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东风化雨 春泥护花:北京市党建课题《新形势下中小学党员服务群众方式的实践研究》优秀案例集锦
62985100000018

第18章 用爱浇灌学生心灵

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 张莹

一、案例背景

从入党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自己要不求名利地多奉献,关键时刻要靠得住、行得正、站得出。作为党员应该牢记共产党员的身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我提升,强化自己的角色心理,把党员的各种规范要求内化为自觉行为,强化事业心和使命感,从而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教师的岗位上,不论面对学生、教师,还是家长,我都是学校党员教师集体中的一名服务者,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团结同志、尊重他人、虚心向身边的老师学习,遇到老师有困难时要热心帮助,面对学生及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耐心倾听,细心讲述,以理服人,从而达到双方都满意的结果,以求实现服务的高质量。

二、案例描述

我班有一位问题学生,学习吃力,又总是难以自控地去招惹其他同学。同学不喜欢他,自己学习又跟不上,导致他产生自卑等负面的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我调整教育方法,在生活、学习上多关心他,照顾他,鼓励他,让他逐渐改变自己,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以下是针对该生(以下简称小明)的一些教育方法。

三、案例分析

1.生活中,用教师的关爱帮助孩子正视自己

由于好动,小明周围的孩子或多或少都被他困扰过,因此,没有同学想挨着他坐。这使小明变得更加狂躁,打架、骂人的情况愈发严重。为了让其他同学能够重新接受小明,我先找不喜欢他的同学谈话,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做通其他同学的思想工作之后,我又多次与小明谈心,问他为什么总是招惹其他同学。开始他很不配合,对我充满敌意,但我没有用训斥的语气去教育他,依旧用关切的语气和他聊天,告诉他老师眼中的他是什么样的,以及老师对他的期望。渐渐地,我看到了他的改变。当然,他还会偶尔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来,但无非是为了维护他那自卑和幼小的心灵。一次,他甚至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今天又把同学惹哭了。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没有忍住。”这样的坦白让我感到意外,但更多的是惊喜。我决定抓住这次机会,帮助他正视自己,马上对他说:“能够主动承认错误,真是个男子汉!老师不会因为一名学生犯过错误而对他另眼相看,老师只看重他是否真正学会了做人。让老师来帮助你,使你成为一个别人喜欢的孩子,好吗?相信你能行!”听了我的话,小明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打架、骂人的现象逐渐减少,课间更多的是和同学玩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比如魔方、象棋和跳绳等。尽管有时他还会犯些小错误,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毕竟在改变自己,在不断地进步。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关键要看教师有没有用心去发现。如果教师运用教育的艺术,从耐心说服教育入手,用爱心去感化学生,学生自会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之人,师生间才能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学生才肯接受教育。

2.学习上,用教师的激励帮助孩子逐渐进步

小明学习比较吃力,获取知识比较困难,因此,上课对他来说变成一种煎熬。他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自己情绪低落,让很多老师都感到头痛。他好像完全放弃了自己,明明能够学会的知识也不学了。面对这种情况,作为班主任的我不能逃避,要打起精神来帮助他。其实,小明还是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比如说听写词语、背诵古诗,他都可以学会,只是比其他同学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而已。我对他生活上的关爱似乎消除了我们彼此间的隔阂。我决定利用这个优势,通过不断激励尽量让小明不再排斥上语文课。当预备铃一响,其他同学都做好上课准备时,小明会慢悠悠地溜达到座位,桌上干净得连一支铅笔都没有。这时,我会面向全班同学说:“上语文课之前,我们要将语文书、笔袋放在桌上相应的位置上,看看谁还没有准备好?”同时,我会举起自己的语文书,给小明一个眼神和一个微笑,提醒他应该怎么做。开始,他并没有拿出书的意思,我会继续说:“第一组同学准备好上课了,第二组的同学也准备好了……”依次说到他所在的第六组时,他会先看看同学,再看看我,终于开始在书包里翻找语文书。我趁热打铁说:“小明的语文书好像找不到了,我们等等他,前面的同学快去帮帮他。”这样既提醒他同学们都在等他一个人,需要快点拿出书,又能通过让同学帮他找书,让他感到同学们是很关心他的。此后,语文课前依次点评各组是否准备好文具、是否坐好,成了我的必做功课。渐渐地,我发现小明不用我再去提醒了。每次我都会当众表扬他有进步,或是夸赞他是全班坐得最直、最好的等等。每次称赞后,他会比以前做得更好。这让我意识到激励表扬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也一直沿用这种方法。既然他不爱学,我就拽着他学,一些简单的问题都抛给他来回答,然后及时表扬,让大家给他掌声。一段时间下来,终于让我看到了努力的成果。一节自习课上,小明拿着语文练习册主动找我问问题。我耐心细致地给他讲解,虽然他理解起来比较费劲,但起码基础的字词题,他能够独立写下来了。更重要的是,他能够主动学习了。所以,当孩子取得成绩时,老师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忘了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

3.心理上,用教师的真诚帮助孩子找回自信

小明在家里是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刚满周岁的妹妹。他爸爸经常外出打工,妈妈关心妹妹多一些,而当他犯了错,也只会打他。这使小明感觉父母都不喜欢他。这些都是我和他谈心时了解到的,也让我突然明白他为什么总是情绪低落。我分析他应该是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大家都讨厌他,爸爸妈妈也不喜欢他,导致他产生了自卑心理,有时才会比较反常,容易去招惹其他同学。这些行为也许只是想让同学、老师和家长去关注他。思考后,我先联系他的家长,把孩子的现状和家长沟通,让他们调整教育方法。再通过谈话告诉小明,父母不是不关心他,只是妹妹太小,比他更需要照顾,而爸爸不在家,他就是家里的男子汉,应该去照顾妈妈和妹妹,而不是整天惹祸,让妈妈更操心。最后,我决定给他找点事做,给他一份责任,让他找回自信。跑步时,我让他管理其他同学,他把队伍管理得井井有条;课下,我让他负责看管图书角的图书,不能让图书出现损坏,他很细心地履行职责。周一的班会,我会在点评中肯定他的工作,表扬他的认真负责。他会不好意思地笑笑,以后的工作更加认真细致。同学看到他的改变都从心里接受了他,他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真诚,慢慢变得开朗自信起来。

每一位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要求老师要深入了解,弄清该生的心理,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小明的情况比较特殊,看到他在我的教导下能有一个质的转变,作为他的班主任真是很有成就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强化党员的服务意识,就是一个塑造党员灵魂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从而发挥一个党员应有的作用。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如果我们党员教师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就能够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能管理好班级的各项事务,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使学校在各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服务学生。

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