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生意赚大钱
6238700000014

第14章 看准流行鸡种,成为“中国鸡王”

谭咏麟,一个令人敬仰的名字,在香港乐坛中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你知道吗,除了乐坛,他还在影视、商业领域成为了典范。谭咏麟曾经说,做生意的眼光触觉很重要,需要知道社会的发展动态。所以,他每天起床会用近一个半小时翻阅香港所有的报纸,又经常与公司年轻雇员交谈,掌握香港社会流行事物,为的是时刻保持眼光和触觉的灵敏性和前瞻性。

和善而朴实的韩伟作为民营企业韩伟集团的当家人,在2004年名列《福布斯》内地排行榜,早已是亿万富翁。2004年6月26日,大连韩伟集团与丹麦SANOVO公司共建5000吨蛋粉的项目正式签约,预示着韩伟集团出产的蛋粉不久就会打入欧盟市场,成为亚洲最大的蛋粉加工企业。

从全国来看,当时国内饲养规模达到20万只的蛋鸡场屈指可数,而韩伟却一下子养了300万只,规模还在不断地扩大,鸡场也从大连建到了外地。

你能想到吗?“中国鸡王”韩伟是靠50只鸡起家的。1982年,广大农村出现了发展副业、养殖业的热潮。韩伟毅然向亲友借贷3000元,购来50只蛋鸡,搞起了家庭养鸡业,鸡种是当时很流行的美国“罗斯”。韩伟看准了这个鸡种的市场,决心倾注全力做这笔生意。为了养鸡,他辞去了畜牧助理的公职。

三排鸡舍,第一桶金

创业之初,韩伟仅有三排坐落在向阳山凹里的鸡舍。他的妻子许淑芬每天穿上雨靴,踩着鸡粪打扫鸡舍。韩伟则推着车上山拉给鸡喝的水。到了星期天,夫妇俩就挑着鸡蛋到镇上去卖,这成了他们最初的财富。1984年,韩伟做了一个有魄力的决定——贷款15万元扩大鸡场规模。他成了全东北第一个“负债户”,而正是在这些资金的帮助下,他很快就建成了大连市最大的养鸡企业。韩伟集团在副食品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响应政府号召,为保持大连鲜蛋市场供求和价格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从此,韩伟集团名声大振,成为年饲养蛋鸡300万只、年产鲜蛋5800万公斤的国内最大蛋鸡生产龙头企业。3.7万户农民在韩伟集团的带动下发家致富。

韩伟对养鸡情有独钟,直到现在都喜欢亲自去鸡舍看一看。在鸡场周围,只要闻到气味,他就会知道这个鸡场里的鸡群是不是健康。

韩伟的成就离不开妻子许淑芬的帮助。当时就是不安于现状的许淑芬与丈夫商量,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并向亲友借贷买回50只鸡,成了“许淑芬养鸡专业户”,随着养鸡规模不断扩大,韩伟干脆辞职与她一起养,养鸡场逐渐演变为后来的“韩伟集团”。

从养鸡到海珍品育苗

养鸡事业成就了“中国鸡王”韩伟,1993年,许淑芬又打起了海水养殖的主意。这一次又是“妇唱夫随”,韩伟集团斥资1亿多元,建设了一座拥有1万立方米育苗水体、世界最大规模的海珍品育苗和养殖企业——太平洋海珍品有限公司,由集团总经理许淑芬兼任公司董事长。

天有不测风云。199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给韩伟集团带来了一次沉重的打击。为了解决鲍鱼苗存活率低的难题,许淑芬把目光投向了高科技,请来了大连水产学院和青岛海洋大学的专家和学生,让他们把太平洋公司当作免费的实习基地。说是免费,公司得到的回报却是国家863项目——世界最先进的鲍鱼养殖三倍体技术就在这里诞生了。困扰了人类多年的鲍鱼养殖成活率低的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许淑芬领导的企业创造了世界水产养殖的奇迹。如今,每到育苗季节,大批来自辽宁和山东沿海的养殖户就会拥入太平洋公司,在这里上演鲍鱼苗种抢购风潮。

把生意做大的路,没有止境。养鸡成功,养鲍成功,许淑芬又有了更高的追求。她自己南下北上万里求索,最终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鲍鱼的深加工技术,其创业之路越走越宽。

致富经

做生意离不开身边人的支持,不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甚至是共同合作。同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赋予自己的产品在质量、数量、单价上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