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现代生产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生产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互相促进,科学技术一有突破,生产就会几十倍,甚至成百倍地提高。
现代生产是不断变革的,科技成果迅速地应用到生产中,新技术、新产品过时的速度越来越快,生产工艺不断变革造成了行业的不断变换。现代生产有下面一些特点:(1)生产手段超过机械化时代,进入“人化机械”时代;(2)工业生产由过去的粗放化转到集约化;(3)农业生产的工业化;(4)经营管理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是现代文明的“三鼎足”;(5)产生了新型的工人,人在生产中的地位由人的直接生产转到主要是控制生产。
现代生产改变了人们的一切社会生活,当然也对教育提出了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大工业生产以前,学校主要是培养少数统治阶级的子弟,劳动人民受不到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没有直接关系。工业革命以后才提出普及教育。大工业现代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生产的自然规律,也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要使教育和整个国民经济、生产建设相结合、相适应,使学生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全面发展。
1.教育的位置要摆得适当。从教育和经济的关系着眼,要使教育的发展规模同整个国民经济相适应,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把培养各种人才纳入经济计划中。
2.教育内部结构应适当改革,要建立一个适应我国生产发展需要的教育体制,培养生产各部门需要的人才。
3.教育内容要适应当代生产的需要,反映当代科技的发展,培养不仅用手而且用脑的新型工人。
4.培养方法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是灌输死的知识。
5.在学校中开设生产技术课和劳动课,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现代教育在世界上的一些动向主要表现在:教育的普及化、教育结构的多样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和终身教育、重视高等教育的改革。
(原文载《百科知识》1981年第5期,《我的教育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
论教育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
教育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以极大的反作用。这就是说,教育要适应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也必须以教育为条件,这是一条客观规律。遵循这条规律,经济建设能够得到发展,教育事业也能得到发展;违背这条规律,经济建设就会停滞不前,教育事业也会受到损失。为什么说教育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可以从三方面来考虑。
(一)教育是培养劳动力的重要手段。要克服一种小生产者的观念,似乎没有文化也一样可以搞生产。但是现代大工业生产不仅要求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而且要求他不断提高这种水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教育在培养劳动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中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
(二)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现代化的经济建设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的。科学技术一旦与生产相结合,就会使生产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工业革命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爆发的。
教育的任务就是把科学技术传授给下一代,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科学技术的继承和发展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当科学技术尚未转化为生产工具并为劳动者所掌握时,它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把科学技术推广到劳动者中间,使科学技术和人结合起来,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教育不仅把现存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创造新的科学知识,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教育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文化建设是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革命的理想、社会主义的道德和自觉的纪律。
要使教育成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首先,要调整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的比例关系,把教育事业计划列为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要调整教育内部的比例关系,建立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第三,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第四,关键是要解决师资问题。
(原文载《高教战线》1982年第11期,《我的教育探索》科学教育出版社1998年)
新的科技革命和教育的现代化
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在1977年就指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教育本身也必须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早在1960年代,发达国家就纷纷进行改革,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一、新的科技革命的基本特点
新的科技革命主要是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在电子技术、能源、材料、宇宙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中的革命。简要如下。
(1)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电子技术革命。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的提高,带来了电子计算机的革新,微处理机的广泛应用,使信息处理能力大大提高。通信卫星、特高频波段和光导纤维的实现将世界联成一体。
(2)以再生能源为中心的能源革命。开发新能源:太阳能的利用、潮水发电、核聚变等新技术。
(3)宇宙科学和海洋科学。向外层空间和海洋要能源、要材料。
(4)遗传工程研究。基因重组、细胞融合等技术可以研制出许多新药物,培育出新的生物品种,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5)新功能材料的研制。主要是指各种工程塑料、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等。
新的科技革命的特点:一是科学、技术和生产的日益一体化,缩短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物化时间,使科学成为直接生产力。二是科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复杂问题的综合研究加强。三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四是新科技成果在生产上的应用使社会劳动分工产生新的变化。第一产业人口减少,第三产业人口增加。五是新科技革命改变了劳动的性质和内容。体力劳动的比重减少,脑力劳动的比重增加,使人从直接生产过程中解放出来,而管理生产的职能越来越重要。
二、新的科技革命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1)增加智力投资,提高投资的经济效果,培养适应新科技革命的人才。
(2)加强教育同现代生产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当前,普通教育的职业化,职业教育的普通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3)教育的概念需要扩大。教育已经不能限于学校教育,应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一切方面。终身教育的出现正是由于1960年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其成果迅速应用到生产上以后,造成了职业的变动而提出来的。1960年代,与终身教育相联系的,还出现了“回归教育”思潮,主张教育不要一次受完,而是分几次完成,使人在生活环节各个阶段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4)继续进行教学改革,进一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第一是加强基础知识的教育,基础知识是教学内容中相对稳定的、不易老化的部分,基础知识学得扎实,就容易接受新的知识;第二是增加新的有发展前景的课程;第三是增设选修课,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第四是改革教学方法,较少地传授现存的知识,更努力寻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第五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
(5)重视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6)提高师资水平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保证。不仅要提高教师的文化科学水平,还要提高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
(原文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5期,《我的教育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
论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当代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教育改革。1983年,美国发表了全国教育质量委员会的《处境危险的国家,迫切需要进行教育改革》的报告;日本成立了“文化与教育恳谈会”,着手进行第三次教育改革。促使这场改革的动因是什么?从教育外部来看,是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生变革,加剧了国际间的经济竞争。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创见,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和应变能力,有赖于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从教育内部来看,战后各国教育都有了较大发展,但质量却有所下降。解决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我国教育经过“文革”灾难,需要拨乱反正,迫切需要改革。
任何改革都要以一种思想为指导。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确立新的教育思想,改变旧的、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
传统教育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这种教育传统是受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同时也是对过去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教育不能简单地一概肯定或者否定,需要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今天中国的教育传统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经济发展的条件下,继承过去的教育传统以及外来的教育传统基础上形成的,既继承和吸收了一些优秀的传统,也继承了一些不好的,或者不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的传统。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使得新中国建立以来形成的教育传统已有许多地方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需要进行改革。
在我国,由于封建社会统治的时间较长,我国教育传统中封建教育思想的影响很深。封建教育思想在我国近代史上受过几次大的冲击。第一次大冲击是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和变法维新,第二次大冲击是五四运动,第三次大冲击是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我国现在的教育传统是继承和改造了历史上的教育传统并吸收了外国的教育思想而形成的。它包含了以下几个因素:(1)几千年封建教育传统的影响;(2)五四运动以来科学民主的教育思想;(3)老解放区干部教育的传统;(4)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教育的影响;(5)近些年来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
