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960

第960章 万能的天堂,万能的主

“此外三个多月前,忽喇护国师赫努曾经借道王城坎达卢,前往我朝出使。”

“这么说,忽喇已经完全平灭了罗哈诺。”

“正是。”

“可知道他此行所为何事?”

“据说是向我朝求购火器。”

“求购火器!”

“是的。”

“嘶……这倒是意外。”

忽喇平灭罗哈诺后派人出使岐帝国并不意外,但是赫努亲自出使,还招摇过市的和赵辰颂说要购买火器,显然并不担心岐帝国不会卖给他们。

此外赫努购买火器不是重点,重点应该是仿造。

因为岐军夺取罗哈诺后掌握了一个重要情报,虽然罗哈诺的王城在坎达卢,但是有一半以上能工巧匠和技术力量不在坎达卢,而在被忽喇攻占的库瓦达。

原因是库瓦达是罗哈诺国内最大的铁矿、铜矿、银矿、宝石产区,所以这里集中了大量的冶金、铁作、木工、宝石匠人、技工群体,技术的含金量要比王城坎达卢更高,所以一直由亲王负责当地的政务。

乌兹曼夺取库瓦达后,一定也得到了当地的技术力量,试图藉此发展忽喇自己的冶金和手工业技术,从而仿制岐军火器,甚至仿制乌兹曼和欧洲的火器。

“卢将军一路奔波很是辛苦,今日暂且歇息,有事本王会再找将军询问。”

“那末将先行告退了。”

安排卢桩等人住下,沈云卿继续询问司马铄。

“你们的情况怎么样?”

“一切还算顺利,不过应赵辰颂将军要求,炼炉现在正在改炼实心弹丸,以便备战。属下以为事急从权,因此没有禀报朝廷擅自做主。”

“此事无妨,该变通得变通,刻板教条反而不利办事。”

由于边境关系紧张,司马铄、蒋毅率领工匠完成黄金、白银冶炼之后,应赵辰颂要求制作模具铸造实行炮弹。

罗哈诺当地虽然有大量俘获的工匠,但赵辰颂不放心使用,于是让蒋毅、司马铄的随行工匠监督冶炼和模具制造,防止出现纰漏。

作战期间,军队就地冶炼铁器和生产攻城器械都是合理情况,但眼下战争已经结束,赵辰颂这么做无疑有违规嫌疑,但事急从权,从本土补给弹药时间太长,成本高,就地自己生产冶炼浇铸能解决问题。

而且只是实心弹而已,爆杀弹、榴霰弹、破片弹需要一整套工艺,蒋毅、司马铄随行的模具工、冶金工干不了,罗哈诺也没有这种技术,所以只能生产实心弹。

结束与司马铄谈话,沈云卿召开临时会议。

由于边境问题日趋复杂,这次的出使已经不是单纯与乌兹曼签订两国协议,还要解决与欧洲势力的边境问题。

从地图上来看,达尔翰地与沃尔萨森边境态势犬牙交错,岐军攻打达尔翰地时,沃尔萨森没有趁机占地皮,多半是因为乌兹曼陈兵边境,他们不敢调动主力攻入达尔翰地。

同时达尔翰地与沃尔萨森宗教同根同源,甚至语言和人种都很接近,对自己兄弟下手,教派内部不好交代。

而且战争后期,岐军基本上是势如破竹一路攻城拔寨,守军望风而降,沃尔萨森没有太多的时间反应,达尔翰地的守军就投向了岐军。

从现在反应过来,对岐军采取边境强硬姿态,应该是战争结束至今,沃尔萨森发现岐军火器大炮不够多,军队主力还停留在冷兵器层面,所以觉得火器上能压倒岐军。

再就是乌兹曼占了达尔翰地部分土地,岐军也没怎么样,可见岐军也是欺软怕硬,也许恫吓吓唬一下,就能迫使岐军让步,甚至退出达尔翰地,然他们白捡个便宜。

“从地图上看,与沃尔萨森国接壤的边境地图,我朝占了多数的要冲,即便他们来攻,势必要付出惨重代价,他们未必能占到便宜。”

“那楚将军可知道,他们死人是不需要抚恤的,而我军死一个战卒,朝廷需要抚恤三年的米粮,免田赋劳役五年。所以他们打仗的成本比我朝低得多。”

“这……”楚砚杰闻讯大惊失色:“这不能吧,要说是天下大乱,朝廷朝不保夕,拿不出钱来还情有可原。可哪有子弟为国征战,战死朝廷不给抚恤的道理。”

“那是因为他们给百姓与军卒灌输了上辈子做了孽,这辈子是来赎罪,他们的神主才会宽恕他们,让他们死后进天堂,享受荣华富贵与金钱美女。

所以他们的军卒战死之后,都进了天国,享受美女和荣华富贵去了。有神主为国家抚恤,国家当然就不需要掏一分钱抚恤。”

