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张强文集·艺术批评卷
6274800000056

第56章 自由艺术是否已沦为一个伪命题

6月18日,重庆直辖九周年,父亲节。

是晚,我出席一个被称之为是“自由艺术1号风暴”的艺术活动。

在这个由我的朋友、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邱正伦先生主持的节目中,包含了现场女性人体写生,重庆本土诗歌朗诵,本土新锐画家作品展示。

对于前面的所有活动,我一直保持拒绝评论的姿态,而在本次节目中,我则选择性地参与到最后的一个环节之中——“自由艺术论坛”。

自由艺术论坛由我、邱正伦、还有重庆大学的米可三人主讲。

除主持者在学术定位上显示出带有强烈的“八五美术思潮”的激昂色彩让我颇感诧异之外,我个人觉得,当代艺术的自由性,其实更多地来自于艺术家个人的心灵深处。

一些研究生提出的问题,更颇耐人寻味:

如果一个艺术家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解决,还有什么样的自由搞艺术呢?

我很自然地被手中的话筒所抵住。

这个话题实际上也是我多年来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我想也是中国的艺术家们最为焦虑的问题。在一个被充分“经济化”了社会语境里,也许对于外行来讲,对于艺术价值的测算没有再比数字化的价格更为实在与可靠的了。

同时,也因为当下的中国社会人已经基本上将“可以拥有与支配多少资金”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终极体现。

我经常在朋友与学生间遇到这样的追问,你为什么还不将你的作品卖出去呢?

我则答到:如果我突然有了很多钱,就会不自觉地被钱驱赶着去“花掉”。那样以来,我现在平静的生活状态就会打破,从学术研究的秩序、艺术创作的秩序,到心理的秩序就会改变。

但是,我马上就被逼问到:你真的是这样对待金钱的吗?其实,金钱绝对不是你想象的那样邪恶,有了钱,你可以有更高品质的生活去享用,可以出国度假,可以以最高的技术品质来出版自己的画集,可以……

面对这些接踵而来的无数个“可以”,我实在无力招架,只好如此说道:

我的画其实根本没人买……

话音未落,又是一连串的逼问:

那你为什么不去主动操作呢?我不相信卖不出去,不行我替你操作展览,联系买家……

我慌忙打断:不用不用……

——我只有自己跳入这个陷阱之中……我现在不卖,是为了将来卖个好价钱。

对方释然到:就是,像你这样聪明的人,会放过卖画?谁跟钱有仇呀。

其实,我们的自由被我们在不自觉中,被我们自己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