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832

第832章 这个条件很公平

天山、呼延两地虽然名义上纳入版图两三百年,但实际上朝廷只控制几个关键的州,州的辖地面积虽然很广。

但当地的少数民族、番民和山头很多,因此谈不上基层治理,所以朝廷在天山、呼延两地的豪族岐民至关重要。

而西域都护几乎囊括了整个中亚百分之七十的面积,不计西域都护的驻兵,岐民只有几万人,但是当地的游牧、少数民族、番民和小城邦山头的人口多达好几百万,而且都没有实现户籍管制。

因此岐帝国在西域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军事存在,政治存在又依靠经济纽带维系。

所以中原王朝自古以来只讲“疆域”,不讲“领土”概念,因为疆域概念是个弹性概念,而领土是核心硬边界概念。

朝廷对西域都护的控制,重点就是天山和呼延这条中线上的几个关键州郡的节点,如果节点出现问题,通往西域的路上通道就会被阻断,朝廷将丧失通往西域的路上节点。

此外南线节点目前还在经略和开发当中,但是需要时间,而北线不安全,如果未来能够解决忽喇问题,北线其实比中线和南线都更稳妥。

之后两日,长孙诺姌主仆五人三女二男暂时安置在捕风舍好吃好喝招待着,女帝安排周芳婵与长孙诺姌沟通。

而与此同时,两天后的殿试照常举行。

殿试当天停朝一日,沈云卿要去太学恭候,但刚出泸溪宫门,关歆岳追上了他:

“郡王,乌兹曼副使侯赛因要求会见郡王。”

“可知何事?”

“侯赛因说,是塞耶特令他与郡王磋商。”

“那是他们服软了?”

“属下看不出来,不过禁军武力示威应该多少令其有所收敛。”

“哼,敬酒不吃吃罚酒,即刻安排侯赛因去文华苑会面。”

“是。”

这世界上总有那么一小撮自以为是的家伙,觉得自己能怎么怎么地了,如何如何厉害,其实都是屁。

现实永远是残酷的,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做依仗,你的话就是放屁。

沈云卿继续先去太学院与林毅贤打了招呼,随后赶往文华苑。

文华苑之前是安置列国使节的馆舍,但这些年经贸日渐频密,外国使团增多,馆舍明显不够用。

而宫里现在本就缺地方,扩建显然不现实,所以办起万国公馆后,文华苑现在是外国驻岐联络处。

赶到文华苑时,侯赛因还没到,毕竟从城西到皇城得有一段路程,加上路上往返,实际要走两倍的距离。一直坐等了三刻钟,侯赛因才赶到文华苑。

“乌兹曼国使节见过天朝王爷。”

“侯赛因大使免礼,请坐吧。”

该有的客套还是得有的,即便两国撕破脸皮,但是逢场作戏,笑面老虎这种姿态就是家常便饭。

明知道前边兄弟们厮杀正酣,但是谈判桌上照样得红酒牛排照吃不误。

“侯赛因大使,此来是为向本王请辞回国了吧。”

沈云卿毫不客气,侯赛因顿显尴尬,他说:

“天朝王爷误会,在下使命未达,岂敢回国复命。”

“可塞耶特大使口口声声说,要我朝答应全部条件,言外之意就是说,不答应他的条件,这就没得谈。既然没得谈,阁下不是来打道回府的,那是来贵干。”

“是这样,这几日见识过天朝神威后,塞耶特大使深感惶恐,所以让我前来向天朝表达歉意。”

“那他为何自己不来。”

“呃……”侯赛因支支吾吾片刻才说:“塞耶特近日偶感不适,患有小疾,所以只好由我出面向天朝致歉。”

“哦……是病了。”

沈云卿琢磨着不是给气的拉不下脸,低三下四来谈,就是气急败坏盛怒之下自己把自己给放倒了,所以只好让侯赛因做和事老来找下台阶。

“那塞耶特大使准备怎么谈?我朝的条件很清楚,不开放沿海,不接受传教,其他都好谈。”

“如天朝不能开放沿海,也望天朝增加货物,以满足我国商人的需求,这样对两国都有好处。

至于传教,现在世间诸国皆有神,天朝若不信一方神,恐怕会被斥为野蛮异类,如此我国商人恐怕不敢前来通商,会造成巨大损失,我国也很难办,因此传教是决不能妥协的。”

“既然贵国要在我国传教,那我国能否在贵国传教。”

“呃……这……”侯赛因语塞,他显然没想到沈云卿提出这一尖锐条件,或者说,乌兹曼认为岐帝国没有宗教信仰,所以岐帝国没有对等的筹码,提出去中东传教。

见其不语,沈云卿继续又说:

“我朝信奉王道孝道礼教,既然贵国要在我朝传教,作为对等条件,我朝也应该在贵国获得传教权力,否则我朝百姓会认为贵国是不忠不孝不义不仁之国。

侯赛因大使,这个条件非常公平,只要贵国同意我朝传教,我朝即可同意贵国传教,怎么样。”

“可据我所知,天朝并无神教。”

“错,我朝有神教,我朝的神明就是当今陛下,我朝的先知就是仁孝礼义忠信,简而言之就是‘王道’,贵国所斥之为的异端,在我朝看来都是众生皆平等,人人享有信教的权力,但绝不应该强迫他们改信其他教义。

这就好比让大使您,膝下有自己的儿子,但是突然间其他人要做您的儿子,您愿不愿意。或者说,等到您要分家产的时候,分不分给这些后来的干儿子。

神教也一样,一会儿拜这个神,一会儿拜那个神,今天在屠刀的威逼下改信这个教,明天在屠刀的威逼下改信其他神教,这种叛来叛去的信仰有意义吗,你们的真主不会感到被欺骗吗。”

“……”

侯赛因沉默,沈云卿继续说:

“这个条件很公平,如果贵国连公平的条件也无法接受,那本王有理由怀疑贵国向我国传播教义,是为了颠覆与控制我朝。”

“不,绝无此事,我国绝无这种打算。”

“那为何不答应本王条件。”

“事关重大,本使无权决定。”

“既然无权决定,那就请侯赛因大使请示塞耶特,让他考虑清楚了再来谈。”

“恐怕塞耶特也无权决断在我国传教的事,只有圣知教长有这个权利。”

“那就没有办法了,你们只想着往我朝传教,却不打算考虑接受我朝传教,可见你等毫无诚意。”沈云卿口气顿时严厉起来,遂即又说:“既然这等重大事项都不曾考虑清楚,还来我朝出使作甚,侯赛因大使不妨先回国问清楚后再来也不迟。”

“这……能否请王爷暂时搁置此事先谈其他。”

“其他有什么好谈的,我朝在贵国眼里既为蛮邦异类,没有被你们平等对待之前,那就没得谈了。既然没得谈,还要继续谈做什么。”

“两国可以先谈其他交易,无法谈妥的内容可以日后等天朝遣使我国再谈。”

“嗯,这个注意不错,本王可以接受。”

沈云卿现在的战术还是拖,拖上两年等枪出来,到时候真谈不拢再干他也不迟。

如果现在就打发乌兹曼使团回去,首先肯定是侮辱人家,其次是时间上不划算。

塞耶特、侯赛因是坐船而来,吃了这么大的瘪,肯定要以最快速度回国通风报信,路上撑死了八个月肯定到中东,等到乌兹曼来报复,反映到现实中,差不多还要六个月,就是一年两个月后。

而现在一年也就只能生产各型枪支七八万条,整编番军根本来不及,所以最少需要两年时间,才能让十万番军基本具备火器作战能力。

而且这么大的国土面积,十万人至多一分为二,五万人为一军,一军部署在罗哈诺,一军部署在腊婆和交趾,广州只能靠禁军协防,阿瓦达提方向只能提供一些火器和军火,大军根本开不过去。

所以两年也就是勉强能维持陆地上的战略平衡,关键还是这两年间扩充海军,从海上打垮乌兹曼的贸易,因此现在还是拖。

既然侯赛因提出搁置争议,先谈对大家都有利的,那是最好不过。

接下来的交涉进行的还算顺利,而且沈云卿发现阿拉伯人虽然是精明的商人,但是他们对经济理解似乎存在认知上的障碍。

阿拉伯人似乎和欧洲人、中国人都不一样,沈云卿一直认为中国人有“囤积症”这个毛病,其实阿拉伯人也有,他们囤黄金、囤珠宝,否则也不能招来基督教的眼红。

阿拉伯人对货币的认知无法和经济挂上钩,理论上货币是没有价值的,有价值的是货物的使用价值。

也就是说,花钱买到的是货物的使用价值,而不是钱本身。

而阿拉伯人不怎么认为,他们觉得有钱能买到一切,对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但是中国人更明白有钱有时候什么也买不到。

所以中国古人虽然囤钱,但同样囤粮食,囤肉,囤食盐,囤布匹,囤一切耐贮藏的生活必需品。

但阿拉伯人似乎没有这个概念,因为他们和中国文明不一样,他们是贸易立国,天生就是商人。

西出地中海是欧洲,南下阿拉伯海是非洲,东出波斯湾是一浪、印度,什么都能靠贸易解决,这就意味着有钱就能买到东西,这是自然地理禀赋带来的思维认知的根本不同。

而且中东这块地方真心好土地不多,所以非常重视贸易。

但是在农耕时期人口少的时候问题还不大,因为船的吨位小,人口少,输入的农产品还能弥补农业产能不足。

但这要是有两亿人口,用的却还是十二世纪的海上运力,那就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