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789

第789章 海军成果(3)

旗舰返港已经是黄昏,女帝上岸后有些晕,虽然是排水量两千六七百吨的大船,但个现代也只是小型的驱护舰,没那么四平八稳,加之女帝很少出海,遇到个风浪难免有些不适。

当晚休息一夜,翌日登上战船检阅军容军貌和战备兵器。

眼下岐军还没换装,被服正在加紧生产,水兵依然还是传统短衫,海陆师还是番军的装备和被服,已经严重不适应新形势下的作战要求。

女帝这次东巡的一个重要活动,就是给水兵和海陆师军卒发放新式军服被服,说起来是皇帝给的福利。

新式的水兵服并没有采用经典的海魂衫,而是黄泥服。

之所以是黄泥服,原因是兵部认为海军发展自水军,而水军来自黄河长江,两河都是黄泥色,海军也得是泥腿子。但是使用了T恤款,这也是岐军为数不多的T恤款。

水兵夏装为黄泥色T恤和长裤,冬装为靛蓝色右衽短衫,棉长裤和圆领外套羊毛呢子大衣,或是棉袄,船长、武官还有黑色皮衣。

海陆师夏装为短衫长裤、中裤,冬装为长摆右衽棉袄,或是毛皮大衣,作训布鞋,作战布靴,冬季为毛靴。

此外水兵和海陆师还设计了无顶长檐遮阳帽,往头上一套,露出头发和发髻,脸遮在长檐下,有利于防止面部和眼睛晒伤,尤其是海军水兵,风帆船操纵都暴露在太阳下,远没有现代舰船的船体结构,遮阳帽有利于防止面部的严重晒伤和对眼睛的伤害。

不过后来水兵的黄泥T恤海陆师也用,因为穿着很方便,不过经常被陆军骂成“骑船马”,意思是说,骑在船上的游牧大军。

因为中原都是右衽,从来没有出现过T恤这种一伸脖子就能穿的衣服,游牧民族和胡人虽然是左衽,但是他们有类似T恤这种一伸脖子就能穿的皮袄,所以海军的不伦不类经常沦为陆军的笑柄。

新的被服让海军面貌焕然一新,甚至都开始产生错觉,但穿在身上的永远没有拿到手里的实惠,尤其是海军是新建军种,“产权”一直不明确。

朝廷掏了那么多钱,户部觉得组建海军户部掏钱最多,工部觉得海军造船工部出技术出人力最多,兵部那就自用不说了,这他妈的全国四千多门炮,海军拐走了三千多,让我兵部怎么混,更何况水军从来就是陆军的附属,归兵部管,产权自然是兵部的。

所以到现在为止,海军名义上听兵部的,实际上马文修有很大决断权,所以船听马文修的,因为水兵都是马文修的人。

这不逢年过节的给发新衣,肯定是有目的的,而且还是女帝发新衣,目的更明确,连带给每个水手、军卒赏了两贯铜钱,武官至将官赏赐五至二十贯不等,这么一撒就是好几万没了。

但是这几十万花的值啊,女帝藉此向朝中暗示,海军是皇家的产权。于是从这天开始,海军前边开始加“皇家”二字

登州除了港口和州城,整体没什么可看的,再有就是州城即墨有一个修配厂,负责定期保养维护火炮和枪支,港口有个船厂,也能造三千石船,但是产能不大,更多用于保养和修为船只。

登州呆了得有七天,七天后上路前往莱州。

由于密州案,行程拖延了得有半个多月,按计划应该是四月中上旬到莱州,四月下旬初,坐船走黄河返回神都,然后能在五月初赶上科举,现在行程拖后半个多月,要是女帝再来了兴致,科举多半得要拖到六月。