当前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相适应的陈腐教育思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狭隘的教育价值观。封建社会教育只培养统治阶级的官吏,似乎与社会物质生产没有关系。教育只有政治功能,缺乏对教育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的认识。(2)因循守旧的人才观。只要求受教育者恪守传统的知识和技艺,守住祖宗家业,而不重视启迪受教育者去开辟新的知识领域,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3)轻视实践,轻视技术的观念。学习是为了做官,鄙视一切技艺性职业和劳动。(4)僵化的教学模式。
教育改革要以新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树立新的教育观念。(1)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价值观。不要把教育看成单纯的消费性投资,而应看做是一种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的生产性投资。(2)树立全时空的教育观。现代教育扩大到所有年龄段的终身教育。(3)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凡是有社会责任感,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为社会作出一定贡献的都是人才。(4)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5)树立新的教学观。现代教学除了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外,主要是要发展学生的能力。
为使我国教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改革。一是要调整教育结构。针对我国地域广、人口多,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特点,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把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二是进行考试制度的改革。把高考和考查平时成绩结合起来;减少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加宽;改革平时的考试办法,减少考试次数,加强平时考查。三是改革教学内容。统一标准、统一教材,不符合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国情,应实行一纲多本;开设综合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四是改革教学的组织。使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接触实际。
(原文载《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4期)
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育思想的转变
任何一项改革都要以一种思想为指导,教育改革也不例外。《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就是我们的指导思想。
《决定》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勾画了一个宏伟的蓝图,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按照这个蓝图去施工。对这个蓝图设计思想的认识是不是明确,是一个能否按照原来设计的样子去实现的大问题。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学习《决定》的基本精神,以使我们的教育思想符合《决定》的要求,符合时代的要求。
教育思想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教育的目的问题。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就是《决定》中所指出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人才的手段;其次,教育促进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第三,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总之,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这里就产生了第二个问题,什么是人才?我认为,凡是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为社会作出一定贡献的都是人才。人才是有层次、有类别的,正所谓“行行出状元”。人才观还包括人才的规格和要求的问题,各级各类人才所应具备的具体规格是不同的,但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应该有它的共性,这个共性就是《决定》中所说的:“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用这个标准来检查实际工作就会发现,许多同志对这个培养目标并不明确。例如,什么叫三好学生?当然应该是德、智、体全面优秀的学生,但是衡量德、智、体的标准很不具体,实际工作中往往被简单化为各门课程考试成绩都是优秀的平均发展,这显然并不合理。又如许多学校总爱把课程分为主课和辅课,这也是不科学的,因为中小学是基础教育,各门课程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都是重要的。
明确了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后,还有一个如何培养的问题。是呆读死记,还是生动活泼地学习,这反映了两种对立的教育观。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既是社会主义教育目标所要求的,也是时代发展所要求的。要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首先,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把学生从沉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参加各种活动,去从事自己所喜爱的事情。其次,要树立起学生是教育主体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这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矛盾。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就在于启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越高,教育的效果就越好,教育的质量就越高。
以上提到的教育目的论、人才观、学生观、教学论都属于教育思想的问题。教育思想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绝不是依靠行政命令所能解决的,而是需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调查研究社会各种因素对教育的影响;要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各抒己见,互相争论,互相切磋。真理总是越争越明。
(原文载《教育研究》1986年第4期,《思考教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三个面向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思想
1983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个题词是从时代发展的前景、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提出来的,高瞻远瞩,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时代性、前瞻性,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时间过去30年了,今天再来重温这个题词,更感到邓小平的远见卓识。“三个面向”将永远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思想。
“文革”以后中国教育向何处去?怎样发展?是简单恢复到“文革”之前的状况,还是要有所发展有所创新?邓小平指出,中国教育必须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邓小平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深刻论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要有一支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最后说“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我国的教育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科学技术人才。这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最根本的任务。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面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30多年前,邓小平就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并详细分析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容和特点及其对社会生产的影响。30年过去了,正如邓小平当年预言的一样,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日新月异,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化改变了整个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迎面而来。我们需要抓住时机,迎头赶上,才能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教育是基础,教育要为科技发展培养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面向世界的先进科技、面向世界的教育现代化。不仅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材和教育理念,而且要派出留学生到国外学习,直接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学到手。在邓小平的指示下,“文革”以后,第一批留学生52人于1978年12月启程去西方国家留学,学成回国的留学生,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教育本来就是未来的事业,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教育要有前瞻性、预见性,不仅要考虑现在,而且要考虑未来的发展。教育要面向未来,就是要面向未来的科技发展。当前,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向我们扑面而来,它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新的工业革命要求创新性、开拓性人才。我们的教育只有按照邓小平的指示,面向未来的科技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教育要面向未来,就要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当今世界,竞争激烈、危机四伏。教育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懂得国际事务和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的人才。
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思想是一个整体,面向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核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放眼世界,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就要面向世界复杂多变的形势,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教育是基础,教育首先要现代化,要培养掌握先进文化科技、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贯彻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教育需要彻底改革。首先要改革教育观念,把教育从面向眼前的“应试教育”解放出来,回到教育的本真,把发展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教育的根本;其次要改革学校制度,下放教育教学的权利,鼓励学校办出特色;第三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原文载《教师教育学报》2014年第1期)
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提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都开展了教育现代化的讨论。什么叫现代化,现代化有哪些特征?
