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903

第903章 收尾

清理和祭扫工作进行了两天,沈云卿考察了当地的“野生水稻”。

其实并不是什么野生水稻,而是三百多年前周儒瑾从国内带来的稻谷,撒在这里,之后人口灭绝后,人工栽培的稻种自己自然繁育形成了种群。

沈云卿仔细观察后确定,这些稻子具备南方稻米的一些特征,具体可能是两湖地区的稻米品种,因为特征与两湖地区的稻米很像,但又有一些不同。

由于东南亚地处热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这些稻米的植株异常健壮,稻米的稻粒也更多,颗粒更饱满,经过几百年的野生繁育,这些稻子已经进化和异化,品种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

沈云卿让人大量收割了一些,准备晒干后弄回去进行繁育,甚至日后进行杂交。同时留下一些种群继续在当地繁殖,以便于日后继续采集和观察,也防止这次带回国内的稻种“全军覆没”,好有个备份。

多年后繁育成功,由于亩产惊人,为纪念发现周儒瑾,以及他对粮食安全的贡献,这一品种的水稻被命名为儒瑾稻。

对墓地和现场进行了清理后,沈云卿让人在当地竖立了二十块主权碑,十四块明碑,六块埋在地下的暗碑,既然文宣太子在这个地方,这里就是岐人首先发现,首先开发经营的土地。

虽然政治上敌对,但不妨碍国家利的延伸。

离开瀑布与船队汇合,沈云卿仍然在附近海滩停留了两日,对这些黄金珠宝进行消毒,或是用浓海水煮,或是用酒精浸泡,尽可能减少有毒致病菌,随后继续前往苏莱国访问,顺道把宗诺差等人的妻女孩子一并带走。

宗诺差是个老奸巨猾的海盗,他不把老婆孩子安置在巨亳国,而是安置在苏莱国的一个部落里,并在当里留了很多族人和亲属,防止其他海盗和苏斯曼的绑架和杀害,可谓是用心良苦。

而且苏莱国距离巴拉望已经不远,也方便他日后去巴拉望称王称霸。

抵达苏莱国停留三日,通告了剿灭蛟狐势力,并进行贸易和官方社交活动,随后继续向东北航行,访问沿海飞地、岐帝国标记并设立的界碑的岛屿,给沿途飞地夷兵补充一些军火和黑火药,然后继续前往邦孜国进行贸易。

邦孜国位于加里曼丹岛东北部,离着巴拉望已经不远,但岐帝国的民间商船很少到这里,因为岐帝国民间商船大都沿着中南半岛航行,需要逆时针都一大圈子才到这里,而不是直接穿越南海,也不从菲律宾过来,所以邦孜国很少有岐帝国的民船过来,只有户部的贸易船队会来这里。

而且整个加里曼丹岛,沿海散布着好几个海盗势力,走的越远风险越大。

因此岐军这次打击海盗的活动,能促进海上贸易的繁荣,让航路变得更加安全,但未必所有人都开心乐意。

绕过邦孜国,在加里曼丹岛的东部,还有大量接近国家形态的部落、城邦,在加里曼丹岛的东南部,魏国在那里有飞地和前哨,加里曼丹岛的南部有一个较大的原始邦国,但是和岐帝国几乎没什么往来,岐帝国也没有船只去往那里。

只有张翀探索时,会经过那里,探索地形,进行种碑,此行不会前往加里曼丹岛东部和南部,到了邦孜国,基本就是此行行程的终点,随后开始返程。

返程路上撞上一伙海盗,加以了歼灭和抓俘,随后碰上前往邦孜国贸易的主力舰队,略作情况了解后,沈云卿继续前往巨亳国海湾,与张翀汇合。

抵达港湾后,舰队转入休整,等待主力舰队从邦孜贸易后返回此地集结,宗诺差见到了自己的老婆孩子,沈云卿着手重新调整行程安排,准备继续清缴海盗。

沿途访问巨亳、苏莱、邦孜三国,从当地海商那里得到更多的消息,回来路上又撞上一伙人,审讯得到的内容交叉汇总,结合宗诺差、杜须丹颂的口供和信息,基本已经能够明确盘踞在东南亚其他海盗集团的据点和出没海域。

蛟狐被灭的消息一时半会儿还不会传的太快,在这个没有电话、无线电、卫星、手机的年代,什么消息都靠人传,传到后来及可能变成谣言和捕风捉影的传说,所以消息传开需要一些时间,等到各路海盗反应过来,也来不及了。