有鉴于此,内阁开会后决定科举继续拖着,拖到女帝还都。

当然,科举这么一拖肯定是考生倒霉,不过现在进京赶考的住宿和三餐费用都由朝廷承担,落实到细节就是礼部出血。

陆芎就一直觉得自己的礼部发展就不正常,礼部本来就是清水衙门,怎么现在什么项目都要掏钱。

从来就没听说过学生赶考的餐宿费用也要朝廷出,这每次考试好几万人,甚至有突破十万的节奏,这么一大笔钱搁在三十年前,都够礼部一年的三公经费。

但不管礼部怎么打小报告,沈云卿就是不搭理,因为这笔钱金戋寺出了百分之八十,户部出百分之二十,礼部的想法无非就是把这笔钱从考生嘴里剩下了,直接拨给礼部得了。

但这笔钱花出去,并不是完全为了解决考生在赶考期间的吃住问题,而是为了让更多贫寒考生能有一个公平考试的机会。

大量寒门子弟其实不是输在考试上,而是输在进入神都到考试这段期间,由于缺乏盘缠川资,而影响考试甚至放弃考试。很多真正有能力的考生,其实都在这些寒门子弟中。

如果能用几万,十几万从几万十几万人中挑出十个八个有用的人,他们将来能创造几百,上千,上万的价值,这笔账怎么算都是划算的。

此外这些考生赶考住宿的地方,一些是新学校舍,一些是轩禾两院校舍,工厂厂房和城中的客栈,都是由专项经费负责埋单,整体的费用均摊到每个人考生头上其实已经很低,相反朝廷拿出一些钱来解考生的食宿,既能挑选人才,同时也能产科举经济。

归根到底是礼部已经僵化,不会算账。

抵达莱州已经是四月二十八,莱州的人口分布是自西向东的狭长轴向,往南的丘陵地带没什么人,因此莱州辖下的六个县,有五个县的县城范围都靠海,一个在内陆。

莱州目前是全国最大的造船基地,全境六个县,五个县造船,一个县的支柱也从事与木船配套件和木质产品的生产,造船之外的养殖和海上捕捞其实也很发达。

莱州的养殖都是从海通引进的种苗、管理和技术,以便于通过渤海从海上运往辽东半岛,输送禽畜副食品。

海上捕捞的发展也是最近几年才有起色,在此之前都是小渔船出海捕捞一些水深不深的海鱼,而且条件简陋如果出海较远,一天回不来,就只能在船上把鱼晒干,因此之前都只能在近海捕捞,然后当天上岸,当天开始晒。

朝廷船禁解除之后,莱州批量造船,制造工艺大幅改善后,带来成本降低,三千石以下的船被民间大量订购,朝廷也设计了一些不同功能和款式的一两千石,几百石海船,民间买去之后自己改改就能出远海捕捞,海鲜的产量大幅增加。

此外沈云卿试图也发展一些海水和淡水养殖,但海水和淡水养殖很大程度上需要生物学,因此目前为止效果不怎么样,仍在研究的初期阶段。

女帝进入莱州境内一路走一路看,每到一县都要视察。

莱州的人口比十五年前整整翻了一倍还多,既有人口自然增长,也有外来迁入,其中很多都是来自全国各地招募的木匠和船匠。

朝廷船政开禁后,除广东沿海之外,允许全国各地船厂到莱州学习造船技术,三千石和五千石船技术迅速在全国普及,不仅沿海造船,内河一些造船厂也造船。

而且各地迅速以朝廷宝船为蓝图,陆续发展出一些其他船型和结构,如果结构合理,设计更好,朝廷也会出一些资金购买技术,用于改良建造技术。

之所以不让广东沿海建造三千、五千石船,主要是乌兹曼和外商在广州通商,导致附近外国船只极多,广州属地上的外国人,常驻和流动的人口已经逼近五万,都是海禁解除之后,迅速涌入国内的外国人。

这些外国人中不乏一些间谍和特务,三千、五千石造船技术关乎海权利益,扩散后不利于朝廷维护海上利益,因此三千石、五千石新船的建造只到福建沿海,不出福建下广东。

此外所有中高级船匠都实行注册与定期核查制度,不准进入岭南道境内,更不准离开帝国海域,防止技术工匠流失和被收买。

岭南道要买船,就只能去东岭道,或者江南、江淮甚至海南,总之在岭南道本地买不到两千五百石以上的船。

进入莱州第四天,段烽突然从神都赶到莱州,沈云卿只以为是免死金牌的消息传到了沈家,沈严良六神无主派段烽过来问计。

“郡王,是呼延财东拖老爷捎封急信给您,让您务必尽快回复。”

“是呼延秦的信。”

“是。”

沈云卿一时半刻还没想到呼延秦何事找他,拆开信后细看才知道,是西斯法赫催他五万两黄金。

“我知道了。老爷有话要你带给本王吗。”

“老爷说,贵妃娘娘要张罗着给大小姐做媒,让您拿个主意。”

“真是不消停。”

碰上这么个丈母娘,沈云卿一个头两个大。孩子这才多大,就张罗着给找婆家。

“最近府上有什么大事发生没有?”

“没有,挺正常的。”

“那朝中可有议论免死金牌的事?”

“有有,消息都炸开了,满朝文武家竟然没人知道有免死金牌这事。我听高大人说,是郑王在《君侧录》里才查到有这回事。朝廷的《正元宝录》只字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