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新汤头歌诀读本
6256300000269

第269章 金银花酒

(附方:蜡矾丸)

金银花酒加甘草,奇疡恶毒皆能保。

护膜须用蜡矾丸,二方均是疡科宝。

来源:《医方集解》。

药物:金银花15克,甘草3克。

用法:水酒合煎,去渣分三次服。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消肿。

适应证:一切痈疡初起,红肿热痛。

方义:此方在《卫生宝鉴》名金银花散。金银花清热解毒,善治疮疡、痈肿,古人说它是“外科圣药”;甘草泻火解毒,与金银花相配,功能相得益彰;酒能通行全身,以行药势。所以本方败毒消肿的作用极为可靠,对于一切痈疽恶疮初起,用之都有良效。

“蜡矾丸”(《仁斋直指方》),方用黄蜡60克,白矾30克,先将蜡熔化,待少冷,入矾和匀为丸,如梧子大。每服10丸或20丸,渐加至100丸,以酒送下。用于疮痈恶毒,能护膜托里,使毒气不致内攻心包。并可用治毒虫蛇伤、犬咬伤。蜡矾丸加入辟秽解毒的雄黄,名为“雄矾丸”,对于毒蛇、毒虫咬伤,更为合用。

3.醒消丸醒消乳没麝雄黄,专为大痈红肿尝,每服三钱陈酒化,醉眠取汗是良方。

来源:《外科全生集》。

药物:乳香、没药(均去油)各9克,麝香1.5克, 雄黄4.5克。

用法:先将乳、没、雄黄三味,各研细末,然后合麝香和匀,用米饭一两,入末,捣为丸,如莱菔子大,晒干。每服9克,热陈酒送下,以微醉为度;醉卧后温复取汗。

功效:活血行气,消肿定痛。

适应证:痈疡红肿疼痛,而脓未成者。

禁忌:孕妇忌服,痈疡脓已成者亦忌服。

方义:麝香芳香走窜,对于痈疽肿毒,不论内服外贴,都有止痛消肿、活血散结之功。

雄黄解毒去瘀,乳香、没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四药相合,具有较好的消肿定痛作用,加上酒力走散,其效用更为迅捷。因为服用本丸时须饮酒至微醉,酒醒后能使痈消痛定,所以名为“醒消丸”。但因方中多系香窜之药,孕妇切勿服用,以免引起堕胎之弊。《外科证治全生集》中把雄黄易为犀黄,名为“犀黄醒消丸”,对于痈疡肿痛的疗效更好。

4.梅花点舌丹梅花点舌用三香,冰片硼珠朱二黄,没药熊葶蟾血竭,一丸酒化此方良。

来源:《外科全生集》。

药物:沉香、 乳香(制)、冰片、硼砂、腰黄、没药(制)、熊胆、葶苈、血竭各3克,蟾酥、麝香、朱砂、牛黄各6克,珍珠9克(一方有琥珀)。

用法:各研细末,将蟾酥用人乳化开,加余药粉末和匀捣融,作丸如绿豆大,金箔为衣,蜡壳收好。每服一丸,入葱白内打碎,陈酒送下,睡卧盖暖取汗。亦可作外敷用。

功效:活血消肿,解毒泻火,止痛化痰。

适应证:①疔疮、脑疽、发背、红肿痈疖以及一切无名肿毒初起。②实火牙痛、喉痈、喉蛾、喉风、口舌诸疮以及小儿急惊风。

禁忌:阴疽、阴虚口舌牙喉疼痛者禁用,孕妇亦忌服。

方义:乳、没、血竭行瘀活血、止痛;蟾酥通阳宣窍,消肿解毒;熊胆清热祛邪;牛黄、朱砂解毒清热、安神,冰片散郁火,通诸窍,能治疮疡肿毒;麝香活血消肿,疏通血脉;沉香行气消滞;葶苈子下气化痰;硼砂除胸膈痰热,防腐解毒。诸药配合起来,具有消肿、解毒、止痛以及开窍、清火、化痰的作用。所以不仅治疗疔毒、发背以及一切无名肿毒,并可用治小儿急惊风、喉风窍闭痰壅以及实火牙痛、口舌生疮诸证。

5.蟾酥丸蟾酥丸用麝蜗牛,乳没朱雄轻粉俦①,铜绿二矾寒水石,疔疮发背乳痈瘳。

来源:《外科正宗》。

词解:①俦:音酬,众多或同辈之意。这里是指配伍同用的意思。

药物:蟾酥(酒化)、雄黄各6克,轻粉、铜绿、枯矾、寒水石(煅)、胆矾、乳香、没药、麝香各3克,朱砂9克,蜗牛21个。

用法:各研细末,先将蜗牛捣烂,同蟾酥捣和稠黏,后加余药细末,共捣极匀,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以葱白五寸捣烂,将药丸裹入葱泥中,用热酒一茶盅送下,被盖取汗。

亦可用作外敷。

功效:解毒止痛,化腐消肿。

适应证:疔疮、发背、乳痈以及其他一切恶疮。

方义:本方用蟾酥为主药,所以叫做“蟾酥丸”。蟾酥功能拔毒、散肿、止痛,善治“发背疔疮,一切恶肿”,既可内服,又可外敷;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蜗牛内服能清热解毒,外用能消散疮肿;铜绿、轻粉、胆矾解毒祛痰,亦治恶疮;枯矾功能去腐生新;朱砂、麝香镇惊安神,且麝香更能开通经络,引导诸药,消散痈疽;寒水石既能泻热消肿,又能解诸药之毒;至于葱、酒二药,是取其宣行药势,增强疗效。总的说来,本方汇集多种解毒、活血、消肿、定痛、善治恶疮的药物,是一首有力的消疮解毒剂,对于疔疮恶肿,用之得当,确有卓效。所以陈实功说它对于“一切恶症歹疮……真有回生之功”。

