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女性职场潜伏心理学
6182300000072

第72章 懂得自我调整,正确对待工作中遭受的委屈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在面对挫折和委屈的时候,就应该像一个变压器那样,善于自动调整自己的情绪,从而振作精神。

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免不了要和他人交往。在交往中,难免会遭受挫折,忍受他人之气。许多当时以为过不了的关、咽不下的气,事后想想,其实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只要坚持一下,退一步,忍一时,也就过去了。因此说,为人处世,要有好心态、有气量,要能正确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委屈。

没有谁喜欢批评而厌恶赞美,除非你是“受虐狂”。所以,如因工作不顺或绩效不佳而成为上司发泄愤怒的“受气包”,对谁来说都是痛苦和可怕的体验。纵然如此,我们也不能将不满的情绪写在脸上。不卑不亢的表现会令你看起来更有自信、更值得别人敬重,让人知道你并非一个刚愎自用或是经不起挫折的人。

毫不隐讳地说:一个人要想在职场如鱼得水,就要学会做“变压器”、“听诊器”和“陀螺”。

为什么我们主张大家在职场要能做一个变压器呢?因为变压器能够对强大的电压进行舒缓、调节和分流,能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由于每个领导的工作方法、修养水平、情感特征都不相同,对同一个问题的处理方法就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然而,作为下级,我们不可能去左右上级的态度和做法。

所以应该认识到,只要上司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工作、为了大局、为了避免不良影响或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哪怕是态度生硬一些、言辞过激一些、方式欠妥一些,作为下属也要适当给予理解和体谅;反之,如果不去冷静反思、检讨自己的错误,而是一味纠缠于上司的批评方式是否合适,甚至出言当面顶撞,不仅会激化矛盾,更会有损自己的形象。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在面对挫折和委屈的时候,就应该像一个变压器那样,善于自动调整自己的情绪,从而振作精神。

除了要学会做“变压器”类型的员工,做一个“听诊器”型的员工也是有必要的。听诊器的特点是能探测并判断别人的内部健康信息。当我们在对待那些态度不友好的上司时,就要学做“听诊器”,设法了解其内心活动和真实意图,进行“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掌握主动权。

事实上,当我们受到上司批评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从自我的角度考虑问题,认为上司是在故意找自己的碴儿跟自己过不去。有这种想法,从“情”这个角度讲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工作中,不但不利于改正错误,还会出现抵触情绪,影响与上司的正常工作关系。所以我们不妨换个位置,设身处地地从上司的角度考虑一下:假如你是领导,会怎样对待犯了错误的下属,能够丧失原则、放任自流、姑息迁就吗?答案显然是不能!这样一想,往往就会心平气和了。

最后,我们还提倡,职场中人要学着做“陀螺”式的员工:打击越多却转得越欢快。假如我们能认识到批评和责难是一次很好的接受教训、磨练意志的机会,能把挫折和苦难看作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那么,是不是就能很坦然地面对了呢?

老张是公司的元老级职员,过去老在新来的职员小陈面前说部门经理的坏话。原因是,他是单位里的“秀才”,在企划部门搞文案,可让他苦恼的是,不管他怎样努力,都不能使他的部门经理感到满意。为此,他曾一度灰心丧气,甚至想辞职。可最近,在公司领导调他去其他部门以后,他对企划部门经理的看法却有了些转变。他发现,正是由于部门经理对他近乎苛刻的高标准要求,才使他负气式地拼命学习,不断提高工作绩效,最终获得了自己都没想到的好成绩。

在单位里,有时候我们是可怜的“受气包”和无奈的“变形金刚”,但不管你是蒙羞还是受辱,都要忍耐,要改变自己以求容身之地。尽管当时可能会让你感觉难堪,感觉没有颜面,但事后你可能就会发现,自己得到的其实更多:豁达的心境、融洽的人际关系、腾飞的事业……或许正如法国伟大的思想家鲁索所言:“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却是甜蜜的。”所以,我们对待工作中的委屈应该持一种正确的观点,抱一种感恩的心态,感谢工作中的苦涩让我们获得心灵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