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张强文集·艺术批评卷
6274800000053

第53章 红嫂与江姐

谈起山东女性与重庆女性来,我以为山东是一个男权意识的集中营,而重庆则是一个女性意识充分张扬的山水雾都。这个话题中,尤其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所推出的两个女性的代表符号,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就是山东的红嫂与重庆的江姐。

首先在称呼上,这两位女性都是已婚的女性,但是“嫂子”与“姐姐”却反映出完全不同的立场。前者的称呼归属于男性丈夫的家族属群,而后者的称呼归属于女性妻子的家族属群。

有趣的是,山东的红嫂被以《沂蒙颂》为名搬上舞蹈台面,而重庆的江姐则以《红梅颂》为名搬上歌剧的舞台。

在山东地区,女性一旦结婚,尤其是育子的女性,会逐渐地被长辈化。而在旧时代,家中的长嫂甚至可以哺乳年幼的弟弟。于是也就有了“长嫂比母”的说法。其实,不在于只有山东有这样的情况,在旧中国的各个地区,也许都存在这样的说法。但是问题在于,为什么主要在山东才可以提炼出这样的概念。

在《沂蒙颂》中,讲述了一个叫做红嫂的山东农村的女性,在山上遇到一位受伤的八路军战士,由于失血过多而需要补充水分时,红嫂在百寻无奈的情况下,克服了女性的羞怯,毅然以乳汁直接哺乳于一位成年的男性。

在这里,女性的性别特征被巧妙地崇高化,提升为“人民的乳汁哺育了我,我必将一生报效于人民”的革命化的信念与口号。而“哺乳成年男性”这个具有色情含义的视觉情景被必然地退隐了。

《红梅颂》中的江姐是无须归依于任何男性主体的,而她的丈夫在这里也是消隐的。江姐与徐鹏飞则分别代表了革命的正义与反革命的邪恶。对于江姐来讲,革命的正义性作为人生的信念已经根植在生命的底层,甚至消灭了生命都无法根除她的信念。

因此,她也无须借助于任何男性的背景而直接呈现其女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