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树木医生
62307800000004

第4章 森林里的“啄木鸟”——记海林市原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谢淑萍

邢晓然

森林里有一种鸟,叫啄木鸟。啄木鸟是鸟类的实干家,她既没有孔雀那美丽的羽毛,也没有鹦鹉那婉转的歌喉,然而,她是树木的医生,森林的卫士,她以辛勤的劳绩,博得世人的爱。

上篇

我很早就听说海林市森防站(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有一位给林木看病治病的谢淑萍,她踏遍青山寻虫找病,不怕艰辛矢志不移。

她有着“啄木鸟”和“拼命三郎”的绰号。两年前,我带着种种好奇和疑问,走近了她。

谢淑萍个子不高,稍瘦的身材略显精干;高高盘起的头发一丝不乱,秀气而端庄;苍白的面庞透着和蔼。美中不足的是背有一点驼。

谢淑萍1980年从东北林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海林市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一干就是三十三年。

三十三年间,她两次险些丧命,全身所有的部位和器官都不同程度受损,拖着这样孱弱的身体,谢淑萍三十三年如一日,走遍了海林市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林场、大小苗圃、临时标准地,一丝不苟地做着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说到那两次大灾难,坚强的谢大姐哽咽了,眼泪在眼里打转儿。

第一次,那是2001年7月下旬的一天傍晚,老鼠啃断了电线引燃了防治药品库里的敌敌畏烟剂,由于发现及时,火势还不算太猛,可是如果处置不当,一旦引燃更多药品,后果不堪设想,情况紧急,谢淑萍不顾个人安危,她来不及戴上防毒面具,就用毛巾蘸上清水捂住口鼻,高声呼喊着,把群众和其他同事都疏散开,自己和消防员冲进火场。三个小时后,火被扑灭了,谢淑萍依旧不放心,她执意和消防官兵一起清理火场。因长时间被有毒的水浸泡,她的双脚红肿了,掉了一层皮。更严重的是因接触了大量有毒的气体和液体,谢淑萍严重的药物中毒,胃黏膜大面积充血水肿,肝肿大,视网膜神经受损,心肌大面积受到伤害,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她昏迷了三天后醒过来,她的眼睛什么都看不见了,这个要强的女人第一次放声大哭,边哭还边说:“眼睛看不见了,我怎么找虫子,怎么看林子呀?”一旁的家人哭了,她的同事哭了,在场的医护人员也被深深地感动了。林业局领导和医院领导协商,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一定要保住谢淑萍的生命。她的真诚感动了上苍,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她在死亡线上被拉回来了。她的视力虽然有了一定的恢复,但看东西时还是有些模糊,时间长了会恶心。由于心脏受到损害,落下了心肌大面积缺血、心肌期前收缩和心率过速的毛病。医生叮嘱,出院后至少要休息一年。可她割舍不下她的树木,割舍不下那些林农。没过多久,她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又出现在海林的山山水水间。

由于中毒,她的身体还没有得到很好地恢复,本该在家休养的她不顾身体上的多种不适,坚持到病虫鼠害发生的一线去,领导也拗不过她的拼命精神,不断提醒她要保重身体。她的回答永远是简单的两个字——“没事”。意外还是发生了,2002年12月,天冷路滑,她在公出检查时发生车祸,生命再次面临危险,经医生诊断,她的胸椎第12节造成压缩性骨折,胸椎10节、11节变形突出;右肱骨头撕脱性骨折;右肩关节脱位;腰椎1节~7节腰间盘受损后造成腰椎间盘突出。她的家人、同事都担心她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肉体上的痛苦她可以咬牙忍受,她的心里却是痛苦不堪,她不想离开她一生为之奋斗的工作,她不想远离森防的一线。她坚强地和病痛斗争,她用积极的信念战胜内心的悲观,奇迹再次光顾了她,她坚强地站了起来。

