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999

第999章 好人税

郝仁调入金戋寺出任少卿之后,推行了过手税、厕税和马铁税。

这过手税简单来说,有点像股票交易,每手交易收取印花税的同时,收取交易税,通过调节印花税和交易税抑制频繁交易,尤其是中小资本的频繁交易。

所以郝仁的过手税是调控税,当然,也能通过印花税进行调控,但是眼下调整印花税会导致所有生产链都发生调整,会一竿子都打倒,所以只能新增利于进行调控的税种,过手税就应运而生,专收二道贩子税。

由于商人的本质是通过商品谋取财富,所以就会存在多道贩子,多道贩子几次转手之后,会让商品价格上涨。

通过收取过手税,每进行一次倒卖转手,就收取一次双向过收费,提高一些中小商人的商品成本,迫使他们从转手倒卖给其他商人,变成转手销售商品,卖给老百姓。

因为老百姓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大量收取双向过收费后,就会导致成本迅速上升,商品最终价格超出老百姓消费能力,商品就会滞销,这就迫使商人减少倒卖环节,尽快把货物卖给老百姓,而不是卖给其他商人再转手。

同时由于海郡王府、工部、金戋寺、邮驿系统的存在,都采用尽可能垂直送到地方的模式,所以海郡王府、工部、金戋寺的货物没有太多的过手税,虽然也收,但是中间的二道贩子几乎很少,过手税也就少。

郝仁的过手税来自腊婆的基层治理实践,为了遏制向腊婆贩卖货物商人倒卖和囤积居奇。郝仁在腊婆各地修了仓库,但凡是民生商品,必须囤到官府指定仓库。

指定时间内,不收取仓储费,超过限定时间,就收取费用。

通过收取仓储费,迫使商人加快商品销售,减少囤积等待涨价的行为。

同时如果市场上的商品饱和,商人们就会把卖不动的商品运走,运来卖得动的商品,这样无形中就刺激了市场上商品结构的和价格的合理。

所以过手税是专门针二道贩子、多道贩子商人,而现在海郡王府、工部、金戋寺的经济比重占比有很大,这就导致过手税的征收经济比重并不大。

同时每一笔过手税很小,但是为了配套过手税,需要支出的行政、人力、耗材成本占了过手税的百分之九十。

也就是说,过手税基本上没什么盈利可言,却很浪费行政资源。

但这件事需要分两面看,过手税虽然是反锁了一些,但是很促进商品交易和商品流通。

而在经济繁荣的大背景下,经济最大的奥秘就是商品流通和资金流通加快,速度相对越快,相对合理加快资金和商品流通,就能加快经济增长和财政的相对收入。

郝仁的过手税无疑是缩短了商品倒卖环节,刺激商品尽快销售。

这个政策短时内见效慢,但长期的效应有利于经济整体发展,而且日后随着信息通信加快,经济更繁荣,衍生商业更多,过手税的收入会暴增。

造成眼下过手税少的症结主要是还不规范,同时商业行业不够细化,衍生商业数量少,所以看不见太大效果。

至于厕税和马铁税,厕税不是占着公厕收拉屎撒尿厕纸钱,而是把城市中厕所进行片区划分,收取厕所所在片区内倾倒粪便和上公厕的税。

为保证公平和照顾城市内贫困户,厕所划分的片区内,都有尽可能划入一些大户、富户、酒楼、客栈、大门店。

厕税大户、富户缴纳多数,剩下的由片区内各户按人头多寡进行收缴,对于流动人口,非常驻居民和贫困户,可以不收。这部分没有收取的厕税,则由片区内的大户、富户、酒楼、客栈、大门店承担。

全国不同地区收取的标准也因地而异,不是一刀切。

而收取到的这些厕税,则用于减免各地的“粪田”费。

所谓“粪田”费,就是古代城市里产生的粪便,最终总要弄出城市,由于粪便可以用来沤肥,增加亩产,于是就衍生出了利益,官府就占着城市里的茅坑和化粪池,对进城拖大粪的村子和农民收取“粪田”费,俗称卖粪钱。

