺扶持地方产业的地区。

当下由于商品种类相对较少,各地要想发展商业,商品内容都太千篇一律。你种棉花,我也能种,你织布,我也能干,实在没有太多的自然禀赋差距。

有鉴于此,搞一些葡萄酒,推广一些养蜂,调整一下棉花种植产区,划分一下染料植物种植片区,让每个地区都有一些自己的特色贸易禀赋。决不能把所有的产业都窝在一个地方,这样不好。

关中西部和陇右地区的葡萄酒早在隆元十五年开始,沈云卿就派人去专门开发,并且在那里有葡萄繁育和筛选基地,专门筛选和培养好的品种,同时结合白酒酿制和现代理念,改进酿酒工艺,大量使用橡木桶酿酒,橡木桶的需求增加,又带动了木工厂的生意。

而徽中地区,目前属于淮西中部,黄河古道地区,发展葡萄酒较晚,还是朝廷开始治淮时候,开始种植和发展葡萄酒产业,同时隆元十三年开始的初步治理和迁民工作栽下的大片果林进入回报期。

所以徽中地区不光产出葡萄酒,也产蒸馏果酒,这就是威士忌,现在叫“百果酿”。

而且徽商很聪明,他们发现用老的葡萄酒橡木桶存放酿制威士忌,可以产生混合果香和葡萄香的特殊威士忌,并且有微微的甜味,酒精度数适中,不高也不算低。

西斯法赫说的特殊香气葡萄酒,就是百果酿,一种用过八年以上的橡木葡萄酒桶存放威士忌的特殊香气威士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