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生意赚大钱
6238700000076

第76章 网上种田,掘金百万

有人种一亩地一年能挣5万元,3年内靠种田赚了将近百万,你相信吗?在广州,有一位赋闲在家的大学毕业生,就靠互联网创造了这一奇迹。

“都市农夫”搞网络农业

马先龙是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人。2001年夏天,他从华南农业大学毕业后,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决定发挥专业特长,回老家帮父母种菜。

喜欢上网的马先龙把“网络农业”引入了自己的种菜实践中,不仅利用网上的先进技术,让自己种的蔬菜每亩增产100多公斤,还在网上引进一些稀有品种来种植,结果他的收入是普通菜农的两倍。看到收获后,他的激情倍增,把自己的网名改为“都市农夫”,经常到一些农业网站和论坛里逛。

2004年2月的一个晚上,马先龙在网上遇到一个名叫“无聊菲菲”的女孩,两人聊得很投机。得知马先龙拥有自己的菜地,“无聊菲菲”颇有些惊讶,也很好奇:“真的呀?我还不知道菜是怎样种出来的呢!真希望有机会能带些朋友到你的菜地里做一回周末农民……”

3月的一个周末,“无聊菲菲”真的和她3位朋友开着私家车从天河区专程来到了马先龙的菜地。在马先龙的指导下,“无聊菲菲”亲手种下了十几棵茄子秧。临走时,她提议茄子由马先龙管理,只要周末有空,她就来浇水施肥,并从口袋里掏出200元钱作为管理费,塞给马先龙。

马先龙想明白了,现在的都市白领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大,常常会找各种方法放松自己,而过一过健康轻松的田园生活,是很多都市白领的梦想。他灵光一闪:“无聊菲菲”领种的这些茄子,卖出去至多也就10多元钱,但她给了200元钱,我何不多开辟一些“出租菜地”,专门吸引那些城里的白领来“认养”呢?

靠给白领们种菜赚钱

没多久,马先龙就开始实施他的想法。他在自己的蔬菜地附近重新租了1亩地,然后用田垄把那块地隔成两百多个小块,每小块约三平方米,他最初定的价格是每小块年租金150元,另加年管理费50元,即顾客租一小块地一年总费用200元。这样,如果能把那块地都租出去,他一年的毛收入就是近五万元。

怎么来吸引这些白领顾客呢,马先龙想到了网络。2004年5月,他让文笔好的“无聊菲菲”帮他写了一篇名为《大量招聘“周末农民”》的帖子,发在羊城网友、祈福BBS等广州白领聚集较多的网站论坛。帖子写得幽默风趣、图文并茂,不到一个月,就有一百多名网友前来预订。

第一个亲自来到郊外和马先龙签订合同的叫阿芒,在南沙一家日资企业做技术员。阿芒第一次来菜地,马先龙手把手地教他,忙了几个小时,才把他租下的那小块地锄好。第二个周末,阿芒呼朋唤友地带了一帮人来看他的菜地。人多力量大,大家轮番干活,垄沟、浇水、挖坑,很快就种下了几排蔬菜苗。阿芒第三次来时,竟带来了一块长长的木牌插在他的菜地里,上面刻着“阿芒阵地”四个大宇。

2004年8月,马先龙的菜地里“进驻”了一对年轻时髦的“情侣农民”。他们在给自留地署名的时候,在木版上十分深情地写上了“贝贝·囡囡”——女主人和心爱小狗的小名。毫无疑问,这块3平方米的小地,成了这对小情侣周末约会的新场所。

3个月的时间里,马先龙共租出去五十多块菜地。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他将那些尚未租出去的菜地重新装饰了一番,把原先用泥土修的田埂,换作漂亮的鹅卵石,还用低矮的树枝、竹子搭成篱笆墙,入口处做成门形的木栅栏,门前的木板招牌也打磨得更光亮精致。如此装饰后,菜地显得更有田园风情了。

考虑到顾客大都繁忙,不一定每个周末都会来,为了方便沟通,马先龙还申请了“都市农夫”QQ群,建立了专门的论坛。大家可以在QQ群里交流种植经验,也可以在论坛里注册为会员,享受打折优惠。

农夫庄园,门庭若市

一系列的宣传和改进后,前来租种的人越来越多,马先龙的租地很快扩展为6亩。经过观察,马先龙发现,那些来承包菜地的城里人,真正的目的不是想从事体力劳动,而是休闲度假。所以,他决定把整片菜地搞成一个以出租菜地为主的“农夫庄园”,供城里人周末来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把以前自己种的4亩地和这6亩地用绿化树圈在一起,还用木头、竹子等修了一道大门,题名为“农夫庄园”。

10亩地中,以前的6亩被规划成“私家菜地”,供顾客私人认租,另外4亩地变成“公共园区”,提供给流动性顾客。许多城里学校想给学生上体验课,可以来此观看、劳动,一些有车的小区居民想买新鲜菜,也可以到“公共园区”亲自采摘。

扩大了经营范围,马先龙的生意变得更红火。2005年夏,为了避免顾客的劳动成果遭到意外侵害,马先龙还雇了两个农民日夜巡逻,并且增加了“种菜能手”,专门管理“公共园区”和“私家菜地”的蔬菜。同时,他还兼做顾客的“指导员”,让顾客能种出高质量、高产量的蔬菜。

2006年初,马先龙将“私家园区”又重新规划了一番,按照顾客的不同需求,分成大小不一的自留地,就像房地产商修房子一样,主要分为3种类型:“单身家园”(面积约为6平方米)、“两人世界”(12平方米左右)、“合家欢”(15平方米以上)。租金的计算方式也改为1平方米每季度20元(含管理费),租期最低一个季度,最长一年。

考虑到许多“都市农民”周末干活时的午餐很难解决,马先龙在农庄里开了一个“私家菜馆”。“农民”们既可拿自家地里种出来的蔬菜瓜果亲手制作菜肴,也可以吃农庄“公共园区”种出来的新鲜菜。没想到,“私家菜馆”一开张就非常火爆。通过对环境、服务、设施等各方面的精心改善,马先龙的农庄越来越有情趣。最有特色的就是“私家园区”里的园名,个个都生动有趣,家家都寓意颇深,比如“单身家园”里有“我在等你”、“孤星园”;“两人世界”里有“男耕女织”、“伊甸园”;“合家欢”中有“袁家菜园”、“东北棚”、“豫苑”等等。

马先龙制造的小块“田园”,还成了都市白领送礼的“抢手货”。许多男士在女友生日快到的时候,便来到农庄或在网上“认养”一块小田地送给女友,然后种植女友喜欢吃的西瓜、番茄、草莓等,这些普通的瓜果加入浪漫因素后,立刻变得意义非凡了。一些白领夫妇,为了让小孩从小学会“吃苦精神”,或者孝顺家中无暇陪伴的父母,也喜欢租一块小田地当宠物一样送给他们。

通过将网络与现实的结合,马先龙的农夫庄园里,仅“私家园区”的面积就已达到10亩,出租率90%,每平方米一年租价是80元,每亩(约660平方米)一年能赚5万元,10亩一年就可赚50万元,两三年下来他赚了100多万元。

致富经

把传统行业与现代网络相结合,并添入时尚因素和浪漫气息,迎合都市人的另类需求,是马先龙成功的关键。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赚钱依靠独特的眼光和敏锐的嗅觉,瞄准市场以后果断地扩大生意的规模,下一个成功的,就会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