一、为了说明教育现代化,首先要了解什么叫现代化
关于现代化的起点有两种观点:一种以意识形态的转变为标志,认为是从欧洲文艺复兴开始;另一种是以科学技术与生产结合为标志,认为是从产业革命开始。我同意第二种观点。文艺复兴是一场伟大的思想革命,只是现代化开始的先兆,是思想准备阶段。产业革命把科学技术与生产结合起来,使人类认识、利用、控制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使整个社会发生了变化。我对现代化提出了一个自己的定义:“所谓现代化,是指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控制自然(包括人类自身)的能力空前提高的历史过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领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其目标是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就是说,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两个阶段。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工业化,即资本的集中和大企业的形成;第二,城市化;第三,社会结构的分化和集中,即一方面个人角色和社会角色趋于专门化,社会资源的配置趋于多样化,另一方面,社会协作与流动又在不断深化和加强;第四,世俗化和理性化,利益、效率和程序成为社会行为的最高原则。现代化的第二个阶段是信息社会。1956年,美国白领工人的数量超过蓝领工人,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人类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标志。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第一,信息化,网络化;第二,智能化;第三,国际化;第四,未来化。其中“智力工业”“知识工业”是信息社会的核心工业。如果说,工业革命时代的现代化的主要变革是机器代替了人的体力,那么信息革命时代的现代化则是电脑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互联网又使个人的脑力互相沟通,互相补充,扩大了人脑的功能,从而使社会生产智能化。
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产物,是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所谓教育现代化,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以先进的教育观念为指导,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能够满足全民学习需要的教育活动。它有如下基本特征:(1)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2)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3)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4)教育的个性化;(5)教育的多样性;(6)教育的变革性;(7)教育的国际性和开放性;(8)教育的科学性。
三、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
现代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等。本文只谈谈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包括人才观、教育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等。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教育价值的全面性。教育既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又有文化功能。教育既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又具有促进人(个体)发展的功能。(2)教育观念的开放性。教育不仅在学校,而且在家庭、在社会。教育延续到人的一生,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正式教育、非正式教育。(3)教育观念的民主性。师生是民主的、平等的,学生是主体,在教育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4)教育观念的未来性。现代教育总是向前看,看到新的情况和发展趋势,研究新的问题,重视在新的形势下的创造。
(原文载《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第3期)
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将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的特点是什么?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整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事实证明,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指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如下特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向。(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管理的科学性。(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开放性。要求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城乡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衔接。(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国际性,现代市场是一个国际市场。(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竞争性,市场的法则是公平竞争。(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法制性,一切依法办事,做到公平竞争、公平交易。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教育的影响
第一,有利于管理体制的改革。首先有利于学校根据市场的需要培养人才,促进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教育的调整;其次有利于学校产业的发展并与市场接轨,有利于把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再次是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
第二,有利于克服当前教育中注重“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的严重弊端。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就业的路变宽了,片面追求升学率会逐渐缓解。
第三,有利于教育结构的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各级技术人才。职业教育能有较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多种形式办学。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济发展繁荣了,教育投入才能增加。
三、教育要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点
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培养,传递和创造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人的劳动能力,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劳动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二是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最新的科学技术。各级各类学校有不同的职能,与经济的关系也有不同。
教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需要。一是要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实现“两个基本”——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三个积极”——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发展成人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四个重点”——重点建设100所大学、建立一批重点学科、建设一批重点高中、建设一批重点职业技术学校。二是改革教育体制。我国现行教育体制高度集中、高度统一,包得过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应该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三是改革教育结构。加强职业教育。四是调整教育的培养目标,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五是重视教育观念的转变,树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人才的观念。
四、教育要按教育规律办事,不能用经济规律代替教育规律
教育不能商品化,也不能把教育推向市场来解决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不能提倡学校企业化管理。
(原文载《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年第4期,《我的教育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
终身学习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最高追求
人类很早就萌发了对人的完美、和谐发展的追求。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说过:“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当时的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就是想培养“智、仁、勇”全面发展的人。古希腊重视和谐教育,希腊人认为,美就是和谐。文艺复兴冲破了神的束缚,肯定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教育家继承和丰富了古希腊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提出培养全人的教育目标。马克思、恩格斯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做出了科学的历史分析,指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现代大工业生产决定了需要以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能承担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
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科学地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及其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这里简单地梳理一下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时的一些逻辑思考,从而了解人的全面发展在什么条件下提出来,它的本质内涵是什么,什么条件下才能实现。
(一)马克思主义在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时首先考虑的是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是劳动,是意识,是创造性的劳动。劳动创造了人。而人的劳动是创造性的,是从创造工具开始的。同时,人的劳动不是个别地存在的,人在劳动过程中结成了社会,因而人存在于社会关系中。人的本质除了会创造性地劳动外,还有他的社会性。所以马克思讲:“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人的发展取决于生活方式、环境和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的。社会第一次分工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三)大工业机器生产却要求工人的全面发展。大工业机器生产是科学技术与生产结合的产物。生产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互相促进。科学技术一有突破,生产力就会几十倍、成百倍地提高。马克思说:“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大工业要求以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
(四)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大工业创立了工艺学这门完全现代的科学。马克思预言,在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工艺教育将在工人学校中占据应有的位置,使工人在生产劳动和教育的结合中得到全面发展。