海湾都留了九天,期间继续对海盗头目进行了审问,之后主力舰队从邦孜返航抵达海湾,此时海湾入口处的小岛已经建起了小型要塞和临时港口码头,以便于人员的登陆和装卸货物。

“留下两艘五千石战舰,三艘三千石战船,和两千人的海陆师军卒,由李骞将军率领,继续留守外岛和溶洞看押海盗,其他船只、人员,明日随我先去尼旺国,然后再去律彭密磋的落脚地安置妇孺。

之后舰队一分为二,余松、柳市聪率领分遣舰队继续押着这些破船把此处其他海盗和妇孺运走,本王亲率主力舰队前去剿灭其他海盗,诸位可都明白。”

“谨遵郡王吩咐。”众人异口同声。

“那就这样吧,各自做好准备,明日分头行动。”

“是。”

按计划,李骞将率两千人和五艘船,以及三个月的粮食补给,军火若干,留守港湾看押被俘海盗和妇孺。

余松、柳市聪二人率领分遣舰队,用买来、租来和缴获的海盗船只,运走俘虏和妇孺。

由于这些土民、海盗可能携带有致病菌,尤其是皮肤病,即便给他们用硫磺皂洗澡,仍可能发生交叉传播和感染。

因此普通的妇孺和海盗只能用租来、买来、缴获的海盗船把他们分批装走,运往律彭密磋的岛上进行安置,岐军将在那里建立一个前哨站,从此划入岐帝国的版图之内。

律彭密磋、柯蓝敦儒收编自后,暂时不再远海航行,率领船只和下属,从这些被俘海盗中招募一些人,就地进行守备和短距离贸易,岐军将给他们留下一些贵金属和铜钱,并给他们一些这次缴获的乌兹曼火枪和大炮自卫。

同时将在岛上进行驻军,监视和提供保障,传授他们一些农业技能,让他们先在岛上解决口粮和补给问题,并对西面隔海相望的苏门答腊岛南部进行探索,能圈的要圈起来,不能圈的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散会后,沈云卿召集陆云彭、关歆岳了解澜珀国的情况,根据沿岸国和海盗的交代,澜珀国表面上是个弹丸之地,但是海盗和乌兹曼黑商在当地有密集的情报交易和货物交换,澜珀国国小,当然只能睁一只眼。

但是这个祸害不能继续留着,得想办法除掉。所以得想办法弄清澜珀国的商业脉络,从商业上先下手,政治和军事上可以先缓缓。

“二位可有良策除了这一害?”

“短时内恐怕无从下手。”

陆云彭道,沈云卿遂即又问他:

“那有缓毒之法除之?”

“目前最好的办法还是以夷制夷,澜珀国小,我朝直接出面,那就等于是灭了澜珀国,此法不合眼下我朝对外方针,容易引起周邦恐慌。

其次是这些商人来来往往,并不时长呆在澜珀,因此行踪飘忽不定。

其三是幕后主使仍是乌兹曼黑商,我朝直接抓捕和杀害乌兹曼黑商,乌兹曼国怕是不会善罢甘休。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夷制夷,用南洲百夷除了这些黑商。

但是治标不治本,杀他一个两个黑商,乌兹曼还会继续派其他黑商交易。”

“只要拖住四五年,四五年后我朝海军南下巡航,压住了海盗,这些黑商也能得到遏制,让他们无利可图。”

此番打击海盗,至少可以消停两年,但是岐军舰船的配置还要再等三到四年,才能从北方分出舰队南下设立南海舰队,所以有两年左右的空窗期,等到眼下风头过了之后,乌兹曼黑商还会继续扶持其他人成为海盗。

所以得想办法拖住两三年的空窗期,待等组建南海舰队,岐军开始常态化巡航和打击南海海盗,届时海盗数量被控制,不敢继续猖獗作案,这些黑商的利益就会急速萎缩,没有了利益,同时又面临岐帝国的严厉打击,海盗活动和乌兹曼的资助行为自然而然会萎缩。

陆云彭建议以夷制夷,建立一个密探组织,发展一些夷兵间谍和刺客,混迹在周边国家,对乌兹曼黑商进行锄奸和灭口,这个办法需要一个潜伏准备和培养周期,所以慢了一些,而且治标不治本。

你杀一两个商人,乌兹曼还会派其他商人过来,而且更加隐秘。

“那就先这样办吧,把会议内容记录在既要上,回去后尽快组织起来。”

“是。”

结束短会,沈云卿离开船长室,来到甲板透气,东南亚太热,船舱里闷热难耐。

虽然船长室都在舰艉,开有两扇大窗,但停船情况下如果没风,开窗也没用,一定要顺风航行的时候,海风灌进来,才舒服,所以船长室是最好的一个船舱。

但是无风和停船的情况下,和其他甲板区别不大,最多就是空气流通一些,但还是热的不行,平时都只能穿海军的黄泥色的T恤,正儿八经穿丝绸长衫,能给热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