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925

第925章 中东行(2)

麦迪尔略做停留,船队继续前往下一站曼林港,位于今天卡塔尔半岛。曼林的贸易商品主要是椰子油、沙漠香料、药材、罂粟,罂粟的价格特便宜,但他们贩卖到岐帝国,简直是一本万利。

由于中原王朝长期没有远洋运输和路上商队能力,因此出口商品的最终终端售价是出口价的十几倍,甚至几十上百倍。

而进口商品也是这个情况,由于岐帝国没有运输能力,都靠外商运,导致岐帝国进口商品价格是原产地的十几倍,几十上百倍。

而中东商人长期占据海上和陆地贸易要冲,导致中东长期扮演大盖帽吃两头,吃完欧洲吃中国的局面。

他们把中国一百块钱的丝绸,从中国贩卖到欧洲,就能卖一万块,从欧洲买一百块钱的玻璃,卖到中国就能卖一万,中间虽然有大量国家不断征税,但是最后的利润依然是出口成本的十几倍。

其中症结就是中国长期没有固定的远洋能力,而欧洲有地理上的屏障,在没有大航海之前,也无法绕过中东抵达中国。

这就让善于经商和航海的中东商人,垄断了海上和陆路贸易,尤其是海上贸易运输量大,需要穿越的国家少,成本就低得多。

之前虽然非常清楚中东产的多数香料和药材价格很低,但是不到当地,你根本无法感受到这种低廉价格畸形带来的冲击。

由于中东地区垄断了陆路和海上贸易,中国虽然长期是贸易顺差国,大量白银和黄金流入,但是每流入中国一块钱,要流入中东五六块钱。

这就不难理解早期奥斯曼帝国为什么能迅速崛起并强大,而在后期迅速糜烂堕落,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中东这个地区有绝对的贸易优势,他能轻而易举的得到财富,而中国人出口丝绸,赚的都是血汗钱。

所以甭看古代中国丝绸出口辉煌,其实主要的利润都被中东商人给拿走了。

奥斯曼帝国中后期的衰落,本质上是其太过贪婪,坐断了东西方的贸易,迫使欧洲寻找绕过中东的海上航线,从而意外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当海上航路被打通,奥斯曼帝国座断的贸易垄断,也就开始瓦解。所以到了中后期,西方航海越发达,殖民越广泛,奥斯曼帝国越虚弱,越外强中干,因为奥斯曼帝国的海上贸易利润被西方给吃掉了。

而眼下的乌兹曼,也无法逃避这一经济宿命,为了迅速恢复国力,就只能靠贸易得到更多的财富,如果没有岐帝国这个变数,乌兹曼帝国应该会走奥斯曼帝国的路,先走上扩张强盛,然后被被丰厚的经济收入给糜烂。

沈云卿甚至相信,乌兹曼国内的黄金保有量,肯定比岐帝国的黄金保有量多得多。

甭看岐帝国现在版图很大,但是真正的经济中心和人口稠密区,只有关中、京畿、河南、河北、江淮、江南、四川这个几个地方,南方和中部地区有的人口经济重镇不多。

而乌兹曼周边全部沿海,能够进行海上贸易的贸易节点比岐帝国近,数量更多。乌兹曼的人口重镇多数都在海边,非常容易因为海上贸易而繁荣起来。

因此乌兹曼的黄金保有量,可能比岐帝国多得多,加之他们是贵金属本为,黄金开采难度低,贸易极端发达,他们的贵金属无疑比岐帝国多。

但是话说回来,贵金属的数量,不等于币值和经济总量。

乌兹曼现在的经济问题是生产力低下,而贵金属回流越来越多,导致贵金属在乌兹曼国内,尤其是贵族阶层出现严重贬值。

所以乌兹曼空有这么多的贵金属,贵金属创造的经济产值和购买力,远不如岐帝国。

一个国家的国力,本质上不是货币数量,而是综合国力,是你的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生产力,物质储备,关键是生产力和技术。

在人口、土地、自然禀赋都相对中性的情况下,技术生产力可以改变国力的差距。

乌兹曼是个典型的军事、商业、贸易、政治巨人,却是经济和生产力的侏儒,其军事实力与国内生产力严重不匹配,这种不匹配既有中东自然环境决定,也由技术、文化、理念滞后决定。

离开曼林,舰队驶向波斯湾最后一站莫斯冬,大致在今天巴士拉以南,科威特境内。

莫斯冬地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最南端,其实就是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出海口,两河之间,是整个波斯湾最富庶的港口。

上游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岸广袤平原,提供了丰富的物产,得以通过两河经由莫斯冬港口,输往波斯湾,乃至其他地区。

当地有波斯湾和中东东部地区最大的铁器、铜器、铁锭、铜锭、羊毛面料、棉布面料、面粉、小麦、牲口,以及棉花出口港口,附带其他香料、辛香料、药材、木材、椰子油、椰枣、宝石等等,出口贸易极为繁忙,也是中东地区为数几个人口超过二十万的大型城镇。

尽管当地物产富饶,但舰队在此停靠采购的总额却不多,主要是出货销售,采购以玛瑙、宝石和粮食、淡水补给,尤其是面粉。

莫斯冬这站本可以不来,没什么太多高价值的商品,但沈云卿需要让人绘制当地的沿海地形,因此来的时候是沿着波斯湾西侧中东半岛,离开波斯湾是沿着波斯湾东侧沿海,把当地地形轮廓草图基本给勾勒出来,得让国内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

返程一站不停,穿过霍尔木兹海峡,经过阿曼湾,再次进入阿拉伯海,沿着阿曼、也门海岸航行。

沿途都是沙漠和无人区,零星有些沿海村落也不大,漫长的海岸线几乎很难看到绿色,整个中东半岛的南部多数地区都是荒漠,沿海都很难看见绿意。

沿途在多法、阿丹两港停靠交易,多法港位于今天阿曼的塞拉莱,阿丹在亚丁,是眼下中东半岛阿拉伯海沿海西侧上较大的两个港口。

相较于岐帝国沿海都是耕地、绿林,中东地区的自然环境如此恶劣,却能先后产生阿拉伯、奥斯曼两个帝国,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但这种奇迹的背后却是很多饮鸩止渴的政策和内部的血腥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