(五)大工业生产要求工人全面发展,但大工业在它的资本主义形式上又再生产出旧的分工,生产的不断变革把只有局部发展的工人逐渐抛向后备军。这是很大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除了需要社会变革以外,还要求工人学习,把生产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所以马克思讲,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的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六)人的片面发展是私有制及其分工造成的,只有消灭私有制及其分工,才能使人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但是反过来,只有个人得到全面发展了,私有制才能最终消灭。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的客观要求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技术与生产结合的现代社会的客观要求。它只有在大工业生产的基础上,也即现代社会才能提出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它一旦与生产结合,社会生产就发生深刻变化而飞速地发展。生产的狂飈发展到20世纪中期尤其明显,它所引起的社会变革是过去难以想象的。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的序言中就写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东西足以和我们现在所说的科学技术革命所产生的后果相比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生产过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旧式的分工正在逐渐被打破,蓝领工人正在与白领工人相融合。18世纪的产业革命是用机器代替和加强人类的机体功能,20世纪中期的新的科技革命是用智能机器代替和加强人类脑的功能。特别是1990年代以后,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成为生产的第一要素,这就更加要求人的体力和脑力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互联网的普及更给世界带来了无穷的变化,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今天我们所处的知识经济的时代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工业革命初期的时代有很大的不同。新时代的生产不仅要求工人全面发展去适应大工业生产,而且要求劳动者创新知识、创新技术,把这种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当作社会生产的必要条件,去推动社会生产。过去劳动者主要指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现代的劳动者包括参加生产的所有人员。因此,新的时代要求所有劳动者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在学习中创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
新时代的另一个特征是教育的民主化。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人的全面发展已经不只是为了大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是人类对自身完善的追求。今天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外延上都有扩展,它不仅是指生产者的体力和脑力的充分发展,而且指所有人的体魄、智力、精神、兴趣、爱好、人格得到圆满的发展,也就是指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如何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通过教育与学习。教育和学习已经不限于学校,而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结合、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结合的多种形式。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互联网都给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处学习的条件。
四、全民教育是现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二次大战以后,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民主化是普遍的要求。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和后来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都强调教育是人人享有的权利。教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教育先行,教育发展先于经济发展第一次被世界各国领导人所共识。
1990年3月3~5日在泰国宗滴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和《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全民教育追求的是人人享受教育的权利,满足他们的基本学习需要,丰富他们的生活及其全面生活经验。全民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已经不只是为了大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是作为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和目的,教育和学习不再只是为了谋生,而是成为人的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对自身完善的追求。
五、终身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不仅使现代生产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且改变了教育和学习的全部意义,使人类进入了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不仅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建立新的教育体系创造了条件。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使教育和学习冲破了学校教育的牢笼,使得教育随处都在,随时都是。终身教育对整个教育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教育的形式不限于学校,包括了一切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终身教育开始是一种理念,一种思潮,逐渐发展成一种制度,一种教育系统。到21世纪初,终身教育的概念正在逐渐被终身学习的概念所代替。终身学习更强调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更体现学习化社会的特征。
终身教育不仅要求所有教育都纳入它的系统,而且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发表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进一步论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今后,整个一生都是学习的时间。终身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报告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动态的,脑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发展也是动态的,我们不能说到哪一天、哪一个水平,我们的脑力和体力就已经达到了极限,人已是全面发展了。据脑科学研究发现,我们今天的人脑利用开发还仅仅是一小部分。同时脑力也是在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社会生活在不断变革,人脑也在不断发展。因此人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人的脑力也才能不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才能从一个高度向另一个高度发展。
六、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建设和谐社会,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要和谐协调发展,更重要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要和谐。要达到人人和谐,人自身需要全面和谐发展。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彻底解放。
学习型社会,就是以学习求发展的社会,就是不断创新的社会。具体的内涵包括:以个体学习、终身学习来追求个体的全面发展,以组织的学习和创新来追求组织的发展,以社会的学习和创新来促进社会的发展,从而达到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个体学习是基础,以每个公民的个体学习、终身学习来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反过来又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最终达到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
(原文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又称学习化社会、教育化社会,是关于未来的社会、教育及其相互关系的构想。196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在《学习化社会》一书中首先提出学习型社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学习化社会作了描述:“教育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种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教育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在未来的社会里,每个成员都是学习者,每一个社会组织都应该是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社会是与终身教育联系在一起的。20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由此引起生产的变换,社会的变革。这种变革使得一个人不可能一生都固定在一个工作岗位上。职业的变更和人员的流动迫使每一个人都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于是在20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潮。终身教育的概念首先是法国人郎格朗提出来的。他提出,“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期和青年期,它应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地进行。教育应当借助这种方式,满足个人及社会的永恒要求”。在未来社会,终身教育已经不只是为了变换职业或谋生的需要,而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了满足终身教育的需要,必须构建学习型社会,也就是将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整个教育一体化。在学习型社会里,全体公民都是教育对象,同时也都是学习的主体,拥有广泛而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把整个教育体系纳入到终身教育体系之中。学校教育也要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来改造,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学习。
第二,把学校、家庭、社会结合起来,建立社区教育的新体系。教育在时间上延伸的同时,还要在空间上拓展。
第三,社会各种企事业单位都要办成学习型组织。通过学习促进创新,通过创新促进发展。
学习是人类自我超越的一种手段。学习型社会把教育和社会联系在一起,将为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人们的素质将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原文载《求是》2003年第4期)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高等教育改革
一、什么是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首先是棉纺织业发明了珍妮机,将手工业生产带入了机器大工业生产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末,标志是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正扑面而来,2012年4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提出,3D打印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
工业革命与科学、技术革命的区别。科学革命是指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飞跃,科学是靠发现而不是发明出来的。而技术革命是指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过程发生的重大变革。工业革命不仅仅具有科学技术方面的变革,而且带来了经济和社会性质的变革。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技术革命又是工业革命的基础,工业革命则是科技革命的延续与拓展。
中国科学院前院长卢嘉锡院士在上个世纪末分析了二战以后的五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是1945~1955年,以核能的释放与利用为标志,人类开始了利用核能的新时代。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一颗原子弹开始,人们开始合理利用原子能。第二次科技革命是1955~1965年,以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为标志,人类开始摆脱地球的引力向宇宙空间进军。第三次科技革命是1965~1975年,以1973年的人类重组DNA实验的成功为标志,人类进入了可以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第四次科技革命是1975~1985年,以微处理机的大量生产与广泛使用为标志,揭开了扩大人脑能力的篇章。第五次科技革命是1985~1995年,以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纪元。
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以信息化为标志,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纳米技术的开发。2012年4月,英国《经济学人》也发表了保罗·麦基里的专题文章,指出人类已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标志是3D打印技术,关注点是数字化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
