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女性职场潜伏心理学
6182300000064

第64章 与同事保持距离,不要成为同事的垫脚石

许多人为了扩展自己的圈子乱交一些朋友,到最后这些人不但成为“两肋插刀”的朋友,反而为了自己的利益插朋友两刀。尤其在职场中更应该如此,同事之间应该真诚相待,但并不是什么事都得告诉同事,适当保持一点距离还是有好处的。因为职场就是激烈的竞技场,如果你将自己的一切“底牌”亮给对方,对方可能利用你的“底牌”成为她晋升的垫脚石。

王娟的教训最深刻。她本来是一家广告公司的策划,由于她的能够出众,并且经常能够做出让公司非常满意的策划文案,因此,受到了老板的赏识。一旦有需要策划的方案,老板首先找的就是王娟,其他几个策划人员,只好干一些边缘的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儿。王娟的同事孙芳看到王娟经常受到老板的赏识心里很不服气,但又没有办法只能怪自己的能力有限。于是,当王娟再次接到策划选题时,孙芳便主动与王娟拉拢关系,为她端茶递水,显得十分殷勤,很快两人人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可是,让王娟想不到的是自己将完成的策划方案递交给老板的时候,老板没有像往常那么对她表扬一番,而是与王娟的交谈中充满了生气。因为王娟交来的策划方案和孙芳前天交来的策划方案几乎一模一样,老板认为王娟有抄袭孙芳方案的嫌疑。王娟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孙芳与自己套近乎别有用心,就是为了盗取自己的策划方案。

此时,摆在王娟面前有这么几种情况:

一是,直接在老板面前哭闹说明自己是冤枉的,这次是被人抄袭了自己的策划方案,凭着自己以往的工作表现,老板应该相信自己,或者表功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等等,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老板将王娟以前一切好的印象磨灭,以后又好的策划选题他还会找王娟做吗?

二是,王娟直接找到孙芳大吵大闹,在所有同事的面前揭穿孙芳抄袭的可耻行为,甚至将孙芳拉到老板的面前让其洗清自己的冤屈,孙芳肯定不承认,于是,在老板面前王娟与孙芳展开肉搏,最后,在老板的劝说下停止。从此,王娟和孙芳的关系从此破裂了,在彼此自己身边树立起一个“敌人”自己如何去展开工作?以后工作中同事的指指点点式免不了的,甚至疏远她们两个人,老板对她们也许有新的认识,这样的环境中两人肯定看到别人看自己有“目如针刺”一般的感觉。

最坏的结果就是大吵大闹之后,王娟觉得是你孙芳让我丢面子,我也让你丢面子,我没有办法在这个公司待你也别想待下去,最后王娟与孙芳大闹一番都觉得自己没有面子双双离开公司,或者王娟觉得自己这么一吵闹没有面子再在公司待下去了离开了留下了孙芳,或者是老板查清楚了事情的真正原因辞退了孙芳。

但是,王娟没有采取任何过激的行动。她既没有找孙芳招架,也没有找老板理论。她权衡利弊之后,觉得自己既要保证能够在公司站稳脚跟,而且又能够让老板知道这件事。最后,这么处理自然是老板说了算。于是,王娟就好像啥事也没有发生一般,照样与孙芳有说有笑。

过了一段时间孙芳因为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被公司辞职了。

原来,王娟在受到老板批评之后,并没有与气愤的与老板据理力争,而是等老板平静下来她将一切告诉了老板。老板也有些相信王娟,因为王娟策划的能力一向很强。但是,王娟为了证明自己说的没有假,让老板重新布置一个策划选题,自己写一份更加完美的策划方案。当孙芳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加紧了与王娟的“交往”,王娟首先写了一份有多处毛病的策划方案,“无意”公开给孙芳,自己又重新写了一份完整的策划案,连同那份毛病很多的策划案一齐快速的交给了老板。当孙芳以为自己的策划方案又抢先在了王娟的前面得意洋洋的时候,老板却正在却正在核对孙芳的策划案与王娟交来的“毛病很多的策划案”,孙芳能不撞在枪口上了吗?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也许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王娟这样的情况。一般来说,往往老板最器重的人,在其他同事眼中就可能成为了“眼中钉”,这就是所谓的“高处不胜寒”吧!同事随时看着他希望他早点倒霉。以此,在工作中一旦因为你的老板器重的人,你就得注意你身边的人了,不能踩入他们设下的“绳套”。

职场本身就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利益混合体,不单单是工作场所,它的里面涉及到利益关系。尤其是在一些急切追求工作业绩的公司,因为业绩代表了金钱的增加,代表着职位的升迁等等,每个人都希望赢得老板的好感,于是,同事之间的竞争的展开了。在这种竞争中无形的掺杂了个人的情感、好恶、与上司的关系等等复杂的关系。虽然表面上大家和和气气,同心同德,可是内心里却可能各自打着各自的算盘。

在职场中,要想有所作为,但又想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很不容易。要学会与同事友好的相处,但是又要适当的自我保留,不要时常“亮底牌”,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尽量不要说,尤其对一些上司的评价上,本来偶尔一句无心的话,也可能使得自己与上司关系变得不融洽。在职场博弈中,处理好于同事的关系,学会抵挡明抢暗箭非常的重要。

只有分清了敌友,才能够在职场这样一个利益混合体中躲避明抢暗箭,从而保护自己。职场上既然、有纷争,也有结盟,尤其在同事与同事之间,这样的情况十分普遍。但斗争也好,结盟也罢,都要视利益大小而定。只要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才能够在职场与斗争中做到游刃有余、从容。镇定、才能够成为最后的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