因为她腰部带着支具,领导考虑不让她出外作业。她说:“她不亲眼看看不放心。”实在拗不过,局长把局里最好的车派给谢淑萍用。几个月后,谢淑萍在同事的搀扶下踉踉跄跄再次上山,到了山上,看到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树木,谢淑萍哭了。她说这是高兴的,自己就像飞出林子的鸟儿又飞回来了!她抚摸着一棵棵大树,就像抚摸着久别的孩子那般亲切。

这之后,她的腰痛得厉害,无法正常走路,她就带着支具进行外业调查。炎热的夏天,笨重不透气的塑料支具捂得她上身长满了痱子,她就咬牙坚持着。回到家,丈夫见到这情形,责怪她:“你是铁打的?防治站离开你不行呀?”谢淑萍只能苦笑,她知道丈夫心疼她,也知道丈夫会支持她。她患有胆囊结石,严重时并发胰腺炎,疼起来钻心。她经常带着药片,几次因胆绞痛发作,病倒在山上。可她就是不肯休息,她说:“我就是觉得时间太少了,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海林市林业局副局长高明曾说:“小谢工作起来不要命,真是拼命三郎!”

说到谢淑萍经受的病痛,连和她一起共事多年的老金都摇头说:“她真是太有毅力了,男同志都比不上。谢站长虽然是女的,在她身上看不到娇气,作为一站之长,她从来都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我心疼地摸了摸谢大姐的后背,她说:“那次车祸之后,她的腰椎1~7节增生、变形,坐一会就得弯下来。”医生要她手术,她苦笑说她已经害怕医院,害怕病床了。

俗话说:久病成医。多年的疾病,使谢淑萍养成了爱看医书的习惯。现在,有点小毛病她尽量不吱声,自己弄点中药喝,坚持工作。

有人不理解,说谢淑萍一直在给树木看病,自己却找了一身病,不值得。谢大姐笑笑:“我做这些只想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党培养我这么多年,我掌握了这么多东西,不贡献出来,对不起党,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她走过的森林,树木茂盛,鸟兽怡然。

当我们说她是森林医生——啄木鸟时,她笑得很得意、很灿烂,坚毅里透着阳光般的温暖。

下篇

与谢淑萍的聊天很舒服,我无论如何不能把她和女强人联系起来,她是医生,用妙手仁心挽救林木资源;她是学者,在森防研究领域成绩卓著;她是热心的公仆,无偿地为造林户服务;她是“拼命三郎”,危难时舍生忘我;她更是一位大姐,和蔼可亲。我甚至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她了。

她“找病”的路途充满艰辛,她“治病”的道路更是布满荆棘。

1991年,谢淑萍在外业调查时发现火龙沟林场大约有50亩松树发生了五针松疱锈病。她赶紧给林场打招呼,林场当时没太重视。到了秋天就扩散到近1000亩,谢淑萍亲自找到了林场场长,领着他上山,详细说明了病情的严重性,并且帮助组织工人在冬季采伐时修枝,避免了一场大面积灾难的发生。

海林镇造林大户吴宝兴老大爷承包了一片林地,尽管他年龄很大了,林木的经济回报对他来说显得十分遥远,但是他视林子如生命,他和谢大姐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要给后人留下一片绿色。因为这块林子他和谢大姐成了朋友,吴大爷这块林子始终牵着谢大姐的心。

在谢淑萍的帮助下,吴大爷的林子茁壮地长着。时间长了,吴大爷也学会了鉴别一般病虫害的常识,并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左邻右舍。病逝前,吴大爷语重心长地说:“谢站长为俺服务,从不要任何报酬,也不吃俺一顿饭,她就像俺的闺女,她长时间不来,俺还真想念她呀!”