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机器代替人的体力,第三次工业革命以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的结合为标志,其特点就是网络化、信息化、个性化、国际化,特别是3D打印机强调个性化的设计,国际之间信息的流通和交往也越来越频繁。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教育有什么要求
首先,第三次工业革命要求人才培养的多样化。现在社会有几万种职业,中产阶级是多数。新的工业革命来了,人才更要多样化了。
其次,第三次工业革命要求人才培养的个性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是个性化的消费时代,新的生产方式是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的方式,根据消费者需要进行生产,需要什么生产什么,甚至提供体验式的生产、参与式的生产,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消费。因此,人才的培养更应该注重个性的发展。
第三,第三次工业革命要求培养创新人才。我国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最需要的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我国经济虽然增长得很快,但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品牌。所以我们要培养创新人才。
第四,第三次工业革命要求培养国际化人才。近几年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在国际人才的培养上与我们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所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三、高等教育需要进行哪些改革
《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主要提了三个方面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提高科研水平和服务水平。迎接第三次科技革命,就要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在培养目标、课程实施、培养方式、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第一,改革人才培养目标。今天高等教育需要培养的是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共性和个性要二者结合。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品德是大学需要培养的共性,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别是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第二,要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首位。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把教学工作作为考核教师的首要任务。
第三,加强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指培养人的独特的品格与个人生活能力,使他作为一个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者能与其他社会公民在共同的领域中和睦相处的那部分教育。
第四,改变教学模式。首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学生自己愿意学。
其次,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也不是知识的权威。教师的任务在于给学生设计一个适合于他学习的学习环境,如该布置什么样的书给学生看,要求学生参加什么活动;同时帮助学生学习,对学生不会的问题进行指导。教师是设计者,指导者。
第五,加强教育国际化。教育国际化是必然趋势,国际交通便捷,信息交流快捷,大大降低了时间空间的距离,大量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大量在异国工作的专家,在世界各地举行的国际会议,学术之间的信件来往等都促进了教育国际化。
第六,加强创业教育。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指导学生设计职业生涯。同时创造条件和环境,帮助学生创业。
(原文载《顾明远教育演讲录》,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
中国教育改革最新政策走向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两会工作报告的体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中国的教育已进入改革深水区,必须进行通盘的、全面的综合改革。中国教育改革与包括城乡一体化、科技体制改革等其他领域的改革密切相关,其核心是立德树人,重点是促进教育公平、评价考试招生制度和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使我国的教育健康发展。
一、中国社会改革的总体精神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改革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最后一条指出:“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社会领域的改革与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离不开整个国家改革的形势。社会领域的各项改革都会影响到教育改革。因此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必须密切关注各项社会改革,并与之相配合和相适应。
第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改革,体现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虽然教育是公益事业,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必然会影响到教育投入的多元化,政府购买教育等问题。
第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
第三,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取消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镇化建设,改革户籍制度。这就必然会涉及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结构的调整、城镇学校的发展和布局、随迁子女上学和升学等一系列问题,会遇到许多困难和矛盾,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深化教育改革来解决。
第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鼓励原创新、集成创新、改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这不仅会影响到科研单位、企业研发机构,对高等学校的科研也会有重大影响。
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都需要人力资源的支撑。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三、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
我国教育已经从数量的发展转入到质量提高的新阶段。在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后,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所谓综合改革,就是要通盘的、全面的进行改革。
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的重大问题。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把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的任务。《决定》提出了具体要求:(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2)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3)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4)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5)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6)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7)标本兼治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这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现了时代精神和现实要求。
立德树人,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当前特别要重视诚信教育。社会缺乏诚信,许多矛盾难以解决,就不可能建设和谐社会。
2.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教育公平。要做到:(1)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2)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3)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4)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5)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需要解放思想,大胆改革,需要群众的集体智慧和创新。
3.改革的重点之二是评价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评价考试招生制度,这是家长关心、教师关心、学校关心、全社会最关心的事情。《决定》提出:(1)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2)义务教育免费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3)推进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4)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5)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6)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7)试行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总的精神是要建立一个人人都能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只要努力人人都能获得成功。
4.改革的重点之三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决定》提出,要进一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克服升学率的政绩观,端正办学思想;探索多样化办学体制,开展多样化学校制度的改革实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现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12年一贯制的实验;高中阶段实施综合高中的改革思路,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鼓励多元主体多种形式办学,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对民办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把民办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增长点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推进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
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使我国的教育健康发展。
1.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学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校长、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要坚持以人为本,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选择权还给学生;认真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3.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信息化正在改变教育环境、教育模式、师生关系、教育管理等整个教育领域。信息化的特点是:开放性、网络化、个性化、国际化。教育改革要充分而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设计个性化学习平台,通过大数据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通过互联网与学生沟通、与家长联系。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策略和方法,防止学生迷恋于网络游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4.加强师德建设。教师要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把热爱学生建立在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困难,满腔热情地帮助学生学习。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不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污辱、不讽刺学生。5.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需要家长的配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就会变成巨大的教育力量。学校要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教育思想,交流教育方法,使家长了解儿童青少年成长的规律,尊重孩子,理解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对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使家长支持学校的改革。6.社会媒体要发挥媒体的教育功能,为教育改革提供正能量。7.社会舆论要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教育领域中存在众多矛盾,社会舆情要全面分析,切忌以偏概全;要鼓励改革,不要求全责备,不要一有改革,首先就出来质疑,这样就会使得改革缩手缩脚,不能深入或者半途而废。要大力宣传教育领域中改革的新鲜经验、先进事迹,鼓舞士气。
