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名家雅谈:文化名家谈情感
6077000000010

第10章 情是根

舒乙

年轻记者问我一个问题:

哪个更重——事业?还是情?包括乡情、友情、亲情、爱情。

我说:这是两码事,都重,并不矛盾。

我举了两个例子:

一次,去见季羡林先生。他说他写过一篇小文章,是怀念老舍先生的,里面有一个小故事。有一回他们偶然在“四联理发店”相遇,点点头,打了招呼,各自坐在椅子上让师傅替他们理发刮脸。完了事,老舍先生先走了。等季先生到柜台上付款时,收款员悄悄地对他说:刚才那位老先生已经替您付了。季先生大感动。他觉得这是一份情谊。什么都不说,只是很小的一个动作,却给了你很大的温暖。在你想不到的地方,有人关心着你,替你做了,什么也不为,没有任何功利。多好。

这便是情,重重的情,浓浓的情。让人能记一辈子。

还有一例:

老舍先生自杀身亡之前几小时曾问过夫人:家里有多少钱?

他平时在家里从不管钱,对钱财心中完全无数。

可是,他干吗在这种时候关心这件事呢?

他接着问:够孩子们养家糊口吗?

当时,除了小妹妹还在北大念技术物理之外,3个大孩子都已工作多年了,经济独立,从来没有向家里要过钱。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

他脑子里怎么会冒出这么个问题来?在最要命的时候!

完全是一种亲情在起作用。一个父亲,一个有责任心的父亲,一个有点老派的一家之长,在庄严地悲凉地主动地结束自己生命的前夕,占据他脑海的大事,是想自己孩子的未来,而且想得很单纯,很直截了当,很实在:叫他们别饿着,别凉着。这就是生命的延续。他不能再为他们做任何事了,只能留下一点钱吧,或许,还会有点用。

还有多少钱呢?所以,他要问。

这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故事,可是,想起来,便会黯然泪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人们各自从事的事业只能占去他们的部分时间,但肯定不是全部时间,在其余的时间里,情便是主角了。

是情支撑着人的世界,让他活着,让他去干事业,让他去爱这个世界。

我时刻感到情的沉甸甸和不可或缺。

情是根,我想;既然离不了,便要珍惜。

而且,说到情,它的纯真,它的质朴,它的可贵,就在于只讲付与,只讲给,完全没有功利,不求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