而农村的大粪由于直接进入田间,这部分的钱其实是收不上来的。但是官府占着州城和县城,就能收城内的卖粪钱

沈云卿成立金戋寺,推广新农业后,在隆元二十三年专门拨了专款,用于规范州城、县城、堡塞的公厕、化粪池,新建了一大批的公厕设施,就是为了方便收集粪便,利于田间积肥。

但从来没想过要收取什么费用,因为这是公共设施建设,你不能过多考虑收益问题,否则容易造成社会问题。

而郝仁换了一个思路,征收厕税补贴农业,同时厕税主要的来源是大户,大户再怎么穷,也不缺每月的几贯钱,但是对于农村来说,几贯钱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而村子里买大粪剩下的资金,就能用于更多的支出。

所以这笔钱其实是变相从大户手中赚钱,然后补贴农民,而且还名正言顺,谁不掏,谁就得背上一个小气计较的名声,一般的财主还真不会计较这种小钱。

而且这不是单方面的责任,是双向责任,拖大粪的农民需要搞好厕所和粪池及其周边的清洁工作,相当于还有环卫工的性质。

同时掏大粪产生的“人中白”必须全部交公。

人中白就是人尿产生的一种沉淀物,可用于治疗烧伤、清热等多种病症,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成分。

厕税得到的人中白全部上缴官府,官府每年定期集中向神都沈家制药厂运送一次,进行深加工,然后再从沈家制药厂卖到全国各地,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而马铁税,是对马铁收取征税。

其实钉马铁有专门的“马蹄铁税”,因为古代马铁是个精贵工业产品,同时能用于军事用途,所以钉马铁都要收税,印花税最早的雏形就是“马蹄铁税”,真正的雁过拔毛。

郝仁开增的马铁税,并不是重复收取马蹄铁税,而是对大量拥有马匹的个人进行征税,遏制私人大量养马,尤其是以养马的名义,养军马,私蓄骑兵。

所有马匹不得私自更换马铁,必须前往官府制定铁铺更换马铁,并统一记录在案。

但凡拥有马匹超过一定数量,且不能说明用于正常用途的,收取马铁税。

对从事商业运输,需要用到畜力的商人或者个人,亦或者用于脚力赶路的用马,可以免除马铁税。

但对于那些大量拥有马匹,且养着不用于运输,或者严重超出坐乘使用的马匹,进行马铁税征收,且分级征收。

拥有越多的马匹,还不用于正经生产生活,征收的税率越高,直到你自己裁减不能说明合理正常用途的马匹。

这样的好处异常明显,一下子能把全国私蓄马匹给清理出来,同时大量私蓄马匹既不参与交通活动,也不参与商业运输,一直蓄养起来,非但浪费草地、粮食,还会带来私蓄骑兵产生叛乱的风险。

通过征收马铁税,虽然不能全面压制非正常用马,毕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可以把马匹分散,但至少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大量集团私蓄马匹的势头。

而对于那些真正有钱的大户,也许不会在意马铁税,但是如果养马规模上升到一定数量,每匹马征收的马铁税将会非常高昂,一次不多,十次就让你脱层皮。

而征收得到的马铁税,则用于新修道路,亦或者拨款用于饲养、蓄养更多的耕牛。

欧阳羽之所以没反对,一是得给沈云卿面子。二是这些税合情合理,不伤及民情。三是虽然赚的少,但好歹不亏本,蚊子腿再小,好歹也是肉。所以也就没反对,给通过了。

但是到了欧阳羽的眼里,郝仁的这些政策就是“尖钻于蝇头小利,而乐此不疲。”

可在沈云卿看来,他看中的正是郝仁经济头脑和独到的眼光。

做官最重要的不是会做官,也不是做好官,你光做老百姓的好官,光自己清廉,老百姓跟着受穷罪,大搞平均主义,你能说你是个好官吗。

做官得把官做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能推出有利于老百姓和大局的的行政决策。

郝仁就是这种能把官做好,还能推动经济发展的官吏,这种官吏就该多多提拔。

于是多年之后,民间都把郝仁订立的税种,产生的经济现象,称之为“好人税现象”。

“欧阳大人大可不必为此烦恼,郝大人推行的举措都有其道理,等过了五年十年,这些税的长远利益就会显露,到时候欧阳大人可就不会像今天这般眼光看郝大人的推行的税政。”

“既然你如此肯定,本官也不再多言,那就拭目以待吧。我还有公务在身,你也回家好好团聚,惠贵妃那里你还是得要当心,最近不让人省心。”

“惠贵妃怎么了?”

“你的那份本应该是等你还朝,全部会账之后,再转到金戋寺你的账户上。但惠贵妃要陛下先转给她,说是替你保管,陛下未准,所以最近正闹心。”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