(原文载《教育研究》2014年第6期)
中国教育路在何方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现在社会上又对现行的教育制度不满意。中国教育的出路何在?
一、就教育论教育能走出教育的困境吗
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是人们向上流动的最重要的渠道。家长为了子女的前途,再苦也要让子女上优质学校,将来才能有向上流动的机会。争夺权力和财富是教育竞争的根源,再加上当前社会分配的不公,又加剧了教育竞争。教育的病源有如下几方面。
(一)“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科举制度曾是一大进步,促进了社会流动。但是,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影响还制造了学历主义的价值观。影响到今天,促进了教育竞争、考试竞争。(二)重学术轻技术的传统思想。影响到今天不重视职业教育。(三)攀比文化助长了教育竞争。现在许多父母互相攀比上名校,学校也在攀比。比升学率,比升入清华、北大、985大学的升学率。(四)社会用人体制的学历主义极大地刺激了升学、升名牌大学的竞争,恶化了教育环境。(五)评价考试制度的指挥棒。恢复高考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实施30多年来,它的缺点和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首先,一考定终身;其次,束缚学生的思想,把学习束缚在应对考试的轨道上;第三,造成地区间的不公平。现行考试评价制度造成了考试的激烈竞争,应试教育应运而生。这种考试的竞争实际也是社会竞争的反映。(六)升学率成了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各地政府用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评价教师的标准,用权力压迫学校追求升学率。(七)社会诚信的缺失影响教育改革。教育上一有改革,媒体首先质疑。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讲互相照应,这使得教育改革,特别是评价考试制度的改革步履艰难。(八)教育培训机构与教辅材料推波助澜。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和教育辅导材料、学习辅导材料乱象丛生,造成中小学生长期睡眠不足,身体搞坏了,生活能力缺乏了,人格被扭曲了。
可见,教育的病理不在教育,教育的病源也不在教育本体。教育的病是社会的病的症候,应试教育是社会逼出来的。教育的生态环境过于恶劣,教育难有作为。今天的教育就需要全社会营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二、教育要不要改革
教育本身的问题在于屈从于社会的各种压力,教育被扭曲了,被异化了,没有自己的“人格”了。教育需要改革创新,还原自己的本真。
(一)长期以来缺乏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新中国成立后,人们认为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武器。“文革”中教育沦为“四人帮”政治斗争的工具。1978年开始“教育本质”的讨论,有多种观点,但几乎都没有脱离教育工具论的樊篱。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忽视人的发展的功能,忽视了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长期以来,教育界没有这种“儿童第一”的思想。我们的教育很少考虑儿童的需要,而是把成人的意愿强加于他们,忘记了促进儿童自我发展这个最根本的目的。儿童处于被教育、被学习的状态。这不能不说是教育本身的病症。(二)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的误区。教育是有规律的,只有根据不同儿童的特点、特长、爱好因材施教,教育才能获得成功。但是我们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于是从小强迫孩子学习,造成人为的无序的教育竞争,最后受伤害的是儿童,是我们民族的未来。从地方政府到学校、教师、家长都认为升学率就是质量,考试成绩就是质量,这与教育方针的要求背道而驰。人们的质量观不改变,我国的教育难有起色。什么叫好学生?不是按教育方针来要求,不是按创新人才来要求,而是按考试成绩、按听话不听话、按老师个人的好恶。这种学生观埋没了大批有胆识、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些陈旧的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不能不说是教育本身的病根。(三)轻视职业教育的制度设计。建国初期新学制是比较重视职业教育的,但是“文革”中,职业技术教育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文革”以后,虽然教育秩序逐渐恢复,但职业技术教育一直没有被重视。直到本世纪初,出现技术工人荒,影响到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才感到职业技术教育的缺失。2005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做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这才扭转了职业技术教育衰退的局面。(四)学校发展不均衡。重点学校的建立,造成学校发展的不均衡,从而造成教育的激烈竞争。一些机关和企业单位与重点学校的共建,加重了学校发展的不均衡,败坏了社会风气,对学生心理上、品德上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五)正确的评价制度的缺失。校长、教师认为考试制度不改革,素质教育难以推行。评价制度太单一,只有考试成绩这一项,于是造成“应试教育”,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六)传统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现代教育是一百多年从西方搬过来的,首先是学习日本。因此我国的现代教育一开始就打上传统教育学派的烙印。虽然1922年改用美国的学制,而且杜威曾来中国讲学,竭力宣传他以儿童为中心的现代教育主张,但没有动摇我国传统教育的传统。因为传统教育比较适合于长期处于封建时代并具有科举文化的中国。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的出路在于改革,《教育规划纲要》把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摆在第一位。因为一切改革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上。
(一)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关键是要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要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多样化人才的观念。
什么叫人才?只要热爱祖国,有社会责任心,勤奋工作,为社会作出一定贡献的就是人才。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这是教师的第一信念。要树立人才多样化的观念。人是有差异的,发展是不一样的,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和要求每个学生,要因材施教,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
(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存在许多误区。误区之一是溺爱,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结果造成自我中心,忘乎所以。误区之二是强制,用父母的权势逼迫孩子,有的甚至用暴力对待孩子。误区之三是认为逼着孩子学习,让他考上好的大学,找到一份舒适的工作,这是对孩子的爱。可是孩子需要的是现在生活的幸福,需要学习,需要玩儿、需要尊重、需要自由、需要交往等。真正的爱是要让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他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健全的人格、开朗的性格,这样才能有幸福的人生。
(三)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驱力。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对某种学科、某种知识感兴趣,就有一种深入探究的冲动,促使他去努力追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在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中,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四)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传统教育学派与现代教育学派的区别也在于此。我国本着师道尊严的传统,总是过多地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错误地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它理解为一切由教师来决定。往往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总是用灌输的方式让学生接受。其实学生的潜在能力是很强的,他们自己能解决很多问题。
(五)把学习选择权还给学生。要改变“被教育”“被学习”的现状,就要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是为每个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学生有选择的机会,课程要多样化,选课制是必备的条件,减少必修课,加强选修课。
(六)改变教学方法。教育活动、人才培养在学校最终要落实到教学方式上。要把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参与式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有意识地启发和引导,学生自己会找出许多课题。提倡探究性学习,并不排斥接受式教学,要因学科而导、因教材内容而异。
(七)充分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正在引起一场教学革命。它正在改变教学环境和教学形态以及师生关系,为个别化教学、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益的平台。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征是个性化、网络化、国际化。信息化改变了教师的角色,教师已经不是唯一的知识载体,也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教师要用信息技术为每个学生设计适合于他个性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在信息海洋中采取正确的策略和方法,收集和处理有益的信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在教学中,就要抓住信息化的特点,为学生个性化学习设计良好的环境,通过互联网与学生沟通、与家长沟通。同时利用大数据的方法,收集学生学习信息,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困难,及时帮助解决。教师上课使用课件要适当。如果运用不当,会成为讲义搬家。学生与课件是一种人与机的关系,只有教师参与其中,才体现出人与人的交流。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显示自己的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
(八)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实践活动是最好的老师,在活动中能够体现学生遵守规则、克服困难、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和同伴的交往等等能力。品德教育不能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当然,道理还是要讲的,但要真正让学生理解和付诸行动,还必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现。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培养了各种品德,而且对学习也会提起兴趣。活动中遇到问题,他就会去寻求答案,从而促进他学习。
(九)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课业负担过重集中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早起晚睡,睡眠时间少于国家规定时间,据有关调研表明,中小学生长期睡眠不足;二是上课时间长,自由时间少;三是考试过多;四是家庭作业多、补课多、上校外补习班多。有一种误解,认为减轻学业负担,教育质量就会下降,其实减轻学业负担,并非减少学生的学习要求,而是让学生用另一种方式学习。减轻学业负担,可以让学生有时间思考,把学思结合起来;学习得更主动,有兴趣的学习,学习效果会更好;有利于学生参加自己喜爱的文化、科技、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发展。
