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我的第一本阳光心理学
6360200000014

第14章 把偶然的快乐变成必然 (3)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个人在路旁摆了一个盛满甜酒的酒樽,并放了些酒杯一伙猩猩知道人们的用意,坚持不肯上前微风吹过,酒香扑鼻于是,一只猩猩说:“这么香甜的酒,何不少尝一点!”众猩猩点头皆称是于是各自战战兢兢地喝了一小杯喝罢,相互嘱托说:“可千万不要再喝了!”谁知,酒香阵阵随风扑来,猩猩的馋虫被完全勾引了出来,于是又都喝了一杯“如是者四”,最后“不胜其唇吻之甜”,忘乎所以,竞相端起大酒樽狂饮起来,一个个酩酊大醉结果,它们都被人们所擒获猩猩之所以被生擒活捉就是为了满足贪杯的欲望如果那伙猩猩面对飘香的甜酒,心不痒、嘴不馋,想必不会被人掠去而人同寓言中的猩猩一样,都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虽然欲望是一切成就的起点,是人们发展的动力,但是,如果一个人的欲望过多,就无法掌握实现这些欲望的资源例如,你无法既享受闲暇与轻松又能赚到钱;你现在如果仅有3000元,你就无法既买电视又买空调此时,你要进行选择,想清楚怎样支配你所掌握的资源来实现自己最需要的欲望,而非全部去实现它们因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的生活需要节制,不能无节制地满足自己的欲望,不让自己受一点委屈一个没有节制能力的人,常常易让自己屈从于没有经过谨慎考虑的欲望他们在思想上易于随波逐流,盲目地跟随一些浅薄无知的人与此同时,他们还会盲目地去追求一种超出自己实际需要的生活水平如此一来,各种欲望便控制了他们,让其成为欲望的俘虏事实上,给予自己饥饿和懂得节制也是对生活的一种追求,是一种更深远意义上的对生活的呵护例如,季羡林先生之所以这么长寿,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他人生中两个最重要的阶段都处在饥饿的环境之中青年时期,在德国留学,正值德国战败,物资匮乏,他便在“饥饿的地狱中挣扎”到了中年回到祖国,又逢“文化大革命”,终日食不果腹提高自控能力动物之所以是动物,就是因为它们不懂得自我节制,就像那些笨老鼠,只知道“饱食终日”,所以它们“英年早逝”是必然的一个人若不想沦为欲望的奴隶,就必须学会自我克制,只有这样才能把握自我发展的主动权节制能力实质上就是一种自我控制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培养控制自己的思想没有意识作为先导,人就不可能有具体的行为控制思想,就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能要什么,这是认识的问题然后再弄清楚,怎样拒绝不能做的事,强制自己专做该做的事,这是方法的问题最后再掂量一下,自己做了会如何,不做又该如何,这是由控制思想向控制行为过渡的问题控制目标目标是思想的核心,更是行动的指南,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方法人不可能无为而治,都要有一定的目的;做事都要有计划,不能东一下西一下,无头无序控制目标,就要制定目标目标有长期的、中期的,也要有短期的如买衣服时,买皮衣要考虑到这皮衣要能穿三五年;买袜子需须想着能穿三五个月即可;买鞋子时,要想着这鞋得穿一两年不同的衣服,穿着年度不同,就要在价格、质量等方面做不同的考虑修定目标也是重要的一步棋比如到一定时候,就要看看自己的衣柜,哪些衣服还能穿,哪些衣服不能穿,哪些衣服要缝补改装,哪些又要添置新的不断整理,才能让衣柜里的衣服随时能满足自己衣着的需要控制时间很多人往往不但不明白自己要做哪些事,还不明白在什么时候,用多长时间来做某件事而且更难的是如何将那么多事和有限的时间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事情做好了,时间也没白白浪费你可以选择时间来工作、游戏、休息,虽然客观的环境不一定能任人掌握,但人却可以自己控制时间学会有节制地生活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有节制地生活,我们的衣食住行,都要有节制,吃得太多,固然不好,吃得太少,也不利于健康对情感也要有节制,大喜大悲、大笑大怒都不可取把自己的一切都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生活也许更美好有节制地生活,说穿了就是讲究一个度根据生理和心理需要,进行合理地安排生活上的好习惯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保持充足睡眠(每天一般人睡眠为8小时,这不是绝对的,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修正),并且尽量做到早睡早起二是多吃素(每天吃素菜1斤),少吃荤(每天吃三两肉食)

三是勤锻炼身体,每天运动1个小时四是讲卫生,卫生包括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7.生活中人们总是喜欢拔高自己(苏东坡效应)

诗人苏东坡有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明就站在这个山中,却偏偏不识其真面目明明自己就拥有“自我”,却偏偏不自悟,在生活中总是喜欢拔高自己这就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苏东坡效应人贵有自知之明为了证实人确实容易拔高自己,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找来25个相互之间都是老熟人的人,请他们每个人分别根据9个标准即文雅、幽默、聪明、爱交际、讲卫生、美丽、自大、粗鲁、势利,对所有包括自己在内的人排名次实验结果显示:人们的自我评价和他人的评价差距很大,而且这25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夸大优点和掩饰缺点的倾向例如,有一个人自以为“幽默”程度排名第一,可是把其他人对他的文雅程度排名平均了一下发现,他的“幽默”程度仅列第二十几名从这个实验结果我们能看到,我们对不良品质的自我评价则常常比别人的估计低,对优良品质的自我评价常常比别人的估计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不容易客观认清自己,很容易自我拔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生活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实际上就是为了克服我们的这种有意无意拔高和美化自己的倾向,使我们能更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把人的自知称为“贵”,可见人是多么不容易自知;把自知称为“明”,又可见自知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相传在阿尔卑斯山的入口处,就曾经写着这样一句警语——认识你自己让人们永远记住这句话,因为只有认识了你自己,你才能变得睿智,才能胜不骄、败不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踏踏实实过自己的生活(成功案例)

在美国一个偏僻的小镇上,一个黑人女孩因为肤色经常受人白眼一次,她母亲带她去买衣服,需要进试衣间试衣服,而店员拒绝说:“这只供白人用,黑人要到后面小仓库里去试”这时,她的母亲说:“如果你今天不让我的女儿进去试衣服,我们只好换一家店买”这个店员为留住生意,只好同意这位母亲总是这样帮助女儿,她说:“女儿,你将来的自豪并不是在白人专卖店里买到汉堡,而是只要你想,你就可能做到”在母亲的指引下,她认识到:要想走出去,就要靠教育,于是她发奋读书,最终进入社会上层,受人尊敬她就是黑人康蒂赖斯,曾被评为“2004年世界最有权势的女人”是母亲让赖斯认知了自我,使她拥有了完美的人生如果她没有认识到自己可以,那么她将是一个平庸的、社会底层的黑人妇女因为她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所以她成功了生活中,只有当你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时,你才会去完美地实现然而,要真正认识“自我”,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