“这……”楚砚杰语塞,下刻又说:“不能吧,这种鬼话谁信啊。”

“但是他们的老百姓相信这套鬼话。而且达尔翰地有大量金矿,夺取达尔翰地,就能得到这里的黄金和白银,还有宝石,所以对沃尔萨森而言,人命不值钱,值钱的是达尔翰地的黄金白银和宝石。”

十九世纪之前,欧洲列强满世界殖民和作战,当兵的只有工资,没有阵亡抚恤,所以军队每到一地,都疯狂的进行掠夺,就是因为他们发动战争的目的,就是掠夺,不掠夺对不起自己的吃苦受累。

而且十九世纪中期之前,西方资本主义还没有完成经济内体循环,仍然处于资本扩张期,所以大规模战争造成的伤亡,财政上根本拿不出钱去搞阵亡抚恤。

否则死亡成本太高,欧洲战争也就打不起来,德国也不可能统一,拿破仑动不动击溃欧洲联军几十万人,动不动法军折损几十万人,每个人抚恤三五年的收入,干脆就不搞打仗了,都搞抚恤算了。

所以十九世纪中期之前,欧洲大的大头兵死后基本没什么抚恤,只有活着的时候有微薄的工资待遇。

而十八世纪之前,连工资也没有,都靠殖民地的掠夺和对外掠夺。

为了鼓动普通民众参战,转移国内的社会矛盾,通常又会以宗教为抓手,宣扬原罪理论,把人变成生来有罪,赎罪后进天堂的精神洗脑,所以死后进天堂的理论最早是西方炮制出来的理论。

欧洲列强真正开始重视军队待遇,和鸦片战争时间高度重合,因为鸦片战争和之后的一系列战争,为西方列强带来了大量利益,他们有钱去搞福利,加速自己的工业化,当然就能提高待遇。

而中原王朝自古以来,只要国家不是晚期和灭亡前夕,军卒阵亡一定是有抚恤的,一般都以米粮布匹和减免田赋劳役,以及授予公田的形式给予抚恤。

尤其是这些年岐帝国财政大幅好转,经济繁荣,为了激励士气,远征阵亡将士的抚恤一提再提,远征将卒的军饷也翻了一倍,边军的军饷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年底还有布匹、农具、蜡烛、油料发放到家里,就是为了稳定边远地区军队的军心士气。

当下乌兹曼的军制是部落军制,平时财政养部落,战时部落振臂一呼,一呼百应,部落全民皆兵,能在短时内动员上百万,乃至几百万人参与战争,战死没有任何抚恤,个人是部落的财产,部落既个人的代表。

宗教也会在战争时期宣扬奉献精神,以便于将更多人力资源投入战争当中。

而欧洲方面目前还不清楚,但应该不会超脱历史的普遍规律,也没有伤亡抚恤,军队完全依靠野蛮掠夺获取额外收入。

高加索地区是世界黄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古代就是黄金开采的重镇,而且早期的黄金开采难度低,所以当地黄金产量在古代相对就高得多。

甭看沃尔萨森打着宗教的名义,其实际上是冲着达尔翰地的金矿、银矿、宝石矿、煤矿、铁矿、铜矿资源。

“那照眼下情势发展,我朝日后还要与西秦诸国开战,朝廷如何能顾及如此遥远边陲。”楚砚杰不免担心道。

“日后有火车,只要火车修通了罗哈诺,再远也能调兵,而且日后会有千里传音的瞬息即达的东西,通信与运兵都不是问题。关键是眼下,必须先稳住达尔翰地的边境,争取喘息时间,尤其是得把军火运来。只有用武力威慑他们,才能遏制其战争野心。”

“可眼下的情况怕是拖不上几年。”

“只要拖上两年就行了,两年之内运来五六万支火枪,几百门炮不在话下。本王琢磨着,西秦诸国应该不会贸然开战,开战得要有利益,没有利益的傻事他们不会干。

这样吧,沃尔萨森之事目前还是只能从乌兹曼身上下手,我们需要知道更多有关沃尔萨森的消息。关大人。”

“郡王有何吩咐。”

“前去联络烤松露的眼线,让人过来一趟。”

“是。”

“胡班大人。”

“下官在。”

“随本王去王宫。”

“是。”

沃尔萨森和欧洲的情况目前十分不明,岐帝国没有任何的情报消息,目前只能依赖从乌兹曼得到一些情报,虽然乌兹曼方面一定是出于主观思维,灌输他们想让岐帝国知道的消息,并不一定客观公正,但是总比什么都不知道,两眼瞎抓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