2003年,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全国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2005年底前完成任务。谢淑萍从办培训班入手,她每天4点起床到野外采回几十种新鲜的有害植物标本供学员识别,晚上仔细研究,经常工作到深夜两三点钟。她把学员带到现场实地教学,结合生态特征进行比对讲授,起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接下来她用一年半时间进行外业调查,共采集昆虫标本609种,鉴定各类标本280种,查清海林林业有害生物资源420种,拍摄图片2000多张。她用坚强的意志和勤劳的努力,为海林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和她一起共事多年的老金又给我们讲了这样的故事。

2006年6月,谢淑萍接到一位造林个体户的电话,说他家100多亩杨树发生了病害,请求帮助。当时,外面下着大雨,谢淑萍二话不说,拖着带病的身体冒雨去了林地,细心对造林户讲解其杨树发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回来后,她就高烧三天。有人挖苦说:“就100亩杨树,值得这样玩命吗?”谢淑萍却说:“别说100亩,就是一棵也不能损失。森林病虫害就像无烟的火灾,尽早控制,才能避免大的损失。”

2007年春季,海林市落叶松毛虫大面积发生,谢淑萍立刻组织人力采用杀虫灯物理防治方法,仅海林镇农民林清如一家,就有效防治松毛虫成虫2500亩,防治效果达98%,节约农药费、运费、人工费等费用总共2万多元。提起谢淑萍,造林户们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谢淑萍的名字已经成为一种力量。她的办公桌上放着“海林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为民服务联系卡”,她通过联系卡随时保持与服务对象的联系,只要有电话,她就亲自上门,深受广大林农的爱戴和好评。

谢淑萍除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外,还是海林市6届政协的元老,她的很多提案得到了重视,有的已付诸实施。她也连续二十二年被评为“海林市优秀政协委员”。

她所在的森防站已经连续二十年被省林业厅授予“先进站”称号,是国家级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标准站和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她个人被授予“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荣誉奖章”;获得全省“九五”期间、“十五”期间、“十一五”期间“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先进工作者”;“牡丹江市第六届十佳优秀公仆”“牡丹江市劳模”“海林市第六届十佳公仆”“海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优秀共产党员标兵”“优秀三八红旗手”“海林市劳模”等荣誉称号。

这些来之不易的荣誉,是谢淑萍辛勤汗水的结晶。

望着这些沉甸甸的奖状和奖杯,酸甜苦辣一起涌上谢大姐的心头,她毕竟是女人,爱自己的家庭,爱老公和孩子,爱自己的父母、公婆以及兄弟姐妹,但她给予他们的时间太少了。她说:“我就觉得亏欠家人。”她是一个对得起任何人,唯一对不起自己的人。

年过半百的谢淑萍仍然不服老,她经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为了更好地掌握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她认真学习操作技术。在制作森林病虫鼠标本时,态度严谨,一丝不苟。她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发表。她参与研究的“落叶松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组织病理及防治技术”填补了国际落叶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研究的空白,属国际领先水平。

后来,她退休了,那是2012年的春天。

海林市森防站来了两名新同事,她对毕生从事的事业还有些放心不下,为了让新同事尽快进入角色,她没有按时回家休息,她又在工作岗位上坚守了一个半月。她利用这段时间把自己的知识经验都毫不保留地掏给了新同事。临别前,她撂下一句话:“以后你们不管遇上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找我,我都会无条件地倾尽我所能。”

之后她回家休息了,她是带着对工作的眷恋一起回家的。那山、那林一直是她的挂念,现在有时间了,她想出去走走,看看别处的山、他乡的林、不曾接触过的虫,还有那些迷人的风景。

电话经常响起,是在手机漫游的路上。

“前年杀灭的那种虫子又来了。”

“知道了,我明天就回去。”

她过去经常帮助扶持过的造林户,还经常给她打电话进行咨询。每次她都会认真答复,如果对方说不清楚,她还会说:“知道了,等我到现场看一下。”

她人退休了,科研还在继续,她不时会出现在东北林业大学虫害外业调查的队伍里。

典型的力量就是一面旗帜,旗帜的作用就是引导和聚集,引导前进的方向,聚集奋斗的力量。

昨天,网上见到谢淑萍大姐,我问她近来还安好吧?她说:“我在海南养养身体。春天来了,我还惦记着我的树木,我会和候鸟一起飞回家乡。”

虽然她退休两年了,她说:“只要身体还行,就要发挥余热。”

她的心还在她热爱的山山水水间,护卫树木的健康将是她永无止境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