四、教师是关键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但我国师范教育的转型在理论准备和科学决策上都缺乏必要准备,因而出现了许多问题。改革的后果是削弱了师范教育体系,降低了教师专业化水平,其中损失最大的是小学教师。今后的出路只能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师范教育的传统,办好一批师范院校,同时通过教师国家考试吸收非师范类高等学校的毕业生。要提出教师专业化的要求。2013年教育部公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十六字的指导思想和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大约60条的具体要求,很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师德是教师之魂。关于师德教育,社会呼声很高。教师的失德行为,有的是对教育事业缺乏热情,对教师的神圣职业缺乏认识;有的是缺乏教书育人的能力,观念陈旧、方法落后;有的是名利驱动,知法不依。师德问题要在制度建设上下工夫。
教师要终身学习,要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典范。通过学习提高对教育事业的认识和热情,不仅要学习教育专业知识,还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原文载《中国教育科学》2014年第3期)
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
教育离不开文化传统。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有些能促进现代化的发展,有些则会阻碍现代化的发展。因此要研究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别国的教育,也需要研究该国教育的文化背景。
一、什么是文化
张岱年给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是人类处理人与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这个定义比较全面,既讲到物质成果,又讲到精神成果;既讲到活动成果,又讲到活动方式。因为文化是在人类实践中创造的。文化有如下一些特性:(1)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总是依存在一个民族中,而一个民族的特性也比较集中地表现在他们所具有的文化之中。文化,就是指具体的某个民族的文化,抽象的文化是不存在的。(2)文化具有时代性。文化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不断创造的。这种变迁是在人类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完成的。同时又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的。(3)文化具有发展性。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在不断发展和创造中传承下来的。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有渐变和突变两种方式。(4)文化具有某种凝固性。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以后,就具有一定的凝固性或保守性,往往抵制文化的变革,或者拒绝外来文化的入侵。有时候在社会剧变中某种文化因素在表面上消失了,但一遇到某种气候,又会复活起来。
文化的发展有几个基本环节:(1)传递。纵向传递就是通过教育、代际交往;横向传递是通过贸易、战争。(2)选择。文化的发展总是选择优秀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传播开来。特别一个民族对待外来民族的文化有一个选择融合的过程。(3)发现。通过考古或文化挖掘,可以发现以前未被人们了解和认识的文化。如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发现,使我们对中国商周时代的历史有了较具体的了解。(4)创造。文化的发展融合了民族对文化的创造。例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文学艺术、音乐舞蹈以及建筑等,都体现一个民族对文化的创造。
二、教育与文化
(一)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教育是人类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但它又相对独立于其他文化形态。教育是一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并受制于该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发展水平,同时教育又受一定文化的影响,而且文化的影响比政治、经济的影响更深刻、更持久。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大体有三个方面。
一是文化的价值取向影响到教育的价值观。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它的价值取向是追求人格的完善。二是文化政策影响到教育的制度和内容。例如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学”的文教政策,读儒家经书就成了教育的主要内容。三是文化的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影响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文字的产生、印刷术的发明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前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必然会引起一场教育革命。
(二)教育的文化功能。一是教育对文化的传播功能。传承文化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人类延续发展的主要途径。纵向就是老一代向年轻一代传授以前的文化;横向就是通过教育,吸收外族文化或向外族传播自己的文化。二是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功能。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集团都要根据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需要,并基于当时对文化的理解,对已有的文化进行选择、淘汰或保留。文化的选择有两种:一是对本民族文化的选择,一是对外来文化的选择。教育总是选择优秀的、对下一代有益的文化成果传授给下一代;或者选择有利于巩固统治阶级政权的内容,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人才。选择过程中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
三是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教育通过选择而传播的文化已经不是原来的文化,教育总带有文化创造的意义。学校的任务,一是培养人才,二是创造知识,特别是高等教育,通过科学研究创造知识,创造新的思维方式、新的价值观,也就是对文化的创造。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铸造了中国传统教育,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立国立民之本的教育价值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记》中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把教育摆在立国的首位。
(2)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学习,首先要学会做人。重视自身的修养、道德品质,重视人际关系。(3)以“圣人君子”为教育的目标。教育要把人培养成君子。重视道德修养,强调德才兼备。(4)以“四书五经”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以经院主义为主要的教学方法。
(二)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优秀精华是我国教育的宝贵财富,是教育改革创新的基础,值得继承和发扬。(1)“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后来大家把“有教无类”作为教育公平的代名词,因此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2)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中国传统教育始终把德育放在第一位。(3)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因材施教”也是孔子最早提出的。中国历代教育家都重视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这条原则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4)学思结合的教育方法。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思结合。今天仍然是我们强调的教育方法。
四、西学东渐和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中国教育传统中不仅流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同时也在不断吸收着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中西文化的交流是很早的。古代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丝绸之路带回的阿拉伯文化都曾对中国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对中国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是明末清初开始的西学东渐。西学东渐始于明末清初,直到五四运动,持续三百多年。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经过了排斥—不自觉—被迫—自觉的过程。可分几个阶段:
首先是西方传教士带来了科学技术。其次是打破了中国中心主义的思想。中国的皇帝历来认为中国是天朝,处于世界中心,视别的民族为蛮夷,因而夜郎自大,不求进取。西学东渐以后,才知道世界有五大洲,中国不过是世界的一小块,从而打破了中国中心主义的思想。第三是提供了新的思维方法。西学东渐开启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界。中国自来只重视伦理,轻视科学。西学东渐使中国知识分子看到西方技术之精密,重视演绎推理的思维方法。徐光启就认为,西学的精华就在于崭新的思维方法,对事物认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第四是引进了西方近代学校教育制度。最早是1818年在马六甲开办的英华学堂。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沿海一带办起了许多教会学校。教会学校的出现,带来了西方的学校制度。中国洋务运动也办起了学堂。1904年的学制改革就是照搬西方的学校制度。第五是引进了西方教育思想。中国的学制首先模仿日本,日本又主要来自德国,因此德国的赫尔巴特教育思想首先被引进到中国。辛亥革命以后,留美的学生增多,他们带回了美国杜威等的教育思想。特别是1919年至1921年,杜威来华讲学,西方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论人民民主专政》)十月革命的胜利激励了中国知识分子,一批革命先驱看到了中国革命的曙光。五四运动就是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当时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传播有以下几种方式:(1)《新青年》介绍苏俄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当时李大钊、陈独秀写了许多文章介绍十月革命后苏俄的教育。(2)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这是中国最早一本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3)革命根据地革命教育的实践,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新民主主义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
六、苏联教育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采取向苏联学习的一面倒的政策。一是请了许多苏联专家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育部请苏联专家当顾问,几所师范大学请苏联专家讲学,指导工作。学校教育,特别是小学影响最大的是“五段教学法”。而“红领巾教学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至今还有影响。二是引进了苏联的教育理论。翻译出版了苏联的教育理论著作,如凯洛夫的《教育学》,以及各种教材。三是按照苏联的模式改造我们的学校,包括院系调整。
七、教育反思和各种教育思潮的涌入
“文革”期间,教育受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反思,恢复高考,教育重新走上正轨。30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教育价值观的转变,从教育是工具到教育是民生,是每个人的权利,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的巨大发展,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从教育理论一枝独秀(一本凯洛夫《教育学》)到百花齐放;从缺乏法制到以法治教。
教育本质的大讨论和教育价值观的转变,持续了十年之久。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坚持认为是上层建筑;二是认为是生产力;三是认为既有上层建筑的性质又有生产力的性质。最后也没有统一,但大家都承认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重建比较教育,介绍引进外国教育理论和经验。当时介绍较多的、影响较大的,如赞科夫的发展教学,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布鲁姆的教育目标,皮亚杰的心理理论等。
开展了几次教育理论大讨论。包括素质教育、教育主体性、教育产业化、教育现代化等的讨论。同时群众性的教育改革实验蓬勃开展起来,不断创建中国的教育理论。
今天要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建立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教育新传统,需要处理好两种关系。一是正确对待教育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既要批判地继承,又要不断创新。二是正确对待外国教育的思想和经验,既不能照搬,又要虚心学习,吸收世界文化一切优秀成果。
(原文摘自专著《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教育的文化研究