6.一粒珠一粒珠中犀甲冰,珍珠雄麝合之能,痈疽发背无名毒,酒化一丸力自胜。

来源:《良方集腋》。

药物:穿山甲一具(约重500克,用麻油、米醋、苏合香、松罗茶四样各制一次),犀黄9克,珍珠、麝香各6克,梅花冰片、朱砂、雄黄各12克(各取净粉,原书尚有蟾蜍3克)。

用法:研为细末,用人乳烂米糊打浆作丸,每丸重1.5克,外用蜡壳封固。每服1丸,人乳汁化开,陈酒冲服,睡卧避风。如治小儿惊风,可予本丸半粒,用钩藤、橘红泡汤化服。

功效:消肿解毒,清热镇痉。

适应证:①一切无名肿毒、痈疽、发背等证。②小儿急惊风。

方义:本方犀黄、珍珠、朱砂、雄黄、麝香、冰片,不但能解毒消肿,清热化痰,又能清心镇肝,开窍定惊,所以既能适用于痈疽恶疮,又可用治小儿急惊风。至于穿山甲一药,本方取其散血通络,溃坚消肿,是专为肿毒而设。

7.六神丸六神丸用犀牛黄,冰片蟾酥共麝香,珍珠还与腰黄合,解毒消痈清热良。

来源:《雷允上诵芬堂方》。

药物:珍珠粉、犀牛黄、麝香各4.5克, 腰黄、蟾酥(酒化)、冰片各3克。

用法:各研细末,用酒化蟾酥与前药末调和为丸,如芥子大,百草霜为衣,每服5~10丸,重证一日数服,开水送下。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强心安神,镇痉回苏。

适应证:①咽喉红赤、肿痛或腐溃以及喉蛾、喉痛、白喉、烂喉等证。②痈疽、疔疮、乳痈以及一切无名肿毒。③伤寒温病而见心力哀竭者。④哮喘发作时。

方义:牛黄、珍珠清热解毒、镇惊,且珍珠能除胸膈热痰;蟾酥攻毒消肿、定痛;腰黄(即雄黄)解毒辟秽;冰片、麝香开窍散结。总观本方作用,既能清热消肿,解毒定痛,又可强心安神,镇痉回苏。所以,对于疮疡、喉部肿烂以及热病心力衰竭等证,都可用以治疗。

此外,近年来编者尝以此丸治疗慢性肝炎引起的肝区剧痛,亦有一定疗效。哮喘发作时,顿服7~10粒,有缓解之功。

《喉科心法》亦有六神丸。治时邪疫毒、烂喉丹痧,喉风喉痈,双单乳蛾诸证,茶汤不能进者;并治疔疮对口,痈疽发背,肠痈,腹疽,乳痈,乳岩,一切无名肿毒;兼治小儿痰急惊风。关西牛黄一钱五分,杜蟾酥一分五厘(烧酒化),上辰砂一钱五分,粗珍珠一分五厘,当门子一分五厘。上药共研细末,米浆为丸,如芥末子大,以百草霜为衣。每服五丸、七丸、十丸不等,视病势轻重服之。与本方大同小异,临床可酌选之。

8.消乳汤(新增)

消乳汤中知母饶,丹参山甲共银翘,瓜蒌乳没同煎服,乳部痈痛一起消。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药物:知母24克,连翘12克,金银花9克,穿山甲(炒捣)6克,瓜蒌15克,丹参、乳香、没药各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活血解毒,消肿止痛。

适应证:结乳肿痛、乳痈新起以及其他一切疮疡红肿。

方义:方中穿山甲、丹参、乳香、没药活血化瘀,对于乳痈初起者,能消肿定痛,已化脓者,能促其溃破;金银花、连翘、知母、瓜蒌清热解毒,对于疮痈初起红赤肿热者,能使其消散。可见本方不仅能治乳痈初起,红肿疼痛,而且对其他各种疮疡红肿疼痛属于阳证者,亦可应用。

9.阳和汤(新增)

阳和汤擅治阴疽,温养和阳气血舒,地芥鹿胶姜桂草,麻黄加入病堪除。

来源:《外科全生集》。

药物:熟地30克,白芥子(炒研)6克,鹿角胶9克,肉桂(去皮,研粉)3克,炮姜炭、麻黄各1.7克,生甘草3克。乳痈、乳癌加土贝母、炙僵蚕各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养和阳,蠲痰解凝。

适应证:一切阴疽,色白不红、不肿或漫肿而不痛者。

禁忌:阳证忌用。

方义:本方是治疗一切慢性虚弱性阴疽的良好方剂。在方剂组织上具有独特的配伍关系。它用麻黄辛温以开腠理,以白芥子去皮里膜外之痰;且熟地黄得麻黄则补血而不腻膈,麻黄配熟地黄则通络而不发表;更用姜、桂、鹿角胶以温阳补虚。因此用于一切阴疽而见舌苔淡白、脉象沉细而软的证候,有如日光普照,寒凝便能顿解,“阳和汤”殆即由此得名。

根据编者的初步经验,本方对于肠系膜淋巴结核和腹膜结核有一定的效果。临床使用时只要掌握证属“虚寒”者,总不致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