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锁阳
6432000000035

第35章 青草如玉(12)

12

机声隆隆,昼夜不息。

平田整地打井修渠筑路架线,现代化的机械和原始工具、少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大批应招而来的廉价的劳动力汇聚西滩,在十万亩的土地上摆开了战场。沉寂了不知多少年的广阔的原野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一切都在繁乱中有序地进行着。

作为开发西滩的极力倡议者和总指挥,蒙生自然不敢有丝毫懈怠,吃住都在工地上,倾尽全部心血和智慧导演着一部对他至关重要的人间活剧。蒙生是立了军令状的,甚至当着镇上几套班子领导的面情不自禁,声泪俱下,就差咬破指头写血书了。蒙生还说,那一刻我特别悲壮,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人生有此一搏,知足矣。我说,你当时想到自己的父亲了吗?一个守望西滩几十年的老人。蒙生显然没有意识到我会这样发问,愣了一下才老老实实地承认:没想到,我要是有那么多的顾虑,就什么事情都干不成了。

关于西滩的开发建设,那壮观的场面已在五集电视连续剧《高原魂》里得到真实的再现。这其实也是蒙生策划的,说是宣传也很重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通过报纸和广播宣传了几次,他认为力度还是不够大,不如拍电视剧来得形象和生动。蒙生不便亲自出面,委托省电视台的一个什么主任具体操作。没过多长时间,该剧的编剧、导演和摄像师就来到了西滩,好吃好喝一住七天,包括蒙生在内的指挥部所有成员,七天里他们和编剧导演彻夜长谈很少睡觉,一个个大便干燥,熬烂了眼角。我以为剧中必定会出现宝元老汉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形象:土岗上端坐着守望西滩几十年的一位老人,像一尊肃穆的雕像,古朴庄重,然后依此为线索,以西滩为背景,展开西部高原在新时期开发建设的壮观场面,以及新旧两种观念的碰撞。电视剧拍摄出来后,西滩开发建设的壮观场面倒是不少,却没有宝元老汉这样的形象,反而穿插了一段离奇的三角恋爱,两个莫名其妙的女人为争夺那个一副救世主般模样的男主人公打翻了醋坛子,令人胃口大跌。那个男主人公的原型显然就是蒙生了,这是谁都能意识得到的。看了样片后,蒙生脸上实在是挂不住,很不满意地当着编剧和导演的面说了一声:操!这******是什么玩意儿。编剧和导演这时便不再那么彬彬有礼了,脸拉得比贺兰山都长,换上一副无赖的面孔说,怎么的?就那么一点儿钱,还想让我们拍出精品来,开什么国际玩笑,有没有搞错啊。

可想而知,该电视剧勉强播出后遭到骂声一片。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是,花钱买雪花膏,擦到了屁股上。用镇上机关干部们的话说,拍这样的破电视剧,还不如省下钱来捐给希望工程昵。还说,两个女人为“那个”总指挥争风吃醋,是不是真的呀?无风不起浪嘛。这对蒙生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而要消除这些不利的影响,却又是不那么容易的。随之而来的是,他妻子不断地找他的麻烦,扬言要和他离婚。有一段时间,蒙生很敏感,也很苦恼,他甚至怀疑自己搞了镇上最漂亮的那个女人的事情被泄密,被别有用心的人提供给编剧和导演,写进了电视剧里。蒙生像一只被困在假山上的猴子,尾巴夹得紧紧的,脑细胞大面积死亡,头发一抓一把,然后找到我说,你能不能写一篇报告文学,为我挽回一点名誉损失。我说有这个必要吗?就像小学生写字,越描越丑。蒙生很不高兴,半开玩笑地说我这是幸灾乐祸,落井下石。

我说,最好的办法是让西滩长出最好的麦子。蒙生说,那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