教育离不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文化影响,这种影响比起经济、政治的影响要深刻得多,久远得多。因此,研究教育必须研究影响教育的文化传统。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其精华是优秀的,但不能不承认其中也有落后的东西。我国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就要克服教育现实中的缺点,就必须研究形成这些缺点的文化基础,就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是精华,应该继承和发扬,哪些需要摒弃或改造,以便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关于文化的概念界定在其他文章中已有论述,此处略。以下简要论述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大致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化的价值观和民族心理影响到教育的价值观。其次,作为制度文化的国家文化政策影响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总会制定一定的文化政策,这种文化政策必然影响到当时的教育,并形成相对凝固的教育制度。第三,作为物质文化的文化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及其生产方式和呈现形态,也影响着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第四,历代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的著作是文化的精神产品,这些著作无不影响到教育的观念、内容和方法。第五,宗教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第六,民族语言影响到教育。语言是民族的标志,语言承载着民族文化。一个民族的语言是这个民族文明的结晶,它反映着民族精神、民族生活的全部历史,因此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重视本国、本民族语言的教育。
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或者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教育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依靠教育。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它的任务就是向下一代传播文化,使下一代能够从一个自然的人成长为社会的人。第二,教育具有文化选择的功能。教育在传播文化的时候,并非把前人所有的活动经验都传授给下一代,总是有选择地,把有益于下一代健康发展的文化内容传授给他们。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总是以阶级利益及意识形态、教育的规律、育人的目标作为出发点的。第三,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教育通过选择而传播的文化已经不完全是原来的文化,因此教育总带有文化创造的意义。学校教育在文化创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的任务,特别是大学的任务,一是培养人才,二是创造知识,两者紧密结合。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开展学术研究,创造出新的知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丰富和创造了人类文化。
任何教育研究都需要文化研究,文化研究应该是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教育的文化研究是一种广泛的教育研究方法。宏观上可以作跨国跨民族的比较教育研究,微观上对一个地区、一个学校的研究也需要采用文化研究。有的学者把我提倡的教育文化研究的文化观称为“文化民族主义”文化观,其实不够确切。文化民族主义,是指“表现文化领域内的一种强调本民族共同文化认同,维护本民族文化独立性的民族主义倾向”(杨思信)。而我只是把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研究视角、一种方法论而提出来的。我并不坚持民族主义倾向,而且我提倡的教育文化研究并非只限于跨民族文化的研究,也包括跨地区文化的研究。
教育的文化研究就是运用文化学的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是方法论的概念。至于具体的方法,可以用文献法、历史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测量法等。但要注意几个基本厡则:一是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的结合。现在国外都重视量的研究,中国更重视定性的研究、质的研究。我认为,这两者应该结合起来,量的研究也为了说明质的性质,没有质的分析,光有量是没有意义的。二是坚持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也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教育现象的判断要从实际出发,从调查研究入手,充分了解其存在的背景,才能了解到真实的情况并发现它的本质特征。三是坚持全面系统性原则。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也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我们在强调教育的文化研究时,不能忽视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联系,要全面系统地分析各种因素对教育的影响。四是坚持在发展中看问题的原则。教育是发展的,时时在变化,只有坚持发展的观点才能了解教育现象的真相。教育的文化研究特别要重视教育现象发展的来龙去脉,了解它是在什么文化背景下发生和发展的,现在还有什么因素影响着它的发展。
在文化研究中隐藏着两种文化,一种是研究者自身的文化,我们称它为主文化;另一种是教育研究对象拥有的文化,我们称它为客文化。研究者本身是主文化的主体,他自身已经具有主文化的传统及思维定式。如果不克服自身的思维定式去研究客文化,就不能得出客观的科学的结论。文化研究切忌用自己的文化观念去判断,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用主文化的观点、思维方式去理解、判断客文化的教育现象,要考虑到客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既要反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观,又要反对东方中心主义的文化观;在国内的教育研究中,要理解和尊重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文化,避免“大汉民族主义”的文化观。当然,教育的文化研究强调研究的客观性并不是持客观主义立场,研究者本身要有自己的立场、观点,失去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也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但研究时对客体的认识要努力做到全面、客观,不带有主观性、片面性。
(本文原载《中国教育科学》2013年第2期)
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
教育传统是指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并继承下来的教育思想、制度、内容和方法,即在过去教育实践中形成并得以流传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教育体系。教育传统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
教育传统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和文化传统同样的一些特性,即民族性、变异性、稳定性。一个国家的教育传统既有好的、优秀的方面,需要得到继承和发扬,又有落后的、腐朽的或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得落后、腐朽的方面,需要努力摈弃它;教育传统是动态的和不断发展的,它和民族文化传统一样处在不断的传递、选择、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中;教育传统在一定时期内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凝固性,尤其是起着主导作用的教育思想具有更强的凝固性,正因为如此,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才会遇到冲突和选择等问题。
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如何对待民族文化传统,是世界各国都会遇到的一个共同问题。首先,民族文化传统与国家的现代化存在相矛盾、相冲突和相对立的一面。一方面现代化的发展急速地摧毁着文化传统的固有体系,并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传统剥离开来;另一方面文化传统的某些内容(特别是观念层面的内容)又阻碍了现代化进程。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只有经过相矛盾、相冲突和相对立的过程,才能完成由旧质向新质的转化。其次,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化之间还有相适应、相协调和相促进的一面。民族文化传统是现代化的基础、前提、立足点和出发点,没有一个民族能把自己的社会变成一张与传统毫无关系的白纸,再在上面重新画上现代化的美景。现代化必须站在一个现实的基础之上,而这个现实即包括传统。民族文化传统中蕴含着反映民族性和人类性的内容,这些内容代表了这个民族乃至人类的发展方向,它们虽然存在于旧文化当中,但却不属于旧质文化,相反它们能在现代化潮流的冲刷下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民族文化传统还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它能形成一种民族精神,激发民族活力,从而使民族在复杂曲折的现代化道路上获得新生。正因为民族文化传统的上述作用,所以我们说,现代化不排斥传统,它需要传统;现代化不剔除传统,它吸收传统,它只是摈弃一些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传统思想和内容。
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和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一样,既有矛盾、冲突、对立的一面,又有适应、协调、促进的一面。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优化旧的教育传统和创造新的教育传统的过程。教育传统在教育系统的各个方面都有所表现,但最重要的是表现在教育观念上。传统教育观念和现代教育观念有着根本的不同:第一,现代教育观念要求主动适应社会变革,而传统教育观念则倾向于被动调节;第二,现代教育观念是开放的和动态的,而传统教育观念则以自我封闭和墨守成规为特征;第三,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多样性,而传统观念强调单一性和统一性;第四,现代教育观念在发挥教育功能和进行教育的自身建设方面具有超前意识,而传统观念则注重过去,具有滞后性;第五,现代教育观念强调个性化,而传统观念则重视标准化。就我国而言,需要努力进行变革的传统教育观念主要有:狭隘的教育价值观,因循守旧的人才观,以及僵化的教学观。
教育传统的现代转化是整体性和全方位的。首先,它涉及教育传统的物质、制度、观念三个层面以及人员、财物、结构、信息等教育系统的各个要素。这三个层面和各个要素之间又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其地位和作用并不一致。从三个层面来看,教育观念的转化起主导作用;从四个要素来分析,则人员要素处于主导地位。其次,教育传统的现代转化不仅是教育内部的事情,而且是全社会的任务。第三,教育传统的现代转化不是凭空能完成的,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就我国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商品经济的发展,就业门路的拓宽是根本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国际交流,扩大眼界是外部条件;随着教育的普及,国民受教育程度及素质的提高是传统观念转化的内部动力。此外,教育部门不能坐等条件成熟,而要主动地推行教育改革,积极促进教育传统的现代转化。
(摘自《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人才学与教育学
人才学和教育学既有着共同的目标,又有着不同的研究领域。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讲,人才学和教育学是一致的。但是人才学不仅要研究人才的培养问题,更要研究人才如何进一步发展,以及成才之后如何使用和管理的问题。
对于人才成长而言,教育只是为其打下一个基础,真正成才往往不是在受教育阶段,且影响成才的因素还有很多,如社会的影响、家庭的熏陶、个人的勤奋、实际工作的锻炼等等。但是,教育却给人才的成长打下极其重要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不可能出现人才。如果教育搞得好,基础打得好,就能够早出人才、多出人才,这说明教育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教育为人才成长打好基础的涵义,不仅仅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观察识别能力、思维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情感意志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几个主要方面。有经验的教师能够通过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兴趣,启发他的思维,培养他探索真理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人才学的出现对教育学提出许多新的课题,也使教育工作者的眼界和思路更加广阔。教育学应该根据人才学的要求,重新研究一些问题:在教育指导思想上要进一步突出人才培养;当今时代教育如何为人才成长打好坚实基础;教育制度如何适合人才培养;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该如何改革;在品德的培养上如何从人才学的角度提出要求,以进一步丰富品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等等。人才学研究的发展,会给教育学提出许许多多的新问题。
(原文载《人民教育》1980年第4期,《我的教育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